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利率風險結構和期限結構的認識

利率風險結構和期限結構的認識

發布時間:2021-08-31 09:58:28

⑴ 如何評價三種利率期限結構理論

利率的期限結構:是指利率與金融資產期限之間的關系,是在一個時點上因期限差異而產生的不同的利率組合。利率的一般結構:是指在一特定時點由普遍存在的各種經濟因素所決定。

1、預期假說
利率期限結構的預期假說首先由歐文·費歇爾(Irving Fisher)(1896年)提出,是最古老的期限結構理論。
預期理論認為,長期債券的現期利率是短期債券的預期利率的函數,長期利率與短期利率之間的關系取決於現期短期利率與未來預期短期利率之間的關系。
因此,如果預期的未來短期債券利率與現期短期債券利率相等,那麼長期債券的利率就與短期債券的利率相等,收益率曲線是一條水平線;如果預期的未來短期債券利率上升,那麼長期債券的利率必然高於現期短期債券的利率,收益率曲線是向上傾斜的曲線;如果預期的短期債券利率下降,則債券的期限越長,利率越低,收益率曲線就向下傾斜。
這一理論最主要的缺陷是嚴格地假定人們對未來短期債券的利率具有確定的預期;其次,該理論還假定,資金在長期資金市場和短期資金市場之間的流動是完全自由的。這兩個假定都過於理想化,與金融市場的實際差距太遠。
2、市場分割理論
預期假說對不同期限債券的利率之所以不同的原因提供了一種解釋。但預期理論有一個基本的假定是對未來債券利率的預期是確定的。如果對未來債券利率的預期是不確定的,那麼預期假說也就不再成立。只要未來債券的利率預期不確定,各種不同期限的債券就不可能完全相互替代,資金也不可能在長短期債券市場之間自由流動。
市場分割理論認為,債券市場可分為期限不同的互不相關的市場,各有自己獨立的市場均衡,長期借貸活動決定了長期債券利率,而短期交易決定了獨立於長期債券的短期利率。根據這種理論,利率的期限結構是由不同市場的均衡利率決定的。市場分割理論最大的缺陷正是在於它旗幟鮮明地宣稱,不同期限的債券市場是互不相關的。因為它無法解釋不同期限債券的利率所體現的同步波動現象,也無法解釋長期債券市場的利率隨著短期債券市場利率波動呈現的明顯有規律性的變化。
3、流動性偏好假說
希克思首先提出了不同期限債券的風險程度與利率結構的關系,較為完整地建立了流動性偏好理論。
根據流動性偏好理論,不同期限的債券之間存在一定的替代性,這意味著一種債券的預期收益確實可以影響不同期限債券的收益。但是不同期限的債券並非是完全可替代的,因為投資者對不同期限的債券具有不同的偏好。范·霍恩(Van Home)認為,遠期利率除了包括預期信息之外,還包括了風險因素,它可能是對流動性的補償。影響短期債券被扣除補償的因素包括:不同期限債券的可獲得程度及投資者對流動性的偏好程度。在債券定價中,流動性偏好導致了價格的差別。
這一理論假定,大多數投資者偏好持有短期證券。為了吸引投資者持有期限較長的債券,必須向他們支付流動性補償,而且流動性補償隨著時間的延長而增加,因此,實際觀察到的收益率曲線總是要比預期假說所預計的高。這一理論還假定投資者是風險厭惡者,他只有在獲得補償後才會進行風險投資,即使投資者預期短期利率保持不變,收益曲線也是向上傾斜的。

⑵ 利率的期限結構說明了什麼影響因素有哪些求解

利率期限結構
是指抄債券的到期收襲益率與到期期限之間的關系。該結構可以通過利率期限結構圖表示,圖中的曲線即為收益率曲線。
或者說,收益率曲線表示的就是債券的利率期限結構。
影響因素主要取決於利率對期限的敏感性,關鍵在於國家的長期宏觀經濟政策和企業投資的遠期贏利能力。
迄今為止,中國的存貸款利率結構極其簡單,即長期利率會高於短期利率。
利率風險一般被定義為「由於利息率的變化導致損失的風險(或者收益風險)」,把與凈利息收入相關的風險稱為結構風險。
也可以理解為距到期日期限相同,利率卻不同所形成的關系。
影響因素有一般風險、流動性以及所得稅、債券期限等諸多原因。

