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法院強制執行期過了以後怎麼辦
原審法院在六個月未執行的,可以提級執行。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六條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請執行書之日起超過六個月未執行的,申請執行人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上一級人民法院經審查,可以責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內執行,也可以決定由本院執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執行。
② 法院判決後強制執行期限已過我還可重新起訴嗎
第一、就同一事實和法律關系不能在起訴,我國實行二審終審制。其二、但是原審判決確實有誤,同級或上級人民檢察院可以抗訴,啟動重審程序;其三、或者你有強有力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審判決所認定的事實,可以向做出生效判決的上一級法院申請再審,人民法院審查後認為應當重審的,會告訴你重審,反之,則駁回你的重審請求;具體參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九條 當事人的申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
(一)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證明的;
(三)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是偽造的;
(四)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未經質證的;
(五)對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書面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調查收集的;
(六)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七)違反法律規定,管轄錯誤的;
(八)審判組織的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應當迴避的審判人員沒有迴避的;
(九)無訴訟行為能力人未經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或者應當參加訴訟的當事人,因不能歸責於本人或者其訴訟代理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的;
(十)違反法律規定,剝奪當事人辯論權利的;
(十一)未經傳票傳喚,缺席判決的;
(十二)原判決、裁定遺漏或者超出訴訟請求的;
(十三)據以作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的。
其四、強制執行如果還在執行過程中你可以寫一份中止執行申請遞交法院,如果過了執行期就不用理她了。希望可以幫到你
③ 強制執行期限已過……
雖然過了期限,但如果你有特殊情況的話,你可以直接早法院院長訴苦,只要院長同意,可以立案執行。
④ 法院執行期限過了咋辦
已經失去獲得法院司法救濟的權利。就是說,兒子如果到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法院不會受理和立案。雖然失去了法院強制執行的保護,但是兒子依然擁有依法取得的房屋所有權。可以嘗試一下自行去房產管理局辦理過戶手續,有可能辦不成,但是可以一試。再就是,父親已經不再擁有該房屋的所有權,不再擁有佔有、使用、收益、處分(比如拆遷補償款的取得)該房屋的權利。 第一個判決是確權之訴,如果父親拒絕騰讓房屋,兒子可以再行提起侵權之訴,就是說起訴父親侵犯了兒子的房屋所有權。這樣,在第二次起訴後,兒子有可能實際佔有該房產。 法院規定執行時效的目的,是督促當事人及時行使權利, 提高司法活動的效率,使不穩定的社會關系、經濟關系等盡快穩定下來,從而有利於社會的和諧、穩定和發展。
⑤ 申請強制執行的期限是多長,執行期限過了怎麼辦
申請法院強制執行的期限是六個月。法院強制執行是法院根據法律裁判結果對被告人採取的強制行為。這是一種特殊的強制措施,由人民法院執行人員按照法律文書的規定,強制被申請執行人完成指定的行為。
⑥ 民事執行中,超出執行期限,還有辦法補救嗎
1、法律救濟是維護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屏障,是維權中不得不到最後才使用的方法,雖然是過了申請強制執行的時效,但是判決書也不是一張絕對無用的白紙。
2、在強制執行期間沒用申請,目前已經過了申請期限,但是對方法定義務並沒有消除,仍然還有償還和給付的義務。
3、應該就目前的現狀向當地判決的法院提出請求,要求法院督促、栽定對方履行判決,申請強制執行的期限與強制執行的期限,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4、而且按照《民訴法》的規定,申請強制執行有時效中止、中斷法理,如果法院真要是主張公平,在以上法理概念上能找到「由頭」的。法院執行局應當對這種情況有應對之策,即對被執行人實施行政措施,如拘傳拘留被告等,再抗拒執行的話,還可以以拒不執行法院生效判決裁定罪處罰他。
5、也可找對方協商,給予對方的優惠條件,要求對方履行或部分履降低以損失吧。還可以與對方達成履行的協議或還款計劃。
6、有新的證據和事實能夠再起訴時將原判決沒有履行部分申請在內就可以了。
法院(court),是世界各國普遍設立的國家機關。主要通過審判活動懲治犯罪分子,解決社會矛盾和糾紛,維護公平正義。
【組織體系】: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最高人民法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審判機關,負責審理各類案件,制定司法解釋,監督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專門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並依照法律確定的職責范圍,管理全國法院的司法行政工作。
高級人民法院包括:省高級人民法院、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以及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設刑事審判庭、民事審判庭、經濟審判庭,根據需要可以設其他審判庭。
中級人民法院包括:在省、自治區內按地區設立的中級人民法院、在直轄市內設立的中級人民法院、省、自治區轄市的中級人民法院以及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
基層人民法院包括:縣人民法院和市人民法院、自治縣人民法院以及市轄區人民法院。基層人民法院可以設刑事審判庭、民事審判庭和經濟審判庭,庭設庭長、副庭長。基層人民法院根據地區、人口和案件情況可以設立若幹人民法庭。
基層人民法院審判刑事和民事的第一審案件,但是法律、法令另有規定的案件除外。對所受理的刑事和民事案件,認為案情重大應當由上級人民法院審判的時候
第四百六十二條 發生法律效力的實現擔保物權裁定、確認調解協議裁定、支付令,由作出裁定、支付令的人民法院或者與其同級的被執行財產所在地的人民法院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