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行政非訴執行案件的執行期限

行政非訴執行案件的執行期限

發布時間:2021-09-01 14:42:50

① 行政訴訟執行 和 行政非訴執行 的區別

行政執行本身包括的主要環節有執行的准備、執行的實施、執行的監控。
(1)執行的准備。
①計劃准備。為了保證行政執行全過程的順利進行,必須事先制定一個明確的、具有可行性的執行計劃,以便執行過程能有條不紊地推進。
②法規准備。行政機關的一切活動都必須依照法律、法規的要求進行,行政執行也不例外,應該在實施執行任務前做好充分的法規准備,使行政執行有法理上的依據。
③組織准備。這是指為執行上級的決策、政策,根據任務的要求,在機關內集合相關人員組成一定的執行小組,作為具體實施行政執行任務的主體。
④物財准備。行政執行的順利實施還需要准備相關的物質條件和適當的資金資源,以滿足行政執行的要求。
⑤技術准備。現代行政既是專業行政,更是技術行政,應該預先為行政執行任務配備適當的技術人員,幫助行政執行任務迅速有效地完成。
(2)執行的實施。
①執行的動員。指領導機關和領導者組織者在組織內部,就上級決策、政策的內容和意義,對組織成員進行的宣傳動員,使之理解執行的重要價值。
②執行的溝通。指系統為獲得期望的執行效果,在內部部門和人員之間以及與外部環境之間,憑借一定方式交流相關執行信息,以謀求執行體系和諧有效運轉、執行過程順利進行的管理手段。
③執行的協調。指行政領導者通過一定方式在組織與外部環境之間、組織內部各單位之間、組織的成員之間建立分工合作、協同一致的和諧關系,以實現行政執行目標的管理活動。
(3)執行的監控。
行政執行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往往因為各種現實因素而走樣。因此,必須由一定具有法定授權的主體,對相應執行主體的行為和執行質量進行監督與控制,以保證行政目標圓滿實現的管理活動。
①執行監控的類別。執行監控分為內部監控和外部監控兩類。內部監控是指組織內部由領導人或者負責督導的人員、機構實行的監控,主要目的在於控制、調整行政執行的具體過程。外部監控是指由上級機關或其他監督部門實施的監控,其目的在於防止行政執行偏離決策、政策的方向。
②執行監控的環節。第一個環節是明確執行標准,只有使執行標准更為明確、更具可操作性,才能對執行過程實施有效的監控;第二個環節是用執行標准衡量執行績效,以確定執行質量偏差及其性質;第三個環節是採取相應措施,或是對執行的主觀方面或是對執行的客觀方面糾正偏差。
③行政監控的重點。在行政執行的過程中,實行監控主要針對以下因素進行控制:人員素質及其行為、預算和財務狀況、執行工作進程及其質量、對信息質量的控制、對行政執行計劃與目標的控制、組織整體績效。
一般原則
①績效原則。績效原則是指行政執行的全過程,包括准備階段、實施階段和監控階段的所有行為都必須按照適用經濟的原則進行,力求以最小的執行成本獲得最佳的政策效果。
②符合決策原則。符合決策原則指所有的行政執行計劃、組織、指揮、溝通、協調的方向都必須符合所執行的政策和決策的精神,不能自行其是,甚至歪曲執行。
③靈活變通原則。由於現實環境因素的復雜性和多變性,行政執行必須具有靈活變通的特性,適應執行環境的變化,及時調整執行計劃,以保證原有決策、政策的圓滿實施。
④民主集中制原則。行政執行的過程是一個不斷搜集意見、不斷調整執行方案的過程,因此,應該堅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則,既集思廣益,又有適當的集中,保證執行過程有效開展。
主要方法
①行政手段。指依靠行政機關內部層級節制的機制,通過命令、指揮、控制、規定、指令等實施政策執行的方法。行政手段的優點在於它具有強制性,並且能夠依託行政體制內的各種行政資源,迅速有力地推動行政執行的實施。
