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手術同意書不是本人簽字或家屬簽字生效嗎
手術同意書不一定非得本人簽,直系親屬都可以,像父母,子女,女婿,媳婦,孫子輩的也可以。家屬之外的一般不贊同,要看什麼情況了,比如重傷患者,像是手傷者,寫不了字的可以按手印。非得一定要非親屬,自己也沒能力完成,原則上可以找人代簽。不過很麻煩,最好要有關部門出具證明。以免以後發生糾紛。像是公證處的公證證明等,類似有法律效益的文件。
⑵ 一般手術協議書是什麼時候簽啊
程序確實是這樣的。術前談話和協議簽署是為了向你交代手術可能的風險,讓你預先有所了解。
作任何事都有風險,何況手術?即便手術醫生盡全力了,有些風險還是事先說不準的。
但是盡管說了這么多危險的術後情況,但手術醫生在手術時還是會盡全力的——這是現在很多病人沒想通的一點:沒事把你開壞了,對他有什麼好處了?!
比如你對什麼葯過敏了,但術前過敏實驗時你沒有表現出來,而手術時確實就是過敏了?你說怪誰?過敏試驗不是手術醫生和醫院發明的啊,它也原來就不是100%準的。但醫院不能不買不用啊,如果是99%准,那至少可以鑒別99%的病人。但如果碰巧你就是那1%,醫院不知道,你也不知道啊,所以不能怪你,但可也不能怪醫院啊。有99%準的,醫院決不會買98%的
一旦這種無法避免的風險發生了,責任不在他;當然,也不在你。術前協議是為了說明這些,你不簽醫生確實沒有辦法給你開手術。想明白了就放心簽吧,如果覺得手術有問題是醫生造成的,簽了也還是可以追究責任的。
⑶ 手術前要簽字時那個法律規定的
是《病歷書寫基本規范》規定的,屬部門規章。
《病歷書寫基本規范》第十條規定:
對需取得患者書面同意方可進行的醫療活動,應當由患者本人簽署知情同意書。患者不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時,應當由其法定代理人簽字。
患者因病無法簽字時,應當由其授權的人員簽字。
為搶救患者,在法定代理人或被授權人無法及時簽字的情況下,可由醫療機構負責人或者授權的負責人簽字。
因實施保護性醫療措施不宜向患者說明情況的,應當將有關情況告知患者近親屬,由患者近親屬簽署知情同意書,並及時記錄。
患者無近親屬的或者患者近親屬無法簽署同意書的,由患者的法定代理人或者關系人簽署同意書。
(3)手術同意書簽字有效期擴展閱讀:
手術前要簽字的原因:
任何大小、簡單容易、復雜疑難的醫療操作,包括檢查和治療措施都有可能發生意外。有主觀的,也有客觀的。有的可以預見而可以採取措施防止或減少發生,也有的難以預料,還沒有辦法防止或糾治。
病情重、復雜的發生的機會要多一些,但是病情輕的也有可能發生嚴重的意外。醫生和患者以及患者家屬的目標是一樣的,都希望手術順利,不發生任何意外。
手術的必要性和可能發生的意外,醫生應該讓患者以及患者家屬事先有所了解,家屬也可以提出一些問題,幫助醫生了解患者的某些特殊情況,或者過去發生過的一些問題,使醫生能做准備。患者家屬也可以根據醫生給出的一些實際情況決定是否手術。
因此,手術簽字也叫「患者知情同意書」。等醫患雙方都達成共識,可以區分責任界限,避免不必要的醫患糾紛的發生。
手術同意書上的內容都是與手術有關聯的,是醫生在咨詢過程中,反復說明過的內容精煉地以條文形式印刷在紙上。
讓接受手術者簽字,也就是要再次提醒簽字者必須重視手術同意書的內容。在手術前簽字,證明你已經同意醫生在手術同意書中所說的全部事項,理解其含意,並且自願地接受手術。
手術同意書能有效地督促手術醫生實事求是地說明手術目的、過程、效果、愈後及並發症、不理想等做出客觀的解釋及處理方法,接受手術者也可以在手術前將自己的特殊要求記錄在手術同意書上,這使雙方的合法權益均能得到有效地保證。
對手術前無文字記錄的談話,在任何時候、任何場合下都不會有任何的意義。如果沒有術前簽字,手術醫生和病人都要三思而行。
⑷ 96手術同意書在醫院能保持多少年能放到現在嗎
手術同意書都跟病歷在一起的,一般門診病歷保存15年,住院病歷保存30年。
⑸ 手術同意書可以由患者本人簽可以的嗎
【1】病人神志清醒,生活上有自理能力,手術較小,
病人本人看過手術書上的注意事項,
手術後的會引起不良後果後,可以病人自己簽字,做手術。
【2】如果手術較大,病人神志不是很清醒,應該有病人近親屬簽字同意手術。
【3】有時病人不搶救,會錯過最佳時機,有生命危險。
病人親屬不在場,沒有病人近親屬簽字,
醫院會對手術過程全程錄像,會給病人做手術。
央視介紹過這樣負責的好醫院,搶救病人及時,家屬到醫院來非常受感動。
⑹ 為什麼要在手術同意書上簽字
