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食品過期責令改正通知書是罰款嗎
不是,責令改正與罰款都是強制的手段,改正不是罰款,一般改正後不再進行處罰,如果不改可能會有後續的處罰。
Ⅱ 新食品安全法規定 過期食品可以哲令整改嗎
新《食品安全法》中對過期食品的法律處罰條款是:
第一百二十四條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尚不構成犯罪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沒收違法所得和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並可以沒收用於違法生產經營的工具、設備、原料等物品;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貨值金額不足一萬元的,並處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貨值金額一萬元以上的,並處貨值金額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許可證:
(五)生產經營標注虛假生產日期、保質期或者超過保質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
由此可見,銷售超過保質期的食品,最低處罰是處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但不存在責令整改這一項內容。
Ⅲ 如何理解食品安全法第條規定:必須先責令改正嗎能否直接適用情節嚴重,停產停業這一規定
能,責令改正的適應情型是情節交輕,如果嚴重的直接可停產停業或是直接吊銷營業執照。但停產停業的處罰你可要求行政復議
Ⅳ 責令限期改正和責令限期整改的區別
責令限期改正和責令限期整改的區別
1.性質不同。行政處罰是對違法行為人進行的一種制裁和懲戒,而責令改正或者限期改正僅僅是要求違法行為人停止違法行為、消除不良後果、恢復原狀,其本身不具有懲罰的性質;
2.目的不同。行政處罰的目的大致有三個方面:
一是要讓違法行為人為其違法行為及造成的不良後果付出代價,這個代價有的時候雖然與其通過違法行為所得的收益相當(如沒收違法所得),但通常是高出違法收益的(如在沒收違法所得的同時給予罰款);
二是要通過這種高出違法收益的代價,讓違法行為人由此得到教訓,促使其以後不再從事類似的違法行為;
三是要以行政處罰本身具有的警示、威懾作用,告誡其他公眾不得進行違法活動而責令改正或者限期改正的目的,基本上限於使違法行為人即時停止違法狀態;
3.形式不同。責令改正或限期改正可以表現為停止違法行為、責令退還、責令改正、限期拆除、限期治理等形式。
(4)食品責令整改期限擴展閱讀:
實踐中,應該說「責令改正」在行政執法過程中有著重要作用。法律上有規定,客觀上有需要,因此應該重視責令改正的具體操作。
首先應該重視責令改正的使用。為了區別於行政處罰,有必要在對違法當事人進行行政處罰的同時,單獨製作下達責令改正文書。
其次下達的整改意見應該明確整改的具體問題,有必要的話,還要提出整改措施建議。
責令改正體現的是行政執法中「處罰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為使違法當事人很好地改正違法行為,行政機關也有責任幫助一些自我整改有困難的行政相對人,為他們提供支持和服務,使之盡快完成整改。
Ⅳ 衛生監督責令限期整改的期限是如何規定的
根據具體衛生法律法規的規定,如果沒有根據法理,應給當事人適當的改正期限,但有些是必須立即改正的。
Ⅵ 責令限期改正的期限一般是多長時間依據是什麼
明確規定
《中華復人民制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實施細則》第七十三條「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未按照規定的期限繳納或者解繳稅款的,納稅擔保人未按照規定的期限繳納所擔保的稅款的,由稅務機關發出限期繳納稅款通知書,責令繳納或者解繳稅款的最長期限不得超過15日。
未明確規定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發布<稅務行政處罰裁量權行使規則>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6年第78號)第十二條「稅務機關應當責令當事人改正或者限期改正違法行為的,除法律、法規、規章另有規定外,責令限期改正的期限一般不超過三十日。
拓展資料
責令改正或者限期改正違法行為,是指行政主體責令違法行為人停止和糾正違法行為,以恢復原狀,維持法定的秩序或者狀態,具有事後救濟性。
處罰,只是保證法律實施的一種手段,不是目的。對違法行為給予處罰,目的在於維護社會秩序。因此,在對違法行為人給予行政處罰的時候,要同時責令行為人改正違法行為,不能以罰了事,讓違法行為繼續下去。否則就使行政處罰成了違法行為的「通行證」,這是要絕對禁止的。
參考資料網路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實施細則
Ⅶ 關於食品快要過期了,法律上規定
法律只規定零售企業銷售合格的商品,在保質期以內的食品,沒有質量問題一般不允許退貨或者賠償。
不過如果吃了感覺不舒服給消費者帶來損害可以要求賠償。
保質期是廠家向消費者作出的保證,保證在標注時間內產品的質量是最佳的,但並不意味著過了時限,產品就一定會發生質的變化。
超過保質期的食品,如果色、香、味沒有改變,仍然可以食用。例如牛奶,在冷藏條件下,在保質期限內4天,牛奶的所有品質都會得以保持。但是建議對生鮮飲品臨近保質期保持謹慎。
(7)食品責令整改期限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八十五條第一款第(七)項規定:
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關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分工,沒收違法所得、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和用於違法生產經營的工具、設備、原料等物品;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貨值金額不足一萬元的,並處二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貨值金額一萬元以上的,並處貨值金額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許可證:
1、用非食品原料生產食品或者在食品中添加食品添加劑以外的化學物質和其他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或者用回收食品作為原料生產食品。
2、生產經營致病性微生物、農葯殘留、獸葯殘留、重金屬、污染物質以及其他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含量超過食品安全標准限量的食品。
3、生產經營營養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專供嬰幼兒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輔食品。
4、經營腐敗變質、油脂酸敗、霉變生蟲、污穢不潔、混有異物、摻假摻雜或者感官性狀異常的食品。
5、經營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獸、水產動物肉類,或者生產經營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獸、水產動物肉類的製品。
6、經營未經動物衛生監督機構檢疫或者檢疫不合格的肉類,或者生產經營未經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肉類製品。
7、經營超過保質期的食品。
8、生產經營國家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生產經營的食品。
9、利用新的食品原料從事食品生產或者從事食品添加劑新品種、食品相關產品新品種生產,未經過安全性評估。
10、食品生產經營者在有關主管部門責令其召回或者停止經營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後,仍拒不召回或者停止經營的。
Ⅷ 食品小作坊違規是先責令改正還是同時可處罰款
食品小作坊違規是先責令改正還是同時可處罰款。這就應該責令改正加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