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采礦用地年限

采礦用地年限

發布時間:2021-08-24 15:39:01

① 礦山佔用林地處罰後的土地森林公安對我礦山臨時用地進行了罰款,這些土地我在使用合法嗎年限是多少

未經林業部門許可和國土資源局批準的臨時用地屬違法行為。一般經批準的臨時用地年限為兩年。

② 土地復墾年限怎麼界定

這個目前沒有太明確的說法,比如一個新建露采礦山,服務年限是六七十年,發采專礦證最多發30年,露采屬礦山如果只有一個采坑,自上而下水平分層開采,不到開采結束露采坑你是不能復墾的,直到開采結束只有監測和工業場地維護工程,還有中間可能是排土場需要復墾,這個報告還不知道怎麼確定。規程上說服務年限按照采礦證剩餘服務年限、或者擬申請采礦許可證服務年限,感覺規程裡面太籠統了,畢竟每個省都有不同,沒有考慮全面。

③ 采礦許可證年檢的時間一般是什麼時候

采礦許可證年檢

一、辦理范圍及條件
年檢范圍:指在我縣范圍內從事礦產資源勘查、開采活動的法人或自然人(探礦權人和采礦權人)。
二、承諾時限
20個工作日(不包含申請人自身耽誤時間和法定節假日)。
三、必備報件材料( 一式二份)
1、首先,采礦權人申領、填報《采礦權人年度報告及檢查表》,並提交采礦許可證副本,以及上一年度礦產資源補償費、采礦權使用費、采礦權價款交款票據復印件和繳費減免證明;
2、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受理審查年度報告材料,審查其真實性,決定是否受理;
3、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對礦山企業進行實地檢查,作出「合格」或「不合格」的結論,並可在采礦許可證副本上簽署合格或不合格的意見;
4、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應將年檢結論書面告知采礦權人,對年檢合格的,可以在采礦許可證副本上簽署合格意見,辦理注冊手續,加蓋專用章。對不合格的,提出限期整改意見, 整改合格的仍可視為通過年檢,辦理注冊手續。采礦權人對年檢結論不服的可以和上一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提出異議,要求重新年檢。
四、收費項目、依據和標准
采礦權使用費:《礦產資源開采登記管理辦法》第九條、第十一條。
列印采礦證

服務對象

辦理采礦登記頒發《采礦許可證》流程圖

導簽


辦公室蓋章

預申請批復
材料等

地礦股審查、處理
采礦權申請人
(含采礦權買受人)
窗口
受理
窗口繳納(采礦權使用費)

7日 審批後
環保、安監等相關部門材料

簽署初審意見
轉報市局

在窗口登記報送時間
受理單反饋給窗口

窗口
(即辦)


窗口
(2日)
地礦股
(總18日)

主辦股室流程及期限

一、辦理范圍及條件
依法取得采礦權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經濟組織
二、承諾時限
20個工作日,屬市級以上發證的,轉報市局,屬縣級發證的20個工作日(不包括申請人材料報送市局審批時間及法定節假日)
三、必備報件材料:(一式三份)
1、采礦權申請登記書(原件)及報盤;
2、以地形地質圖或地質圖為底圖的礦區范圍圖,(以國家直角坐標標定拐點坐標)(原件);
3、營業執照或企業預留名稱文件(驗原件,交復印件);
4、資金證明文件(原件);
5、礦產資源預申請(劃定礦區范圍)的批准文件(原件);
6、佔用礦產資源儲量登記表(原件);
7、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及其審查意見(原件);
8、安全生產方案及安全生產主管部門的審查意見(原件);
9、環境保護方案及環保主管部門的審查意見(原件);
10、礦山地質環境影響評價報告;
11、礦山用地的證明文件;
12、勘查許可證復印件(由探礦權轉為采礦權的);
13、采礦權評估、確認、處置文件及價款繳納證明文件(申請國家出資勘查形成礦產地采礦權的)(驗原件,交復印件);
14、中標、競拍或競買通知書、合同書及繳款證明(以招標、拍賣、掛牌方式出讓采礦權的)(驗原件,交復印件);
15、采礦登記機關要求的其它資料。

