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在銀行辦理的理財產品,簽了半年的合同,半年內是不能取出來,過了半年才可以取出理財,請問一下!
只能告訴你投資有風險。不知道你購買的是什麼產品,不好坐做評論。
『貳』 銀行理財產品簽多少年比較合算,這個時間長了會不會虧本!
理財多少都有風險的
未來越長越不確定
風險自己把握
滿意請採納回答!
『叄』 銀行理財為啥都是多少天的,那這樣的話是不是有幾天理不了財了,—年365天是不是都不夠天數
你做的理財合同是多少天銀行就算你多少天利息,至於起息期通常會浪費幾天那沒辦法,你只能選就近起息的產品彌補損失。有些銀行到帳是T十0,有些是T十2這你也要看清楚
『肆』 銀行理財產品的購買有年令規定嗎
若購買招商銀行理財產品,一般情況下,操作風險評估後就可購買對應風險等級的理財產品,但老齡客戶(65周歲以上)、18歲以下未成年客戶購買產品會有類別限制及渠道限制。
可致電95555-3個人客戶服務-5-9進入人工了解老齡客戶和未成年客戶購買理財產品的相關規定。
『伍』 銀行理財保險合同期五年的 買的一年的 一年後可以拿到本金和收益嗎
拿不了,至少5年後才能拿回本金。順便說一下,銀行理財保險基本帶欺騙性質的。
『陸』 國家有沒有法律規定說銀行的信貸檔案保管期限是多少
根據《中國人民建設銀行貸款檔案管理辦法》規定:
第七條 根據各貸款項目不同的保存和利用價值,人民幣貸款檔案的保管期限分為三種。凡國家重點建設項目,以及具有史料價值建設項目的貸款檔案資料為永久保管。
一般大中型建設項目、限額以上技改項目的貸款檔案資料,保管期限為10~20年;小型建設項目、限額以下技改項目和流動資金貸款項目的檔案資料,保管期限為1~5年。
外匯貸款檔案的保管期限,按照相應的人民幣貸款檔案保管期限的上限執行。
第八條 貸款檔案的保管期限,從貸款本息全部還清後的第二年開始計算。
(6)理財銀行合同保管期限多少年擴展閱讀:
根據《中國人民建設銀行貸款檔案管理辦法》規定:
第九條 各級行信貸業務部門應指定人員負責貸款檔案資料的收集、整理和立卷歸檔工作。
第十條 貸款檔案每年固定歸檔一次。固定資產貸款項目的檔案資料一般分兩期歸檔,即項目竣工後進行第一期歸檔,貸款本息按期收回後再進行補充歸檔;
流動資金貸款項目的檔案資料,在貸款本息按期收回後一次全部歸檔;逾期貸款的檔案材料可比正常歸檔時間推遲一年移交歸檔。
第十一條 信貸業務部門指定的貸款檔案管理人員,應於每年三月底以前,將上一年應歸檔的全部貸款檔案資料收集齊全,並整理立卷。
然後,第一期歸檔的固定資產貸款檔案資料,按照項目竣工時間的先後順序,第二期歸檔的固定資產貸款及流動資金貸款檔案資料,按照如期收回貸款本息時間的先後順序,逐筆登記「貸款檔案移交單」(「貸款檔案移交單」式樣附後)。
移交單一式兩份,檔案部門和移交部門各存一份。
第十二條 在辦理逾期貸款檔案移交前,移交部門的貸款檔案管理人員,應先登記「逾期貸款統計台帳」(「逾期貸款統計台帳」式樣附後),以便於信貸部門對逾期貸款的清收。
然後再按照貸款到期日的先後順序,逐項目登記「貸款檔案移交單」,並分別在移交單「備注」一欄註明「逾期」字樣。
第十三條 逾期貸款本息全部收回或呆帳貸款經批准核銷後,信貸業務部門貸款檔案管理人員應在「逾期貸款統計台帳」上,對該項目予以注銷。
然後,填寫「收回逾期(核銷呆帳)貸款通知單」(「收回逾期(核銷呆帳)貸款通知單」式樣附後),並及時送檔案部門補充歸檔。
第十四條 貸款檔案資料的收集,應圍繞項目建設和管理的全過程,按照貸款管理操作程序和貸款檔案歸檔內容,形成多少歸檔多少,保證貸款檔案資料的齊全與完整,避免破損和遺漏現象。
第十五條 一份文件如果既屬於貸款檔案歸檔范圍,又屬於文書檔案歸檔范圍,其原件應首先滿足文書檔案歸檔的需要,貸款檔案可採用復印或摘記主要內容、文號的方法收集歸檔。
第十六條 歸檔的每一個貸款項目的檔案資料,應按照項目前、中、後三期的順序和貸款管理程序,視檔案資料的多少,設立一個或多個案卷。
每一案卷應抄寫三份卷內目錄(「貸款檔案卷內目錄」式樣附後),其中一份放在卷首,一份交檔案部門作為檢索工具,另一份留信貸業務部門備查。項目調查與信貸業務分設機構的,信貸業務部門的貸款檔案管理人員可多抄寫一份卷內目錄,送項目調查部門備查。
第十七條 屬於國家秘密和建設銀行商業秘密的文件,信貸業務部門的貸款檔案管理人員應在卷內目錄「備注」欄內註明密級和保密期限,以免造成泄密、失密現象。
『柒』 銀行理財5年期限變10年。這是被銀行騙了嗎中國銀行的理財。
應該是被騙買保險了吧。
近年來保險銷售誤導現象頻發,不少消費者由於對銀行的信任和高額利潤的誘惑而誤入陷阱。當前我國銀行業與保險業的合作尚處於初級階段,投保人應當提高警惕,謹慎簽署合同,分清保險與理財產品的界限,防止落入圈套。
『捌』 理財交易憑證的保存年限為多少年
2016年1月1日起施行新《會計檔案管理辦法》,原始憑證、記賬憑證的保存期限由15年變為30年;總賬、明細賬的保存期限由15年變為30年。
法律依據:
《會計檔案管理辦法》第六條規定,下列會計資料應當進行歸檔:
1、會計憑證,包括原始憑證、記賬憑證;
2、會計賬簿,包括總賬、明細賬、日記賬、固定資產卡片及其他輔助性賬簿;
3、財務會計報告,包括月度、季度、半年度、年度財務會計報告;
4、其他會計資料,包括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銀行對賬單、納稅申報表、會計檔案移交清冊、會計檔案保管清冊、會計檔案銷毀清冊、會計檔案鑒定意見書及其他具有保存價值的會計資料。
第十四條規定,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分為永久、定期兩類。定期保管期限一般分為10年和30年。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從會計年度終了後的第一天算起。
第十五條規定,各類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原則上應當按照本辦法附表執行,本辦法規定的會計檔案保管期限為最低保管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