『壹』 固定資產計提折舊,使用年數總和法,如果預計使用年限是5.5年,就是有小數位,應該怎麼計算年數總和
4.年數總和法。年數總和法是將固定資產的原值減去凈殘值後的凈額乘以一個逐年遞減的分數計算每年折舊額的方法。其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尚可使用的年數÷預計使用年限的年數總和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殘值)×年折舊率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殘值)×月折舊率
按這種方法提取的折舊額在開始年度大,以後隨著折舊年限增加而減少。在折舊年限相同的情況下,年數總和法比直線法的折舊速度要快。
【例6-11】以例6-12的資料,採用年數總和法計算的每年應提折舊額如表6-2所示。
表6-2:
年數總和法下固定資產折舊計算表
年份 折舊率 年折舊額 累計折舊額 賬面凈值
第一年 5/15 32000(96000×5/15) 32000 68000
第二年 4/15 25600(96000×4/15) 57600 42400
第三年 3/15 19200(96000×3/15) 76800 23200
第四年 2/15 12800(96000×2/15) 89600 10400
第五年 1/15 6400(96000×1/15) 96000 4000
其中:
預計使用年限的年數總和=1+2+3+4+5=15
第一年折舊率=5/15
第一年折舊額=(100000-4000)×5/15
你這里把5改成5.5就可以了
『貳』 中級財務會計 某公司購進一套生產用設備,其原值為80000元,預計使用年限為5年,預
第一年:800000*2/5=320000
第二年:(800000-320000)*2/5=192000
第三難:(800000-320000-192000)*2/5=115200
第四年與第五年相同:(800000-320000-192000-115200-如果題目有凈產值的話)/2=86400
雙倍余額遞減法就是指在不考慮固定資產的預計凈產值情況下,根據每期固定資產的原價減去折舊後的金額和雙倍的直線折舊率計算固定資產折舊的一種方法。
希望能幫到你。
『叄』 我公司的一固定資產原折舊年限為7年,現想改變為5年怎麼辦
固定資產折舊年限變更屬於會計估計事項變更,會計估計變更應當採用未來適用法處理,變更日以後發生的經濟業務改按新的估計提取折舊.
例:ABC公司於2007年1月1日起開始計提折舊的管理用設備一台,價值84000元,預計使用年限為8年,預計凈殘值為4000元,按直線法計提折舊。至2011年初,由於新技術發展等原因,需要對原估計的使用年限和凈殘值做出修正,修改後該設備預計尚可使用年限為2年,預計凈殘值為2000元。
ABC公司對上述會計估計變更的處理方式如下:
(1)不調整以前各期折舊,也不計算累積影響數。
(2)變更日以後發生的經濟業務改按新的估計提取折舊。
按原估計,每年折舊額為10000元,已提折舊4年,共計40000元,固定資產賬面價值為44000元,則第五年相關科目的期初余額如下:
固定資產 84000
減:累計折舊 40000
固定資產賬面價值 44000
改變預計使用年限後,2011年起每年計提的折舊費用為21000元[(44000-2000)÷2]。2011年不必對以前年度已提折舊進行調整,只需按重新預計的尚可使用年限和凈殘值計算確定年折舊費用,有關會計處理如下:
借:管理費用 21000
貸:累計折舊 21000
(3)附註說明。
本公司一台管理用設備,成本為84000元,原預計使用年限為8年,預計凈殘值為4000元,按直線法計提折舊。由於新技術發展,該設備已不能按原預計使用年限計提折舊,本公司於2011年初將該設備的預計尚可使用年限變更為2年,預計凈殘值變更為2000元,以反映該設備在目前情況下的預計尚可使用年限和凈殘值。此估計變更影響本年度凈利潤減少數為7370元[(21000-10000)×(1-33%)]。
『肆』 某企業購進設備一台,該設備的入賬價值為100萬元,預計凈殘值為5.6萬元,預計使用年限為5年。
某公司購進設備一台,該設備的入賬價值為100萬元,預計凈殘值為5.6萬元,預計使用年限為5年。在採用雙倍余額遞減法計提折舊的情況下,該項設備第三年應提折舊額為(14.4)萬元。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6-02,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伍』 某企業某項固定資產原值為600,000元,預計使用年限為5年,預計凈殘值率為4%。
