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國債收益率差」是什麼意思
國債收益率差是指今天國債的收益率與上一年收益率的差值。具體來講:
國債收益率是指投資於國債債券這一有價證券所得收益占投資總金額每一年的比率。按一年計算的比率是年收益率。債券收益率通常是用年收益率「%」來表示。
比如今年國債的收益率為105%,去年的是103%,那麼這個率差就是2%
⑵ 10年期國債與3個月期國債利率差減小意味著什麼請解釋一下
以為著國家要讓熱錢流入市場,緩解通縮。
⑶ [轉載]為什麼可以把長短期國債利差的增減變化當做研判
答案是肯定的。一般地,根據投資者的風險偏好及風險溢價理論,長期國債的收益率要比短期國債的收益率高,因為長期國債的期限相對較長,潛在的不確定性因素就會較多,所以相比短期國債而言,就要有一定的風險溢價補償。 因為根據過往經驗,一般地,在經濟擴張期, GDP的增長幅度和通貨膨脹的速度都較大,且市場名義利率保持不變或有小幅提高(一般在經濟擴張期,利率的提升幅度要小於CPI的增長幅度)。這樣一來,一旦投資者意識到經濟即將要步入擴張時期的話,他們就會相應地增加短期國債的持倉量而減少長期國債的持倉量,這樣一來的結果便是:短期國債由於受到市場的追捧,價格自然上漲而收益率下降;長期國債由於受到市場的拋壓,價格自然下跌而收益率上升。於是,長短期國債的利差便加大。 同理,根據過往經驗,一般地,在經濟緊縮期, GDP的增長幅度緩慢, CPI的值也較小或為負,同時市場名義利率保持不變或有小幅下降(一般在經濟緊縮期,利率的下降幅度要小於CPI的下降幅度)。這樣一來,一旦投資者「嗅到」經濟即將步入緊縮期的話,他們就會相應地增加長期國債的持倉量而減少短期國債的持倉量,這樣一來的結果便是:長期國債由於受到市場的追捧,價格自然上漲而收益率下降;短期國債由於受到市場的拋壓,價格自然下跌而收益率上升。於是,長短期國債的利差便收窄。 總之,長短期國債利差的變化取決於投資者風險偏好的變化。當宏觀經濟轉好(經濟擴張)時,通脹預期開始不斷增強,投資者通常放棄配置長期債券轉而配置短期債券甚至股票之類的高風險資產,此時長短期債券的利差開始不斷擴大;當宏觀經濟惡化(經濟緊縮)時,投資者預期未來將面臨通縮的局面,投資者通常放棄配置短期債券甚至股票之類高風險資產轉而配置長期債券,此時長短期債券的利差開始不斷縮小。
⑷ 如何利用國債期限利差預測資產價格
債券利差是指債券所帶來的收益與該項投資的融資成本的差額。利差,顧名思義,就是利率之差。利差倒掛會使一些國際游資(hot money)從原來利率低的國家流動到現在利率高的國家,比如在美聯儲兩次降息後,狂瀉近千點的中國股市馬上有了積極反應。
⑸ 長短期國債利差
解釋利率的期限結構差異,我覺得流動偏好理論比較好。
流動性偏好理論(Liquidity preference theory)由希克斯(Hicks,1939)和
卡爾博特森(Cubertson,1957)提出,其基本假定為:投資者是風險厭惡型的,一
定利率下長期債券價格的較大波動使得他們一定會要求補償與長期債券相伴的
市場風險, 因此短期債券利率水平要低於長期債券,范.霍恩(Van.Horne,1965)
認為,遠期利率除包括預期信息之外,還包括風險因素,它可能是對流動性的補
償。
流動性偏好理論認為風險和預期是影響國債利率期限結構的兩大因素,由於
經濟活動具有不確定性,對未來短期利率是不能完全預期的。投資者是風險厭惡
的,並更加願意持有短期的債券資產,並要求長期債券資產有一定的利率補償(貼
水)。借款人(債券發行方)偏好於發行長期債券,並且願意支付相應的利率補
償。
採取一次持有到期的長期債券投資比採取多次投資短期債券並進行轉期的
