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該公司調整折舊年限的政策是否符合要求 ;折舊年限調整前後對公司利潤的影響
從你的數據看,你們企業調整折舊的方式是加速折舊,減少了折舊年限,這是符合國家政策的。而增加的2億多折舊額,是會影響當年和未來的年實現利潤額的,因為折舊額要計入成本。即損益表上體現的利潤減少了,成本增大了。
⑵ 關於固定資產折舊年限的變更
根據企業會計准則(制度)的有關規定,固定資產折舊年限的改變,屬於會計估回計變更,而不屬於會計政策變更。答
題中,「母公司告知折舊年限按6年」,「不然涉及納稅調整」。這樣,如果將固定資產折舊年限由3年改變為6年按照會計估計變更處理的話,那麼,當年仍然將涉及納稅調整,因為,6月份的折舊額計算與稅法規定不一致。因此,為了達到「母公司」的要求,題中固定資產折舊年限的改變,按照會計差錯更正處理較為妥當,即:6月份即已經確定固定資產折舊年限為6年,但因某種原因錯誤的運用了3年的折舊年限,該差錯於7月份發現並加以調整。
當然,將該固定資產折舊年限的改變,按照會計估計變更採用未來適用法進行處理,也不是不可以。
⑶ 固定資產變更折舊年限 納稅調整
1、固定資產折舊時間的差異
在會計處理上,
固定資產應當按月計提折舊, 當月增加的固定資產, 當月不得計提折舊, 從下月起計提折舊; 當月減少的固定資產, 當月仍計提折舊,
從下月起不計提折舊。固定資產提足折舊後, 不論能否繼續使用, 均不再計提折舊; 提前報廢的固定資產,
也不再補提折舊。已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但尚未辦理竣工決算的固定資產, 應當按照估計價值確定其成本,並計提折舊; 待辦理竣工決算後,
再按實際成本調整原來的暫估價值, 但不需要調整原已計提的折舊額。
在稅務處理上,
企業應當從固定資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計算折舊; 停止使用的固定資產, 應當從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計算折舊。對已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但尚未辦理竣工決算的固定資產,
按照估計價值確定其成本計提折舊, 不符合稅法的確定性原則, 不得稅前扣除, 應進行納稅調整; 必須在辦理竣工決算後, 再按實際成本確定其計稅基礎,
計提折舊在稅前扣除。
2、固定資產折舊年限的差異
在會計處理上,
按照新會計准則規定折舊年限是由企業根據固定資產的性質和使用情況合理確定的, 應考慮使用過程中的維護、修理,
以及有形、無形損耗等相關因素。因此會計上折舊年限的估計, 應當按以下方式進行設定: 一是使用時間; 二是工作時間、時效; 三是生產產品產量。
在稅務處理上,
稅法就每一類固定資產的最低折舊年限作出了規定: 房屋、建築物為20 年; 火車、輪船、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 年;
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以及與生產經營有關的器具, 工具等為5 年;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電子設備,為3年。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第三十二規定,
企業的固定資產由於技術進步等原因, 確需加速折舊的可以縮短折舊年限。
⑷ 如何調整固定資產折舊年限需要什麼程序
沒有過戶的舊房產不可以做為該廠的資產
固定資產,是指同時具有下列特徵的有形資產:
(一)為生產商品、提供勞務、出租或經營管理而持有的;
(二)使用壽命超過一個會計年度。
使用壽命,是指企業使用固定資產的預計期間,或者該固定資產所能生產產品或提供勞務的數量。
固定資產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才能予以確認:
(一)與該固定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
(二)該固定資產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
固定資產應當按照成本進行初始計量。
外購固定資產的成本,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使固
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所發生的可歸屬於該項資產的運輸費、裝卸費、安裝費和專業人員服務費等。
以一筆款項購入多項沒有單獨標價的固定資產,應當按照各項固定資產公允價值比例對總成本進行分配,分別確定各項固定資產的成本。
購買固定資產的價款超過正常信用條件延期支付,實質上具有融資性質的,固定資產的成本以購買價款的現值為基礎確定。實際支付的價款與購買價款的現值之間的差額,除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17號——借款費用》應予資本化的以外,應當在信用期間內計入當期損益。
自行建造固定資產的成本,由建造該項資產達到預定可
使用狀態前所發生的必要支出構成。
應計入固定資產成本的借款費用,按照《企業會計准則
第17 號——借款費用》處理。
投資者投入固定資產的成本,應當按照投資合同或協
議約定的價值確定,但合同或協議約定價值不公允的除外。
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企業合並和融資租賃
取得的固定資產的成本,應當分別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7 號——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企業會計准則第12 號——債務重組》、《企業會計准則第20 號——企業合並》和《企業會計准則第21 號——租賃》確定。
確定固定資產成本時,應當考慮預計棄置費用因素。
後續計量
企業應當對所有固定資產計提折舊。但是,已提足折
舊仍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產和單獨計價入賬的土地除外。
折舊,是指在固定資產使用壽命內,按照確定的方法對應計折舊額進行系統分攤。
應計折舊額,是指應當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的原價扣除其預計凈殘值後的金額。已計提減值准備的固定資產,還應當扣除已計提的固定資產減值准備累計金額。
預計凈殘值,是指假定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壽命已滿並處於使用壽命終了時的預期狀態,企業目前從該項資產處置中獲得的扣除預計處置費用後的金額。
第十五條企業應當根據固定資產的性質和使用情況,合理確定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和預計凈殘值。
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