辦理采礦權預申請流程圖
簽署初審意見轉報市局

預申請人
(已有探礦權轉采礦權、協議出讓的采礦權等提交預申請資料)
窗口(受理)
擬草批文
領導簽批
辦公室蓋章
服務對象
窗口受理

7日 審批後

地礦股審查、處理

2日

3日

窗口
(即辦)

窗口
(2日)
地礦股
(總18日)

主辦股室流程及期限:

一、辦理范圍及條件
申請人已有探礦權轉采礦權的,通過市場方式取得采礦權的,不需要辦理預申請。
二、承諾時限:
屬市級以上審批的,20個工作日轉報,屬縣級審批的,20個工作日(不包含申請人自身耽誤時間及法寶休息日)。
三、必備報件材料
1、預申請報告一式三份,預申請報告的內容:(1)擬申請開采礦產資源的范圍、礦種、位置、佔有的礦產資源儲量和開采規模;(2)申請的礦產資源儲量范圍為整體礦床中的部分時,應說明其與整體礦床的關系以及與礦區總體開發的銜接和影響;(3)他需要說明的問題。
2、經礦產資源儲量評審機構評審並辦理了評審結果備案手續折地質勘查報告(一式一份);
3、礦產資源儲量評審結果及其備案的文件(一式一份);
4、地質勘查資料匯交的證明材料(一式二份);
5、探礦權人申請開采其勘查區內礦產資源儲量的,應當提交際花該區域有效的勘查許可證;探礦權經轉讓的,還應提交轉讓的批准文件(各一式二份);
6、市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同具的擬申請的礦區范圍內無礦權重置問題以及符合當地產業經濟政策和礦產資源規劃的書面意見(一式二份);
7、以國家直角坐標標定的以地形地質圖為底圖的礦區范圍圖一式三份(比例尺為1:100—1:5000均可)。
四、收費項目、依據和標准:
此項申請不收費。

采礦權延續登記流程圖

愈期不辦理的,其采礦權自行廢止
未提出申請的
書面告知采礦權人

提出意見
地礦股受騙上當理(繳納礦業權價款,簽訂出讓合同)

儲量審查
窗口受理
領導簽批
列印采礦證
辦公室蓋章
服務對象

采礦權人(在證有效期滿30日內)
地礦股
審查、處理

2日

3日

審批後 7日

提出初審意見轉報市局

在窗口登記報送時間

受理單反饋給窗口

窗口
(2日)
地礦股
(總18日)
窗口
(即辦)

主辦股室流程及期限:

一、辦理范圍及條件:
全縣所有持證礦山,有效期滿30日內來我局辦理。
二、承諾時限:
屬市局以上發的,20個工作日內轉報,屬縣級發的20個工作日(不包含申請人材料報送市局審批時間及法定節假日)
三、必備報件材料:(一式三份)
1、采礦權延續申請登記書(原件);
2、采礦許可證正、副本(原件);
3、營業執照(驗原件,交復印件);
4、資金證明文件(原件);
5、延續采礦登記申請報告(內容含:申請延續生產的理由、礦山生產和儲量利用情況,保有儲量和現有生產能力,申請延續生產年限和依據及其需要說明的情況)(原件);
6、礦產資源儲量報告、評審結果及匯交資料的證明文件(儲量變動較大的)(驗原件,交復印件);
7、佔用礦產資源儲量申請登記表表(原件);
8、礦山安全生產許可證(驗原件,交復印件)或安全生產主管部門出具的安全生產證明文件(原件);
9、資源稅、資源補償費繳納的證明文件(原件);
10、采礦權評估、確認、處置文件及價款繳納證明文件(申請國家出資勘查形成礦產產地采礦權的)(驗原件,交復印件);
11、采礦權的礦產地為是申請人自己出資勘查形成的證明文件,如發票、合同、委託書、勘查報告、勘查許可證、地勘單位證明文件(申請自己出資勘查形成的礦產地的采礦權的)(驗原件,交復印件);
12、采礦權登記機關要求的其它資料。
四、收費項目、依據和標准

