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房本年限滿5年是什麼意思
房本滿五年,是指的房產證和契證的發證日期,只要是有一個證上面的日期滿五年,就可以稱是證滿五年,一般來說,契證的發證日期都比房產證的發證日期都要早,所以看證有沒有滿五年,都是看的契證。
房本年限滿五指的是,從出賣方領取新的產權證上的登記日期或從出賣方領取新的契稅發票開具日期,兩個日期二選一,往後推算五年,就是過戶所說的滿五年。房屋過戶滿五年費用與不滿五年的不一樣,滿五唯一住房,交易時免徵營業稅及個人所得稅,只交契稅及房本工本費。
滿五年的房子過戶要交多少稅
1、營業稅:稅率5.55%,由賣方繳納,其中轉讓出售購買時間不足5年的非普通住宅按照全額徵收營業稅,轉讓出售購買時間超過5年的非普通住宅或者轉讓出售購買時間不足5年的普通住宅按照兩次交易差價徵收營業稅,轉讓出售購買時間超過5年的普通住宅免徵營業稅。
2、個人所得稅:稅率交易總額1%或兩次交易差的20%,由賣方繳納,徵收條件以家庭為單位出售非唯一住房需繳納個人房轉讓所得稅。家庭唯一住宅購買時間超過5年。
3、印花稅:稅率1%買賣雙方各半,不過從2009年至今國家暫免徵收。
4、契稅:基準稅率3%,優惠稅率1.5%和1%,由買方繳納。徵收方法是按照基準稅率徵收交易總額的3%,若買方是首次購買面積不足90平的普通住宅繳納交易總額的1%,若買方首次購買面積超過90平(包含90平)的普通住宅則繳納交易總額的1.5%。
B. 年滿十年工作是按工齡還是按社保年限
工齡是累計計算的。
但如果是指簽訂
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的條件之一時,則是指「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的。
C. 工齡與工作年限有什麼區別
工作年限是指組織人事部門行文錄用或聘用為國家公務員或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具體日期。工齡計算時間是指計算工齡認定使用的時間。二者主要區別為:
工作年限是以文件確定的,而工齡計算時間是要通過認定的;
作年限可以是工齡的一部分,但是工齡絕對不是工作年限的全部內容;
對於大多數工作人員來講,這兩個時是一樣的,不必要重新認定,但對於轉業軍人、民辦教師轉公辦教育等特殊人群,他們參加工作時間不一定就是工齡計算的時間。
關於工作年限還需注意以下幾點:
1、工作年限與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
勞動合同法規定,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
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應當從勞動者向該用人單位提供勞動之日起計算,即在勞動者入職之日開始計算。
2、工作年限與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訂立條件
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規定,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的,或者用人單位初次實行勞動合同制度或者國有企業改制重新訂立勞動合同時,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十年的,只要勞動者提出或者同意續訂、訂立勞動合同的,除勞動者提出訂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外,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3、工作年限與年休假
年休假享受資格和享受天數都和勞動者的工作年限有關。依據《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2條的規定,員工只要符合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就可享受帶薪年休假。
按照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復函,「連續工作1年以上」,既包括在同一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1年以上的情形,也包括在不同用人單位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情形。員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累計工作年限包括職工在同一或者不同用人單位工作期間。
D. 工作年限填滿年什麼意思
工作人員的工作年限按周年計算。在計算退職金、退休金時,按周年計算後剩餘的月數,超過六個月的,按一年計算,六個月和不滿六個月的按半年計算。工作人員在試用期間的工作時間,可以計算為工作年限。
E. 套改時任職年限滿五年和滿六年有差別嗎
你的這個認知肯定是有差別的。嗯,比如說一個工作你幹了5年和幹了6年的事,完全不一樣的待遇,明白了嗎?
F. 年滿60周歲作為投保人有繳費年限和保額限定嗎
肯定有的。繳費期滿年齡一般最高是70或75歲。
保額要看具體的險種要求。
G. 政府提昌交納養老保險交滿規定年限年滿60周歲按多少比倒領取養老金額
「新人新辦法、中人中辦法、老人老辦法」
1、老人老辦法《實施辦法》規定,本辦法實施前已經離退休的人員,仍按原來的辦法發給養老金,與本辦法實施後退休的人員同時執行養老金調整辦法。
2、新人新辦法《實施辦法》規定,本辦法實施後參加工作的職工,個人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退休後按月發給基本養老金。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帳戶養老金兩部分組成。退休時的基礎養老金月標准為省或市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20%,個人帳戶養老金月標准為本人帳戶儲存額除以120。個人繳費年限累計不滿15年的,退休後不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其個人帳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
3、中人中辦法基本養老金有四部分構成,即:基礎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過渡性調節金。《實施辦法》規定,本辦法實施前參加工作、實施後退休的人員,個人繳費和視同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按照新老辦法平穩銜接、待遇水平基本平衡等原則,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帳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發給過渡性養老金。
在實施了過渡性養老金後待遇仍然偏低、難以平穩過渡的,可再設置過渡性調節金;繳費年限累計滿10年不滿15年的,與繳費年限滿15年以上的退休人員同樣發給基礎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和過渡性調節金。
基礎養老金: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達到退休年齡的,月標准為職工退休時省或市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20%;繳費年限累計滿10年不滿15年達到退休年齡的,月標准為職工退休時省或市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15%。
過渡性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按職工建立個人帳戶前的繳費年限每滿一年發給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1.4%。計算公式:過渡性養老金=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統帳改革前繳費年限×1.4%。
H. 「繳納養老保險費年限和視同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意思:
1、15年是國家對養老保險繳費的一個最低年限規定。
因此,視同繳費年限和實際繳費年限累計不能低於15年,因此這個15年指的是兩種繳費年限的累計時間不低於15年。
2、指中途換工作之後,上一份工作繳納養老保險費年限可以和下一份工作繳納養老保險費年限合計在一起,算總和。
滿15年以後,退休後每月可以領取養老金。
(8)年限和年滿擴展閱讀:
一、繳費年限含義:
職工的繳費年限是指企業和職工個人在職工退休前共同按規定足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累計年限。個體參保人員的繳費年限,是指領取基本養老金前按規定足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累計年限。
累計繳納年限就是把全部的繳納某項繳費時間加起來的總和。
二、繳費年限分類:
繳費年限包括實際繳費年限和視同繳費年限。
其中,視同繳費年限是指實行個人繳費前固定職工的連續工齡,下鄉知青的連續工齡,轉業、復員軍人的軍齡,亦工亦農人員轉招合同制以前的連續工齡。
三、累計繳納年限和連續繳納年限的區別:
累計繳納年限:比如現行政策社保需要累計繳滿15年才能申請退休;這里的15年可以斷斷續續的繳納,前後加起來達到15年繳納年限便可以。
連續繳納年限:比如在成都積分落戶要求連續繳納5年的社保;這里的5年社保是不能斷的,若斷交1個月都要重新計算。
I. 年限不少於8年是什麼意思是滿8年還是在8年上而沒滿8年
8年及
8年以上
J. 為國家工作到一定年限是指年滿35年嗎是不是就演算法定退休
是指從參加工作到達法定退休年齡的時間,因為各有長短不一,所以稱一定工作年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