②法律手段。指行政機關通過制定行政法律、法規、法令,對行政執行的實施過程進行規范的方法。法律手段是行政執行中的外在約束因素,對行政執行的內外部關系均具有強制性、權威性和普遍性的規范作用。
③經濟手段。指行政機關運用包括稅收、罰款、政府開支、政府合同、利息在內的各種經濟杠桿,在尊重經濟規律的前提下,通過調節經濟變數的關系,達到行政執行的目的。
④教育手段。指行政機關通過宣傳、動員、感化、鼓舞等溝通方式,將政策理念輸人到人們腦海之中,使之理解政策的內容和意義,自覺地為行政執行服務。
特點
1. 行政執行是由行政管理機構進行的
這就規定了行政執行的基本主體,也就是說,只有行政管理機構才具有行政執行的法定權力。當然,有時候非行政管理機構的社會團體和個人也可能參與行政執行,但那往往是在行政管理機構授權的情況下或得到行政管理機構允許的情況下才是允許的。之所以如此,是因為行政執行也是一種行政權力的運用形式,而法律只將行政權力賦予行政管理機構,因此,只有行政管理機構才有權實施行政決策,否則,如果非行政管理機構從事行政執行工作,就被視為一種越權行為。
2. 特定的行政管理機構只能在其特定的權力與職責范圍內從事行政執行工作
雖然行政管理機構具有行政執行的權力,但並不是所有的行政管理機構對任何行政決策都具有行政執行的權力。由於行政管理機構存在著行政職能上的分工,因此,每一特定的行政管理機構的權力與職責都是有限的,都有其特定的范圍,只能在這個特定的范圍內行使行政執行的權力。如果超出這個特定的范圍,其行政執行行為也是一種越權行為。在行政管理過程中,任何行政越權行為都是一種違反法制的行為,因而是不允許的。
3. 行政執行活動必須在行政決策的指導下進行行政執行
活動的目的是實現行政決策目標,其全部工作內容是圍繞著實施行政決策的方案進行的。因此,行政執行的全部活動必須在行政決策的指導下進行。行政執行的目標不能違背行政決策的目標,行政執行的具體措施也是行政決策方案內容的落實。在行政執行過程中,任何違背行政決策的行為或活動都必須及時得到糾正。
4. 行政執行過程是行政管理機構對人、財、物的有機組合過程
如何說在行政決策過程中,行政管理行為或活動還停留於主觀的思考和論證階段的話,那麼,在行政執行過程中,行政管理已進入實質性的操作階段,已經涉及客觀的和具體的人、財、物的有機組合。在任何一個行政執行過程中,都離不開人、財、物這三個基本要素。行政管理機構圍繞著實現行政決策目標對人、財、物進行有機組合,構成了行政執行過程的基本內容,從而使行政執行過程成為一種客觀的操作過程。
5. 行政執行具有經常性。行政部門不僅要貫徹執行某種特定的決策,還要執行大批的例行性決策和程序性決策,而且大量的活動都是屬於例行性和經常性的,各種行政機構日常所做的繁雜的具體工作都屬於行政實施之列。
6.行政實施具有連續性。在行政工作中,決策—執行—反饋—再決策—再執行—再反饋是一條不斷循環反復的鎖鏈,不可將其割裂開來。我們把實施抽出來單講,是為了研究的必要。
7.行政實施帶有時效性。行政實施必須做到迅速、果斷,其時間性比較強,高效、及時地實現行政決策的目標是對行政實施的起碼要求。
8.行政實施具有靈活性。行政實施是把決策目標具體化的過程,這就要求因時、因地制宜,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切忌千篇一律的「一刀切」。
9.行政實施具有層次性。這是由行政任務的層次性和決策目標的層次性所決定的。一般說來,上層的實施重在指揮,基層的活動主要是具體操作。
作用
(1)行政執行決定行政決策的實現程度;
(2)行政執行效果是檢驗、修正和完善行政決策的途徑;
(3)行政執行是實現政府職能的必要形式;
(4)行政執行是衡量公共組織及其運行狀況的重要標志。

