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麼用兩種方法鑒別稀鹽酸和稀硫酸要用兩種試劑
這種鑒別題,首先要觀察一下各物質的分類,主要為酸、鹼、鹽,所以酸鹼指示劑石蕊是首選;
大致分為三類溶液:1)酸性的鹽酸、硫酸;2)中性的硝酸鉀;3)鹼性的碳酸鉀、氫氧化鉀;
第二步主要是找不同,主要利用復分解反應的特徵(沉澱、氣體),將酸鹼性相同的溶液分開;
我們注意到:鹽酸主要和硝酸銀沉澱,硫酸和鋇的鹽或鹼沉澱,碳酸鉀主要和鋇鹽、鈣鹽沉澱;
所以第二種試劑找共同的沉澱劑鋇鹽,可以是氯化鋇、硝酸鋇、氫氧化鋇。
『貳』 如何區別稀鹽酸與稀硫酸3種方法
1.加入BaCl2溶液,有沉澱的為稀硫酸 2.加熱溶液,有氣體逸出的為稀鹽酸 3.加入較稀的AgNO3溶液,有沉澱的為稀鹽酸
『叄』 如何鑒別稀鹽酸和稀硫酸
鑒別稀鹽酸和稀硫酸:分別取少量待檢液體於兩支潔凈的試管中,各滴入幾滴BaCl₂溶液,有白色沉澱產生的原溶液是稀硫酸,無現象產生的原溶液是稀鹽酸。
檢驗稀鹽酸(或Cl⁻)——取少量待檢液體於潔凈的試管中,滴入幾滴AgNO₃溶液和稀HNO₃,有白色沉澱產生。
檢驗稀硫酸(或SO₄²⁻):取少量待檢液體於潔凈的試管中,滴入幾滴BaCl₂溶液和稀HNO₃,有白色沉澱產生。
(3)稀鹽酸有效期如何確定擴展閱讀:
稀鹽酸含量測定:
精密量取該品10ml,加水20ml稀釋後,加甲基紅指示液2滴,用氫氧化鈉滴定液(1mol/L)滴定。每1ml氫氧化鈉滴定液(1mol/L)相當於36.46mg的HCl。
稀鹽酸用途:
除去開水中的水垢;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與鐵,鎂等金屬反應生成化學實驗需要的少量氫氣。
稀硫酸應用:
用於生產化學肥料,在化工、醫葯、塑料、染料、石油提煉等工業也有廣泛的應用。
『肆』 怎麼鑒定水和稀鹽酸
鑒定水和稀鹽酸的方法主要有如下四種:
1、採用酸鹼指示劑(石蕊)鑒別
因水為中性,而稀鹽酸為酸性,利用酸鹼指示劑可輕易鑒別出來。
2、採用PH試紙鑒別
採用PH試紙鑒別的原理同第一種方法。
3、用活潑金屬(鎂、鋅等)或用碳酸鈉或碳酸鈣等鑒別
鹽酸能與碳酸鈉反應、與金屬反應都有氣泡冒出,而水不與金屬單質及碳酸鈉、碳酸鈣等反應,則可選碳酸鈉、碳酸鈣或較活潑金屬來鑒別。
4、用生銹的鐵釘鑒別
能夠把鐵釘上的銹除掉的是稀鹽酸,不能除掉的是水。
『伍』 硝酸,鹽酸的有效期一般是多久
沒有明確的保證期的。
鹽酸的儲存方法:
儲存於陰涼、通風的庫房。庫溫不超過30℃,相對濕度不超過85%。保持容器密封。應與鹼類、胺類、鹼金屬、易(可)燃物分開存放,切忌混儲。儲區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和合適的收容材料。
廢棄處置方法: 用鹼液-石灰水中和,生成氯化鈉和氯化鈣,用水稀釋後排入廢水系統。
硝酸的儲存方法:
儲存於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庫溫不超過30℃,相對濕度不超過80%。保持容器密封。應與還原劑、鹼類、醇類、鹼金屬等分開存放,切忌混儲。儲區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和合適的收容材料。
使用鹽酸時,應配合個人防護裝備。如橡膠手套或聚氯乙烯手套、護目鏡、耐化學品的衣物和鞋子等,以降低直接接觸鹽酸所帶來的危險。密閉操作,注意通風。操作盡可能機械化、自動化。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
建議操作人員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橡膠耐酸鹼服,戴橡膠耐酸鹼手套。遠離易燃、可燃物。防止蒸氣泄漏到工作場所空氣中。避免與鹼類、胺類、鹼金屬接觸。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配備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
硝酸的急救措施:
1)皮膚接觸:立即脫去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20~30分鍾。如有不適感,就醫。
2)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10~15分鍾。如有不適感,就醫。
