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米格15和F--86哪個厲害
這兩款機型屬於同時代,判斷優劣可以從五個方面來仔細分析。
米格15簡略叫做米格;F86簡略稱為佩刀。
首先是對敵軍的震懾力,這點米格優於佩刀。因為朝鮮戰爭時期米格飛行員幾乎都是中朝蘇三國的年輕小夥子,不畏強敵敢打敢拼。「中國幾乎在一夜之間就有了強大的空軍」。
其次是相互擊落比,這點佩刀強出許多。因為朝鮮戰爭中美國派出許多參加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優秀飛行員駕駛佩刀。這些人經驗豐富技術嫻熟。反觀中朝蘇方面那些年輕人,拼勁十足但是經驗欠缺。
第三是科技性。這點兩種飛機平分秋色。它們都是根據二戰時期德國ME262戰斗機的30度後掠翼和英國式的噴氣發動機而製造。
第四,產量。這一點米格領先,因為比起佩刀它的結構很簡單,適合大量生產。
最後是服役年限。兩者差不多。米格和佩刀都從五十年代使用到六十年代,而且退出一線後不少作為教練機又用了不少年。
綜上所述,米格和佩刀幾乎是平分秋色。
㈡ 米格15和F86哪個性能更好
米格15性能更好。米格-15比斯戰斗機(俄語:MИГ-15БИС)是前蘇聯生產的米格-15型噴氣式戰斗機的改型,使用一台克里莫夫VK-1發動機。
推力為2,722公斤(6000磅),並對機載電子設備進行了改進。1949年9月首飛,1952年初大量投產,命名為米格-15比斯(「比斯」來源於拉丁文,是「再一次」的意思,表示「從原型機派生出來的改進型」)。
主要優勢:
F86軍刀戰斗機的研製比米格-15戰斗機晚了一點,但它配備的噴氣發動機比米格發動機更先進,而且節省燃料。因此,F86戰機的飛行時間比米格-15要長。
就這樣,F86經常追著米格-15。因為米格-15在空中停留的時間很短,如果空戰時間不長,我們就必須返回。此外,F86的中低空機動性優於米格-15,因此中蘇志願軍飛行員也遭受了一定損失。
㈢ 米格-15戰斗/截擊機
米格-15戰斗機(俄文:МиГ-15,英文:MiG 15)由蘇聯米高揚-格列維奇飛機設計局設計的,米格-15戰斗機各型機總產量超過16500架,是蘇聯製造數量最大的噴氣式飛機。
[編輯] 生產次型
I-310 : 原型 米格-15 : 第一型,單座戰斗機 米格-15P : 米格-15bis的單座全天候攔截機 米格-15SB : 單座戰斗轟炸機 米格-15SP-5 : 米格-15UTI的雙座全天候攔截機 米格-15T : 目標牽引機 米格-15bis : 改進型單座戰斗機 米格-15bisR : 單座偵察機 米格-15bisS : 單座護航機 米格-15bisT : 單座拖靶訓練機(機上拖機槍射擊用的練習靶) 米格-15UTI : 雙座雙控制台訓練機 殲-2 : 中國的米格-15,命名殲-2(J-2),單座戰斗機 殲教-2 : 中國的米格-15UTI,命名殲教-2(JJ-2),雙座訓練機 Lim-1 : 波蘭特許生產的米格-15 單座戰斗機 Lim-1A : 波蘭生產的米格-15偵察機,裝有AFA-21 攝影機 Lim-2 : 波蘭特許生產的 米格-15bis Lim-2R : 波蘭生產的米格-15bis對地攻擊偵察機,攝影機裝在座艙罩內前端 Lim-2A : 波蘭生產的改進對地攻擊偵察機 SB Lim-1 : 波蘭特許生產的米格-15UTI訓練機,裝有RD-45引擎 SB Lim-2 : 波蘭特許生產的米格-15UTI訓練機,裝有VK-1引擎 S-102 : 捷克斯洛伐克特許生產的米格-15戰斗機 S-103 : 捷克斯洛伐克特許生產的米格-15bis戰斗機 SB Lim-2 (米格-15UTI)
