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紀委關於上繳禮品禮金如何處理規定
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對黨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國內交往中收受禮品實行登記制度的規定 》關於上繳禮品禮金的規定如下:
1、第二條 黨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國內交往中,不得收受可能影響公正執行公務的禮品饋贈,因各種原因未能拒收的禮品,必須登記上交。
黨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國內交往(不含親友之間的交往)中收受的其它禮品,除價值不大的以外,均須登記。
2、第三條 按照第二條的規定須登記的禮品。自收受禮品之日起(在外地接受禮品的,自回本單位之日起)一個月內由本人如實填寫禮品登記表,並將登記表交所在機關指定的受理登記部門。受理登記的部門可將禮品的登記情況在本機關內公布。
登記的禮品按規定應上交的,與禮品登記表一並上交所在機關指定的受理登記的部門。
3、第四條 對於收受後應登記、上交的禮品在規定期限內不登記或不如實登記、上交的,由所在黨組織、行政部門或紀檢監察機關責令其登記、上交,並給予批評教育或者黨紀政記處分。
(1)禮金退還期限擴展閱讀
為了規范紀檢監察機關暫扣、保管和處置涉案款物工作,中央紀委出台了《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查辦案件涉案款物管理暫行規定》,同時又針對中央紀委的自辦案件也出台了相關的涉案款物管理規定,另外還有其他的相關規章制度,都對涉案款物的暫扣、保管以及處置監管進行了規范。
根據規定,紀檢監察機關處理涉案款物的工作,有多個部門參與,這些部門是各自分工、各負其責,相互監督、相互制約。在每一個環節上都非常嚴密謹慎,由案件審理室提出具體處理意見,紀檢監察室協同機關事務管理局負責具體辦理,案件監督管理室負責全過程的監督檢查。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科學院—《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對黨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國內交往中收受禮品實行登記制度的規定 》
⑵ 關於離婚彩禮退還的時間規定
我國法律並未對彩禮退還時間作出具體規定,但是符合以下條件的,可以在解除婚約時主張索回。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條規定:「當事人請求返還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的,如果查明屬於以下情形,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
(一)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的;
(二)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給付並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適用前款第(二)、(三)項的規定,應當以雙方離婚為條件。」此條件的規定,標志著人民法院正式以司法解釋的形式對於彩禮糾紛問題如何處理作出明確規定。
⑶ 法律規定收受禮品禮金多長時間退不算受賄
如果是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的禮金,直接構成受賄罪,如果是收受他人的禮金只專有為他人謀取利屬益才成立受賄罪。
如果上述情形已經完成,那麼已經構成受賄罪,退還禮金的行為可以理解為事後退贓,可以減輕處罰。
一般國家工作人員在法律允許范圍內,利用業余時間,以自己勞動為他人提供某種服務,從而獲得報酬不成立受賄。成立受賄關鍵就在於是否利用職務便利索取財物或收受他人財物並為他人某利益。
⑷ 什麼情況下可以退禮金
最常見的就是訂婚後,不管你們有沒有同居,女方只要變心了,男方就有全部權要回所以禮金,這個是所以人都知道的,
⑸ 法律規定2年後不能返還彩禮嗎
不是的。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條規定‚當事人請求返還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的,如果查明屬於以下情形,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
(一)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的;
(二)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給付並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適用前款第(二)、(三)項的規定,應當以雙方離婚為條件。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我國雖然不承認婚約的法律效力,但合法的婚約關系是受法律保護的。故如果要求返還彩禮的一方對婚約的破裂存在過錯,而另一方並無任何過錯,即使請求方存在生活困難,也不應再支持其返還彩禮的請求。比如請求返還彩禮方婚內出軌並離家出走,導致婚姻關系的破裂,離婚訴訟中其提出返還彩禮的請求,法院不應支持該請求。
