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被害人在追訴期限內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
被害人在追訴期限內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該條款是我國刑法確定的兩種不受追訴期限限制的情形之一。
另一種情形是,在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立案偵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後,逃避偵查或者審判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
追訴期限,也叫追訴時效期限,是刑法規定的追究犯罪人刑事責任的有效期限。在此期限內,司法機關有權追究犯罪人的刑事責任,超過此期限,司法機關就不能再追究刑事責任。
我國刑法第第二百六十四條 規定,盜竊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或者多次盜竊、入戶盜竊、攜帶凶器盜竊、扒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盜竊2100左右的物品,判刑期限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我國刑法87條規定,法定最高刑為不滿五年有期徒刑的,經過五年,不再追究刑事責任。
因此,盜竊2100元物品的追訴期限為五年。
追訴時效的終止時間,應當以司法機關立案之日為准,立案之日指的是對人立案而不是對事立案,即偵破案件確定、發現犯罪嫌疑人而對其立案之日。
綜上所述,盜竊2100元物品的追訴期限為五年,派出在6年後才發現犯罪嫌疑人已經超過訴訟時效,不能再追究刑事責任。
(1)被害人在追訴期限內提出控告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八十七條 【追訴時效期限】犯罪經過下列期限不再追訴:
(一)法定最高刑為不滿五年有期徒刑的,經過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為五年以上不滿十年有期徒刑的,經過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經過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經過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後認為必須追訴的,須報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
第八十八條 【追訴期限的延長】在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立案偵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後,逃避偵查或者審判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
被害人在追訴期限內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
第八十九條 【追訴期限的計算與中斷】追訴期限從犯罪之日起計算;犯罪行為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從犯罪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
在追訴期限以內又犯罪的,前罪追訴的期限從犯後罪之日起計算。
第二百六十四條 【盜竊罪】盜竊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或者多次盜竊、入戶盜竊、攜帶凶器盜竊、扒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❷ 求關於中國法律追訴期「被害人在追訴期限內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立案而不予立案
7 日內立案;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 7 日內裁定不予受理。7 日內不能決定是否受理的,應當先予受理;受理後經審查不符合起訴條件的,裁定駁回起訴
❸ 刑事案件追訴期是否是20年,超過20年可以不追訴。
刑事案件追訴期最高是20年,並不是所有的刑事案件都是20年,但是過了20年的追訴期,認為必須追訴的,須報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核准後依然可以追訴。
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八十八條在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立案偵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後,逃避偵查或者審判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
被害人在追訴期限內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八十七條犯罪經過下列期限不再追訴:
(一)法定最高刑為不滿五年有期徒刑的,經過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為五年以上不滿十年有期徒刑的,經過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經過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經過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後認為必須追訴的,須報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
(3)被害人在追訴期限內提出控告擴展閱讀:
案例:超過20年期限仍被追訴
從河南省新密市檢察院了解到,由最高檢核准追訴的被告人劉某某強奸案近日一審有果:經審理,鄭州市中院依法以強奸罪判處被告人劉某某死緩,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據了解,現年43歲的劉某某系河南省鄲城縣人,1996年11月26日下午,剛到新密市來集鎮馬溝村一煤礦打工兩天的被告人劉某某,酒後行至馬溝村一鄉間小路,將放學路過此處的被害人郭某某(女,歿年8歲)強行抱進路邊一個廢棄的窯洞內實施強奸,在此過程中致被害人窒息死亡。
後劉某某將被害人掩埋後潛逃。當時公安機關由於技術條件限制,一直未能查明真凶。2013年,公安機關從被害人體內提取的生物檢材中成功檢出一名男性DNA,經過排查,最終查獲劉某某,並於2017年3月1日在新疆克拉瑪依市將在此隱姓瞞名打工的劉某某抓獲歸案。
