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長短期限錯配

長短期限錯配

發布時間:2021-08-26 19:40:48

『壹』 杠桿投資和期限錯配套取利差是什麼意思,能不能通俗易懂地解釋下,謝謝

杠桿投資,就是花很少的錢辦同樣的事情。
比如交易,我是買手內機的,我花了一半的錢容從廠家訂購手機,拿到了提貨單。然後賣給你提貨單。
我掙得是賣一個手機的錢,付現的本金只有一半,那我就是兩倍杠桿。
期限錯配,是比如存款,最好的是1年定期,貸給1年貸款。但是通常存款不會選那麼長,貸款卻很長。所以只能錯配,銀行吸收存款是有利息成本的,如果不能有利放貸就要虧損。所以只能短期融資但是一邊進一邊出,維持整體穩定。這中間就有更大的利差,因為短期的利率低。

『貳』 什麼叫期限錯配期限錯配有什麼風險

期限錯配在來金融行業中的表現自是資金來源短期化、資金運用長期化,「短存長貸」。這種現象除了普遍存在於P2P行業中,也普遍存在於銀行業。
期限錯配在P2P上的應用,主要體現在「拆標」上,更准確的說是拆期限的標的。
拆期限指的是把長標拆成多個小標滾動發行。如一年期的融資項目,最後拆成4個3月期或12個1月期。P2P活期理財也可以被認為是一種極端的期限錯配產品。
期限錯配的動機
業內有些P2P平台為了滿足投資人偏愛短期投資的喜好,往往將長期融資項目拆成短期,以達到實現快速融資的目的。比如一年期的標,拆成12個一個月的期標發出去。同時,平台也通過拆期限來提高平台的人氣。
期限錯配的弱點
期限的風險主要體現在流動性風險上。一旦「發新償舊」其中一個環節出現了問題(比如某一期,投資者減少了購買或退出理財產品),那麼,就有可能導致資金鏈斷裂,平台倒閉,投資人的錢拿不回來。另外,期限錯配階段過程中的借新還舊從本質上來說十分接近龐氏騙局。

『叄』 什麼叫利率期限結構錯配

自1996年以來,我國利率經過了8次調整。通過對我國利率這9年來的期限結構分析,可以發現目前我國利率期限結構嚴重錯配。

從下面的一組數據可看到,存貸款的利率期限走勢都漸趨平緩。期限作為決定利率的一個決定因素,其所起的作用正在趨弱,而利率對期限的敏感性可以刺激資金的來源和運用,對居民、銀行、企業以及國家宏觀調控也有很大的影響。

居民持幣待消費,儲蓄意願不強。目前銀行一年期存款利率為1.98%,考慮20%利息所得稅和物價上漲因素,實際利率為-1.616%(即1.98%×0.8-3.2%)。而且,活期存款分別與一年期、五年期利率相差1.26、2.02個百分點,利率的期限部分沒能彌補通貨膨脹、機會成本等因素,居民進行長期儲蓄不僅不能保值增值,甚至可能因通貨膨脹等因素而減值,因而長期存款對居民的吸引力不大。這種情況如果持續,大多數居民將選擇別的投資渠道,或者是活期存款儲蓄以等待新的投資機會。根據央行的統計數據,近幾個月來儲蓄存款出現了明顯分流跡象。當前我國資本市場正處於低迷階段,一旦市場轉暖,投資品種增加,將對居民儲蓄存款分流產生更大作用。

銀行流動性不足,存貸期限錯配。央行2004年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顯示,3月末,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17.9萬億元,其中短期貸款余額為10.74億元,中長期貸款余額為7.16萬億元;同期居民本外幣儲蓄余額11.87萬億元,除去7.5%的法定存款准備金和4%左右的超額存款准備金,商業銀行可用於放貸的儲蓄額不過10.5萬億元。據央行統計,活期存款、定期儲蓄分別佔34.23%和65.76%(而1999年分別為24.5%和75.4%),這就是說,定期儲蓄余額不過6.91萬億元,相對於中長期貸款余額少2500億元。這說明銀行利率期限敏感性缺口嚴重失衡,銀行的中長期貸款依靠短期資金來源支撐,一旦銀行銀根緊縮,居民獲得新的投資機會,或者銀行貸款風險加大,產生大量的不良資產時,銀行就會面臨流動性風險,可能會造成銀行的虧損、破產、倒閉風險,甚至進而引發金融風險。

