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配好的液體能放幾小時有專業的規章制度嗎
沒有。不同的葯物會來有不同失效機制,自所以要看具體什麼葯物,像一些頭孢類,阿昔洛韋等,可在低溫下儲存8~24小時內必須使用,在常溫儲存環境下,通常也需4小時左右使用,所以還需結合具體葯物而定。
葯品儲存受溫度、濕度、光線、空氣、儲存時間以及微生物等因素的影響。每種葯品的包裝上和說明書中都會有貯藏這一項,裡面會列出葯品的儲存條件,這些儲存條件都有其嚴格對應的要求。
(1)配置輸液液體有效期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液體制劑特別是以水為溶劑的液體制劑在貯存期間極易水解和染菌,使其變質。流通性的液體制劑應注意採取有效的防腐措施並應密閉貯存於陰涼乾燥處。醫院液體制劑應盡量減小生產批量,縮短存放時間,有利於保證液體制劑的質量。
液體制劑包裝瓶上應貼有標簽。醫院液體制劑的投葯瓶上應貼不同顏色的標簽,習慣上內服液體制劑的標簽為白底藍字或黑字,外用液體制劑的標簽為白底紅字或黃字。
Ⅱ 輸液液體在人體內起作用的時間(急求)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頭孢曲松鈉、甲硝唑都是抗生素,具有殺菌消炎的作用,一般半衰期在5個小時左右,
老人們認為常常打點滴容易虛寒。囧
Ⅲ 抽出的葯液,開啟的靜脈輸入無菌液體必須註明開啟時間,超過幾個小時不得使用
抽出的葯液,開啟的靜脈輸入無菌液體必須註明開啟時間,超過2小時不得使用專。啟封抽吸屬的溶媒超過24h不得使用。
拓展:
1、溶媒。能溶解氣體、固體、液體而成為均勻混合物的一種液體。習慣上把氣體和固體叫溶質,液體叫溶劑。對於兩種液體所組成的溶液,通常把含量較多的組分叫溶劑,少者叫溶質。分為無機溶劑和有機溶劑兩大類。水是應用最廣泛的無機溶劑,酒精、汽油、氯仿及丙酮等是常用的有機溶劑。
2、溶酶結晶多為直接分裝。結晶成品多緻密,堅硬。溶媒結晶粉針,分裝的是葯物粉末一般抗生素多用溶媒結晶粉,而生物製品以及一些生化葯物選用凍干工藝。通常包裝在玻璃或塑料的輸液瓶或袋中,不含防腐劑或抑菌劑。使用時通過輸液器調整滴速,持續而穩定地進入靜脈,以補充體液、電解質或提供營養物質。
3、輸液(infusion solution )是由靜脈滴注輸入體內的大劑量(一次給葯在100ml以上)注射液。通常包裝在玻璃或塑料的輸液瓶或袋中,不含防腐劑或抑菌劑。使用時通過輸液器調整滴速,持續而穩定地進入靜脈,以補充體液、電解質或提供營養物質。由於其用量大而且是直接進入血液,故質量要求高,生產工藝等亦與小針注射劑有一定差異。
Ⅳ 輸液時間計算