不予返還彩禮的情況:
1、已經登記結婚並同居生活的。這種情形下一般不予返還,無論是理論上、司法解釋的規定上、司法實踐上還是風俗習慣上,認識是一致的,本文不再贅述。
2、男女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而同居生活時間較長的,一般應當以兩年以上。
3、男女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而同居生活期間生育子女的。男女雙方同居生活雖然沒有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是雙方的「婚姻」生活因生育子女,而更加牢固,因生育子女而更能成為一個名符其實的家庭。如果雙方解除這種所謂的「婚姻」關系,將會給女方造成更大的傷害。因此,確定這種情況下彩禮不再返還。
4、男女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而同居生活,所接受的彩禮確已用於共同生活的。
案例:
【案例】一女子在舉辦婚禮後,一再拒絕男方辦理結婚登記的請求,在數次協商無果之後,男方無奈起訴到法院要求女方及其家人返還彩禮及戀愛期間贈給女方的財物。日前,法院在審理後支持男方的訴請,要求女方返還彩禮和戀愛期間以結婚為目的贈與的財產。
2015年農歷八月,原告陳某經媒人介紹認識被告夏某,陳某按農村傳統習俗在訂婚時給了被告夏某金項鏈、金戒指、金吊墜等價值共計6844元,經媒人一次性給被告彩禮現金36600元。
2016年農歷正月十一,雙方按習俗舉辦了婚禮,但被告一直拖延不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之後被告外出,多次向原告索要錢款,原告通過微信支付和轉賬的方式向被告給付11800元。原告方多次要求被告回來協商,2016年7月12日被告回來,雙方協商婚姻及賠償事宜未果,幾天後被告外出,其後原告無法再聯繫到被告。
原告認為被告有騙婚之嫌,為此訴請法院要求夏某及其父母夏某某、陳某妹返還上述財物。
【說法】法院審理認為,原告彩禮是以男女雙方締結婚姻關系為前提支付的財物,根據法律規定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一方給付的彩禮另一方應予以返還。
本案中,原告、被告雖按農村習俗舉辦了婚禮,但因未辦理結婚登記,基於締結婚姻關系為前提給付的彩禮36600元應予以返還,且原告給付彩禮款時被告夏某及被告夏某某、陳某妹均在場,應視為共同接受人,一並承擔相應的返還責任,原告提出要求被告夏某及夏某某、陳某妹共同返還彩禮36600元的訴訟請求,應予支持。
對於原告在訂婚和結婚時送給被告的金戒指、金吊墜和金項鏈,也是以與其締結婚姻關系為前提的,屬於彩禮范疇,現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也未共同生活,故原告要求被告夏某返還黃金首飾價款6844元符合法律規定,法院應予支持。
對於原告通過微信、支付寶轉賬給被告夏某的11800元,因為支付寶轉賬賬單詳情上明確轉賬賬戶為夏某名字的是4400元,另微信轉賬7400元無法證明收款方是夏某本人,故被告應返還原告4400元。
綜上,法院判決被告夏某、夏某某、陳某妹共同返還原告陳某給付的彩禮36600元;被告夏某返還原告陳某給付的黃金首飾款6844元及支付寶轉賬的4400元。
⑹ 退還禮金的問題
暈。要五千給他五千,怎麼弄的那麼復雜了,哈哈。你說發生關系那是不能成立的,哈哈。你說你是處女,哈哈。人家還說人家是處男了,你說這事怎麼說了,所以啊,我覺的你趕快給他五千,不要讓他纏你就行了,不然天天沒好心情那可虧死了。你給他五千吧,全當兩個月沒發工資,或是發了讓賊偷了,碰這事,你也心理不好受,男的也心裡不好受,你不給錢,他要錢了,那還不是纏著你不放啊,換個清凈吧。回答不為積分,只是我也碰到過。
⑺ 分手後,起訴返還彩禮錢的有效期限為多長時間
你好,彩禮返還的條件《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版解釋(二)》權(下稱《婚姻法解釋(二)》)第十條規定:「當事人請求返還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的,如果查明屬於以下情形,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一)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的;(二)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給付並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適用前款第(二)、(三)項的規定,應當以雙方離婚為條件。
⑻ 請問禮金如何退還
建議講清楚給予禮金的時間?
⑼ 退還禮金
從法律角度來講,他們已經是夫妻關系,如果女方不願意和男方一起生活,南方有權要求退還禮金,但不會全部退還,如果女方執意不還,他們只能離婚,因為他們已經登記結婚並且在一起生活了,即使是一天,也是合法婚姻。婚姻事實上是一種合同關系。
從您的敘述當中看,我認為這是一起婚姻詐騙,您可以到公安機關報案,讓公安人員介入,這樣會讓您朋友的錢不會打水漂,而且能將片子繩之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