④ 復墾服務年限怎麼確定

比如有些項目的開發年限較長,如十幾年到幾十年的……因為這涉及到後面投資估算的價差預備費……5年為一個復墾期是怎麼理解的? 2、土地復墾費用構成中的各自取費是怎麼確定的? 3.復墾的地類要怎麼確定好點,假如有建設用地(如采礦用地)是不是也要保留為建設用地性質? 4. 投資估算怎麼才算合理 謝謝 答:1、采礦類項目的土地復墾方案服務年限應為生產期(采礦許可證批准年限)+穩沉期(煤礦)+管護期。建設項目以復墾工作實際需要的時間作為服務年限。 土地復墾工作安排原則上以5年為一階段進行,這是從管理的要求出發進行的劃分。但實際工作中應根據土地損毀預測情況,結合土地復墾方案服務年限,合理劃分復墾工作階段。 2、土地復墾費用由工程施工費、動態投資費、不可預見費和其他費用幾個部分構成。具體費用及費率請參見《土地開發整理項目預算定額標准》。 3、《土地復墾條例》第四條規定,「土地復墾應當堅持科學規劃、因地制宜、綜合治理、經濟可行、合理利用的原則。復墾的土地應當優先用於農業。」應結合當地水土條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及公眾參與情況,在土地復墾適宜性評價的基礎上確定土地復墾方向。 4、復墾費用估(概)算應依據充分,測算合理。能夠明確說明投資估(概)算編制原則、依據和方法;明確土地復墾費用構成。土地復墾投資估(概)算費用構成參考《土地復墾方案編制規程—通則》(TD/T 1031.1-2011)附錄D。

⑤ 礦區土地利用周期性

礦區由於受礦產資源賦存條件的限制及生產發展的特點,決定了礦區土地資源利用的客觀性與地域條件的無選擇性。

礦床開採的對象是自然的礦產資源,其開採的地點受到資源分布的限定。由於具有開采價值的礦床的形成需要許多條件以及以後的地質變動,使得礦址不能自由選擇。礦產資源的工業儲量是天然賦存的,不能輸入,也不能再生。礦產開發的規模受到資源數量、質量,礦床地質條件,開采條件,交通位置及地理經濟環境制約。由於礦區發展的總趨勢是礦產資源日益貧乏,開采條件日益困難,導致采礦業成為規模效益遞減行業。礦區土地利用過程中既要考慮當前的礦業開采又要考慮以後的土地利用。因此,礦區土地利用除具有一般土地利用共性外,還具有其特性。

按礦產資源不可再生的屬性,經過一定年限的開采後,閉坑、復墾是正常的,出現在礦山的生命周期內,呈現出循序漸進式周期特性。礦山的生命周期一般經歷形成期、成長期、成熟期、轉型期或衰退期[96~99],礦區也經歷了楔入、擴張、穩定、轉用或恢復、荒蕪等階段,相應礦區周圍土地也由輔助轉為他用,呈現出周期特性。

⑥ 土地出讓年限有什麼規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相關版規定:權

第十二條 土地使用權出讓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確定:

1、居住用地七十年;

2、工業用地五十年;

3、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用地五十年;

4、商業、旅遊、娛樂用地四十年;

5、綜合或者其他用地五十年。

第十三條 土地使用權出讓可以採取下列方式:

1、協議;

2、招標;

3、拍賣。

依照前款規定方式出讓土地使用權的具體程序和步驟,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6)采礦用地年限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相關規定:

第九條 土地使用權的出讓,由市、縣人民政府負責,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

第十條 土地使用權出讓的地塊、用途、年限和其他條件,由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會同城市規劃和建設管理部門、房產管理部門共同擬定方案,按照國務院規定的批准許可權報經批准後,由土地管理部門實施。