3)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進行心肺復甦術。就醫。
4)食入:用水漱口,給飲牛奶或蛋清。就醫。
『陸』 如何製取稀鹽酸
由於石墨電極不耐剝蝕,因此美國生產廠家使用新電極即鈦電極,外層有鉑、釕或銥。
在電解中得到的氯氣最初只是用於製取漂白粉等,只是到1912年,卡斯特勒—克爾勒制鹼公司才開始利用氯氣在氫氣中點燃生成氯化氫氣體,溶於水生成鹽酸。
鹽酸雖然早在7—8世紀由阿拉伯的煉金術士們在製造王水中就已製得【王水是1體積濃硝酸和3體積濃鹽酸的混合物。當時是利用蒸餾綠礬(硫酸亞鐵)得到的硫酸添加硝石(硝酸鉀)和天然氯化銨製得的】。但作為單獨的鹽酸是17世紀比利時醫生赫爾蒙加熱食鹽和乾燥的陶土首先取得的。1658年,德國化學家格勞伯將氧化鈉與硫酸作用製得它。18世紀末,路布蘭制鹼法生產過程中得到副產品鹽酸。利用電解食鹽水除生成氧氧化鈉外又得鹽酸,可謂是一「電」兩得。
關於將氫氣和氯氣直接合成氯化氫氣體問題,1897年法國化學教授高蒂埃和海里埃曾發表研究報告指出,將兩氣體混合物放置在黑暗中15~16個月未見任何變化,在一般光照下緩慢化合。在強烈燈光下反應迅速加快,而在日光下發生爆炸。1902年英國化學家密勒和魯塞爾發現,將這兩氣體預先乾燥後混合在日光下不發生爆炸。因此將氫氣與氯氣直接合成氯化氫氣必須預先乾燥。
燃燒器是用兩根同心管構成。乾燥的氯氣從下邊的內管進入,乾燥的氫氣由外管進入。如果外管通氯氣,內管通氫氣,燃燒後余留氯氣,氯氣影響工人健康,並對工廠附近的居民和農作物有害。氫氣和氯氣合成時產生大量的熱。生成的氯化氫氣要經過冷卻後用水吸收獲得鹽酸。
我國企業家吳蘊初(1891—1953年)1929年在上海創辦天原電化學工廠,首先在我國利用隔膜法電解食鹽水,製取氫氧化鈉,並利用副產品氯氣和氫氣合成鹽酸,用於製造味精,還利用氯氣製造漂白粉、氯酸鉀、火柴等。
『柒』 如何用三種方法鑒別稀硫酸和稀鹽酸
加入塊狀石灰石或大理石,觀察冒氣泡的時間
『捌』 鑒別稀鹽酸與稀硫酸用三種不同的方法
1:加入氯化鋇,有白色沉澱的是稀硫酸;
2:用氧化銅,氧化銅溶解在不同的酸中,
溶液
的顏色是不同的,在
鹽酸
中,顯綠色,而在
硫酸
中顯蘭色.;
3:用氧化鐵固體,或一隻生銹的
鐵釘
,鐵釘可以使鹽酸很快變成黃色,而硫酸不會。+3價的鐵溶液的顏色,和很多因素有關,其中Cl-是一個重要角色,它的配位作用是不可不忽略的因素,就是它使鹽酸常顯黃色,而硫酸\
硝酸
沒有這情況.
『玖』 如何鑒別稀鹽酸和氫氧化鈉
1、向兩種溶液中加入鐵粉,有氣體產生的為稀鹽酸,沒現象的為氫氧化鈉。發生的反應如下。
Fe+2HCl=FeCl₂+H₂
2、向兩種溶液中加入碳酸鈣,有氣體產生的為稀鹽酸,沒現象的為氫氧化鈉。發生的反應如下。
CaCO₃+2HCl=CaCl₂+CO₂+H₂O
3、向兩種溶液中加入硝酸銀,有白色沉澱物產生的為稀鹽酸,沒現象的為氫氧化鈉。發生的反應如下。
AgNO₃+HCl=AgCl=HNO₃
4、向兩種溶液中加入氯化鎂,有白色沉澱物產生的為氫氧化鈉,沒現象的為稀鹽酸。發生的反應如下。
MgCl₂+2NaOH=Mg(OH)₂+2NaCl
(9)稀鹽酸有效期如何確定擴展閱讀:
1、氫氧化鈉的物化性質
氫氧化鈉,化學式為NaOH,俗稱燒鹼、火鹼、苛性鈉,一般為片狀或塊狀形態,易溶於水(溶於水時放熱)並形成鹼性溶液,另有潮解性,易吸取空氣中的水蒸氣(潮解)和二氧化碳(變質),可加入鹽酸檢驗是否變質。
氫氧化鈉溶於水中會完全解離成鈉離子與氫氧根離子,所以它具有鹼的通性。
氫氧化鈉溶液是鹼性,使石蕊試液變藍,使酚酞試液變紅。
2、稀鹽酸的物化性質
稀鹽酸即質量分數低於20%的鹽酸,溶質的化學式為HCl。稀鹽酸是一種無色澄清液體,呈強酸性。
稀鹽酸使紫色石蕊變紅,因為稀鹽酸顯酸性,酸可使石蕊變紅,無色酚酞不變色。
稀鹽酸和活潑的金屬反應生成鹽和氫氣。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氫氧化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稀鹽酸
『拾』 鑒別濃鹽酸和稀鹽酸的化學方法
在鹽酸中加入MnO2並加熱,能生成黃綠色氣體的是濃鹽酸
MnO2+4HCl(濃)=MnCl2+Cl2+2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