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勞動法殘聯解聘之後再返聘回來之前的工作年限可以算在一起嗎
按照勞動法,用人單位無故辭退員工(員工無過錯),必須要給予員工補償,補償金為每工作一年,補償一個月工資。
但公司已經變更了股東,也就是法人不同,原工作6年是不會算連續工齡的。
再說,現在工齡是以交社保年限來算,單位有沒有工齡沒多大作用。
2. 公司在50歲簽署了一個退休返聘合同,公司不把50歲以後的年限算在離職賠償年限內!請問合理嗎
公司在50歲簽署了一個退休返聘合同,如果是女工到了退休年齡,公司不把50歲以後的年限算在離職賠償年限內是合理的。
3. 公務員退休返聘年限是如何規定的
公務員退休返聘是指,在公務員退休後,用人單位將其再次聘請擔任某職務的行為,那麼,這種行為是否符合法律的相關規定呢,退休人員返聘又要遵守哪些規定呢,有些法律法規對這樣的情況有法律約束呢,另外公務員退休返聘年限是如何規定的呢,華律網小編今天就跟大家普及一下這個問題。
一、《關於實行勞動合同制度若干問題的通知》勞部發〔1996〕354號
已享受養老保險待遇的離退休人員被再次聘用時,用人單位應與其簽訂書面協議,明確聘用期內的工作內容、報酬、醫療、勞保待遇等權利和義務。
二、勞動部辦公廳對《關於實行勞動合同制若干問題的請示》的復函》勞辦發[1997]88號
關於離退休人員的再次聘用問題。各地應採取適當的調控措施,優先解決適齡勞動者的就業和再就業問題。對被再次聘用的已享受養老保險待遇的離退休人員,根據勞動部《關於實行勞動合同制度若干問題的通知》(勞部發〔1996〕354號)第13條的規定,其聘用協議可以明確工作內容、報酬、醫療、勞動保護待遇等權利、義務。離退休人員與用人單位應當按照聘用協議的約定履行義務,聘用協議約定提前解除書面協議的,應當按照雙方約定辦理,未約定的,應當協商解決。離退休人員聘用協議的解除不能依據《勞動法》第28條執行。離退休人員與用人單位發生爭議,如果屬於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案范圍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應予受理。
雙方自行協議工作內容、報酬、醫療、勞動保護待遇等權利、義務。對於社保、住房公積金等,可以補貼也可以不補貼,根據企業情況自己決定,返聘人員貢獻大,企業離不開就協商補貼一些,返聘人員可有可無,當初返聘協議沒有這些補貼內容的,也可以拒絕補貼.
三、勞動合同法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四條二項的規定,勞動者開始享受養老保險待遇(即辦理退休),勞動合同終止。因此勞動者退休後被用人單位返聘,雙方形成的關系,不是勞動關系,不受〈勞動合同法〉調整。雙方的權利.義務由雙方協商一致約定。
四、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中央統戰部、人事部、科技部、勞動保障部、解放軍總政治部、中國科協關於進一步發揮離退休作業技術人員作用的意見〉的通知》
如在返聘時發生傷害事故,若有約定就按約定處理;沒有約定的,則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中央統戰部、人事部、科技部、勞動保障部、解放軍總政治部、中國科協關於進一步發揮離退休作業技術人員作用的意見〉的通知》第四條規定:「離退休專業技術人員受聘工作期間,因工作發生職業傷害的,應由聘用單位參照工傷保險的相關待遇標准妥善處理;因工作發生職業傷害與聘用單位發生爭議的,可通過民事訴訟處理。
4. 退休返聘社保規定
無需繳納社保
退休返聘的員工,單位可以不用為其繳納社保,社保只版規定了權沒有到退休年齡的員工必須參保,已到了退休年齡的員工,可以不用參加社保了,沒有強制規定必須參加社保。
可選擇性參保