企業確定固定資產使用壽命,應當考慮下列因素:
(一)預計生產能力或實物產量;
(二)預計有形損耗和無形損耗;
(三)法律或者類似規定對資產使用的限制。
企業應當根據與固定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的預期實
現方式,合理選擇固定資產折舊方法。
可選用的折舊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和年數總和法等。
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第十八條固定資產應當按月計提折舊,並根據用途計入相關資產的成本或者當期損益。
企業至少應當於每年年度終了,對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和折舊方法進行復核。
使用壽命預計數與原先估計數有差異的,應當調整固定資產使用壽命。
預計凈殘值預計數與原先估計數有差異的,應當調整預計凈殘值。
與固定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預期實現方式有重大改變的,應當改變固定資產折舊方法。
固定資產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和折舊方法的改變應當作為會計估計變更。
固定資產的減值,應當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8 號——資產減值》處理。
⑸ 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可否調整
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可以調整。
從會計准則的要求來說,企業至少應當於每年年度終了,對固定資產使用壽命和預計凈殘值進行復核,如有確鑿證據表明,固定資產使用壽命預計與原先估計數有差異,應當調整固定資產使用壽命。
固定資產使用壽命的改變應作為會計估計變更,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28號---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會計差錯更正》處理。
⑹ 固定資產折舊年限變更如何處理
【問題】 我公司是一家外商獨資化工廠,廠內的生產線是由自己組織安裝建設,計入在建工程後結轉為固定資產。但是實際狀況中生產線中反應釜使用年限達8年至10年,其釜與釜相連接管道和閥門使用期限可能只有6個月到2年。請問是否可以將這部份的管材配件調整出機器設備,折舊年限10年改為傳導設備或配套設備折舊年限的2年至3年? 【解答】 《企業會計准則第4號——固定資產》第五條規定,固定資產的各組成部分具有不同使用壽命或者以不同方式為企業提供經濟利益,適用不同折舊率或折舊方法的,應當分別將各組成部分確認為單項固定資產。 化工生產線還應按照《固定資產分類與代碼》(GB/T14885-1994)規定進行固定資產相應分類。企業可依據具體情況,確認是否將生產線分割成:生產線、管道和閥門。 企業應當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4號——固定資產》第十五條規定根據固定資產的性質和使用情況,合理確定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和預計凈殘值。 根據《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十條規定,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一)房屋、建築物 ,為 20年;(二)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三)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四)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五)電子設備,為3年。 根據上述規定,化工生產線稅法規定的折舊年限為:不低於十年。若會計上的折舊年限低於10年,則需進行納稅調整。
⑺ 企業能自行變更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嗎
從會計准則的要求來說,為真實反映固定資產為企業提供經濟利益的期間及每期實際的資產消耗,企業至少應當於每年年度終了,對固定資產使用壽命和預計凈殘值進行復核,如有確鑿證據表明,固定資產使用壽命預計與原先估計數有差異,應當調整固定資產使用壽命。
固定資產使用壽命的改變應作為會計估計變更,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28號---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會計差錯更正》處理。
⑻ 固定資產折舊年限變更 以前年度的折舊需要調整嗎
不需要調整。
固定資產折舊年限變更屬於會計估計變更。《企業會計准則28 號——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差錯更正》第九條規定: 企業對會計估計變更應當採用未來適用法處理。
即不需要計算會計政策變更產生的累積影響數,也無須重編以前年度的會計報表,只需要在會計估計變更當期和未來期間確認會計估計變更影響數。
(8)企業折舊年限調整擴展閱讀:
會計估計,不改變以前期間的會計估計,也不調整以前的報告結果。
為了使不同期間的財務報表能夠可比,如果以前期間的會計估計變更的影響數計入了日常經營活動損益,則以後期間也應計入日常經營活動損益;如果以前期間的會計估計變更的影響數計入特殊項目,則以後期間也應計入特殊項目。
會計估計變更僅影響變更當期的,其影響數應當在變更當期予以確認。如,企業原按應收款項余額的5%提取壞賬准備,由於企業不能收回應收款項的比例已達 10%,則企業改按應收款項的10%提取壞賬准備。既影響變更當期又影響未來期間的,其影響數應當在變更當期和未來期間予以確認。
如,應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其有效使用年限或預計凈殘值的估計發生的變更,常常影響變更當期資產以後使用年限內各個期間的折舊估計變更。如果不易區別是會計政策變更,還是會計估計變更,則應視為會計估計變更,並按會計估計變更的核算方法進行處理。
⑼ 我們公司的固定資產,年度中間做了折舊年限的變更調整,那麼變更之前幾個月份的折舊需要調整嗎
不需要調整
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變更,屬於會計估計變更,《企業會計准則專第28號——會計政屬策、會計估計變更和差錯更正》第九條規定:企業對會計估計變更應當採用未來適用法處理。會計估計變更僅影響變更當期的,其影響數應當在變更當期予以確認;既影響變更當期又影響未來期間的,其影響數應當在變更當期和未來期間予以確認。
依據上述規定,貴公司在年度中間做了折舊年限的變更調整,對於變更之前幾個月份的折舊不需要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