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使用和保存涉密載體有哪些保密要求
使用和保存涉密載體有以下保密要求:(1)使用涉密載體,要根據密級和制發機關、單位要求,確定知悉人員范圍;辦理登記、簽收手續,應在符合保密要求的辦公場所閱讀、使用。 (2)查閱、收聽、觀看涉及國家秘密的信息,要嚴格遵守保密規定,未經批准,不得擅自記錄、錄音、錄像。 (3)匯編涉密文件、資料,要經制發機關、單位批准,不得改變密級、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圍,匯編後形成的涉密載體,應按其中最高密級和最長保密期限標志和管理。 (4)摘錄、引用國家秘密內容形成的秘密載體,應按原件密級、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圍管理。 (5)攜帶涉密載體外出或參加涉外活動,必須確因工作需要,經過本機關、本單位主管部門領導批准,且採取保密措施,確保涉密載體始終處於有效監控之下。 (6)保存涉密載體時,應選擇安全保密的場所和部位,配備必要的保密設備;要定期清查、核對,發現問題及時報告保密行政管理部門 。(機關 辦公室)
『貳』 涉密電腦台賬怎麼做
涉密信息設備台賬應包括的基本要素至少包括:編號、名稱、型號、密級、用途、所屬部門、放置地點、責任人、操作系統安裝時間、硬碟序列號、硬碟序列號、IP地址、啟用時間、使用情況等
『叄』 涉密載體種類有哪些
製作涉密載體包括起草秘密文件、資料和印刷、製作國家秘密載體。
1、起草秘密文件
起草秘密文件、資料的過程稿、送審稿、討論稿、修改稿、徵求意見稿,都要嚴格按照秘密文件、資料保密管理規定妥善保管,不能隨意丟棄。
2、資料和印刷
印製過程中的廢頁、廢料、殘頁、殘料、校對稿、膠片、膠版等,需要保存的,應當按照國家秘密載體秘密管理的規定妥善保管;不需要保存的,應當在按照規定,不得隨意處置,不得作為廢料出售給廢料回收單位和個人。
3、製作國家秘密載體
製作以文字、數據、符號、圖形、圖像、聲音等方式記載國家秘密信息的紙介質、磁介質、光碟等各類物品。
(3)涉密載體台賬追溯期限擴展閱讀:
涉密載體的分發范圍:
(1)嚴格按照有限的知識范圍進行分配,不得擅自擴大范圍。
(2)分發時應認真填寫《涉密載體分發表》。分發單的內容包括接收單位、文件發送時間、文件的標題或簡要內容、文號(編號)、密級、保密期限、發放范圍、緩急情況、份(件)數、總份(數)等欄目。
(3)傳遞涉密載體應當包裝密封。封裝時,需仔細核對信封或信封(信封)上的接收單位名稱是否與文件通知單上填寫的名稱相符。只有在檢查並確認其正確後,才能密封。信封或袋子上應標明分類、編號和接收文件或文件的單位名稱。
使用信封封裝絕密級涉密載體時,應使用由透視材料製成的信封,並在信封周圍縫合。封套密封和中間接縫處應加密封條或密封條。用包封分類運輸工具時,包縫處應採用雙線縫,包縫處應採用鉛印封嚴。
(4)認真填寫供機要交通或機要通信部門交接、投遞簽收的交接清單。
(5)涉密載體分發完畢後,應當清點剩餘的涉密載體,且發放載體和剩餘載體的數量之和應當與總數一致。
『肆』 製作和復制涉密載體有哪些保密要求
製作和復制涉密載體有以下保密要求:
(1)製作涉密載體,應標明密級和保密期限,註明發放范圍、製作數量及編號;製作場所要符合保密要求,使用電子設備的應當採取防電磁泄漏保密措施;製作過程中形成的不需歸檔的材料要及時銷毀.
(2)復制涉密載體,應當經過本機關、本單位負責人批准,且不得改變密級、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圍;要履行登記手續,復製件加蓋復制機關、單位復印戳記,並視同原件管理.
(3)製作、復制涉密載體,應在機關、單位內部或在保密行政管理部門審查批準的定點單位進行.
