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司改名後,勞動合同需重新訂立嗎
原則上前後名主體單位持續認可所涉員工的責任和權利是繼承的,工齡也是。這種情況下,如果公司名稱變更,法人主體不會發生變化,也無需重新簽訂勞動合同和支付賠償金。原營業執照使用一年三個月後,公司更名,但名稱未變更。個別員工錯過簽訂新的勞動合同,不需要支付賠償金。公司變更名稱前以原公司名義簽訂的合同仍然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解除合同應當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的,從其規定。第九十七條合同解除後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已經履行的,根據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當事人可以要求恢復原狀和採取其他補救措施,並有權要求賠償損失。第九十八條合同權利義務的終止,不影響合同中和解與清算條款的效力。第九十九條當事人互負到期債務,債務的標的和質量相同的,任何一方可以用自己的債務抵銷對方的債務,但法律規定或者合同性質不能抵銷的除外。
2. 單位名稱變更,後來補簽勞動合同,合同起始日期是在單位名稱變更前,勞動合同是否有效。
公司名稱變更的,勞動合同不需要重簽,原勞動合同仍然有效,由變更後的公司承受原勞動合同的權利和義務。
公司進行名稱變更的,變更前的公司和變更後的公司在法律上仍然屬於同一個民事主體,也就是說仍然是同一個公司。所以,作為勞動合同中用人單位一方的合同主體仍然是同一個主體,合同是不需要重簽的。
3. 公司把原來單位名字改了再以新公司名重新和我簽訂勞動合同,如果被辭退的話能得到原公司名工齡賠償嘛
公司改名能得到工齡補償。公司所有的變更記錄工商局都是有記錄的。並且公司的經營許可證副本上也有變更記錄的。
《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三條用人單位變更名稱、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或者投資人等事項,不影響勞動合同的履行。
第十五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勞動合同約定的內容。變更勞動合同,應當採用書面形式。
變更後的勞動合同文本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各執一份。
從以上法律條款可以看出,公司變更名稱不影響合同的法律效力。但是也可以以新名稱重新簽訂勞動合同。
(3)公司改名後原勞動合同期限擴展閱讀
第二十六條下列勞動合同無效或者部分無效:
(一)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的;
(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
對勞動合同的無效或者部分無效有爭議的,由勞動爭議仲裁機構或者人民法院確認。
第二十七條勞動合同部分無效,不影響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第四十八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條規定支付賠償金。
4. 公司名稱變更,重簽勞動合同,合同期怎麼簽
根據法律及司法解釋規定,公司合並時,合並各方的權利義務,應當由合並後存續的公司或者新設的公司承繼。因此,合並時未到期的勞動合同無需重簽,由合並後的公司繼續履行原合同。如果勞動合同已經到期,需要重新簽訂勞動合同,續簽勞動合同的時間應延續原合同的時間。另外,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規定,公司合並後,被合並公司的員工,因薪酬、崗位、福利等因素變化,員工有權自由選擇去留。若員工選擇離開,公司需要按規定對員工進行相應補償。
5. 公司更名,與原公司簽的勞動合同是否有效
公司更名後原來的勞動合同還有效,用人單位變更名稱、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或投資人等事項,不影響勞動合同的履行。合同生效後,當事人不得因姓名、名稱的變更或者法定代表人、負責人、承辦人的變動而不履行合同義務。
【法律依據】
《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三條,用人單位變更名稱、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或投資人等事項,不影響勞動合同的履行。
6. 公司更名後,之前的勞動合同沒蓋章怎麼辦
公司更名後,之前的勞動合同沒蓋章,可以重新用新公司名字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之前的工作年限是連續計算的。
公司更名、變更法定代表人、變更股東、公司合並、分立等,均不影響勞動者工作年限的計算。
7. 員工姓名更改後原勞動合同是否有效
1、更改姓名不會導致勞動合同無效;畢竟你在未改變姓名前已經與公司簽訂了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而且你們存在事實勞動關系。
2、「公司因為我改了名字要求重新簽訂3年制合同,也就是說原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作廢」,公司的行為不合理,也是違法的。
