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歷史上八大古都的起止時間,經歷了幾朝幾代。各朝代的主要故事情節。學生虛心學習,謝謝各位老師!
大古都並稱1920年代,中國學術界開始出現將中國著名古都成為「大古都」並將幾大古都並稱的說法。「四大古都」是提出最早的說法,為西安、洛陽、南京、北京。稍後正式形成了「五大古都」的說法,包括西安、洛陽、南京、北京、開封。1930年代,開始有把杭州納入古都之列的六大古都說法,並影響很大。1988年,地理學家譚其驤提議安陽為大古都,後安陽被認定為第七大古都,因此就有了「七大古都」之說。2004年11月5日,中國古都學會會長朱士光宣布,古都鄭州可與西安、洛陽、南京、北京、開封、杭州、安陽七大古都一起並稱為中國八大古都。其中「六大古都」和「七大古都」的說法最為流行。[參 7][參 8]
[編輯] 首都名稱的不同指代首都在中國又稱為京城、京都、京畿、京師等。
由於各個朝代所管轄的具體區域有所不同,所以這些稱呼所指代的城市也各有差異。比如,宋代的都城是東京汴梁(今開封),另有西、南、北三都:西京洛陽,南京商丘,北京大名。而同時期管轄中國另一部分區域的遼代也有類似的稱呼:東京遼陽府(今遼寧遼陽),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南京析津府(今北京),中京大定府,上京臨潢府。同一個城市在不同朝代也有不同的名稱,比如南京在東吳及南宋之初稱東都,而在五代十國的吳國稱西都。
從地理位置上看,五大古都,洛陽居中,開封居東,西安居西,南京居南,北京居北。洛陽、開封、西安都位於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中原地帶。近古以來的中國首都則主要在南京和北京之間轉換。
[編輯] 各大古都西安(周、秦、漢、隋、唐等十三個王朝)、洛陽(夏、商、周、晉、漢等十三個王朝)、南京(六朝、南唐、明初、中華民國中期等)、北京(元、明、清、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封(夏、五代、北宋)五大古都等都曾作為全國性政權的中國的首都。此外,發現殷墟的安陽曾作為商後期的首都,商朝京師曾經多次遷徙,有「前八後五」之說。傳說為黃帝的故都。在4000多年前的夏朝,禹的兒子啟建都於陽城即鄭州。鄭州有三千多年前的商代遺址,部分歷史學家認為其為商朝的亳都。
定都南京的東晉和南朝宋、齊、梁、陳四個朝代、定都杭州的南宋等朝代,是處於分裂時期的中國漢族政權,而定都洛陽的北魏、定都北京的金則是處於分裂時期的中國少數民族政權。不過,東晉、南朝、南宋是漢人一般認為的中國處於分裂時期的華夏正統政權。故以下按照歷史地位介紹。
[編輯] 西安主條目:西安市
西安,古稱長安,又曾稱西都、西京、大興城、京兆城、奉元城等,是中國歷史上影響力最大的城市之一。先後有西周、秦、西漢、新、東漢(獻帝初)、西晉(愍帝)、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等13個王朝在這里建都達1000餘年之久。[來源請求]又曾為赤眉、綠林、大齊(黃巢)、大順(李自成)等民變政權的都城。民國21年曾被定為中華民國陪都。
[編輯] 洛陽主條目:洛陽市
洛陽是中國建都最早、朝代最多、歷史最長的都城,古又稱雒邑、雒陽、東都、神都,先後有夏、商、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後梁、後唐、後晉13個朝代在此建都,歷時1500餘年。[來源請求]洛陽在明清時期為河南府治,民國時期設有專員公署。民國21年曾作為中華民國行都。1948年置洛陽市,但為縣級市屬洛陽地區管轄,1956年升為地級市(省轄市)。
[編輯] 南京主條目:南京市
南京為東吳、東晉、南朝(宋、齊、梁、陳四朝)、南唐、明、太平天國、中華民國首都。
三國時稱為建業,是東吳的首都。
西晉避司馬鄴諱,改名為建康,是東晉京城。
南北朝時期,宋朝、齊朝、梁朝、陳朝皆以此城為都。南朝四朝首都,加之東吳、東晉首都,所以南京亦稱六朝古都。
六朝以後為南唐國都。
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明朝後,南京為明朝的首都。後明成祖遷都北京,南京亦為南都。
太平天國時期改為天京,為太平天國都。
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後建立中華民國,南京被定為中國首都。