投資戰略風險要高,所以兩種投資戰略的收益不同。到期期限越長,利率變動的
可能性越大,利率風險就越大,投資者為了減少風險,偏好於流動性較好的短期
國債。長期債券的收益率相對於短期債券收益率有一個流動性升水。期限長的債
券利率相對於短期債券利率,在參考預期理論之外,投資者還要求有一部分由於
流動性差別而導致的貼水(或稱風險報酬)。
即:
(1+ Rn )n = (1+ R1)(1+ R2 + L1)(1+ R3 + L2)
(1+ Rn + Ln )
?1
式中L1、…、Ln 為未來各時期的流動性報酬。
當然,市場分割理論和純預期理論也有各自的道理,但流動性偏好理論看作是兩種理論的折中,似乎各有說服力。
偶的水平有限,如有差錯,希望高人指正
⑹ 國債五年裡利息怎麼算
國債利率五年期是4.27%,所以如果購買3萬五年期國債,那麼利息是30000*4.27%*5=6405
拓展說一下,如果是三年期,利率是4%演算法同上。
利率定價:
國債利率的確定主要考慮以下因素:
1、金融市場利率水平。國債利率必須依據金融市場上各種證券的平均利率水平而定。證券利率水平提高,國債利率也應提高,否則國債發行會遇到困難;金融市場平均利率下降時,國債利率水平也應下調,否則政府會蒙受損失。
2、銀行儲蓄利率。一般說來,公債利率以銀行利率為基準,一般要略高於同期銀行儲蓄存款利息,以利於投資者購買國債。但不要過高於銀行儲蓄存款利率,否則形成存款「大搬家」。
3、政府的信用狀況。一般情況下,由於政府信譽高於證券市場私人買賣證券信譽,所以在政府信譽高的情況下,國債利率適當低於金融市場平均利率水平。但如果政府信譽不佳,就必須提高國債利率,才能保證國債順利發行。
(6)國債期限利差收窄擴展閱讀:
種類:
(1)以國家舉債的形式為標准,國債可以分為國家借款和發行債券。國家借款是最原始的舉債形式。現代國家在向外國政府、銀行、國際金融組織等舉借外債和本國中央銀行借債時主要採取這種形式。但借款通常只能在債務人數量較少的條件下進行。在應債主體很多的情況下,則應採用發行債券的形式。
(2)以國債發行的地域為標准,國債可以分為內債和外債。內債是在本國的借款和發行的債券。外債則是向其他國家政府、銀行、國際金融組織的借款和在國外發行的債券。
(3)以債券的流動性為標准,國債可以分為可轉讓國債和不可轉讓國債。國家的借款通常是不能轉讓的,只有債券才有上市轉讓的可能。債券能否上市轉讓,即是否具有流動性是決定債券吸引力大小的重要因素。
(4)以國債的償還期限為標准,國債可以分為長、中、短期國債。一般將償還期限在一年以內的國債,稱為短期國債,十年以上的稱為長期國債,介於二者之間的稱為中期國債。
⑺ 為什麼公司債券和美國國債之間息差的收窄是經濟復甦的先兆
資金都流入到風險稍高的公司債上,即表示資金看好未來經濟,以及股份公司的前景,只有經濟復甦的可能,資金才從國債撤退到進入公司債、股票。
⑻ 2年期國債收益率、10年期國債收益率、10年國債與2年國債收益率利差數據哪裡拿
http://yield.chinabond.com.cn/icbweb/index.htm?lx=yc
中國債券信息網
⑼ 個人國債期限是多久
短期國債通常是指發行期限在1年以內的國債,主要是為了調劑國庫資金周專轉的臨時性餘缺,並具有較大的流屬動性;中期國債是指發行期限在1年以上、10年以下的國債(包含1年但不含10年),因其償還時間較長而可以使國家對債務資金的使用相對穩定;長期國債是指發行期限在10年以上的國債(含10年),可以使政府在更長時期內支配財力,但持有者的收益將受到幣值和物價的影響。
⑽ 什麼是債券的期限利差
就是不同期限債券的利息差, 一般長期債券的利息比短期債券的利息要高, 就是正的期限利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