3、你可以與單位據理力爭,無法協商的,到當地勞動仲裁委提起勞動仲裁。
8. 公司名稱變更,勞動合同怎麼重簽
公司名稱變更的,勞動合同不需要重簽,原勞動合同仍然有效,由變更後的公司承受原勞動合同的權利和義務。
公司進行名稱變更的,變更前的公司和變更後的公司在法律上仍然屬於同一個民事主體,也就是說仍然是同一個公司。所以,作為勞動合同中用人單位一方的合同主體仍然是同一個主體,合同是不需要重簽的。
公司變更名稱和法定代表人,原勞動合同繼續有效,不需要重新簽訂勞動合同。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三條規定:「用人單位變更名稱、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或者投資人等事項,不影響勞動合同的履行。」勞動合同由承繼其權利和義務的用人單位繼續履行。重新簽訂勞動合同,是對原勞動合同的解除或終止,勞動者已經簽字,視為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更換公司名稱勞動合同變更需要堅持的原則:
1、平等自願,協商一致的原則
勞動合同的變更涉及雙方權利義務的變化,因此,雙方必須遵循平等自願,協商一致的原則就變更的事項進行協商,直至形成一致的意見。一方當事人擅自將合同內容加以變更,強迫對方履行,這種行為是違反勞動法的,對方有權拒絕,並有權追究該方當事人的法律責任。但符合法律規定的一方變更情況除外。
2、合法的原則
勞動合同的變更依法進行,否則不受法律保護。一般來說,變更只是對部分合同條款進行修改,增加或取消勞動合同變更後,未變更的部分仍然有效,應當繼續履行。
網路—勞動法
9. 企業更名後原來的勞動合同是否有效
如果企業更名,但企業的所有權人、經濟性質沒有發生變化,那麼合同仍然有效。如果是企業發生分立或合並而更名,根據勞動部關於印發《關於貫徹執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的通知 第13條規定:用人單位發生分立或合並後,分立或合並的用人單位可依據其實際情況與原用人單位的勞動者遵循平等自願、協商一致的原則變更原勞動合同。
10. 公司要上市改名,原來和公司簽訂的是長期合同。現在公司要求員工一年一簽合同,是否合法
用人單位只能和勞動者協商,必須經勞動者同意,勞動者不同意的,單位不得改簽。用人單位改名的,不影響原先的勞動合同,不需要重簽。勞動者完全有權拒絕一年一簽。
用人單位有以下幾種合法的處理方案,可以和勞動者協商,選擇權在勞動者手裡,勞動者有權選擇接受哪一種方案,因為從法律角度來說,勞動者完全可以拒絕新簽合同,堅持要求維持原勞動合同繼續履行。
1.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原勞動合同,根據勞動者在本單位的已工作年限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每滿一年補償一個月工資,不滿半年補償半個月工資,滿半年不滿一年補償一個月工資。
2.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原勞動合同,根據根據勞動者在本單位的已工作年限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每滿一年補償一個月工資,不滿半年補償半個月工資,滿半年不滿一年補償一個月工資。然後按照新的用人單位名稱簽訂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比如一年一簽。
3.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原勞動合同,根據根據勞動者在本單位的已工作年限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每滿一年補償一個月工資,不滿半年補償半個月工資,滿半年不滿一年補償一個月工資。然後按照新的用人單位名稱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4.用人單位按照新的單位名稱與勞動者重新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不支付經濟補償金,而在新的勞動合同中明確說明:勞動者在原XX單位XXXX年XX月XX日到XXXX年XX月XX日的工作年限合並至本單位。今後如果新單位要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那麼計算經濟補償金時的工作年限應當新老單位合並累計。
5.用人單位按照新的單位名稱與勞動者協商一致重新簽訂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比如一年期),不支付經濟補償金,而在新的勞動合同中明確說明:勞動者在原XX單位XXXX年XX月XX日到XXXX年XX月XX日的工作年限合並至本單位。今後如果新單位要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那麼計算經濟補償金時的工作年限應當新老單位合並累計。
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三條 用人單位變更名稱、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或者投資人等事項,不影響勞動合同的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