『伍』 製作涉密載體有哪些保密要求
使用和保存涉密載體有以下保密要求:
(1)使用涉密載體,要根據密級和制發機關、單位要求,確定知悉人員范圍;辦理登記、簽收手續,應在符合保密要求的辦公場所閱讀、使用。
(2)查閱、收聽、觀看涉及國家秘密的信息,要嚴格遵守保密規定,未經批准,不得擅自記錄、錄音、錄像。
(3)匯編涉密文件、資料,要經制發機關、單位批准,不得改變密級、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圍,匯編後形成的涉密載體,應按其中最高密級和最長保密期限標志和管理。
(4)摘錄、引用國家秘密內容形成的秘密載體,應按原件密級、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圍管理。
(5)攜帶涉密載體外出或參加涉外活動,必須確因工作需要,經過本機關、本單位主管部門領導批准,且採取保密措施,確保涉密載體始終處於有效監控之下。
(6)保存涉密載體時,應選擇安全保密的場所和部位,配備必要的保密設備;要定期清查、核對,發現問題及時報告保密行政管理部門
。(機關
辦公室)
『陸』 涉密文件怎麼處理
1、涉密文件的擬制、印刷、閱辦等必須在安全保密的場所進行;及時清理、銷毀印製過程中產生的清樣、存儲有涉密信息的載體。
2、在文件的規定位置標明密級,註明發放范圍、製作數量,並編排順序號。
3、組織傳閱涉密文件須填寫「傳閱單」,交接時認真清查核對,防止失控。
4、復制、匯編涉密文件,須經原制發單位同意或按密級確定許可權審批;復製件須加蓋復制單位的印章,按原件要求管理;匯編的每一份文件均應標明密級,按其中的最高密級管理。
5、涉密文件應存放在保密室,業務部門確需存放機密級以下文件的,逐份登記,專人專櫃保管。
6、銷毀涉密文件,必須辦理清點、登記手續,經單位主管領導批准後由保密室承辦;選擇安全可靠的場所,由兩人以上監銷並簽字;嚴禁將涉密文件作為廢品出售。
7、傳遞涉密文件,要使用安全可靠的包裝材料,標明密級、收件單位或人員名稱,並加密封;通過機要交通、機要通信或指派專人取送,選擇安全的交通工具,並採取相應的安全保密措施。
8、攜帶涉密文件外出,要按密級確定許可權審批,採取相應保護措施。
9、禁止使用無保密措施的傳真機、計算機網路等傳輸設備傳遞涉密文件與信息。
10、會議印發的涉密文件,確需參加人員隨身攜帶的,須經主辦單位批准,按規定辦理文件登記簽字手續,並採取保護措施;帶回後,及時交所在單位保密室登記、管理。絕密文件是軍隊機關文件管理和保密的重點,嚴格控制接觸范圍,防止泄密。
絕密文件的復制和閱辦范圍從嚴控制,涉及核心軍事秘密內容的,原件標明「不得翻印」字樣,嚴禁復制;對接觸絕密文件的人員要作出文字記載;絕密文件不得匯編;保密室對絕密文件要專人保管、專冊登記、專櫃存放;
絕密公文對外傳遞實行兩人護送制,本地由收發件單位派專人、專車直接傳遞,異地經由機要交通、機要通信或派專人傳遞,必要時派武裝人員護送;外出攜帶絕密文件,要按規定許可權報批,並報同級保衛部門備案。
中國人民解放軍機關的涉密文件由各級保密室統一負責收發、登記、編號和歸檔保存或銷毀。
預防涉密文件泄露的措施
1、崗位職責范圍。
應當嚴格按照實際工作需求收集,具體到機關單位工作人員而言,就是必須基於崗位職責要求,和本人從事的具體工作內容相關。
案件查處實踐中發現,少數機關單位工作人員有「資料控」的傾向,無差別、盡可能地網羅一切其可以接觸到的文件資料。雖然其動機一般都是大量佔有資料為今後工作、學習參考,但這種超范圍收集資料的行為本身也有可能構成保密違規行為。
2、資料合法來源。
文件資料應當從正常渠道收集,確保其合法性和正確性,同時也確保了涉密文件資料的知悉范圍符合保密規定。
互聯網上既有官方正式公布或授權指定媒體公布的文件,也有其他網站或者自媒體轉載的來源不明的信息,在收集、使用時需要甄別其性質和來源,原則上非官方媒體正式公布的文件資料不得作為開展相關工作、研究的正式依據。
3、文件資料管控。
對已經收集到的涉密文件資料,應當按照其不同密級和保密期限分級分類管理,對於經過批准復制、下載、匯編、摘抄的涉密文件資料按照原件管理。
需要注意的是,收集、使用涉密文件資料的機關單位必須為實際工作中確有必要知悉且具備相應保密條件,堅決杜絕向無直接業務關系或無隸屬關系的機關單位發送、索要涉密文件資料。
4、移交清退銷毀。
相關人員在發生崗位變動、部門調整、退休轉業等離職離崗情形時,應當將其保管的文件資料全部移交或清退,並辦理相關手續。收集的涉密文件資料使用完畢後,除按規定留存或存檔外,應當及時送交銷毀工作機構或承銷單位銷毀。
鑒於收集工作客觀上會產生較多的復印件和電子文件,在移交清退銷毀時,需要注意仔細檢查,防止遺漏。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涉密文件
國家保密局-收集涉密文件資料泄密案件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