② 行政非訴執行案件能否追加被執行人

被執行人的范圍以生效法律文書所載者為原則。如果被執行人喪失權利能力、行為能力,或發生其他事故而有變動時,生效法律文書的效力及於承受該權利義務的人。追加被執行主體是執行程序的一項重要的司法活動,當被執行人不能或不能完全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時,追加與原被執行人有具有權利、義務關聯的主體,與原被執行人共同承擔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的責任,這種追加行為必須是有法律明確規定,而且必須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進行,不得自行設定和推斷,不得隨意損害第三人的合法權益。以下為追加被執行人的幾種法定情形:

一、追加被執行人配偶為被執行人

若裁判文書所確定的債務屬於夫妻關系存續期間的共同債務,則可以追加被執行人的配偶為案件的被執行人,否則就不能追加為被執行人。所以正確界定夫妻共同債務與夫妻個人債務是能否追加配偶為被執行人的前提條件。只有夫妻共同債務才能用夫妻共有財產來償還。夫妻共同債務指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雙方為共同生活、共同生產經營或履行法定義務所負的債務。婚姻法第四十一條: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應當共同償還。共同財產不足清償的,或財產歸各自所有的,由雙方協議清償;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婚姻法解釋二》第二十四條:債權人就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但夫妻一方能夠證明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或者能夠證明屬於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定情形的除外。《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婚姻法解釋二》第二十五條:當事人的離婚協議或者人民法院的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已經對夫妻財產分割問題作出處理的,債權人仍有權就夫妻共同債務向男女雙方主張權利。一方就共同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後,基於離婚協議或者人民法院的法律文書向另一方主張追償的,人民法院應當支持。《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財產分割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第十七條規定:夫妻為共同生活或為履行撫養、贍養義務等所負債務,應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離婚時應當以夫妻共同財產清償。最高院關於適用《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五條、第二十六條規定看,確立了夫妻離婚或一方死亡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的共同債務應負連帶清償責任。為此,應當認為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的共同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二、追加合夥企業的合夥人為被執行人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第77條和《合夥企業法》第39條的規定,被執行人為個人合夥組織或合夥型聯營企業,無能力履行生效法律文書所確定的義務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追加該合夥組織的合夥人或該聯營企業的法人為被執行人。

三、追加無償接受被執行人財產的企業、上級主管部門、開辦單位為被執行人

《執行規定》第80條規定,被執行主體無財產清償債務,如果其開辦單位對其開辦時投入的注冊資金不實或抽逃資金的,可以裁定變更或追加開辦單位為被執行人,在注冊資金不實或抽逃注冊資金的范圍內,承擔責任。同時驗資單位在企業成立時出具虛假驗資證明的,應在虛假驗資的范圍內承擔責任,但根據最高人民法院對上海高院([1999]執他字第5號)的答復,對出具虛假驗資證明的單位不應在執行過程中追加,而應通過訴訟程序解決。根據《執行規定》第82條的規定,作為被執行主體的主管部門或開辦單位或其他投資人已經在注冊資金範圍內或接財產的范圍內向債權人承擔了全部責任的,人民法院不得裁定開辦單位重復承擔責任。

四、追加獨資企業的業主為被執行人

無法人資格的私營獨資企業,無能力履行法定義務時,可以追加獨資企業的投資者為被執行人。《執行規定》第76條明確規定:「被執行人無法人資格的私營獨資企業,無能力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執行該獨資企業業主的其他財產」。

五、追加總公司、分公司為被執行人

被執行人為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不能履行法定義務時,人民法院可以裁定追加該企業法人為被執行人。由於分支機構或分公司不具備獨立的民事主體資格,當發生債權債務關系時,分支機構或分公司所屬的法人就應對其債權債務承擔清償責任。《執行規定》第78條、《適用意見》第272條及《公司法》第14條中都作出了明確的規定。同時,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法(經)函(1991)38號]和[法函(1995)158號]兩個司法解釋的規定,企業法人分支機構為被執行人時,先執行分支機構財產,其財產不能清償債務的,可以裁定追加企業法人為被執行人;該企業法人直接管理經營的財產不足以清償債務的,可以裁定追加該企業其他分支機構為被執行人。

六、追加擔保人為被執行人

被執行主體不能履行法定義務,第三人提供擔保的,應追加第三人為被執行人,但第三人應在擔保范圍內承擔責任。根據《關於適用民訴法問題的意見》第270條和《執行規定》第85條的規定,被執行人在人民法院決定暫緩期限屆滿後不履行義務的,或在審理期間為被執行人提供擔保的,人民法院可以依法裁定追加擔保人為被執行人。

七、追加被執行人的債務人為被執行人

被執行主體無力清償到期債務,但享有案外人債權的,人民法院可以依申請執行人的申請,通知第三人在法定期間內向申請執行人履行債務。根據《關於適用民訴法問題的意見》第300條的規定,被執行人的債權人未在法定期限內提出異議,卻擅自向被執行人償付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追加案外人為被執行人,令其在所負的債務范圍內對申請執行人清償債務。

八、追加妨害執行人為被執行人

案外人有妨害執行的行為,致使生效法律文書無法執行的,可以裁定追加案外人為被執行人。這里所指的是指對人民法院負有執行協助義務有關機構或單位,具有非法轉移被執行人財產的行為,導致案件無法執行的情形。根據《執行規定》第37條、56條的規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1995(51)]答復函的規定,案外人有上述行為的,應承擔妨害民事訴訟的責任,同時,應在轉移財產的范圍內對債權人承擔責任。但在實踐中,如案外人追回非法轉移的財產或被執行人仍有其他財產足以清償債務的,人民法院不應追加其為被執行人,只需追究其妨害民事訴訟的責任。