隨著北洋政府的建立,由南京遷都北京。1927年北伐勝利後,復定都南京。抗日戰爭期間,1937年國民政府遷往重慶,陪都重慶為臨時首都。1945年光復後,還都南京。1949年蔣介石領導國民政府撤退到台灣,台北成為實際首都。民國政府傳統上認為南京仍為中華民國理論上的正式首都,但在《中華民國憲法》中沒有明定首都,所以南京並非中華民國的「法定首都」。2000年民進黨執政後,總統、行政院長、台北市長等都在公開場合口頭表示過台北市是中華民國首都。2002年起,中華民國所出版之大陸地區地圖已改依現況處理,因而為將南京注記為江蘇省省會。
[編輯] 北京主條目:北京市
北京為五朝帝都(遼、金、元、明、清):
春秋戰國時期為燕國國都,當時稱為薊。
遼代為陪都,稱南京。
金朝(1115年-1234年)自金世宗起至1217年為中都。
元初為中都,1272年改稱大都。
明初為北平,自明成祖起改稱北京,為京師。
清朝入主中原後將北京定為國都。
中華民國北洋政府時期,當時稱北京,北伐成功後新的國民政府在南京成立,北京改稱北平。
現時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
[編輯] 開封主條目:開封市
開封,簡稱汴,古稱汴州、東京、大梁。是中國多個重要王朝的首都。
夏朝時曾建都於此,稱老丘。戰國時期,魏國建都於此,稱「大梁」,冶鐵業發達,十分繁榮。後歷經黃河水患和戰亂,幾乎淪為廢墟,極度衰敗。五代十國時期國家四分五裂,開封地理條件非常適宜農業經濟發展,作為一統天下的基礎,先後成為後梁、後晉、後漢及後周的國都。後周大將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代後周稱帝,建立宋朝(北宋),仍以開封為首都,稱為「東京」,終於統一中國漢族的本部。北宋時期,開封城市結構突破了唐代長安「坊市」城市格局的束縛,再次走向繁榮,發展成為當時世界上人口最多最繁華的城市。靖康之難後,北宋滅亡,開封被金國佔領,繼續被金朝定為都城。蒙古滅金之後,成為河南省州府。明朝初年曾被太祖朱元璋暫定都城,史稱「北京」,和「南京」相對。
明朝顧炎武《歷代宅京記》記載開封曾為五代時梁、晉、漢、周四朝及北宋和金兩朝共六朝之國都
清朝周城所撰《宋東京考》記述,開封為魏、後梁、後晉、後漢、後周、北宋六朝故都
當代知名學者譚其驤院士為《中國七大古都》一書所作的序言中,提到「戰國時代魏及五代時的梁、晉、漢、周、北宋和金七朝建都開封」
近年來有學者考證,如算上開封明初的「北京」陪都身份,及金人攻破東京後先後建立的「大齊」,「大楚」、元朝末年韓宋和劉福通等偽政權的話,開封可謂是「十朝都會」了。
[編輯] 杭州主條目:杭州市
杭州在五代十國時期為吳越國之首都。金朝滅北宋後,皇族趙構逃往南方,令當時稱為臨安的杭州成為南宋都城。
[編輯] 安陽主條目:安陽市
上古三皇五帝時代,顓頊、帝嚳兩位帝王在安陽境內建都。殷商後期為商都殷墟。漢末以後,以鄴城為中心的安陽先後成為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六個王朝的都城。
[編輯] 鄭州主條目:鄭州市
鄭州:傳說為黃帝的故都。在4000多年前的夏朝,禹的兒子啟建都於陽城即鄭州。鄭州有三千多年前的商代遺址,部分歷史學家認為其為商朝的亳都。公元前11世紀的西周,周王將其弟管叔封於此,稱管國。春秋時期,這里又是鄭國大夫子產的封地。春秋及戰國時期,新鄭曾先後作為鄭國和韓國的國都長達500年之久。
[編輯] 其他首都與首府除了八大古都之外,還有許多城市曾經成為控制中國某地區的都城,或者實際割據政權的都城,或者政治上全中國的首都。
㈡ 中國歷史上 建都時間最長的七大古都,北京只排第五,北京從哪個年代開始建都的
西周分封諸侯時,就有燕了。後來到了戰國時期,燕王姬依靠齊國的幫助始建燕國,定都薊,現在的北京市房山區。這是歷史上北京首次建都。後來到了元朝,忽必烈統一中國,定現在的北京市為都城,稱大都。到了明朝,建都在南京,朱棣造反稱帝後,遷到了元大都,又把元大都位置南移了一點定都,就是現在的北京市。後來清軍入關到現在,北京的位置很穩定。
㈢ 在中國六大古都中論建都時間最久的是:
西安
陝西省省會。西北五省區最大的城市,又是我國六大古都中建都朝代最多、帝都歷史最長的古都。
㈣ 建都時間最長的古都
中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所以在現在的中國有很多的城市在古代都是被定位國都的。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根據歷史的記載和考古發現,中國目前為止有七大古都,分別是西安、洛陽、南京、北京、開封、杭州和安陽,在這七大古都中建都時間最長是城市是洛陽,一共有超過了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到目前為止這七大古都的說法是最廣泛的,除了這個說法之外,還有四大古都、八大古都等等。