第十一條 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應當按照平等、自願、有償的原則,由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以下簡稱出讓方)與土地使用者簽訂。

⑦ 礦山開采辦哪些證件

一、《礦山儲量報告》,礦山開採的合同、用地等資料;

二、礦石品位、回收率等;

三、版《礦山開采許可證權》;

四、《安全生產許可證》;

五、《爆破物品使用證》、《爆破物品存儲證》;

六、《環評報告》;

七、《項目核准或備案證》;

八、《爆破人員安全資格證》;

九、《排污許可證》、《取水許可證》;

十、《佔用礦產資源儲量登記書》並經相關部門(一般指省或國家國土資源部)評審、備案,各類資源儲量以經國土資源部備案的最終數據為准。

⑧ 關於進一步規范采礦許可證有效期的通知(國土資發[]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土資源廳(國土環境資源廳、國土資源局、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資源管理局):

按照《國務院關於全面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的通知》(國發[2005]28號)的部署,各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做了大量的工作,經過一年多的努力,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明顯成效。為進一步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解決一些地方存在的頒發采礦許可證期限過短問題,保障采礦權人合法權益,根據《礦產資源開采登記管理辦法》(國務院令第241號),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采礦許可證有效期應與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中確定的礦山服務年限相適應。當礦山服務年限長於《礦產資源開采登記管理辦法》(國務院令第241號)第七條規定的上限時,應按法定有效期的上限辦理采礦登記;當礦山服務年限不足法規規定的上限時,應按礦山實際可生產年限辦理采礦登記。

二、因特殊原因不能按上述規定的有效期限辦理采礦登記的,礦山企業采礦許可證有效期可根據工作需要酌情確定,但原則上不應低於一年,並且應在采礦許可證副本上註明原因。

三、地方各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要依法加強對采礦權人監督管理,切實做好采礦權年檢工作,嚴格對采礦權人履行法定義務的情況進行檢查,年檢不合格的要責令限期整改,並予以處罰,整改後仍不合格的,登記發證管理機關應按《礦產資源開采登記管理辦法》第十八條的規定吊銷其采礦許可證。

四、各地規定與本通知不一致的,一律以本通知規定為准。

國土資源部

二〇〇七年四月十六日

⑨ 持有采礦證並不等於取得礦區土地使用權嗎

以前我們開礦,需到地質礦產局辦理采礦許可證,再到土地局辦理采礦用地手續。自從地質礦產局和土地局合並組建國土資源局後,開礦辦理采礦許可證和采礦用地手續都向國土資源局申請。有人說,辦理了采礦許可證就視為同時取得了礦區范圍采礦年限內的土地使用權,不必再辦理用地手續。請問,這種說法對嗎?廣東讀者 鄺四
答:根據礦產資源管理法律法規和土地管理法律法規,開辦礦山企業開采礦產資源應當辦理采礦許可證,因從事開采礦產資源等生產建設需要使用土地的,應當辦理建設用地手續。認為只要辦理了采礦許可證就同時取得礦區范圍采礦年限內的土地使用權的觀點,沒有法律依據。
在取得采礦權方面,《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實施細則》第五條規定,國家對礦產資源的勘查、開采實行許可證制度。《礦產資源開采登記管理辦法》第三條規定,開采礦產資源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地質礦產主管部門審批登記,頒發采礦許可證。《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實施細則》第三十條第一款規定,采礦權人享有根據生產建設的需要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權等權利,該條第二款規定,采礦權人行使前款所列權利時,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經過批准或者履行其他手續的,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辦理。《廣東省礦產資源管理條例》第三十三條明確規定,采礦權人享有根據礦山建設的需要依法申請取得土地使用權等權利。在取得土地使用權方面,《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三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進行建設,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須依法申請使用國有土地;但是,興辦鄉鎮企業和村民建設住宅經依法批准使用本集體經濟組織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或者鄉(鎮)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經依法批准使用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除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四條第二款,建設用地是指建造建築物、構築物的土地,包括城鄉住宅和公共設施用地、工礦用地、交通水利設施用地、旅遊用地、軍事設施用地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二十二條和第二十三條,建設項目需要使用土地的,由建設單位持建設項目的有關批准文件,向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建設用地申請,辦理用地手續。可見,從事非農業建設(包括礦山建設)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須依法提出申請並經批准後,方可使用土地進行建設。
從上述規定可知,礦產資源開采權和土地使用權是兩個不同的法律關系,分別由礦產資源法律規范和土地管理法律規范進行調整。需要取得采礦權和采礦需要的土地使用權,應當分別依照相關的法律規定辦理相關手續。取得采礦權後,采礦權人因從事開采礦產資源等生產建設需要使用土地的,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實施細則》第三十條第二款關於「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經過批准或者履行其他手續的」事項,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的規定申請辦理用地批准手續。雖然國土資源局集地礦行政管理職能和土地行政管理職能於一身,但其行使地礦行政管理職權時,充當的角色是地礦行政主管部門,管理的依據是礦產資源法律法規;行使土地行政管理職權時,充當的角色是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管理的依據是土地管理法律法規。和采礦權一樣,土地使用權是經申請、批准取得的,取得采礦權後不申請使用土地,是不可能取得合法的土地使用權的。建議你們根據采礦生產需要,及時申請辦理用地手續。
廣東省國土資源廳政策法規處 范俊明

