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臨時工退休時算工齡嗎
當地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社會統籌之前,經勞動人事部門辦理錄用手續,招收為正式工的,最後一次在本企業從事臨時工的工作時間,可以與招收為正式工的工作年限合並計算連續工齡,視同繳費年限。
1、在當地實行養老保險社會統籌後的臨時工期間的連續工齡,要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計算繳費年限。
2、依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
3、《關於勞動合同制職工工齡計算問題的復函》勞社廳函[2002]323號對按照有關規定招用的臨時工,轉為企業勞動合同制工人的,其最後一次在本企業從事臨時工的工作時間與被招收為勞動合同制工人後的工作時間可合並計算為連續工齡。
(1)臨時工視同繳費年限養老擴展閱讀:
工齡分類:
1、工齡可分為一般工齡和本企業工齡。一般工齡是指職工從事生產、工作的總的工作時間。在計算一般工齡時,應包括本企業工齡。
2、本企業工齡是指工人、職員在本企業內連續工作的時間。一般工齡包括連續工齡,能計算為連續工齡的,同時就能計算為一般工齡;但一般工齡不一定就是連續工齡。
3、連續工齡和本企業工齡在含義上有一些差別,即連續工齡不僅包括本企業連續工作的時間,而且包括前後兩個工作單位可以合並計算的工作時間。
若沒有可以合並的情況,連續工齡就是本企業工齡。國務院1978年6月關於《安置老弱病殘幹部的暫行辦法》規定將「本企業工齡」改叫為「連續工齡」。
㈡ 請問80年代的臨時工齡算不算視同繳費工齡
根據國家相關規定:國家機關、人民團體、民主黨派機關和國營企業、事業單位使用的計劃內臨時工,其最後一次在本單位當臨時工的時間,可以與被錄用、招工(含頂替)、招干後的工作時間合並計算為工作年限。不符合以上規定(70一80年代的臨時工)的不能視同社保繳費年限。
當臨時工的年限算不算社保視同繳費年限?根據你的描述,你1988年至1992年是臨時工,在原單位轉為合同制,如果屬於本單位的連續工齡,這種情況我認為你1992年之前從事臨時工的工作年限,是要計算為連續工作年限的,應當計算為本單位的視同繳費年限。
對於視同繳費年限的計算,主要還是要根據工齡的性質來決定。如果屬於1992年之前的國有企業的工作年限,並且是屬於國家認可的工作工齡或是工作年限,應該視同為繳費年限。對於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離職後,到其他經濟主體工作,其在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工作的年限要視同為繳費年限;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在2014年10月1日之前的工作年限,要視同為繳費年限。
對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國有企業1992年之前的工作年限,視同為繳費年限,這是沒有分歧的,各地在認定方面的認識也是比較統一的。但是對於以前從事過臨時工,後來從臨時工轉為勞動合同制工人,其從事臨時工的工作年限是否要認定為連續工齡,這在各地有一定的分歧,由於認識的不統一,給勞動者在待遇享受,養老金的計算等方面帶來了很多困擾,甚至由於工齡不能計算,不能視同為繳費年限,導致養老金待遇的減少。
為了統一對過去從事過臨時工,後來轉為合同制工人關於工齡方面的政策統一,2020年原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在復函貴州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的請示時,對相關問題進行了明確。根據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 《關於勞動合同制職工工齡計算問題的復函 》勞社廳(2002)323號精神,按照有關規定招用的臨時工,轉為勞動合同時工人的,其最後一次在本企業從事臨時工的工作時間與被招收為勞動合同制工人的工作時間,可合並計算為連續工齡,在當地實行養老保險社會統籌前的臨時工期間的連續工齡,可視同為繳費年限;在當地實行養老保險社會統籌後的臨時工期間的連續工齡,要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計算繳費年限,沒有繳納養老保險費的,不能計算視同繳費年限或繳費年限。
按照重慶市渝勞社辦(2006)26號文件精神,最後一次在本企業從事臨時工的工作時間與招收為勞動合同制或是固定工的工作時間可以合並計算為連續工齡。根據該復函精神,你1988年至1992年是臨時工,如果是在1992年之後轉為該單位勞動合同制工人,那麼你在1988到1992年期間從事臨時工的工齡應該計算為連續工齡。按照當時的政策規定,很多地方招收勞動合同制工人,基本上是從1986年的10月1日開始繳納了養老保險,如果繳納了養老保險的,不能計算視同繳費年限,要計算為實際繳費年限。你在1988年到1992年期間,由於屬於臨時工,肯定是沒有繳納養老保險的,由於很多企業繳納社會保險是從1992年之後才開始繳納的,所以你在這期間工作年限也應該計算為視同繳費年限。如果你在1988年到1992年之間,繳納了養老保險的,要計算為實際繳費年限,而不是視同繳費年限。如果按照當地政策不能認定為視同繳費年限,那麼臨時工期間的養老保險,各地規定都是可以由原單位來補繳的。
綜上所述,當臨時工的工齡是否計算為視同繳費年限,最關鍵的判斷標准就是要認定是否屬於國家認可的連續工齡或是工作年限。如果屬於最後一次能夠從事臨時工崗位上被招收為勞動合同制工人的,臨時工的工齡也是屬於國家認可的連續工齡,如果沒有繳納社會保險之前的工齡,就應當為視同繳費年限。
㈢ 請問什麼是視同繳費年限臨時工算工齡嗎
視同繳費年限,就是在開始有養老保險之前的工齡。在退休計算養老金金額時這些年限也看作是繳費的年限。這個年限在開始辦理養老保險時就做過記錄和認定。至於臨時工工齡,就看當時是否算進去。沒算進去的話要想補進去可能有點難度。具體的最好到社保中心咨詢比較權威。
㈣ 緊急求助 關於養老保險的視同繳費年限和檔案!!