排名第六是是安陽,在三皇五帝時期,這個地方就被定為了國都,如果不將五帝時期計算在內的話就有四百年時間。最後一名是杭州,一共有建都時間兩百一十年,主要是在南宋時期。
㈤ 中國十大古都,統治朝代和時間
一:北京,中國金王朝的中都、元王朝的大都、明清王朝的京師,統治中國長達800年。
二:西安(長安),中國西周王朝、西漢王朝、北周王朝、隋唐王朝都城,統治中國長達750年。
三:洛陽,中國東周王朝、東漢王朝、西晉王朝、北魏王朝、後唐王朝的都城。鑒於其正統強大的王朝少於北京、西安,故排第三。
四:南京,中國東吳王朝、東晉王朝、劉宋王朝、南齊王朝、梁王朝、陳王朝、南唐王朝、明王朝都城。南京是漢族三次復興的大本營,東晉王朝以南京為都保存了漢族的文化、明王朝以南京為基地推翻了蒙古人的統治、中華民國以南京為都殊死抗戰救亡圖存。不過南京除明王朝作了短暫都城外統治的都是半壁江山。
五:開封,中國後梁王朝、後晉王朝、後漢王朝、後周王朝、北宋王朝都城。
六:杭州,中國吳越王朝、南宋王朝都城。
七:安陽,中國商王朝都城。
八:成都,中國蜀漢國、成漢國、前蜀國、後蜀國都城。
九:廣州,中國南越國、南漢國都城。鑒於南越考古發掘後,南越國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地位,尤其對東南亞國家產生了深遠影響,故列入。
十:銀川,西夏王朝的都城。
一些小王朝都城如大同、武威、荊州沒資格列入。拉薩、大理為吐蕃帝國、大理國都城,不屬於中國傳統王朝也不列入(西夏屬於遼宋夏金,因此列入)。一些新考古發現的夏商的都城,由於其規模較小,且傳承性很差,如登封二里頭、朝歌古城等,也不列入.
㈥ 中國古都時間排名是怎麼樣的
洛陽:十三朝古都(夏、商、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武周、後梁、後唐、後晉、民國);西安:十三朝古都(西周、秦、西漢、新、東漢、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南京:十朝古都(東吳、東晉、宋、齊、梁、陳、南唐、明、太平天國、民國)。
開封已有兩千七百多年的歷史,歷史上的開封有著「琪樹明霞五鳳樓,夷門自古帝王州」、「汴京富麗天下無」的美譽,北宋東京開封更是當時世界第一大城市。開封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城市中軸線從未變動的都城,城摞城遺址在世界考古史和都城史上少有,開封亦是清明上河圖的原創地,有「東京夢華」之美譽。
這些古都無論在建築規模、建築模式或建築風格上,都有其獨到之處,往往表現了同時代最高的建築水平,對全國其他城市的建築有特殊的影響,因此可以說,各大古都的建築沿革史,就是一部較完整的城市建築史。
㈦ 中國七大古都存在時間最長的是哪一個
洛陽從夏朝就開始,定都史1529年。 朝代名 稱都城位置所居帝王建都時間夏斟潯偃師二里頭太康、仲康、夏桀前2070年-前1600年商西毫偃師屍鄉溝商湯—仲丁[6]前1600年-?西周洛邑王城公園周成王-周幽王,共11王前1040年-前771年東周王城王城(澗河兩岸)平王-悼王及赧王,共14王前771年-前520年
及314年-前256年東周成周成周(白馬寺東)敬王至慎靚王,共11王前519年-前314年西漢洛陽漢魏故城漢高祖前202年(數月)東漢雒陽漢魏故城光武帝-獻帝,共12帝25年-190年曹魏洛陽漢魏故城文帝-元帝,共5帝220年-265年西晉洛陽漢魏故城武帝-懷帝,共4帝265年-313年北魏洛陽漢魏故城孝文帝-孝武帝,共七帝493年-534年隋東京隋唐故城隋煬帝至皇泰帝共兩帝605年-619年唐(武周前)東都 隋唐故城高宗、中宗、睿宗共三帝657年-684年(兩京並重)
684年-690年(首都)武周神都隋唐故城則天大聖皇帝690年-705年唐(武周後)東都隋唐故城中宗、玄宗、昭宗、哀帝共四帝705年-736年(兩京並重)
904年-907年(首都)後梁西京隋唐五代宋故城太祖、朱友圭 、後梁末帝909年-913年後唐東都隋唐五代宋故城庄宗、明宗、閔帝、末帝923年-937年後晉西京隋唐五代宋故城高祖937-938年(約2年)中華民國洛陽洛陽市林森(國民政府主席)民國21年(1932年,1年)[7]
㈧ 在中國六大古都中論建都時間最久的是
西安
