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計劃生育被開除能計算工齡嗎
職工違反計劃生育政策,被開除的,開除前的工作年限,根據《內務部關於工作人員曾受過開除、勞動教養、刑事處分工齡計算問題的復函》((59)內人事福字第740號)規定,不能計算連續工齡,也不能視同繳費年限,應當從重新參加工作之日起算連續工齡。但他們實際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工作年限,可以與之後的繳費年限合並計算。
② 請問計劃生育問題追究有年限限制嗎,20年前的事
計劃生育問題追究是指超生一類違反計劃生育法規的事情嗎?這類撫養費徵收是不受年限限制的,當然,因為計生部門不是強制執行部門,如果你沒有辦理相關計生手續的話,應該沒有人會追究起來的。
③ 計劃生育有追究年限嗎,是幾年
這政策馬上就會沒有了
④ 計劃生育是多少年開始的
1953年至1961年:節制生育的提出階段。
1962年至1969年:提倡計劃生育的試點階段。
1970年至1980年:提倡「晚、稀、少」的生育政策階段。
1980年至今:現行生育政策的提出、完善與穩定階段。
⑤ 請問計劃生育追究有年限限制嗎
有期限啊,20年前的事早就過期了,就像甘肅現在要求的是只追究2000年後的違反事件
⑥ 違反計劃生育處理好後規定幾年才能入黨
違反計生,只要有繳納社會撫養費,取得當地計生辦的計劃生育證明,就可以申請入黨。
實行計劃生育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是每個公民應盡的職責和義務。作為要求入黨的積極分子和共產黨員更應該自覺執行。曾違反計劃生育政策並已接受處罰的人員申請入黨,要經過黨組織較長時間(從遞交入黨申請書之日算起,至少五年時間)的考驗。
經過黨組織的培養教育和考察,該同志確實對實行計劃生育的重要性有了正確的認識,一貫表現較好,具備黨員條件的,經縣級以上黨委組織部門批准,可以吸收其入黨。
不符合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第十八條規定生育子女的流動人口的社會撫養費的徵收,按照下列規定辦理:
(一)當事人的生育行為發生在其現居住地的,由現居住地縣級人民政府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按照現居住地的徵收標准作出徵收決定。
(二)當事人的生育行為發生在其戶籍所在地的,由戶籍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按照戶籍所在地的徵收標准作出徵收決定。
(三)當事人的生育行為發生時,其現居住地或者戶籍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計劃生育行政部門均未發現的,此後由首先發現其生育行為的縣級人民政府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按照當地的徵收標准作出徵收決定。
以上內容參考共產黨員網:違反計劃生育政策的人員可以入黨嗎?
⑦ 違犯計劃生育是否有處罰時效
法律沒有具體的規定,計劃生育社會撫育費的徵收不是行政處罰,而是行政徵收行為,因此不適用《行政處罰法》規定的追訴時效限制。行政徵收是以強制的方式向相對人徵集一定數額的金錢或者實物的行政行為,是一項嚴肅的行政執法活動。如果沒有一定的時效限制,行政執法人員就可能缺乏行政效能意識,任意決定處理時間,有較大的隨意性。從提高行政效能,促使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依法行政,保證執法嚴肅性角度出山發,應設定一定的追訴時效。在沒有法律法規規定的情況下,可參照《行政處罰法》規定的追訴時效審查。1、如果主管部門有條件發現而未發現的,適用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九條第一款規定的追訴時效;2、違法行為人以種種手段如外出躲避生育等逃避處理,計劃生育主管部門無條件發現或經過努力仍未以現的,應當從發現行為人違法時起算追訴時效。
⑧ 我國計劃生育的實施年限為多久
計劃生育是依據我國人口多,資源少,生產力發展水平不高這一基本國情決定的.1956年開始,我國部分省市根據廣大群眾的意願,就開始做節制生育的宣傳工作.1962年,我國開始出現建國以來第二次人口出生高峰,中央正式發出,從此計劃生育工作列入各級政府的工作議程.文革期間,工作機構受到沖擊,但很多地方這項工作並沒有停止.1971年,國務院要求在1980年將我國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千反之十左右,並提出"晚,稀,少"的具體政策.1980年中央號召全體黨員,團員帶頭'一對夫婦只生育一個孩子".可見,計劃生育政策是有一個演變過程的.具體談到計劃生育實施年限有多長,這個可以肯定地說,計劃生育是我國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相當長時間,要抓緊抓好的一個基本國策.這里提醒朋友們的是,不要把實行計劃生育和一對夫婦只生育一個孩子混為一談.一對夫婦只生育一個孩子是權宜之計.1980年中央提出從"現在起用三四十年特別是最近二三十年的時間普遍提倡一對夫婦只生育一個孩子".可見,這項權宜之計,也就是三四十年的時間.但在這一段時間里,也並不是普遍實行的一胎化,國家對有特殊困難的群眾實行了照顧生育政策.並且獨生子女成年結婚後,也可以對照生育政策生育第二個孩子.隨著時間的推移,獨生子女結婚人數的逐步增加,"一對夫婦只生育一個孩子"也就自然消亡了.
⑨ 計劃生育處罰七年的年限是在小孩出生之日起,還是在繳納社會撫養費之日起開始計算
小孩出生之日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