雙倍:
年折舊率:5分之2 x 100%=40%
預計凈殘:600000x4%=240000
第一年:600000x40%=240000
第二年:(600000—240000)x40%=360000x40%=144000
第三年:(360000—144000)x40%=216000x40%=86400
最後兩年:216000-86400-24000除2=52800
剛學沒多久,應該是這樣 手機打有點麻煩 年數總和還沒算 私聊我
『陸』 某企業一項固定資產原值為300000元,預計使用年限為5年,預計凈殘值率我5%。
固定資產年折舊率=2/折舊年限*100%,固定資產年折舊額=年初固定資產賬面余額*年折舊率。固定資產原值反映企業在固定資產方面的投資和企業的生產規模、裝備水平等。
它還是進行固定資產核算、計算折舊的依據。指企業、事業單位建造、購置固定資產時實際發生的全部費用支出,包括建造費、買價、運雜費、安裝費等。
固定資產購置後,以固定資產的買價加上運雜費,安裝費等記入固定資產帳戶構成固定資產原值;在固定資產入賬的次月開始,按月進行計提折舊,記入累計折舊帳戶,固定資產原值減去累計折舊的差額構成固定資產余額。
固定資產原值是指帳面固定資產原始購置的金額,固定資產余額是固定資產原值減去累計折舊的結果。用公式表述,前者是被減數,後者是差。
『柒』 無形資產預計使用年限10年,法律規定有效年限8年,攤銷時怎麼算
按兩者較短者。來也就源是8年
如果預計設用年限超過了相關合同規定的收益年限或法律規定的有效年限,應按照以下原則攤銷: 一是合同規定了受益年限但拿法律沒有規定有效年限的,攤銷年限不應超過受益年限; 二是合同沒有規定受益年限但法律規定了有效年限的,攤銷年限不應超過有效年限; 三是合同規定了受益年限,法律也規定了有效年限的,攤銷年限不應超過受益年限和有效年限兩者之中較短者; 四是合同沒有規定受益年限,法律也沒有規定有效年限的,攤銷年限不應超過10年。 與會計上規定的無形資產攤銷年限相比,企業所得稅法規定的無形資產攤銷年限主要有以下不同: 一是不考慮預計實際年限是否低於合同規定的受益年限或法律規定的有效年限,應按照受益年限和有效年限兩者之中較短者進行攤銷; 二是合同和法律如果均沒有規定受益年限或有效年限的,攤銷期限不得少於10年; 三是土地使用權應統一按法律規定的有效年限進行攤銷,不考慮企業的實際受益年限。
『捌』 年數總和法有關問題 預計使用年限5年。為什麼預計使用年限總和是=1+2+3+4+5=1 而不是5年
預計使用年限總和是=5+4+3+2+1=10,
即第一年尚可使用年限5年,第二年尚可使用年限4年,,第三年尚可使用年限3年,第四年尚可使用年限2年,第五年尚可使用年限1年
『玖』 固定資產更新改造之後何時開始折舊
這里主要問題在重新確定的使用壽命,題中:仍然採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使用壽命為10年變更為8年,己說明該資產全部使用年限從10年變為8年,所以該資產更新後,剩餘使用年限只有4年零9個月了。只不過題目中沒有直接說:預計使用年限變為4年零9個月。
『拾』 求答案……無形資產2010年購買 預計使用年限10年 2012年 預計可使用年限5年
你好:
根據最新企業會計准則——會計估計、會計政策變更和差錯更正的規定,固定資產折舊和無形資產攤銷都不會採用追溯法(除非是差錯更正,需要追溯調整以前年度差錯)。由於你的問題中並沒有說明攤銷方法,所以我在下面的解釋中只能簡單認為你說的是年限平均法。(並且認為改無形資產沒有發生減值)
根據具體准則——無形資產的規定,當月新增無形資產當月計提攤銷,當月減少的無形資產當月不計提攤銷,2010年購入無形資產後,當月起計提攤銷,攤銷金額為:賬面原值*(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使用年限10年/12個月(這里要說明,無形資產如果沒附有遠期合同的話,一般凈殘值是為0的。)。
2012年變更會計估計時,你說預計可收回金額變了,我不知道你具體指什麼。如果你想說發生了減值,那麼要先進行減值測試,如果確定發生了減值,那麼要先計提減值准備;如果你說的是由於某些原因預計凈殘值改變了,那你要取得相關原始憑證。
從2012年的變更發生當月開始,每月計提的攤銷金額為:【變更當月的賬面價值(如有減值,剔除減值金額)—當前新預計的凈殘值】/預計剩餘使用年限/12個月。
當前預計剩餘使用年限=當前預計總使用年限—已經使用的年限;你的那個5年到底是剩餘的,還是總的,我就不清楚了。
打字不易,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