從劉某某實施犯罪到抓捕歸案歷時21年,已超過法律規定的最高20年追訴期限。鑒於被告人劉某某以暴力手段奸殺幼女,行為惡劣,手段殘忍,2017年3月,新密市檢察院檢察委員會研究決定,將該案報最高檢核准追訴。
最高檢審查後認為,劉某某的行為雖已超過20年追訴期限,但犯罪行為惡劣,後果嚴重,必須追訴。鄭州市中院審理認為,被害人系未滿14周歲幼女,檢察機關追訴劉某某的行為符合法律規定,也順應民意,有利於社會穩定。
法院同時也考慮到,被告人的犯罪行為已過追訴期限,且其歸案後認罪態度較好,遂做出上述判決。
❹ 如何理解和適用刑法第88條第二款中追訴
刑法第88條第二款的適用,,必須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1.被害人在追訴時效內提出控告。,
首先,這里的被害人不能狹義地理解為被害人本人,而應理解為包括被害人本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因為現實中被害人可能會因本人身體原因或者受到強制、威嚇而不能或者不敢提出控告,此時若不允許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代為控告,便與立法精神相悖,也不符合我國刑法增設該款保障被害人權益的目的。
其次,被害人必須在追訴期限內提出控告,該追訴期限是指刑法第87條所規定的期限,即「犯罪經過下列期限不再追訴:(一)法定最高刑為不滿五年有期徒刑的,經過五年;(二)法定最高刑為五年以上不滿十年有期徒刑的,經過十年;(三)法定最高刑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經過十五年;(四)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經過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後認為必須追訴的,須報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如果被害人沒有在追訴斯限內提出控告,即使其合法權益受到犯罪人侵害,也不能對犯罪人適用追訴時效的無限延長。
最後,刑事訴訟法第108條第二款規定:「被害人對侵犯其人身、財產權利的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權向公、檢或者法報案或者控告。「『報案」指任何單位和個人(不限於被害人)發現犯罪事實後,向有關司法機關報告,請求審查處理的行為,通常報案人在報案時不知道犯罪嫌疑人是誰。「控告」則一般指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為了維護被害人的權益,向有關司法機關指控具體的犯罪嫌疑人及其犯罪事實,請求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責任的行為。被害人進行控告的前提是必須知道具體的犯罪嫌疑人,如果被害人不知道犯罪嫌疑人是誰,而只是報案反映自己被侵害的事實的,則不能適用刑法第88條第二款的規定。
2.公、檢、法應當立案而不予立案
立案是刑事訴訟開始的第一個獨立的訴訟階段,對刑事訴訟案件的進行具有決定性意義。除公安機關、檢察院自行發現或獲取的材料是立案的材料來源外,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是司法機關立案材料中的主要來源。刑事訴訟法第110條規定:「公、檢、法對於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的材料,應當按照管轄范圍,迅速進行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應當立案;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不予立案,並且將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請復議。」根據本條規定,刑事立案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有犯罪事實發生,二是需要追究刑事責任。所謂「應當立案」,是指符合上述規定的立案條件;所謂「應當立案而不立案」,是指對符合立案條件的,並不具有「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不予立案情況,公、檢、法卻未予立案的情形。司法實踐中,對立案材料的審查,通常採用如下步驟和方法:首先,對材料所反映的事實進行審查。審查事實,首先要審查有無事件發生,然後審查已發生的事件是否屬於犯罪案件。如果屬於犯罪案件,還要審查是否需要追究行為人的法律責任,其中包括根據法律規定審查行為人有無不需要追究責任的法定情形。其次,對材料所反映的犯罪事實有無確鑿的證據或證據線索進行審查或進行必要的調查。審查或調查證據,一般採用如下幾種方法:一是向控告、檢舉的機關、團體或個人調閱與犯罪事實及犯罪人有關的材料;二是委託控告、檢舉單位對某些問題進行調查,對於重大、復雜的案件或線索,根據需要或可能,還可以商情其派員協助調查;三是派人到發案地進行個別訪問或調查,對特殊案件在緊急情況下還可以採取必不可少的特殊調查措施。公、檢、法對立案材料進行審查後,應當作出立案或者不立案兩種決定。
公、檢、法對控告人的控告進行審查後,必須給控告人一個明確的結果,要麼立案,要麼不予立案。決定不立案的,應將不立案的原因及時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請復議,有關司法機關應予復議,並將復議結果通知控告人。《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2012年修訂)和《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試行)(2012年修訂)都要求製作《不立案通知書》。如果既沒有立案,又遲遲不出具《不立案通知書》,不僅侵犯了控告人申請復議權,也影響到控告人行使其他救濟權,而且如果屬於應當立案而不立案的案件,還會導致對犯罪人追訴時效的延長。
在實踐中,為了保證正確認定「應當立案而不予立案」的情形,必須對接受案件且有管轄權的機關作出相關要求,否則,容易破壞追訴時效制度,不能充分保護另一方的合法權利。應當在程序上和法律文書上有所規定,一方面證明被害人在法定期限內提出控告的事實存在,另一方面證明受案機關不予立案的事實存在。比如受案機關應保存受案記錄,包括口述筆錄,控告書副本、收文登記、受案登記、不予立案的決定書、復函、通知書等,既可防止受案機關不答復被害人,不作任何決定、消極拖延,同時也可防止個別人無理纏訟。至於被害人是以口頭或者書面形式提出控告不應受到限制。無論採取哪種形式,接受控告的機關都要有記錄,為防止個別機關推卸責任,不做任何記載,控告人只要提供相關證據能夠證明曾向某機關提出控告,控告行為就成立。
因此,只要被害人在追訴期限內提出控告的,遇有該立案而不予立案的情況,對犯罪人的追訴就不受刑法第八十七條規定的追訴期限的限制在這種情形下,不管司法機關出於何種原因沒有立案,不論行為人是否逃避偵查或者審判,不論經過多長時間,任何時候都可以對其進行追訴。即使被害人在追訴期限內的控告不符合管轄規定,也不妨礙追訴時效的延長。但其後的犯罪行為仍然受追訴期限的限制。例如,行為人的甲罪被被害人控告,應當立案而未立案,其後又犯了乙罪,先前的甲罪雖然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但後來的乙罪仍然受追訴期限的限制。
