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勞動法有規定待崗嗎一般不超過多長時間
勞動法並沒有規定待崗的,《工資支付暫行規定》(勞部發 1994 480號)第12條規定:
非因勞動者原因造成單位停工、停產在一個工資支付周期內的,用人單位應按勞動合同規定的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超過一個工資支付周期的,若勞動者提供了正常勞動,則支付給勞動者的工資報酬不得低於當地的最低工資標准;若勞動者沒有提供正常勞動,應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
(1)息工待崗有期限規定嗎擴展閱讀
待崗的情況
一是勞動者違反相關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給企業造成了損失,企業為懲戒該勞動者,根據文件的規定或者約定,安排勞動者在一定限期內待崗,待崗期間支付一定的生活費用。
二是企業因生產經營困難無法安排職工崗位,暫時性安排職工下崗但超過一個月的時間,在度過困難時期後再考慮安排職工重新上崗。待崗期間,職工可以領取一定的生活費,並由企業繼續為其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用。
三是企業由於改制或者被兼並、收購其他企業或者與其他企業合並的情況下,需要對機構或者崗位進行調整,暫時無法安排勞動者工作,但按照法律規定企業又不能隨意解除勞動者的合同,在這種情況下,各地的政策一般明確企業可以安排職工待崗,待崗期間不僅需要支付生活費,還應該為職工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用。
② 待崗時間有沒有期限
待崗是原國有企業安置富餘職工的一種方式。企業在職工待崗期間,應按回國家和本市規答定為職工交納各項社會保險費,並支付生活費。
最低工資是指勞動者在法定工作時間內履行了正常勞動義務的前提下,由其所在單位支付的最低工資報酬,其前提是勞動者提供了正常勞動義務。因此,員工在待崗期間,由於沒有提供正常的勞動,不享受最低工資保障。
關於員工待崗期間待遇問題
根據《工資支付暫行辦法》(勞部發【1994】489號)第十二條和《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勞部發【1995】309 號)第五十八條的規定,非因勞動者原因造成單位停工、停產在一個工資支付周期內的,用人單位應按勞動合同規定的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超過一個工資支付周期的,若勞動者提供了正常勞動,則支付給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不得低於當地的最低工資標准;若勞動者沒有提供正常勞動,應按國家規定支付勞動者生活費,生活費可以低於最低工資標准。
待崗時間是沒期限的.公司有義務為員工購買保險,這是法律規定的(沒買可向勞動局申請仲裁).哺乳期內員工工資是不得減少的(不管是不是叫你待崗或換工作崗位),除非公司和員工協商解決.
③ 勞動法規定待崗時間最長是多少
勞動法並沒有規定待崗的,《工資支付暫行規定》(勞部發 1994 480號)第12條規定:
非因勞動內者原因造成單位停工、停容產在一個工資支付周期內的,用人單位應按勞動合同規定的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超過一個工資支付周期的,若勞動者提供了正常勞動,則支付給勞動者的工資報酬不得低於當地的最低工資標准;若勞動者沒有提供正常勞動,應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
(3)息工待崗有期限規定嗎擴展閱讀
《勞動法》第四十一條
用人單位由於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可以延長工作時間,勞動法每月加班一般每日不得超過一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
第四十三條【禁止違法延長工作時間】用人單位不得違反本法規定延長勞動者的工作時間。
④ 職工待崗培訓期限有規定么到哪裡可以找到相關法律。
統計:點擊 663 人次 討論 0 人次 參加討論
待崗培訓中心管理規定
一、為了改革人事管理制度,進一步完善激勵機制,促進職工改善工作態度,提高工作技能,特製定本規定。
二、編制內職工凡出現下列情況之一者,經審查批准進入待崗培訓中心(下稱中心)。
(一)一個月內無故遲到、早退累計5次及以上或曠工累計1天及以上者;
(二)一年中被不同的服務對象投訴累計3次及以上,經醫護行政管理部門或紀檢、監察部門查實確有過失者;
(三)不服從工作安排,拒絕履行崗位職責,經醫院授權的專責小組調查確認者;
(四)連續兩個年度考核不稱職者;
(五)受行政記過處分及以上者;
(六)索要或收受病人、客戶的「紅包」、回扣,經紀檢、監察部門核實者;
(七)嚴重差錯或事故的主要責任人,經醫院授權的專責小組確認者;
(八)出現導致醫院形象或經濟利益嚴重受損害的其他行為,經醫院授權的專責小組確認者;
(九)因原工作崗位撤銷,不服從組織重新安排工作而導致待崗者。
三、進入中心的審批程序
(一)科室提出書面申請,科室黨政負責人簽署意見後報人事科;
(二)由醫院指定的部門或專責小組調查核實;