九、追加被掛靠企業為被執行人

作為被執行主體的企業名為集體實為個體的,應當追加掛靠的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為被執行主體履行給付義務。近年來,部分個體企業掛靠到國有企業或集體企業名下,由這個掛靠企業出具資信證明,到工商部門辦理登記,然後由被掛靠單位按比例收取一定的管理費。在執行過程中,如果經審查被執行主體確屬個體工商戶或個人合夥的,被掛靠單位在收取的管理費內承擔責任。

③ 行政法中的執行申請期限問題

1、 90天,《行訴抄法》司法解釋 第九十條 行政機關根據法律授權對平等主體之間民事爭議作出裁決後,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起訴又不履行,作出裁決的行政機關在申請執行的期限內未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的,生效具體行政行為確定的權利人或者其繼承人、權利承受人在90 日內可以申請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2、180天,《行訴法》司法解釋 第八十八條 行政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其具體行政行為,應當自被執行人的法定起訴期限屆滿之日起180 日內提出。逾期申請的,除有正當理由外,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3、4題 ,《行訴法》司法解釋 第八十三條對發生法律效力的行政判決書、行政裁定書、行政賠償判決書和行政賠償調解書,負有義務的一方當事人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八十四條申請人是公民的,申請執行生效的行政判決書、行政裁定書、行政賠償判決書和行政賠償調解書的期限為1年,申請人是行政機關、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為180日。
申請執行的期限從法律文書規定的履行期間最後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中沒有規定履行期限的,從該法律文書送達當事人之日起計算。
逾期申請的,除有正當理由外,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④ 非訴行政案件的執行機關可以是行政機關嗎

非訴行政案件的執行機關是人民法院,而非行政機關。
2、非訴行政案件執行的根據是行政機關作出的行政處理決定,執行標的是行政機關所作的具體行政行為。
3、非訴行政案件的執行申請人是行政機關,被執行人只能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但在特定情況下,申請人也可能是生效具體行政行為確定的權利人或其繼承人。
4、非訴行政案件的執行前提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在法定期限內,既不提起行政訴訟,又不履行具體行政行為所確定的義務。

⑤ 非訴行政案件的執行特點是什麼

非訴案件的執行有以下特點: 第一,非訴行政案件的執行機關是人民法院,而非行政機關。 第二,非訴行政案件執行的根據行政機關作出的行政處理決定,執行標的是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所指向的對象。由於該具體行政行為沒有經過行政訴訟,因而其執行有別於人民法院對經過行政訴訟判決維持的具體行政行為的執行。 第三,非訴行政案件的執行申請人是行政機關,被執行人只能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但在特定情況下,非訴行政案件的申請人也可能是生效具體行政行為確定 的權利人或者其繼承人、權利承受人。《最高法院解釋》第90條規定:行政機關根據法律的授權對平等主體之間民事爭議作出裁決後,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起 訴又不履行,作出裁決的行政機關在申請執行期限內未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的,生效具體行政行為確定的權利人或者其繼承人,權利承受人在90內可以申請人民 法院強制執行。享有權利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具體行政行為,參照行政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具體行政行為的規定。 第四,非訴行政案件的執行前提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在法定期限內,即不提起行政訴訟,也不履行具體行政行為所確定的義務。如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已經向人民法院提出行政訴訟,則根據《最高法院解釋》第94條的規定:在訴訟過程中,被告或者具體行政行為確定的權利人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被訴具體行 政行為,人民法院不予執行,但不及時執行可能給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權益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的,人民法院可以先予執行。後者申請強制執行的,應 當提供相應的財產擔保。 第五,非訴行政案件的執行目的是為了保障沒有強制執行權的行政機關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得以實現。這實際上是司法權對行政權的保障。