(一)調節輸液速度的原則 1.輸液速度應根據病人的年齡、病情、葯物性質進行調節,一般成人40~60滴/分,兒童20~40滴/分。 2.對年老、體弱、嬰幼兒、有心肺疾患的病人輸入速度宜慢;對嚴重脫水、心肺功能良好的病人輸液速度可適當加快。 3.一般溶液輸入速度可稍快;而高滲鹽水、含鉀葯物、升壓葯物等輸入速度宜慢。 (二)輸液速度的計算 在輸液過程中,溶液每毫升的滴數(滴/毫升)稱為該輸液器的滴系數。各廠家生產的輸液器滴系數不同,臨床常用的有10、15、20、50等幾種型號。靜脈輸液的速度及輸液所用時間的計算方法如下: 1.已知輸入液體的總量和預計輸完所用的時間,求每分鍾滴數。 每分鍾滴數=液體的總量(ml)×滴系數(滴/毫升)/輸液所用時間(min) 2.已知輸入液體的總量和每分鍾滴數,求輸完液體所用的時間。 輸液所用時間(h)=液體的總量(ml)×滴系數(滴/毫升)/每分鍾滴數(滴/分)×60(min) UID9 帖子124 精華0 積分0 閱讀許可權100 在線時間39 小時 注冊時間2008-4-1 最後登錄2008-4-28 查看詳細資料 引用 使用道具 報告 回復 TOP
Ⅳ 輸液時間計算公式
輸液時間(分)=[ 液體總量(ml)×每毫升相當的滴數(15滴)]÷每分鍾滴數
輸液總量為500毫升,每分鍾滴數為60滴,求輸液時間就是500乘以15,再除以60,結果是125分鍾。
每分鍾滴數(滴)=[ 液體總量(ml)×每毫升相當的滴數(15滴)]÷輸液時間(分)
(5)配置輸液液體有效期擴展閱讀:
臨床常用的輸液器滴系數有10、15、20滴/ml三種型號,根據輸液器滴系數可進行如下公式推理,每小時輸入的毫升數(ml/h)=(滴/min)×60(min/h)/滴系數(滴/ml)。
因此,當滴系數為10、15、20滴/ml時,分別代入上述公式即可得出:
(1)滴系數為10滴/ml,則:每小時輸入的毫升數=(滴數/min)×6
(2)滴系數為15滴/ml,則:每小時輸入的毫升數=(滴數/min)×4
(3)滴系數為20滴/ml,則:每小時輸入的毫升數=(滴數/min)×3
每個輸液器其滴系數是固定不變的,故在已知每小時輸入的毫升數和每分鍾滴數兩者之間的任意一個變數,利用上述3個公式,即可得出另一個變數。
Ⅵ 點滴輸液100ml液體 要求一個小時打完 那麼每分鍾滴速為多少
滴速為5/3毫升每分鍾。
1小時=60分鍾
點滴輸液100ml液體,要求一個小時打完,
運用除法,列式可得:
100/60=5/3 ml/min
所以滴速為5/3毫升每分鍾。
(6)配置輸液液體有效期擴展閱讀:
根據臨床要求和輸液本身的性質,輸液有以下特點:
1、輸液用量大,對熱原、澄明度、無菌、pH、滲透壓等要求比小容量注射液更為嚴格,pH接近體液pH,避免過酸過鹼。
2、輸液一般包裝於密閉的中性硬質玻璃瓶及輕便的特製塑料瓶或袋。輸液的容積一般在100ml以上,大者有1000ml,臨床廣泛用於重危症患者的搶救和治療。
3、輸液不能採用混懸液及油制溶液,一般製成澄明的溶液,多以靜脈滴注給葯。
4、輸液,特別是某些血容量擴充劑,如右旋糖酐注射液等,要求具有一定的膠體性、比重、黏度和滯留性等血流變性質,以起到增加血漿容量的作用。
5、輸液多以水作溶劑,不得加人任何抑菌劑,從配製到滅菌應控制在4小時內完成。
Ⅶ 醫療中輸液的流程是那些
先由醫生開具處方和輸液單後從葯房取葯後將葯物交給護士,護士三查七對後給予患者輸液(有些葯物使用前還需皮試的!),輸液速度由醫生護士決定,輸液結束後拔針後針孔予壓迫止血,患者還需觀察一段時間方能離院!