(三)院務會討論審定,若獲院務會批准,從批准之日起,被批准者即進入中心;
(四)設立群眾監督機制,群眾可以向人事科舉報符合待崗培訓條件的人員;
(五)有符合待崗條件中之一項者(含中層以上幹部),如科室隱瞞不報,醫院有權責(六)成專責小組調查核實,經院務會討論批准,可直接進入中心。
四、培訓內容及管理
(一)中心給待崗培訓職工安排職業道德教育、思想教育、院史和院訓教育、相關法律法規及制度教育等課程,課程結束後進入實習基地或相關科室實習,實習基地設在醫療輸送中心。技術培訓在實習階段進行,內容由有關科室負責安排。
(二)進入中心的職工必須服從中心的工作、學習安排,否則按違反勞動紀律處理。若出現無理取鬧、恐嚇管理人員的,按有關規定予以辭退,觸犯法律者送公安機關處理。
(三)相關科室必須優先接收待崗培訓職工,並對其進行認真負責的培訓,要注意協調好所在科室人員與待崗培訓職工之間的關系,不得歧視、為難待崗培訓職工。
(四)待崗培訓職工執行醫院的考勤制度。
五、考核及再上崗程序
中心對待崗培訓職工每三個月進行一次考核,考核工作由中心和參與培訓的科室負責人共同負責。經考核合格和院務會批准,待崗培訓合格的職工可以參加競爭上崗。經用人科室同意,培訓合格的職工優先安排回到原科室工作。院內缺編部門和使用臨時工的部門必須服從人事科及中心的安排,優先接收考核合格的待崗培訓職工。
六、職工待崗培訓期限及待崗培訓期間的待遇
(一)待崗培訓每期三個月,培訓期限累計最長不超過一年。超過一年仍無法找到合適崗位者予以辭退。
(二)自進入中心之日起至六個月內,停發獎金、崗位生活補貼(工資條中簡稱「崗位補」)及崗位和績效津貼(工資條中簡稱「校內津貼」),節假日酬金發50%。
(三)進入中心超過六個月者,只發給廣州市最低工資。
(四)在待崗培訓期內不得晉級、加薪和參加職稱晉升評定,不得享受教學假,但每年可按有關規定享受年假。
(五)待崗培訓期間計算工齡。
(六)待崗培訓職工可以繼續享受原來享受的本規定沒有提到的其他待遇。
七、再上崗後的待遇
(一)再上崗後恢復原來的基本工資(含「職務工資」和「津貼」兩項),按新任崗位發放其餘津貼、補貼和獎金,按實際工作月數享受教學假。
(二)再次上崗後的前三個月為試用期,若試用考核不合格,將重新退回中心,執行待崗培訓期間的待遇,其待崗時間合並計算。若再次上崗試用考核合格後再次待崗,待崗時間從第二次待崗時計起。
八、人事科為中心的管理部門,此規定的解釋權在人事科。
九、成立待崗培訓仲裁小組,由監察科、工會的代表和職工代表若幹人組成,待崗培訓職工對待崗培訓處理和培訓過程有異議,可以向仲裁小組申訴,監察科為申訴受理部門。如果中心的行為有不恰當的地方,仲裁小組有權予以糾正,或者提請院務會對待崗培訓的處理進行復議;如果中心的行為符合本文的規定,仲裁小組有責任做好解釋疏導工作。
⑤ 息工待崗的待崗的情況大約有幾種情況:
一是勞動者違反相關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給企業造成了損失,企業為懲戒該勞動者,根據文件的規定或者約定,安排勞動者在一定限期內待崗,待崗期間支付一定的生活費用。
二是企業因生產經營困難無法安排職工崗位,暫時性安排職工下崗但超過一個月的時間,在度過困難時期後再考慮安排職工重新上崗。待崗期間,職工可以領取一定的生活費,並由企業繼續為其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用。
三是企業由於改制或者被兼並、收購其他企業或者與其他企業合並的情況下,需要對機構或者崗位進行調整,暫時無法安排勞動者工作,但按照法律規定企業又不能隨意解除勞動者的合同,在這種情況下,各地的政策一般明確企業可以安排職工待崗,待崗期間不僅需要支付生活費,還應該為職工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用。
⑥ 待崗期限規定為多久法律規定
廣東胡律師:
補充回答:待崗職工目前適用於下崗職工的法律法規,目前法律對於待崗與下崗並沒有統一的規定,相對在崗而言的,待崗不同於下崗,按照勞動部門的部署,近幾年要實現下崗職工全部出中心,有的是上崗,有的轉為失業,其中還有一部分我理解就是轉為待崗了。
根據國家相關法律,你單位發放你待崗工資的標準是正確的,但是青島市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是多少你要到青島當地勞動局去查訪。
一是根據原勞動部《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58條「企業下崗待業人員,由企業依據當地政府的有關規定支付其生活費。」的規定,用人單位應當支付生活費。
《關於做好國有企業下崗職工離退休人員失業職工和城市居民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文件規定,待崗職工在再就業服務中心的託管期限一般不超過3年,其基本生活費原則上按略高於失業救濟金的標准發放,並逐年遞減。
失業職工失業救濟金的標准,按照當地法定最低工資的80%確定。
下崗職工的基本生活費第一二年分別按當地失業救濟金標準的1、2倍、1、1倍發放,第三年按當地失業救濟金的標准發放;未實行醫療保險的地方,負擔其基本醫療費。
待崗職工在託管期間兩次以上無正當理由拒絕安排再就業、託管期滿3年仍未再就業以及實行勞動合同制度以後參加工作的下崗職工在託管期間合同到期的,解除託管關系並與原企業解除勞動關系,享受失業保險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