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平均年限法(基於入賬原值和入賬預計使用期間)計算公式是什麼,怎樣測算
年折舊率=(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使用壽命(年)
② 會計中的暫估入賬稅法有規定時限嗎
如果本月末貨到單未到需要暫估價款入賬,但下月初需作相反分錄沖回,所以在稅法上不存在時限規定一說的
③ 我公司有一批評估入賬的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和殘值怎麼確定
折舊年限還是按照剩餘年限繼續折舊唄,殘值也是按照固定資產原值加評估增值乘以殘值率(前期已確定的殘值率不能改變)。
④ 預計使用年限和法律規定的有效年限有什麼區別
上稅務局,會計事務所等部門咨詢
⑤ 材料暫估入賬是否有期限
沒有限期
⑥ 請問一下有加盟合同的無形資產當時會計沒按合同暫估入賬,合同為5月開始,5年期限,8月才入賬怎麼攤銷
無形資產的攤銷期限應該根據受益期限來確定。加盟合同的無形資產應根據合同的開始月來攤銷,合同開始你就先擁有該權益。之前應當暫估入賬
⑦ 交易後的資產可以評估值入賬入賬時間有規定嗎
交易之後肯定有期限的。
⑧ 固定資產暫估入賬的問題
會計准則上要求:要調整原來的估值,但不需要調整原已計提的折舊額。只需按扣除原來已計提的折舊後的凈額計提折舊。
稅法上要求:如果已投入使用的生產車間遲遲不能辦理竣工結算手續,那麼企業可以按照會計規定繼續對未竣工結算工程計提折舊,但是在年終進行企業所得稅年度申報時,一定要按照稅法規定把未竣工結算工程已計提的折舊額作為納稅調整項目,計算補繳相應的所得稅
這個設計跨年的賬務處理問題是件很頭痛的事情,各種說法,有待更深入討論
⑨ 暫估入賬的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嗎
暫估入賬的資產,入賬的次月計提折舊。
1、已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但未辦理竣工決算的固定資產按暫估價值入賬;
2、從辦理竣工開始按固定資產賬面價值計算折舊,已經計提的折舊不再調整;
3、在涉及暫估入賬時,就是從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的下個月開始計提折舊,之後竣工決算時是從當月開始調整固定資產賬面價值,重新計算折舊額。
註:調整後賬面價值=辦理竣工結算後總成本-自估價入賬已經計提的累計折舊-預計殘值
暫估入賬已經計提折舊,正式入賬時發現少提部分不應做補提,而是在剩餘的折舊年限內攤提少提部分。固定資產需要分別採用不同的折舊方法時,一定要分開核算,你可按正式入賬時候的成本比例開攤已提折舊。
(9)預估入賬期限擴展閱讀:
固定資產與無形資產,是用來生產產品的,也是有成本的。它的價值,就是他的成本,需要計入到產品的成本中去。需要攤銷。這就是固定資產為什麼要計提折舊的原因。
但是,根據權責發生制原則,他的成本攤銷的期限不應該僅僅是一年,而是他的使用期限。因此需要合理估計每個期限要攤銷的成本,這就是每年的折舊額和攤銷額。如果在購買時直接全部攤銷,則當年費用很高,利潤減少,而以後年度利潤高估。這都是會計所不允許的。
固定資產的一個主要特徵是能夠連續在若干個生產周期內發揮作用並保持其原有的實物形態,而其價值則是隨著固定資產的磨損逐漸地轉移到所生產的產品中去,這部分轉移到產品中的固定資產價值,就是固定資產折舊。
⑩ 發票入賬時間是多長
可以。。
發票一般的入賬期限為開具之日起一年內。。去年12月的今年12月前都有效。。
不過還是早點入賬比較好,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