西安位於關中平原的中部。古稱長安,為中國六大古都之一。公元前202年,劉邦取得政權,在長安(今西安城西北郊漢城)建立西漢王朝。西漢末年的公元9年,大司馬王莽正式稱帝,改都城長安為「常安」。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元代稱之的奉元路為西安府,「西安」自此得名。西安是歷史古都,歷史上曾有13個王朝在此建都,從周至唐,先後稱之為周、秦、漢、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等,歷時近1100年。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農民起義領袖黃巢、李自成都在這里建立過政權。五代時,後梁改京兆府為雍州,設大安府,後唐改大安府為京兆府。宋代置陝西路,後置永興軍路。金代改永興軍路為京兆府路。元代曾設陝西、四川行省、行中書省;後改為安西路、奉元路。明代改奉元路為西安府,明崇禎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率農民起義軍攻入西安後,曾改西安為長安。西安南屏地勢磅礴的秦嶺,東近險拔峻秀的華山,西臨冬夏積雪的太白,北連逶迤延綿的北山。四山亭亭,沃壤廣野居中,宜林宜枚,宜糧宜棉,宜瓜宜果,有高山避暑,有風光覽勝,故古有「膏腴天府」、「陸海豐饒」之稱。西安有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的秦兵馬俑遺址、古代城闕遺址、70多座帝王陵墓、眾多名寺古塔、先民遺跡等優秀文化藝術遺產,隨著對外開放政策的貫徹,近幾年西安已成為世界旅遊熱點城市之一,因有「東方旅遊勝地」之稱。西安以電力機械、飛機製造、紡織、電子工業為主,文化教育發達,其各個大組團分別有「電工城」(西郊)、「飛機城」(閻良)、「紡織城」(東郊)、「文化城」(南郊)之稱。
在西安建都的王朝
在中國歷史上,有20個政權被認為在西安建都。但是其中那些應該稱為王朝,其中那些王朝的首都應該算是西安,是一個眾說紛紜的問題。這是因為人們對「王朝」、「首都」和「建都」等概念理解存在的差異,導致對有哪些王朝在某地建都產生了分歧。目前被官方採用的說法是13個王朝。此外主要還有10朝、 11朝、12朝、14朝和17朝四種數量上不同的說法;其中14朝和17朝的具體朝代又各有兩種說法。
以數量多少為序,主要有下列說法:
10朝—依照時間次序為:西周(前363年)、秦(統一後15年)、西漢(前210年)、前趙(11年)、前秦(33年)、後秦(34年)、西魏(22年)、北周(25年)、隋(38年)、唐(273年)。
11朝—在10朝的基礎上加上王莽建立的新朝(前15年)
㈨ 中國歷史上的七大古都,哪一個建都的時間最長
中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所以在現在的中國有很多的城市在古代都是被定位國都的。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根據歷史的記載和考古發現,中國目前為止有七大古都,分別是西安、洛陽、南京、北京、開封、杭州和安陽,在這七大古都中建都時間最長是城市是洛陽,一共有超過了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到目前為止這七大古都的說法是最廣泛的,除了這個說法之外,還有四大古都、八大古都等等。
排名第六是是安陽,在三皇五帝時期,這個地方就被定為了國都,如果不將五帝時期計算在內的話就有四百年時間。最後一名是杭州,一共有建都時間兩百一十年,主要是在南宋時期。
㈩ 在中國六大古都中論建都時間最久的是哪個城市
先給你提供一組關於6大古都的資料,
其中大一統的朝代在西安定都的有周(灃京、滈京),秦(咸陽),漢(長安),新(長安),隋(大興),唐(長安)。分裂時期還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等朝代定都西安。西安與雅典、開羅、羅馬並稱世界四大古都,與伊斯坦布爾並稱世界封建兩大都城。
洛陽--( 雒邑、王城)七朝古都,
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後梁、後唐七個朝代都城。
開封--(汴京、東京、開封府、(魏)大梁)——七朝古都
戰國時期的魏,五代時期的後梁、後晉、後漢、後周以及北宋和金均建都於此,故有「七朝古都」之稱。
南京--(建業、建康、金陵、江寧)六朝古都
東吳、東晉、南朝的宋、齊、梁、陳。
杭州--南宋都城臨安
北京--(中都、燕京、大都)三朝古都
元(大都)、明、清。
由此可見 ,早在周朝的時候,西安就是國都,所以它的歷史最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