⑩ 礦山用林地屬於建設用地還是臨時用地

礦山用地有可能是建設用地,也有可能是臨時用地,須根據使用屬性來確定。

《礦山用地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礦山用地行為,促進經濟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以下簡稱《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以下簡稱《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行政區域內的礦山用地管理,適用於本辦法。本辦法所稱礦山用地,是指探礦權人、采礦權人在實施勘查、開采礦產資源過程中需要佔用的土地,包括選礦場、采場、工業廣場、進場道路及附屬設施等用地。
第三條 市、縣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的礦山用地管理工作。建設、規劃、環保、林業等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協同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做好礦山用地管理工作。
第四條 礦山用地應當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礦產資源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年度計劃。
第五條 礦山用地應依照土地管理法律、法規辦理建設用地或臨時用地審批手續。
第六條 礦山用地應堅持節約集約用地的原則,盡量不佔或少佔用耕地。

第二章 建設用地
第七條 因開采礦產資源需要佔用土地,符合下列情形的,應依法辦理建設用地審批手續: (一)修建永久性建築物、構築物的; (二)造成農用地破壞且不能復墾的; (三)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八條 采礦權人持下列材料向縣級以上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申請辦理建設用地審批手續: (一)用地申請; (二)項目批准文件;
(三)采礦許可證,營業執照、法人身份證明; (四)佔用城市規劃區內土地的,提供規劃部門意見; (五)佔用林地的,提供林業部門意見; (六)環保部門意見; (七)建設用地勘測定界圖; (八)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材料。
第九條 縣級以上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受理建設用地申請後,經審查符合報批條件的,按下列情形組織用地報批: (一)佔用集體土地的,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批准辦理土地徵收手續;屬鄉鎮企業申請使用集體土地的,可不辦理土地徵收手續;
(二)佔用農用地的,依法辦理農用地轉用手續; (三)佔用未利用地的,1公頃以下(含本數,下同)的由縣級人民政府審批,1公頃以上5公頃以下的報市人民政府審批,超過5公頃的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審批;
(四)佔用建設用地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審批。 第十條 經批準的國有建設用地,以劃撥方式供地的,必須符合《劃撥用地目錄》的規定;以協議出讓方式供地的,土地出讓底價不得低於國家和省規定的協議出讓最低價,土地出讓最高年限50年,具體出讓年限一般不超過采礦權許可證規定的剩餘使用年限。出讓土地使用權期滿,用地單位需要繼續使用土地的,應依法辦理出讓土地使用權續期手續。 第十一條 采礦權轉讓的,受讓人應持采礦權轉讓批准文件辦理土地使用權轉讓手續。
第十二條 依法取得建設用地使用權的礦山采礦結束後,在符合國家、省政策的前提下,可通過土地置換、土地使用權調整、改變用途等方式繼續加以利用。

