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申請職業病鑒定時間期限如何規定的鑒定要多少時間
所謂職業病,就是指企業、事業單位和個人經濟組織(簡稱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質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由於其專業性,因此提高用人單位管理層和勞動者以至全社會職業病防治法制意識和防治技術是職業病防治工作的重要環節。
❷ 得了職業病,怎麼訴訟
1、到當地的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進行職業病鑒定
2、到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人社局)申請工傷認定
3、到當地的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進行傷殘鑒定
4、持職業病鑒定書、工傷認定書、勞動能力鑒定書向企業要求相關待遇
5、要求未果,向人社局申請仲裁
6、仲裁未果的,向當地法院提起訴訟
以上是有先後順序的的程序,具體可向當地人社局咨詢、求助
❸ 工傷起訴期限是多久
你好,根據你的描述,解答如下:
《工傷保險條例》規定了工傷認定申請的時效制度,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用人單位未按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工傷職工或其直系親屬、用人單位或工會組織超出了1年時效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將不予受理。
綜上,希望能解決你的疑惑。
❹ 八年後發現職業病能起訴原單位嗎
凡被確診為患有職業病的職工,職業病診斷機構應發給《職業病診斷證明書》,享受國家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和職業病待遇。 1職業病患者的待遇,由所在單位行政、工會、勞動鑒定委員會(小組)根據職業病診斷證明和勞動能力喪失的程度按國家現行規定確定,並安排其醫治或療養。在醫治或療養後被確認不宜繼續從事原有害作業工作的,應在確認之日起的兩個月內將其調離原工作崗位,另行安排工作;對於因工作需要暫不能調離的生產、工作技術骨幹,調離期限最長不超過半年。 2從事有害作業的職工,因按規定接受職業性健康檢查所佔用的生產、工作時間,應按正常出勤處理。如需進一步檢查,不論其最後是否診斷為職業病,在此期間可享受職業病待遇。 3患職業病的職工變動工作單位時,其職業病待遇應由原單位負責或由兩個單位協商處理。雙方商妥後方可辦理調轉手續,並將健康檔案、職業病診斷證明及職業病處理情況等材料移交新單位。 職工到新單位後,新發現的職業病不論與現工作有無關系,其職業病待遇由新單位負責。過去已做處理的不再改變。 4勞動合同制工人、臨時工終止或解除勞動合同後,在待業期間新發現的職業病與上一個勞動合同工作有關時,其職業病待遇由原終止或解除勞動合同的單位負責;如原單位已與其他單位合並者,由合並後的單位負責;如原單位已撤銷的,由原單位的上級主管機構負責。
員工離職後發現患職業病跟工傷是一樣處理的,要到當地的勞動局找一個專門管工傷的鑒定的攤位。定要做離崗健康檢查。以後發現有職業病,需要診斷,比較麻煩,需要以下資料:第十一條 申請職業病診斷時應當提供:(一)職業史、既往史;(二)職業健康監護檔案復印件;(三)職業健康檢查結果;(四)工作場所歷年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評價資料;(五)診斷機構要求提供的其他必需的有關材料。用人單位和有關機構應當按照診斷機構的要求,如實提供必要的資料。第五十三條 勞動者被診斷患有職業病,但用人單位沒有依法參加工傷社會保險的,其醫療和生活保障由最後的用人單位承擔;最後的用人單位有證據證明該職業病是先前用人單位的職業病危害造成的,由先前的用人單位承擔。三、《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明確規定,職工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自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勞動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在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勞動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你這種符合第十七條規定的情形,勞動部門應當受理並審查認定。而條例第十八條屬於對提交材料種類的程序性規定,只要你提交了職業病形成期間存在勞動關系證明材料即可,不應對其片面理解,更不能成為依法認定你工傷的障礙。
《工傷保險條例》
第五十四條職工與用人單位發生工傷待遇方面的爭議,按照處理勞動爭議的有關規定處理。
《勞動爭議仲裁調解法》
第五條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願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願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二十七條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民法通則》
第一百三十六條 下列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
(一)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
❺ 職業病危害評價報告的有效期是多少久
存在職業病危害因素的企業都必須要求做職業病危害評價報告,做一次就可以了,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日常檢測是每年至少做一次。但現在監管部門還要求企業每三年做一次職業病危害因素的現狀評價報告。
❻ 職業病、工傷死亡後,人身損害訴訟時效時效從那一天計算
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六條的規定,人身損害賠償案件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
職業病從鑒定機構出具鑒定結論時起算
工傷及工亡從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出具工傷認定時起算
構成傷殘的從傷殘等級鑒定結論後起算
❼ 工傷多久期限起訴有效
應該首先要申請工傷認定。
申請工傷認定的時間是一年。
工傷事故不能直接到法院起訴。
工傷訴訟應注意的三大問題:
一、時效。《工傷保險條例》規定: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按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所在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二、保留證據。如果無書面勞動合同,要另保留證據。如工資單、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時收取金等的收條、出勤記錄等。
三、復議前置。根據規定,申請工傷認定的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該職工所在單位如果對工傷認定結論不服,有關單位和個人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
❽ 職業病民事賠償起訴時間有效
《民法總則》2017年10月1日已經生效,其規定的訴訟時效為3年,應當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計算。本案應當自明確為職業病之日起開始計算。法條鏈接:《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