❺ 刑事訴訟有追訴期限嗎
有追訴期限的,但為躲避懲罰出逃人員不受追訴期限限制,被害人或被害人家屬沒有放棄控告或控告後司法機關沒有依法受理的也不受追訴期限限制。對於刑事案件的法律時效有以下規定:
一)法定最高刑為不滿五年有期徒刑的,經過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為五年以上不滿十年有期徒刑的,經過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經過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經過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後認為必須追訴的,須報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
❻ 被害人在追訴期限 急!!!!!!!!!!!
1,立案標准:一、認為有犯罪事實;二、認為需要追究刑事責任;三、屬於受理機關管轄。如果不符合這三個就不立案
2,「被害人在追訴期限內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 如果對方有時間和精力的話,可以一輩子告你
3,可以口頭沒,可以書面
4,刑法關於追訴時效,規定犯罪經過下列期限不再追訴:①法定最高刑為不滿5年有期徒刑的,經過5年。你這個金額是屬於這個范圍,如果當事人在5年內都沒有提出訴訟,那5年後就可以免責了
❼ 刑事犯罪追訴期多少天
追訴時效是刑法規定的司法機關追究犯罪人刑事責任的有效期限。犯罪已過法定追訴時效期限的,不再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予起訴,或者宣告無罪。《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八十七條規定,犯罪經過下列期限不再追訴:一、法定最高刑為不滿5年有期徒刑的,追訴時效的期限為5年。二、法定最高刑為5年以上不滿10年有期徒刑的,追訴時效的期限為10年。三、法定最高刑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訴時效的期限為15年。四、法定最高刑為 無期徒刑、死刑的,追訴時效的期限為20年。如果20年後認為必須追訴的,須報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後,仍然可以追訴。
❽ 中國法律刑事犯罪過多少年不追究
具體時效依據《刑法》規定,不同的刑期追訴時效不一樣。
第八十七條犯罪經過下列期限不再追訴:
(一)法定最高刑為不滿五年有期徒刑的,經過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為五年以上不滿十年有期徒刑的,經過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經過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經過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後認為必須追訴的,須報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
第八十八條在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立案偵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後,逃避偵查或者審判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
被害人在追訴期限內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
(8)被害人在追訴期限內提出控告擴展閱讀
追訴時效,是指刑事法律規定的,對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責任的有效期限。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不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予追訴,或者無罪釋放。
行政處罰法中追訴時效是指對違法行為人因違法行為,被追究責任給予行政處罰的有效期限。如果超過這個期限,則行政機關不得因該違法行為給予行為人施以行政處罰。
《行政處罰法》第29條規定「違法行為在二年內未被發現的,不再給予行政處罰,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前款規定的期限,從違法行為發生之日起計算;違法行為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從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
參考資料:中國法院網:《刑法》
❾ 被害人在追訴期限內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
不知你說抄的被害人追訴期限是什麼意思?刑事案件的追訴期限,根據犯罪的法定蕞最高刑的期限確定,沒有被害人追訴期限的說法。當然,被侵害後,被害人大多數還是會選擇及時報警的。對被害人提出了控告,公檢法機關應立案而不立案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這是刑法的規定。參見《刑法》:
第八十七條 犯罪經過下列期限不再追訴:
(一)法定最高刑為不滿五年有期徒刑的,經過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為五年以上不滿十年有期徒刑的,經過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經過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經過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後認為必須追訴的,須報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
第八十八條 在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立案偵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後,逃避偵查或者審判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
被害人在追訴期限內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