⑶ 利率的風險結構與期限結構有什麼區別

一、利率的風險結構 ;

債權工具的到期期限相同,但利率卻不相同的現象稱為利率的風險結構。這種現象是由三個原因引起的,違約風險、流動性和所得稅因素。

債務人無法依約付息或歸還本金的風險稱為違約風險,它影響著債權工具的利率。各種債權工具都存在著違約風險,公司債券的利率往往高於同等條件下的政府債券的利率,普通公司債券的違約風險比信用等級較高的公司債券的違約風險要大。

影響債權工具利率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債券的流動性。流動性是指資產能夠以一個合理的價格順利變現的能力,它是一種投資的時間尺度之間的關系。各種債券工具由於交易費用、償還期限、是否可轉換等條件的不同,變現所需要的時間或成本也不同,流動性就不同

所得稅也是影響利率風險結構的重要因素。在同等條件下,具有免稅特徵的債券利率要低。

二、利率的期限結構

債券的期限和收益率在某一既定時間存在的關系就稱為利率的期限結構,表示這種關系的曲線通常稱為收益曲線。利率期限結構主要討論金融產品到期時的收益與到期期限這兩者之間的關系及變化趨勢。

在理論分析中,如果將影響收益的其他因素看成是既定的,那麼就可以用一條曲線來表示到期收益率與到期期限的函數關系。

一般而言,隨著利率水平的上升,長期收益與短期收益之差將減少或變成負值。也就是說,當平均利率水平較高時,收益曲線為水平的(有時甚至是向下傾斜的);當利率較低時,收益率曲線通常較陡。

⑷ 什麼是利率期限結構和利率風險結構,影響因素有哪些

利率期限結構
是指債券的到期收益率與到期期限之間的關系。該結構可以內通過利率期限結構圖表示,圖中的容曲線即為收益率曲線。
或者說,收益率曲線表示的就是債券的利率期限結構。

影響因素主要取決於利率對期限的敏感性,關鍵在於國家的長期宏觀經濟政策和企業投資的遠期贏利能力。
迄今為止,中國的存貸款利率結構極其簡單,即長期利率會高於短期利率。

利率風險
一般被定義為「由於利息率的變化導致損失的風險(或者收益風險)」,把與凈利息收入相關的風險稱為結構風險。
也可以理解為距到期日期限相同,利率卻不同所形成的關系。

影響因素有一般風險、流動性以及所得稅、債券期限等諸多原因。

⑸ 什麼是利率風險結構

定義:

利率風險結構是指具有相同的到期期限但是具有不同違約風險、流動性和稅收條件的金融工具收益率之間的相互關系。


概述:

不同發行人發行的相同期限和票面利率的債券,其市場價格會不相同,從而計算出的債券收益率也不一樣。反映在收益率上的這種區別,稱為「利率的風險結構」。

實踐中,通常採用信用評級來確定不同債券的違約風險大小,不同信用等級債券之間的收益率差(Yield Spread)則反映了不同違約風險的風險溢價,因此也稱為「信用利差」。由於國債經常被視為無違約風險債券(簡稱「無風險債券」),我們只要知道不同期限國債的收益率,再加上適度的收益率差,就可以得出公司債券等風險債券的收益率,並進而作為貼現率為風險債券進行估值。

在經濟繁榮時期,低等級債券與無風險債券之間的收益率差通常比較小;而一旦進入衰退或者蕭條,信用利差就會急劇擴大,導致低等級債券價格暴跌。

⑹ 利率的風險結構是指什麼

利率的風險結構是指具有相同的到期期限但是具有不同違約風險、流動性和稅收條件的專金融工具收屬益率之間的相互關系。

利率結構理論分為兩個,一個是期限結構理論,另外一個就是風險結構理論

期限結構討論相同風險不同期限的利率

風險結構討論不同風險相同期限的利率

⑺ 什麼是利率的風險結構其基本特點是什麼

一,利率的風險結構:
是指具有相同的到期期限但是具有不同違約風險、流動性和稅收條件的金融工具收益率之間的相互關系。
二,其基本特點:
1,違約風險。
違約風險是指由於債券發行者的收入會隨經營狀況而改變,因此債券本息的償付能力不同,這就給債券本息能否及時償還帶來了不確定性。違約風險低的債券利率也低,違約風險高的債券的利率也高。如政府債券的違約風險低,因而利率也低。
2,流動性風險。