能找回來的可能性不大,因為視同工齡認定的時候就看個人檔案的。
不過你可以試試找原先的招工表看看,進到公司就算是臨時工也應該有這個,然後再拿著工資條,最好是84年到99年每年年初年末的工資條,到勞動局審檔的地方咨詢下,看看這些能證明工齡的東西可不可以算視同工齡。
㈤ 做臨時工的年限退休時能算工齡嗎
是可以的,但是必須要在後來成為合同工。對按照有關規定招用的臨時工,轉為企業勞動合同制工人的,其最後一次在本企業從事臨時工的工作時間與被招收為勞動合同制工人後的工作時間可合並計算為連續工齡。
在當地實行養老保險社會統籌前的臨時工期間的連續工齡,可視同繳費年限;在當地實行養老保險社會統籌後的臨時工期間的連續工齡,要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計算繳費年限。沒有繳納養老保險費的,不能計算視同繳費年限或繳費年限。
(5)臨時工視同繳費年限養老擴展閱讀:
關於臨時工作人員
關於臨時工作人員轉正和錄用後的工齡計算問題
①臨時工被錄用或轉正後的工齡計算
臨時工(包括亦工亦農)被錄用或轉正後,在本單位最後一次做臨時工的時間可以與錄用或轉正後的工作時間合並計算為連續工齡。
②民辦(代課)教師被招用錄用後的工齡計算
民辦(代課)教師被招收錄用為國家正式職工或經組織批准進入各級各類學校學習畢業(或結業)後,成為國家正式職工,並繼續從事教育工作的,其成為國家正式職工前最後一次經組織批准任民辦教師的工作時間可以與成為國家正式職工後的工作時間合並計算為連續工齡。
在兩個以上單位連續擔任民辦教師的時間,凡經組織批准調動的,應當合並計算為連續工齡。
合並計演算法,也叫合並計算連續工齡。是指職工的工作經歷中,一般非本人主觀原因間斷了一段時間,把這段間斷的時間扣除,間斷前後兩段工作時間合並計算。如精簡退職的工人和職員,退職前和重新參加工作後的連續工作時間可合並計算。
㈥ 臨時工養老金繳費年限如何計算
【摘要】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是將來計發退休養老金的重要依據。那麼,繳費年限到底是如何計算的呢?臨時工的連續工齡能不能視同繳費年限?失業後再就業的職工,其失業前的連續工齡能不能作為視同繳費年限?企業按規定招用的臨時工,如何計算繳費年限?對按照有關規定招用的臨時工,轉為企業勞動合同制工人的,其最後一次在本企業從事臨時工的工作時間與被招收為勞動合同制工人後的工作時間可合並計算為連續工齡。在當地實行養老保險社會統籌前的臨時工期間的連續工齡,可視同繳費年限;在當地實行養老保險社會統籌後的臨時工期間的連續工齡,要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計算繳費年限,沒有繳納養老保險費的,不能計算視同繳費年限或繳費年限。被解除合同到再次參加工作的這段時間能否作為計發養老金的年限?在實行養老保險費社會統籌的地區,職工被解除合同,並領取了一次性經濟補償後到再次參加工作的時間里,如果一直按當地有關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單位和個人應繳比例之和),這段時間可以作為計發養老金的年限。
㈦ 93年之前在現在的本崗位幹了兩年臨時工,是否計算視同養老交費年限。
九三年開始的養老保險繳費。
只要你這二年能夠計算連續工齡,就無所謂視同繳費年限。
㈧ 退伍軍人當臨時工參加社保,軍齡是否視同交費年限。
退伍軍人,服役期間的軍齡,可以視同社保的繳費年限,這個規定是《退役士兵安置條例》里規定的。
根據《退役士兵安置條例》第四十六條退役士兵到城鎮企業就業或者在城鎮從事個體經營、以靈活方式就業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服現役年限視同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年限,並與實際繳費年限合並計算。退役士兵回農村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
退役士兵在服現役期間建立的軍人退役養老保險與其退役後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關系接續,由軍隊的軍人保險管理部門和安置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