Ⅷ 靜脈輸液正確操作步驟
1、洗手,戴口罩,備齊用物,放置合理。
2、根據醫囑取葯,核對葯液瓶簽(葯名、濃度、劑量、使用方法、有效期),檢查液體質量(葯液有無沉澱、混濁、變色、絮狀物;瓶體有無裂縫,瓶口有無松動),貼輸液卡。
3、配液:將鋁蓋中心部分打開,常規消毒瓶口,按醫囑再次查對葯名、濃度、劑量、使用方法、患者姓名、床號;抽吸葯液加入所需葯物,瓶口壓瓶貼,再次查對並簽名,無誤後放於治療車上,空安瓿置於盒內。
4、推車至床旁,持執行本對床號、姓名,解釋、詢問需要,囑排便。
5、持輸液架到床邊調高度60-80cm。
6、鋪治療巾、扎止血帶、選血管、松止血帶。
7、再次查對葯名、劑量、濃度、時間、用法,檢查質量。打開輸液器,針頭插入液瓶口,關調節夾、掛輸液架上、排氣一次成功,要求液面在莫菲氏滴管的1/3—1/2 處,液面以下皮管內無氣泡、接頭處無液體流出,管道掛滴管處。
8、常規0.5%碘伏棉簽消毒皮膚2 次,直徑8 ㎝,備膠布,在穿刺點上方10-15 ㎝處扎止血帶。
9、取下輸液管道,再次檢查皮管內有無氣泡,排盡針頭內氣體。
10、囑病人握拳,持針柄與皮膚呈15-30°穿刺,見回血後,將針頭少送少許,松止血帶,松拳、松調節夾,膠布固定,收回治療巾、止血帶。
11、調節滴數:成人60-80 滴/分,兒童20-30 滴/分,觀察穿刺局部情況,詢問病人感覺。
12、再次查對床號、姓名、葯名、濃度、劑量、時間、用法,整理衣被,交待注意事項。
13、填寫輸液巡迴卡,填寫輸液者姓名於輸液瓶簽上。
14、整理用物歸位、洗手。
15、輸液完畢,啟膠布,反折皮管(或關調節器),快速拔針,壓迫1-2 分鍾至不出血為止,記錄輸液結束時間。
16、整理衣被,詢問病人需要,放下輸液架,提瓶,將輸液架放於妥當位置。
17、排盡余液,處理輸液器,將輸液器針頭等銳利部分剪下放於銳器盒內,其它部分放於醫用垃圾袋內。
18、洗手。
Ⅸ 出現輸液反應時的液體保存幾天
輸液常見液體不滴的原因及解決方法
靜脈輸液是利用大氣壓和液體靜壓形成的輸液系統內壓高於人體靜脈壓的原理,將無菌葯液直接輸入靜脈內。在臨床的應用中,既平常又重要.護士每天在輸液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液體不滴,輸液不能繼續進行的現象。這時候就需要護士掌握輸液常見液體不滴的原因及解決的方法。
1、檢查輸液器是否折疊
患者活動的原因,只要把輸液器折疊部拉開即可。
2、針頭滑出血管外
液體進入皮下組織,局部腫脹疼痛。應消除患者緊張情緒,另選血管重新穿刺。原來穿刺部位按壓片刻至不出血。
3、針頭斜面緊貼血管壁
這可能與患者活動及未固定穩固有關。檢查針頭斜面是否緊貼血管壁。應調整針頭位置或適當改變肢體的位置,直到液體順利滴入。
4、.輸液器的排氣針是否堵塞
排氣孔堵塞影響輸液瓶內負壓也可使液體不滴;時間長了還可引起頭皮針處有回血出現。只需另換排氣管即可。
5、針頭阻塞
1)可先用一手捏住滴管下端輸液管,另一手擠壓靠近針頭的輸液管,若感覺有阻力,鬆手後又無回血,表示針頭已阻塞,應更換針頭重新穿刺。
2)排氣針及進液針堵塞很多情況下原於針尖扎瓶塞時被皮塞所堵。出現這種情況時必須要用小號無菌注射器將其巧妙取出,若取不出皮塞可以重新更換輸液器確保輸液的通暢,
排堵時間不宜過長。
6、壓力過低
由於患者周圍循環不良或輸液瓶位置過低所致。可適當抬高輸液瓶位置。
7、靜脈痙攣
由於患者對疾病及新環境的緊張、天氣的寒冷肢體暴露在外、輸液的溶液溫度過低等因素所致。可安慰患者盡量消除不良情況,局部可用熱水袋或熱毛巾熱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