流動性風險是指因資產變現速度慢而可能遭受的損失。債券的流動性越強,變現越容易,利率越低。反之,流動性越弱,利率越高
3,稅收風險。

西方國家地方政府債券的違約風險高於中央政府債券,流動性也比較差,但地方政府債券的利率卻是比較低的,這其中的原因是二者的稅收待遇不同。地方政府債券的利息一般是免繳所得稅的。投資於中央政府債券就可能遭受稅收風險。稅率越高的債券,其稅前利率也越高。

⑻ 簡述利率期限結構理論和風險結構理論的內容

該理論認為,由於存在法律、偏好或其他因素的限制,投資者和債券的發行專者都不能無成本屬地實現資金在不同期限的證券之間的自由轉移。因此,證券市場並不是一個統一的無差別的市場,而是分別存在著短期市場、中期市場和長期市場。
不同市場上的利率分別由各市場的供給需求決定。當長期債券供給曲線與需求曲線的交點高於短期債券供給曲線和需求曲線的交點時,債券的收益率曲線向上傾斜;相反,則相反。

⑼ 利率的風險結構與期限結構有什麼區別

一、利率的風險結構

債權工具的到期期限相同但利率卻不相同的現象稱為利率的風險結構。這種現象是由三個原因引起的:違約風險、流動性和所得稅因素。

債務人無法依約付息或歸還本金的風險稱為違約風險,它影響著債權工具的利率。各種債權工具都存在著違約風險,公司債券的利率往往高於同等條件下的政府債券的利率,普通公司債券的違約風險比信用等級較高的公司債券的違約風險要大。一般來說,債券違約風險越大,其利率越高。

影響債權工具利率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債券的流動性。流動性是指資產能夠以一個合理的價格順利變現的能力,它是一種投資的時間尺度(賣出它所需多長時間)和價格尺度(與公平市場價格相比的折扣)之間的關系。各種債券工具由於交易費用、償還期限、是否可轉換等條件的不同,變現所需要的時間或成本也不同,流動性就不同。一般來說,國債的流動性強於公司債券;期限較長的債券,流動性較差。流動性較差的債券,風險相對較大,利率定得就高一些;反之亦然。

所得稅也是影響利率風險結構的重要因素。在同等條件下,具有免稅特徵的債券利率要低。在美國,市政債券的違約風險高於國債,流動性低於國債,但由於市政債券的利息收入是免稅的,所以長期以來,美國市政債券的利率低於國債的利率。

二、利率的期限結構

債券的期限和收益率在某一既定時間存在的關系就稱為利率的期限結構,表示這種關系的曲線通常稱為收益曲線。利率期限結構主要討論金融產品到期時的收益與到期期限這兩者之間的關系及變化趨勢。在理論分析中,如果將影響收益的其他因素看成是既定的,那麼就可以用一條曲線來表示到期收益率與到期期限的函數關系。

一般而言,隨著利率水平的上升,長期收益與短期收益之差將減少或變成負值。也就是說,當平均利率水平較高時,收益曲線為水平的(有時甚至是向下傾斜的);當利率較低時,收益率曲線通常較陡。

收益曲線是指那些期限不同,卻有著相同流動性、稅率結構與信用風險的金融資產的利率曲線。金融資產收益曲線反映了這樣一種現象,即期限不同的有價證券,其利率變動具有相同特徵。

不同期限的債券,其利率經常朝同方向變動。利率水平較低時,收益率曲線經常呈現正斜率;利率水平較高時,收益率曲線經常出現負斜率。收益率曲線通常為正斜率。

收益曲線的表現形態有:

①正常的收益曲線(上升曲線),即常態曲線,指有價證券期限與利率呈正相關關系的曲線;

②顛倒的收益曲線(下降曲線),指有價證券期限與利率呈負相關關系的曲線。

⑽ 什麼是利率的風險結構

利率的風險結構是指債權工具的到期期限相同但利率卻不相同的現象。到期期限相同的債權工具利率不同是由三個原因引起的:違約風險、流動性和所得稅因素。

閱讀全文

與利率風險結構和期限結構的認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
債務糾紛律師費必須提供發票嗎 瀏覽:876
手機我的世界創造模式怎麼去天堂 瀏覽:716
專利代理人個人總結 瀏覽:312
工商局黨建工作述職報告 瀏覽:685
創造力閱讀理解答案 瀏覽:866
金華質監局和工商局合並 瀏覽:334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