在正規的美容外科,手術前醫生會讓每一位接受手術者在手術同意書上簽字。手術同意書上的內容都是與手術有關聯的,是醫生在咨詢過程中,反復說明過的內容精煉地以條文形式印刷在紙上。讓接受手術者簽字,也就是要再次提醒簽字者必須重視手術同意書的內容。在手術前簽字,證明你已經同意醫生在手術同意書中所說的全部事項,理解其含意,並且自願地接受手術。 手術同意書能有效地督促手術醫生實事求是地說明手術目的、過程、效果、愈後及並發症、不理想等做出客觀的解釋及處理方法,接受手術者也可以在手術前將自己的特殊要求記錄在手術同意書上,這使雙方的合法權益均能得到有效地保證。對手術前無文字記錄的談話,在任何時候、任何場合下都不會有任何的意義。如果沒有術前簽字,手術醫生和病人都要三思而行。 附:手術同意書的樣式。手術同意書 我同意接受王志軍醫師為我做美容外科手術。 手術的性質特點和個體差異決定了手術具有一定的風險和各種並發症(如出血、感染、切口瘢痕等)的可能,醫師已對我解釋清楚,我完全理解。對於手術中的意外情況和術後並發症,我同意接受醫師所採取的必要措施,妥善處理。我理解並同意在手術中採用硅橡膠類或組織代用品,術後可能有感染或排異反應,需取出假體或重新手術。 我知道人體的兩側並不完全相同,因此美容外科手術也不可能使兩側(如雙眼皮、雙側乳房)完全一樣。大面積的抽脂手術,是醫師的手工操作,受下層的肌肉影響也不可能絕對的平整。美容外科手術也是一種創傷,對肌體組織有一定的損傷,可能會出現(如皮膚青紫、腫脹、皮下硬結及皮膚色素沉著等)副作用,甚至還可能留有微小的瘢痕,通常經過一個月至一年這些副作用會漸漸地消退。 我同意由醫師根據手術情況,決定所採取的麻醉方式,或由麻醉師負責執行。我完全理解麻醉是一個獨立的醫療過程,也存在發生並發症的可能。 我知道醫學和手術並不是一門十分完善的學科,醫師將盡力爭取達到最佳手術效果。但對手術結果,醫師不可能作擔保或保證。 我同意術前術後對本人及手術過程進行拍照或攝像。同意醫師因教學和研究需要在專業書刊上發表,但不得公開我的姓名。同意這些資料歸醫師所有。 為了教學和醫學研究發展的需要,我同意參觀者觀摩手術。
⑺ 手術同意書醫生需要簽字嗎
手術同意書不用醫生簽字,會蓋有醫院的公章。
第五十五條醫務人員在診療活動中應當向患者說明病情和醫療措施。需要實施手術、特殊檢查、特殊治療的,醫務人員應當及時向患者說明醫療風險、替代醫療方案等情況,並取得其書面同意;不宜向患者說明的,應當向患者的近親屬說明,並取得其書面同意。
醫務人員未盡到前款義務,造成患者損害的,醫療機構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五十六條因搶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緊急情況,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親屬意見的,經醫療機構負責人或者授權的負責人批准,可以立即實施相應的醫療措施。
醫生代表著醫院,所以醫院是一切證明。
⑻ 手術同意書是否有法律效力
一、手術同意書,由患者本人簽字同意。本人不能簽字或者不適宜簽字的,由患者的近親屬簽字同意(如配偶、父母、子女等)。 二、手術後果及相關措施未通過上述途徑告知患者或者其近親屬,對手術造成的非醫療需要的損害,醫院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三、不過,嚴格來說,手術同意書是否簽字與醫院是否承擔責任之間沒有直接關系。即如果醫院的醫療行為沒有過錯,沒有給患者造成非醫療需要的損害,即使沒有患者簽字,也不需要承擔賠償責任;如果醫院的醫療行為具有過錯,即使有患者的簽字,也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侵權責任法》 第五十四條患者在診療活動中受到損害,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有過錯的,由醫療機構承擔賠償責任。 第五十五條醫務人員在診療活動中應當向患者說明病情和醫療措施。需要實施手術、特殊檢查、特殊治療的,醫務人員應當及時向患者說明醫療風險、替代醫療方案等情況,並取得其書面同意;不宜向患者說明的,應當向患者的近親屬說明,並取得其書面同意。 醫務人員未盡到前款義務,造成患者損害的,醫療機構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五十六條因搶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緊中國情況,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親屬意見的,經醫療機構負責人或者授權的負責人批准,可以立即實施相應的醫療措施
⑼ 手術同意書上自己簽字,請問可以自己簽
一般都是親屬簽字
風險小較好
如果涉及風險大,自己簽的字,說不清楚啊
簽字就是風險告知,這個是形式,風險仍然存在的
⑽ 醫生手術知情同意書簽字日期是列印的還是手寫的
簽字的時候一般都是手寫,手寫的名字,加上手寫的,簽字日期
但是實際上簽字日期不是最重要的名字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