⑥ 非訴行政案件超過申請執行期限是裁定不予執行還是不予受理

不予受理和不予執行是人民法院對非訴行政執行案件進行審查後或在執行中作出的兩種法律後果不同的程序處理。不予受理的裁定主要是針對行政機關的申請在形式要件上存在缺陷而作出的,該裁定作出後,行政機關在具備了各種條件後還可再次向人民法院提出執行申請。而不予執行裁定主要是基於對非訴行政行為所確定的權利義務內容確有錯誤的情況而作出,該裁定一經作出,行政機關不得就同一執行內容再次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因此,對不予受理和不予執行的准確界定,將有利於非訴行政執行案件的正確處理。根據行政訴訟法及司法解釋,筆者認為,可以從如下方面予以確定。
1、非訴行政執行案件經審查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不予受理:①申請執行人和被執行人主體不合格。②據以執行的法律文書尚未生效。③被執行人的法定起訴期限尚未屆滿。④除不可抗力等事由外,逾期申請的。⑤執行標的不明確。⑥不屬於受申請執行的人民法院管轄。⑦申請執行的有關材料存在缺陷。⑧其他不予受理的情形。
2、非訴行政執行案件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熑嗣穹ㄔ河Φ輩枚ú揮柚蔥校孩僮罡呷嗣穹ㄔ骸豆賾謚蔥小粗謝?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若干解釋》)第95條規定的三種情形。②法律、法規規定行政機關有強制執行權,而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的。③法律規定行政機關有最終裁決權,而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的。④法律文書不具有執行內容的(即不具有給付內容或履行一定行為的內容)。⑤其他應當裁定不予執行的情形。合同解除權行使的方法,基於其形成權屬性,往往只要解除權人以通知方式已向相對方都是男在外打工,女的就在家裡帶小孩,照顧老人,若然男方在外發跡,並刻意隱瞞自身財產,而提出離婚的話表達了解除合同的變動效力。形式主義又分為物權形式主義和債權形式主義。所謂的物權形式主義,是指物權變動法律意思表示,即可發生合同解除的效果,而毋需其他特別的形式要求。我國《合同法》第九十六條也是規定合同解除的意

⑦ 在非訴行政案件的審查及執行中如何理解和適用

對非訴行政案件的審查一般是指法院依行政機關的申請和《行訴法》第66條的規定,對未經訴訟審查的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受理和審查的活動。其審查標准為:
一、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具有可執行內容?
二、是否有明確的被執行人?
三、行政執法文書是否確已送達當事人?
四、作出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在法定職權范圍內?有無超越職權范圍、濫用職權?
五、行政處理或行政處罰認定的事實是否清楚?證據是否充足?
六、申請執行人為具體行政行為時適用法律是否正確?
七、審查申請執行人所為具體行政行為程序是否合法?
八、行政處罰是否公平、適度?
九、行政機關是否在法定期限內向法院提出申請?
人民法院對這種審查是對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進行的實質性審查,而非程序性審查,這就要求法院不僅要看行政機關材料是否齊全,手續是否具 備,是否具備申請非訴行政案件執行的條件,還要審查具體行政行為是否有事實依據、法律依據、行政機關是否超越職權、濫用職權,是否違反法定程序。

⑧ 行政非訴強制執行又沒有執行有時間限制嗎

《行政訴訟法》第六十六條規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對具體行政行為在法定期限內不提起訴訟又不履行的,行政機關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或者依法強制執行。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第八十八條規定,行政機關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其具體行政行為,應當自被執行人的法定起訴期限屆滿之日起180日內提出。逾期申請的,除有正當理由外,法院不予受理。《行政訴訟法》第三十九條規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直接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在知道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3個月內提出。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⑨ 什麼叫非訴行政執行案件

非訴行政案件執行是指行政執法機關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做出具體行政行為後,行政相對人既不申請復議,亦不起訴,又不自動履行或不完全履行義務,行政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人民法院經審查作出准予執行或不予執行的裁定後,在准予執行的情況下通過執行程序使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得以實現的制度。

(9)行政非訴執行案件的執行期限擴展閱讀

非訴行政案件專指對於具有執行內容的行政行為,具有起訴主體資格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在法定期限內既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又不履行行政機關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行政機關向人民法院提出執行申請,由人民法院採取強制執行措施,對該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執行的制度。根

據《行政訴訟法》第66條的規定,我國現行的行政執行是以人民法院非訴執行為原則、以行政執行機關依法執行為例外的行政強制執行模式。而非訴訟行政執行案件作為人民法院支持和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政的一種重要手段,在市場經濟日趨完善的今天,越來越起著重要的作用。

⑩ 非訴執行案件審查通過後多久進入執行程序

非訴執行案件審查通過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製法》規定執行程序。
第五十三條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又不履行行政決定的,沒有行政強制執行權的行政機關可以自期限屆滿之日起三個月內,依照本章規定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五十四條行政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前,應當催告當事人履行義務。催告書送達十日後當事人仍未履行義務的,行政機關可以向所在地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執行對象是不動產的,向不動產所在地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第五十九條因情況緊急,為保障公共安全,行政機關可以申請人民法院立即執行。經人民法院院長批准,人民法院應當自作出執行裁定之日起五日內執行。

閱讀全文

與行政非訴執行案件的執行期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
債務糾紛律師費必須提供發票嗎 瀏覽:876
手機我的世界創造模式怎麼去天堂 瀏覽:716
專利代理人個人總結 瀏覽:312
工商局黨建工作述職報告 瀏覽:685
創造力閱讀理解答案 瀏覽:866
金華質監局和工商局合並 瀏覽:334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