第三章 臨時用地
第十三條 探礦權人、采礦權人,因勘查、開采礦產資源需要臨時佔用土地的,可申請辦理臨時用地審批手續。 臨時使用土地期限不得超過兩年。臨時用地期限屆滿,用地單位確需繼續臨時使用土地的,按本辦法規定重新申請辦理臨時用地審批手續。
第十四條 辦理臨時用地手續應提供下列材料,報縣級以上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批准: (一)臨時用地申請; (二)臨時用地復墾保證書; (三)勘查、采礦許可證,營業執照、法人身份證明; (四)佔用集體土地的,與土地所屬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村民委員會簽訂臨時使用土地合同,同時出具經村民大會或村民代表大會討論,同意出租土地的材料;
(五)佔用城市規劃區內土地的,提供城市規劃部門意見; (六)佔用林地的,提供林業部門意見; (七)臨時用地勘測定界圖; (八)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材料。
第十五條 臨時用地單位與土地所屬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村民委員會簽訂臨時使用土地合同應載明以下內容: (一)協議雙方的全稱及住所;
(二)臨時使用土地的位置、范圍、現狀和面積; (三)臨時使用土地期限; (四)臨時使用土地補償金額; (五)付款方式和期限; (六)被占土地的恢復條件; (七)雙方的權利和義務; (八)違約責任;
(九)其他需要約定的事項。
第十六條 臨時使用土地的土地補償費,由雙方商定。使用農用地的土地補償費,原則上不低於該土地臨時使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與臨時使用年限的乘積數。
第十七條 用地單位應按照臨時使用土地合同約定的用途使用土地,不得修建永久性建(構)築物。
第十八條 臨時用地遵循「誰破壞、誰復墾」的原則,用地單位應將土地復墾與生產建設統一規劃,把土地復墾指標納入生產建設計劃,並依法繳納土地復墾費。
臨時使用土地期限屆滿,用地單位負責在一年內恢復土地的原使用狀況。涉及農用地復墾的,原批准用地的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應組織驗收,並辦理或協助辦理相關稅費返還手續;驗收達不到標準的,限期整改,整改仍達不到標準的,由原批准用地的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組織恢復,所需資金從用地單位繳納的復墾費中列支。
第十九條 勘查、采礦權依法進行轉讓的,轉讓雙方可持下列材料向原批准用地的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申請辦理臨時用地許可證更名手續: (一)轉讓雙方申請報告;
(二)轉讓雙方營業執照、法人身份證明; (三)勘查、采礦權轉讓合同; (四)勘查、采礦許可證; (五)臨時用地許可證;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材料。
第二十條 探礦、采礦權滅失的,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應當注銷其礦區范圍內的臨時用地許可證。

第四章 法律責任
第二十一條 在臨時使用的土地上,修建永久性建築物、構築物的,由縣級以上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三十五條規定給予處罰。
第二十二條 臨時用地期限屆滿,用地單位拒不履行土地復墾義務的,縣級以上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可按照《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五條、《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四十一條規定,對用地單位給予處罰;因使用不當造成農用地無法復墾的,縣級以上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可按照《土地管理法》第七十四條、《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四十條規定,對用地單位給予處罰。
第二十三條 未經批准或者採取欺騙手段騙取批准,非法佔用土地的,由縣級以上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土地管理法》第七十六條、《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四十二條規定給予處罰。
第二十四條 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工作人員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依法給予處理。
第五章 附 則
第二十五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閱讀全文

與采礦用地年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
債務糾紛律師費必須提供發票嗎 瀏覽:876
手機我的世界創造模式怎麼去天堂 瀏覽:716
專利代理人個人總結 瀏覽:312
工商局黨建工作述職報告 瀏覽:685
創造力閱讀理解答案 瀏覽: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