如果退休返聘的員工,還未繳滿規定的年限,就是15年,單位也可以不用為其繳納社保,由退休返聘的員工自行繳納社保至退休年限,當然,企業也可以選擇性的為未繳滿年限的退休返聘人員繳納社保。
辦理免參保登記
退休返聘的員工,單位無需再為其繳納社保,雖然不用再為其繳納社保了,但需要先辦理免參保登記,以免給企業帶來社保風險。
身份證原件
辦理免參保登記的時候,需要提供退休返聘人員的身份原件,提交資料的時候,工作人員會審核退休返聘人員是否已到退休年齡。
公司花名冊
申請免參保登記時,還需要提供公司的花名冊,列示退休返聘人員的人數、出生日期、年齡、電話號碼等。
6
填寫表格
資料准備好後,填寫《社保免參保登記申請表》,表中填寫好申請理由,列時因退休返聘免參加社保,辦理好之後,企業留檔一份,這就不會有社保、稅務風險了。
5. 退休人員返聘有年齡限制嗎
沒有年齡限制。
退休返聘是指用人單位中的受僱傭者已經到達或超過法定退休年齡,從用人單位退休,再通過與原用人單位或者其他用人單位訂立合同契約繼續作為人力資源存續的行為或狀態。
包括:受僱傭者到達法定離退休年齡,在原工作崗位延長一定的工作時間;受雇者離退休後被原用人單位應聘回原單位從事同種或不同種工作;受雇者離退休後在勞務市場重新進行擇業,到原用人單位之外的單位工作的情況。
(5)返聘簽訂年限規定擴展閱讀:
存在的問題:
工傷保險
在勞動關系中,工傷保險是法定基本社會保險之一,它的投保具有法律強制性。然而,在聘用單位與退休返聘人員之間建立的勞務關系,法律則沒有規定其可以加入工傷保險。
而在實際生活中,聘用單位往往是不予辦理與工傷保險類似的商業保險的,日後,一旦返聘人員因工作造成人身傷害,由此產生的損害費用的承擔主體便成為了糾紛高發區。
加班補償
返聘人員在勞動後所受領的經濟利益屬於工資還是薪酬關繫到加班是否應當支付勞動法所規定的加班費用問題。
根據現行法律規定,其簽訂的合同性質屬於勞務合同,故其受領的經濟利益屬於薪酬。既然屬於薪酬,那麼不適用勞動法規定的加班費用的相關規定自然成為當然。
但是,返聘人員所從事的工作往往技術含量比較高,同樣的加班時間內為聘用單位創造的價值反而更高。如果一味地認定不能給與加班費用,這無疑是不合理的。
勞務解除
勞務關系解除時經濟補償問題勞動關系中,除法定情形,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解除勞動關系時,應當給予勞動者一定經濟補償。
但在返聘人員與聘用單位間存在的勞務關系則不存在經濟補償的規定。基於此,聘用單位與返聘人員間解除勞務關系時,不應當再享有經濟補償。
因為退休員工不屬於勞動部門管理,不能簽訂正式的勞動合同,所以聘用離退休人員不能依據《勞動法》第28條執行。離退休人員與用人單位發生爭議,如果屬於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案范圍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應予受理。
腐敗問題
退休返聘人員,被返聘的單位為原單位關聯企業,可能利用之前原單位的關系,為現供職企業或單位謀取不正當利益,從而滋生職權、職務便利之外的腐敗現象。
6. 請問退休返聘協議和下崗人員勞動協議的期限是如何規定的
協議,就是雙方商量後共同同意的。不是國家硬性規定的。因此,只要不違法就可以。
而且協議的期限國家沒有硬性規定。
需要注意的是,下崗人員參加勞動可能需要鑒定的是勞動合同,並且要按規定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7. 公司聘用的退休人員第三次簽合同,合同期限是否要簽無固定期限合同
您好!
退休人員返聘,公司與其簽訂的應是《勞務合同》,並非《勞動合同》。
返聘的退休人員與公司之間是僱傭關系,非勞動關系。
公司無需與其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務合同,可隨時解除與退休人員的僱傭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