與對手的比較
米格-15投產不久,朝鮮戰爭爆發,給了米格-15一個極好的實戰驗證機會。在朝鮮戰場上,米格-15的主要對手是美製F-86軍刀戰斗機。米格-15在最高速度,中高度爬升率,加速率以及最大升限等性能方面優於F-86,在回轉性能上面比4/3機翼的F-86差,同時高速下的穩定性以及運動性不如F-86,高速下的大幅度運動會進入失速,導致新手無法解出而必須放棄飛機。
米格-15的火力極為強悍,H-37 37毫米機炮與HC-23KM 23毫米的火力遠強於F-86的六門12.7毫米機槍。曾有米格-15身負200餘發12.7毫米槍彈而安全返航,而被米格-15的37毫米炮擊中的F-86幾乎難逃重傷或者是被擊落的結果。不過這些機炮的射速較慢,加上米格-15隻有較為簡單的光學瞄準器,配合高速下無法穩定控制的問題,使得米格-15隻能在攔截轟炸機的任務表現上較與戰斗機空戰上出色。
雖然韓戰期間米格-15佔有地利以及距離的優勢,攜帶副油箱之下也只能停留短暫時間的F-86還是能夠有效的壓制米格-15的作戰。與蘇聯政治考量的配合下,將米格-15的有效操作地區限制在所謂的米格走廊當中。前蘇聯米高揚飛機設計局設計的高亞音速噴氣式殲擊機,1947年6月首飛,其改進型有米格-15比斯。1950年裝備中國空軍。沈陽飛機工業公司根據前蘇聯米格-17防制的單座單發高亞音速噴氣式殲擊機,1956年7月首飛。F-5是一種單座、單發、機頭進氣、後掠式中單翼噴氣戰斗機。
機翼 後掠式中單翼布局,後掠角45°,雙梁結構。機翼內側有後退式襟翼,起飛和著陸可放下不同角度。機翼外側是副翼,偏轉角范圍為±18°。機翼根部有起落架艙,主起落架收在機翼的兩個艙內。
機身 全金屬半硬殼式構造,外形為圓形截面的流線體。圓形機頭進氣道。機身後部裝有可操縱的減速板。
尾翼 垂直尾翼分成上下兩段,下段固定在後機身的承力斜框上,上段可拆卸。垂尾後掠角為55°41′。垂直尾翼後緣是方向舵,轉動角度為25°。水平尾翼後掠角為45°,安裝在垂直尾翼下段頂部,其後緣的升降舵,向上可轉動32°,向下為16°。
起落架 前三點式起落架,均為單輪。前起落架收入前機身下部的輪艙內,主起落架收入機翼內。主起落架裝有緩沖器,前起落架裝有減震器和減擺器。主輪輪胎壓力為8.34×105帕(8.5公斤/厘米2)。
座艙 密封式單人座艙,應急時艙蓋可拋掉。座椅是可彈射的,可以保證飛行員在緊急時迅速安全地脫離飛機。
系統 操縱系統為硬式操縱。副翼調整片和升降舵調整片為電操縱。液壓系統用於收放起落架、襟翼、減速板、可調噴口和操縱副翼。冷氣系統用於剎車、密封座艙、應急收放起落架和應急剎車等。
動力裝置 裝一台WP-5型離心式噴氣發動機,帶加力。最大推力25.50千牛(2600公斤),加力推力33.15千牛(3380公斤)。機內燃油1170千克,外掛兩個400升副油箱。
㈣ 米格-15戰斗機的性能如何
提起第一代噴氣式戰斗機,蘇聯的米格-15戰斗機不可或缺。米格-15被認為是軍事史上規模最大的噴氣戰斗機,其衍生機型廣泛服役於許多個國家,是蘇聯米高揚設計局研製的第一代戰斗機。在20世紀50年代初的戰爭中,米格-15戰斗機首次大規模投入空戰,顯示出優異的飛行和作戰性能。
按照俄羅斯方面的數據,在歷經三年的戰爭中,米格-15戰斗機進行了1872次空戰,成功擊落1106架美國飛機,其中約有650架是F-86“佩刀”戰斗機,而米格戰機只損失了335架,由此可見米格-15的優秀戰斗能力!