企業投資需求強,引發經濟過熱。由於貸款利率六個月以下的與五年期以上的相差0.72個百分點,對企業來講,力爭中長期貸款可減少資金還款壓力,擴大資金使用范圍,而且對於企業來講都有一種擴大生產的沖動,因而上項目、鋪攤子、搞基建也就成為貸款的主要去處。今年一季度金融機構實際增加貸款8351億元,已佔全年預期目標2.6萬億元的32%,同比多增247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少,基建貸款等中長期貸款繼續多增,基建貸款增加1700億元,同比多增337億元;其它中長期貸款增加1887億元,同比多增362億元。自1998年以來,中長期貸款的比重不斷提高,2004年3月末金融機構中長期貸款占各項貸款比重已達40%,比1997年末提高20個百分點。由於企業的中長期貸款多投於固定資產或者基礎設施建設,使得某些行業已出現了過熱現象,如鋼鐵行業、水泥行業、電解鋁等行業。這些行業的過高增長,一方面造成經濟運行的不平穩,使經濟呈現局部過熱現象,另一方面也造成我國能源的高消耗。

國家調控空間小,升息壓力大。作為為國家宏觀調控服務的利率,其主要是進行結構調整,不到萬不得已,一般不動利率。而且決定利率走向時要考慮「利差」,目前人民幣一年期利率為1.98%,境內美元的同期利率約為0.56%,如果提高利率無疑將對人民幣升值造成壓力。日前美聯儲加息為我國調高利率留下了一定空間,但由於我國尚未建立市場化的利率體系,存貸款各期利率的變動尚沒能形成聯動趨勢,目前利率期限結構趨勢平緩,不管是調高利率,還是降低利率的可操作空間都不大,因而建立由基準利率為決定基礎的市場化利率體系也就成為解決利率期限結構不敏感的主要方法。

『肆』 P2P網貸中的拆標行、期限錯配與標到期自動轉讓一回事嗎

拆標:實際借款人借款時間比較長,但是網站如果按照實際借款時間發標很多投資人覺得時間太長不會投,所以拆成時間短的若干個標的。

期限錯配:
時間拆標下的期限錯配行為

這種情況涉及到拆標(包括金額拆標和時間拆標),期限錯配風險主要是源於時間拆標,舉個例子,將借款期限本應該為12個月的標的項目,拆分為兩個6個月期限的項目錯開來分別發行,然後用第2個標的募集的資金去支付第一個的到期本息;一年後,借款人到期還款,平台支付第二個標的到期本息。

短期標投長期項目

一些P2P平台會在其平台上發布多個不同起止時間、且期限較短的標的,以較好的流動性和高收益吸引投資者,同時,再將募集到的資金投入到長期借款項目之中,單個標的到期後,就依靠後一個未到期標的所募集的本金來償還已到期標的的本息,依次輪回,直到實際長期借款項目到期,平台收回本息,償還最後待還標的本息。

起始時間錯配

即標的項目的募集時間與實際借款人借款時間不一致。比如,為保證資金到位,借款者本需要在3月份用錢,可是該項目的募集從當年1月份就已經開始了。期間兩個月的空檔期,投資者的資金處平台控制之下,其中就隱藏了資金挪用風險。

『伍』 如何辨別理財產品是沒有被期限錯配的

期限錯配指的是業內有些P2P平台為了滿足投資人偏愛短期投資的喜好,往往回將長答期融資項目拆成短期,以達到實現快速融資的目的。比如一年期的標,拆成12個一個月的期標發出去,通俗一點說就是,平台發行一個月的理財產品從而實現快速融資,但短期融資卻被投入長期(一年)項目,所以,一個月後,資金是無法回籠的,所以,平台在一個月後,又發行一款投資期限為一個月的理財產品,然後把融來的資金還給上個月到期的投資人,如此循環往復……簡單說就是用「發新償舊」來滿足到期兌付。也可以說是「短存長貸」。這種現象除了普遍存在於P2P行業中,還普遍存在於銀行業。
期限錯配表面上是增強了流動性,實現了快速融資,但它背後的風險卻是不容小覷。一旦「發新償舊」其中一個環節出現了問題(比如第7個月的時候,投資者減少了他們的購買或退出理財產品),那麼,就有可能導致資金鏈斷裂,平台倒閉,投資人的錢拿不回來(短存長貸要是太嚴重,銀行都會倒閉)。

