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不予處罰決定書應當在多少日內送達被侵害人
1.行政處罰文書應當由兩名以上執法人員依照法定程序送達。
雖然這方面沒有具體法條規定,但文書送達屬執法范疇,應參照《處罰法》37條的規定。同時兩人以上執法也是行政執法的原則之一。
2.依據《處罰法》第40條規定,行政處罰決定書應當在宣告後當場交付當事人;當事人不在場的,應當在7日內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將行政處罰決定書送達當事人。
『貳』 工商行政處罰已過辦案期限的行政處罰是否合法
《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行政處罰程序規定》第五十七條:適用一般程序處理的專案件應當自立案之日起屬九十日內作出處理決定;案情復雜,不能在規定期限內作出處理決定的,經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負責人批准,可以延長三十日;案情特別復雜,經延期仍不能作出處理決定的,應當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有關會議集體討論決定是否繼續延期。
案件處理過程中聽證、公告和鑒定等時間不計入前款所指的案件辦理期限。
第一,可以延期三十日,這雖然有案情復雜的要求,但一般決定權在行政機關手中。
第二,聽證期限不在辦案期內計算,所以從6月6日到8月1日近兩個月的時間是不算在內的。所以總的來看,行政機關沒有違反法定辦案期限的。行政機關在170多天的時候作出處罰肯定是算過時間的,至少從表面上來看沒有違法。
所以最好不要在期限的問題上糾結,最好通過復議或訴訟的方式在處罰內容和處罰程序上推翻處罰決定。
『叄』 行政處罰決定書有效期多長
1、當事人應當自收到行政處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到指定的銀行繳納罰款。銀行應當收受罰款,並將罰款直接上繳國庫。
2、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四十四條行政處罰決定依法作出後,當事人應當在行政處罰決定的期限內,予以履行。
3、第四十七條 依照本法第三十三條的規定當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執法人員可以當場收繳罰款,依法給予二十元以下的罰款的;不當場收繳事後難以執行的。
第五十一條當事人規定逾期不履行行政處罰決定的,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可以採取下列措施
1、到期不繳納罰款的,每日按罰款數額的百分之三加處罰款。
2、根據法律規定,將查封、扣押的財物拍賣或者將凍結的存款劃撥抵繳罰款。
3、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3)不予處罰決定書是否也要在辦案期限內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調查終結,行政機關負責人應當對調查結果進行審查,根據不同情況,分別作出如下決定
1、確有應受行政處罰的違法行為的,根據情節輕重及具體情況,作出行政處罰決定。
2、違法行為輕微,依法可以不予行政處罰的,不予行政處罰。
3、違法事實不能成立的,不得給予行政處罰。
4、違法行為已構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
對情節復雜或者重大違法行為給予較重的行政處罰,行政機關的負責人應當集體討論決定。 第三十九條規定:行政機關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給予行政處罰,應當製作行政處罰決定書。行政處罰決定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1、當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地址。
2、違反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事實和證據。
3、行政處罰的種類和依據。
4、行政處罰的履行方式和期限。
5、不服行政處罰決定,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的途徑和期限。
6、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名稱和作出決定的日期。
7、行政處罰決定書必須蓋有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的印章。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行政處罰決定書
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肆』 你好!在嚴重超過違反治安管理行為追究時效後公安機關才下達不予行政處罰決定書,這種行政行為違法嗎
從理論上來講,行政主體(即公安機關)沒有在法律規定的期限內行駛自己的職責,這是對「法律優先」原則的違反,是一種不作為的違法行為。但是,由於公安機關應當作出的行政行為是「下達不予處罰決定書」,所以雖然其未在法定期限內給您送達決定書,但您的實體權利事實上並未受到損害。因此,如果您有意提起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得到的結果很有可能是確認程序違法,而非撤銷相關決定。
『伍』 不予行政處罰決定書
不予以處罰則說明具有不予以處罰的情節或違法情節較輕可以不予以處罰,這情況屬於有過違法情節但沒有受到處罰,沒有犯罪前科,相應的機關應當對當事人予以無犯罪記錄證明。
『陸』 即使公安機關作出不予以行政處罰決定書也要留案底嗎以及公安行政處罰決定書與不予以公安行政處罰決定書
只有受拘留等行政處罰的,相關的案卷、信息肯定會留存在公安機關,其他不回留案底,只要不是涉及到其它案件,其它人是調取不出來的,所以基本不會影響生活,包括考學、招工等。
無論公安機關對公民、法人、其他組織作出的任何具體行政行為,都應當留存相關記錄,但記錄不會非法泄露。包括個人的十指指紋信息追答這種處罰信息系公民隱私,任何公民法人其他組織未經法定程序不得獲取。
(6)不予處罰決定書是否也要在辦案期限內擴展閱讀
根據《關於建立犯罪人員犯罪記錄制度的意見》
二、犯罪人員犯罪記錄制度的主要內容
(一)建立犯罪人員信息庫
為加強對犯罪人員信息的有效管理,依託政法機關現有網路和資源,由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人民檢察院、司法行政機關分別建立有關記錄信息庫,並實現互聯互通,待條件成熟後建立全國統一的犯罪信息庫。
犯罪人員信息登記機關錄入的信息應當包括以下內容:犯罪人員的基本情況、檢察機關(自訴人)和審判機關的名稱、判決書編號、判決確定日期、罪名、所判處刑罰以及刑罰執行情況等。
(三)規范犯罪人員信息查詢機制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人民檢察院和司法行政機關分別負責受理、審核和處理有關犯罪記錄的查詢申請。
上述機關在向社會提供犯罪信息查詢服務時,應當嚴格依照法律法規關於升學、入伍、就業等資格、條件的規定進行。
辯護律師為依法履行辯護職責,要求查詢本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犯罪記錄的,應當允許,涉及未成年人的犯罪記錄被執法機關依法封存的除外。
『柒』 派出所可以作出開具「不予行政處罰決定書」嗎有法律依據嗎
派出所可以開具不予行政處罰決定書。
根據《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七條 當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依法從輕或者減輕行政處罰:
(一)主動消除或者減輕違法行為危害後果的;
(二)受他人脅迫有違法行為的;
(三)配合行政機關查處違法行為有立功表現的;
(四)其他依法從輕或者減輕行政處罰的。
違法行為輕微並及時糾正,沒有造成危害後果的,不予行政處罰。
(7)不予處罰決定書是否也要在辦案期限內擴展閱讀:
《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五條 不滿十四周歲的人有違法行為的,不予行政處罰,責令監護人加以管教;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有違法行為的,從輕或者減輕行政處罰。
第二十六條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時有違法行為的,不予行政處罰,但應當責令其監護人嚴加看管和治療。間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時有違法行為的,應當給予行政處罰。
『捌』 行政處罰決定書多長時間內下達是有效的
公安機關作出治安管理處罰決定前,應當告知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作出治安管理處罰的事實、理由及依據,並告知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依法享有的權利。行政處罰告知後,如果當事人放棄陳述、申辯權,公安機關經過審批,可以立即下達行政處罰決定書,也可在辦理治安案件的期限內下達,也就是說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過三十日;案情重大、復雜的,可以延長三十日。但因鑒定所用的時間不計入辦案時間。
『玖』 案件調查終結後,下達行政處罰決定書有沒有時限要求,是多少天
行政處罰告知後,如果當事人放棄陳述、申辯權,公安機關經過審批,可以立即下達行政處罰決定書,也可在辦理治安案件的期限內下達。
辦理治安案件的期限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過三十日;案情重大、復雜的,可以延長三十日。但因鑒定所用的時間不計入辦案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