㈤ 米格15、米格17與殲5有什麼區別
上面幾位說的基本都正確,我告訴樓主幾個用肉眼分辨米格15與米格17的方法
1.看機翼後掠角,米格15的後掠角是35度,米格17放大到45度
2。看翼刀,米格15每個機翼上兩個翼刀,米格17則是三個
3.看機翼前緣,米格15整個前緣(機翼前面的那條邊)是直的,米格17有一個小折角
4.看尾噴口,米格15發動機噴口不外露,米格17外露,屁股後面多出一小段
5.看反光鏡,米格15座艙頂部沒有突出的反光鏡,米格17有
不知道這樣的回答你是否滿意?平時多去航空博覽館觀察,你就心中有數了
㈥ 中國有沒有正式服役過「米格」系列戰機
米格-9,米格-15和米格-15比斯,以及米格-17都曾經在中國空軍服役,其後殲-6、7以及殲-8系列戰斗機都是米格系列的仿製品或者深受其影響。
㈦ f86佩刀和米格15相比哪個更強,憤青和游戲迷就別說了
f86佩刀和米格15平分秋色。F86和米格15屬於同時代的戰機,研發的背景和作戰的需求幾乎都是同等要求。外形設立靈感來源均是源自德國戰機的數據參數。
米格15簡略叫做米格;F86簡略稱為佩刀。首先是對敵軍的震懾力,這點米格優於佩刀。因為朝鮮戰爭時期米格飛行員幾乎都是中朝蘇三國的年輕小夥子,不畏強敵敢打敢拼。「中國幾乎在一夜之間就有了強大的空軍」。
其次是相互擊落比,這點佩刀強出許多。因為朝鮮戰爭中美國派出許多參加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優秀飛行員駕駛佩刀。這些人經驗豐富技術嫻熟。反觀中朝蘇方面那些年輕人,拼勁十足但是經驗欠缺。
在科技性方面這兩種飛機平分秋色。它們都是根據二戰時期德國ME262戰斗機的30度後掠翼和英國式的噴氣發動機而製造。
產量方面米格領先,因為比起佩刀它的結構很簡單,適合大量生產。服役年限兩者差不多。米格和佩刀都從五十年代使用到六十年代,而且退出一線後不少作為教練機又用了不少年。
F-86戰斗機具有低安裝的後掠翼,前三點式式起落架, 發動機進氣口位於機頭,戰斗機類型的氣泡狀座艙罩,採用後掠尾翼以及低安裝的水平尾翼。為了彌補後掠翼的低速缺陷,北美的工程師在機翼前緣安裝了自動縫翼。
縫翼完全自動控制,根據所受的氣動力打開或者關閉。當縫翼向前滑動打開時,可以加速流經機翼上表面的氣流速度,得以增加升力並減小失速速度,在高速時,縫翼自動關閉將阻力減到最小。
F-86戰斗機A型向後滑動的座艙蓋在F-86D上改為向後打開的鉸接式座艙蓋。鉸接式座艙蓋在緊急彈射時較安全和容易。飛機還配備了全動平尾,所有控制機構都為液壓驅動 。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F-86戰斗機
㈧ 米格17在蘇聯服役時間
應該不是米格15/17, 有可能是米格19或者是米格21.這幾款都是50/60年代的主力戰機,也有可能是這種情況,就是80年代這幾款飛機都已經推出一線了,所以都已經公開了,所以隨便拍,嘿嘿,猜測。
㈨ 一架戰斗機可以使用多少年
戰斗機的服役期各國不盡相同,主要取決於機體壽命和保養情況。另外還有技術水平發展趨勢、訓練強度、經濟條件以及自然環境、外部政治環境等眾多因素影響。
綜合起來看,各國戰斗機的服役期從十幾年到三四十年都有。服役最長的戰斗機應該是朝鮮的米格15,自朝鮮戰爭時期引進到朝鮮,至今仍有部分在服役,服役期已有60多年,差不多和朝鮮人民軍飛行員的爺爺一樣的年齡。
㈩ 我國戰機按服役時間先後排,順序是怎麼樣的包括蘇氏和米格!謝謝…
中國第一代戰機 殲五 殲六 第二代戰機 殲七殲八 第三代戰機 殲十 殲十一 第四代戰機 殲二十(未服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