『陸』 什麼是期限錯配

https://www.rong360.com/gl/2015/04/07/69197.html

『柒』 什麼叫期限錯配,期限錯配有什麼風險

期限錯配在金融行業中的表現是資金來源短期化、資金運用長期化,「短存長貸」。這種現象除了普遍存在於P2P行業中,也普遍存在於銀行業。
期限錯配在P2P上的應用,主要體現在「拆標」上,更准確的說是拆期限的標的。
拆期限指的是把長標拆成多個小標滾動發行。如一年期的融資項目,最後拆成4個3月期或12個1月期。P2P活期理財也可以被認為是一種極端的期限錯配產品。
期限錯配的動機
業內有些P2P平台為了滿足投資人偏愛短期投資的喜好,往往將長期融資項目拆成短期,以達到實現快速融資的目的。比如一年期的標,拆成12個一個月的期標發出去。同時,平台也通過拆期限來提高平台的人氣。
期限錯配的弱點
期限的風險主要體現在流動性風險上。一旦「發新償舊」其中一個環節出現了問題(比如某一期,投資者減少了購買或退出理財產品),那麼,就有可能導致資金鏈斷裂,平台倒閉,投資人的錢拿不回來。另外,期限錯配階段過程中的借新還舊從本質上來說十分接近龐氏騙局。

『捌』 期限錯配的示例

舉個簡單的例子,你這個月10號要交房租了,但是你的唯一收入是這個月15號才發的工資,你的現回金答流入流出不匹配了,就產生了期限錯配。英文對應詞條「maturity mismatch」,「maturity即」成熟「,在金融范疇則引申為」到期「的意思(債務到期,該還錢了或者該收錢了),mismatch即」不匹配「。

『玖』 期限錯配如何點燃危機

這種配置,就是「資金來源短期化、資金運用長期化」的期限錯配問題。 而從更大的一個層面來看,中國濟中此前龐大的房地產貸款數量,對於央行來說就是某種意義上的期限錯配。由於房地產貸款占據了總量過大的份額,當總量開始選擇減速收縮的時候,房地產貸款的收縮速度雖然快,但由於基數龐大,其收縮總量卻不夠大,其對短期貸款的擠出效應是明顯的——從2011年上半年開始非常明顯的短期利率飆升現象,即來源於此。 「期限錯配」應該是危機的一個必要條件。即危機之前一定需要出現超過經濟承受極限的資產期限超配,相當於堰塞湖儲備了足夠龐大的水量,才能具有毀滅性的下沖能量。 但僅僅是短期利率飆升還不足以形成危機的先兆。應當注意到的是短期利率飆升的同時,還有大量的現金變成了流動性更差的各種資產。這種資產結構的變化,同時伴隨著資產價值的重估,這裡面的重估預期就是通貨膨脹。這時候,由於投資實業的回報率更低,大量的資本會投資在各種不同的資產上,他們的投資標準是盯准短期利率的。 這就形成這樣一種新的現象:當短期利率飆升的時候,央行體系放出來的大部分短期資金無法成為實業所需要的流動資金,而成為了投資資本的新增量;投資資本則繼續在追逐短期浮盈的驅動下延續期限錯配,配置各種流動性不足,但在資本炒動的驅動下賬面盈利巨大的資產。從而有了炒農產品、炒收藏品、炒黃金等等瘋炒現象。 而所謂危機是在逆轉那一刻。當短期利率的誘惑已經超越了長期超配資產的收益預期之時,之前超配最厲害的那一塊資本開始逆轉「期限錯配」,將長期資本變現投入短期借貸。這個變現的過程資本變現的總量應該是不變的,如果伴隨著過程之中各種閘口並未放鬆(比如房地產交易費稅),那其變現的速率會減慢,而折價速率都會相應加速,即所謂暴跌。 在高位背弛的情況下,暴跌本身是會引發更強的暴跌的。這一連串的暴跌也就構成了危機的第一波。

『拾』 請問,票據票據業務中,錯配是什麼意思

錯配指的是資金期限錯配。即借入短期資金匹配長期票據。如買入內6個票據,如資金不錯配,容應借入6個月期限的資金進行匹配。但眾所周知的是,資金期限越短,借入利率越低。所以,很多機構以不停借入7至14天的短期資金來匹配其長期票據。理論上,只要短期資金源源不絕,且短期利率一直較低就不會產生風險。但當大家都進行期限錯配的時候,風險就產生了,如2013年的錢荒事件。2014年底,貼現短期利率從4%陡升至8%左右,讓很多錯配型票據機構損失慘重。錯配是有風險的,很多大型銀行不允許以錯配辦理業務。但人在江湖,總有人為利潤博一下。

閱讀全文

與長短期限錯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
債務糾紛律師費必須提供發票嗎 瀏覽:876
手機我的世界創造模式怎麼去天堂 瀏覽:716
專利代理人個人總結 瀏覽:312
工商局黨建工作述職報告 瀏覽:685
創造力閱讀理解答案 瀏覽:866
金華質監局和工商局合並 瀏覽: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