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長期實行限售限價限購的房地產市場是否可行,對房地產市場有何影響
長期實行限價限售限購的房地產市場應該是不可行的,我們國家的市場經濟應該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B. 經濟學問題:政府限價措施到底好不好(用理論分析,最好能給予例子)
好與不好,這是個價值判斷,取決於屁股坐在哪邊,以及你信奉的經濟學流派。
對於我來說,絕大多數情況下,政府限價措施不好。
這會造成人為的短缺或過剩,或者加重短缺或過剩,導致社會的總福利損失,導致市場價格信號的失效,導致人們錯誤的預期,導致資源配置的低效...而其最終效果,對於政府號稱的採取該限價措施的目的而言,往往是適得其反。
比如關於物價上漲,通貨膨脹的成因,有兩派觀點。一是以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為代表的貨幣學派,認為「通貨膨脹到處是且始終是貨幣現象」,而要治理通貨膨脹,唯一辦法是控制貨幣。另外一派則認為,通貨膨脹的成因是五花八門的,房價、油價、工資、甚至大蒜價格,都能造成通貨膨脹;因此,對付通脹的辦法也五花八門,限價、限購、搖號、配給和排隊,都是這一派學者津津樂道的。
面對一線城市的高房價,政府採用了一切可能的手段,限價、限購、重稅、掐斷房地產商的資金鏈,結果是越限制,需求越強烈,供給越短缺(請記住,這個供給是不能用廉租房來簡單彌補的,除非大家倒退回行政福利分房年代),也越少人踏踏實實住上自己力所能及的房子。如果限價規定有用,那麼還不如乾脆規定國民收入是人均10萬美元好了,這樣我們就一秒鍾進入了富裕國家行列。
C. 限價是什麼意思
限價,限價指示中所指定的價格,即是指該交易指示的最高的購入價(即最高限價)或最低的賣出價(即最低限價)。
限價分為最高限價和最低限價兩種:
1、最高限價。一般適用於某些價格偏高的工業品和農產品。國家對某些商品價格規定最高限價,是為了保護消費者的利益。在資本主義國家,如美國、日本,對重要農產品(如糧食)的銷售,無論是批發還是零售,都受到政府規定的最高價格的限制。在中國,國家對邊遠地區某些工業品的銷售價格都規定最高限價,其目的是為了平抑市場物價,保證物價相對穩定,保障人民生活安定和扶持邊遠地區經濟發展。
2、最低限價(即保護價)。許多品牌會對商品進行最低價的限價,低於最低價將受到嚴格處罰。為的是保證市場不惡意競爭,商品不貶值。一般適用於某些價格偏低的農副產品的收購價格。對某些農副產品的收購價格規定最低限度,是為了保障農民的合理收益。
(3)長期限價擴展閱讀:
對外貿易中的限價
在對外貿易中,國家規定進出口商品的最高或最低價格,作為衡量商品可否進出口的條件之一。限價還用於對外貿易的契約中。特徵最高限價特徵是低於市場均衡價格·最低限價特徵是高於市場均衡價格。市場有許多限價行為,就是為了防止低價競爭。限制最低價。限制最高價的非常少。但限制最低價是良性的競爭方式。最高限價長期實行會造成商品持續的供不應求,最低限價長期實行會造成商品的供過於求,二者都會對市場正常供求關系造成不利的影響。
D. 經濟學問題:政府補助兩種方式,補貼與最高限價,分析這兩種方式短期與長期的影響
補貼,直接降低商品成本,提升購買力,抑制通脹。補貼政策退出,市場將恢復低迷。
限價,不會降低成本,但會縮減企業利潤,對長期發展不利。
E. 談限制價格的利與弊
支持價格也稱最低價格,是指政府對某些商品規定的價格下限,防止價格過低,以示對該商品生產的支持。長期以來發達國家對農產品實行這種價格,使他們的農業非常發達,以美國為例。2002年5月13日上午,布希總統在白宮正式批准了當月上旬美國國會參眾兩院的新的農業政策。根據新法案,美國政府將在今後6年內為農業和畜牧業提供517億美元的補貼,每年的補貼幅度在64億美元。我國現在對農業實行的「保護價敞開收購」實際也是一種支持價格。
支持價格的作用,以農業為例,從長期看支持了農業的發展,調動了農民種田的積極性。使農產品的供給大於需求,對過剩的農產品政府只有大量收購,使政府背上了沉重的債務負擔。靠保護成長起來的事物是缺乏生命力的,加入WTO後我們還有幾年的減緩期,如果仍用這種支持價格,就不能從根本上改變我國農業的落後狀況。另外,政府解決收購過剩的農產品方法之一就是擴大出口。這就引起國家與國家之間為爭奪世界農產品市場而進行貿易戰。
限制價格也稱最高價格,是指政府對某些商品規定最高上限,防止價格過高,控制通貨膨脹。我國在計劃經濟時期,很多生活必須品都實現限制價格,小到材米油鹽大到住房都有補貼。限制價格有利於社會平等,但從長期看,價格低不利於抑制需求,也不利於刺激供給,使本來就短缺的商品更加短缺。為了彌補供給不足部分,政府往往會採取配給制。例如我國住房長期以來實行配給制和低房租,這種政策固然使低收入者可以有房住,但確使房屋更加短缺,幾十年住房問題解決不了,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隨著我們逐步的放開公產房的房租和住房分配政策的不斷改變,商品房的價格由市場調節,調動了開發商建房的積極性,解決了多少年來住房需求的短缺局面。
限制價格是一項不符合經濟規律的失敗的制度安排,經濟學家不主張利用限制價格,因此,最終要被設計者放棄也就是必不可免的。事實證明,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取消大量的限制價格政策,無論是商品市場還是要素市場由過去的賣方市場到今天的買方市場,商品由過去的短缺到今天的過剩。
F. 投標報價最高限價的公布有什麼規定
就電力工程而言
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
第二十七條 招標人設有最高投標限價的,應當在招標文件中明確最高投標限價或者最高投標限價的計算方法。招標人不得規定最低投標限價。
招標投標法
第二十四條 招標人應當確定投標人編制投標文件所需要的合理時間;但是,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自招標文件開始發出之日起至投標人提交投標文件截止之日止,最短不得少於二十日。
G. 現實生活中存在哪些限制價格的例子
從日常必須的柴米油鹽醬醋茶 除柴、茶以外都是被限價了的。再到日常的必須用品像汽車,相信大多數人都知道在全國無論是在那你買同一輛車的價格都是一樣的。接著像煙草、一些國家保密葯品等等,只要是這些東西的價格能影響到國家政治的全部都有宏觀限價措施!
限制價格,即是restriction的價格。是政府制定價格低於市場價格,一般來說是因為廠商有壟斷地位所導致其價格過高,而限制其價格水平。會導致供不應求的現象。
限制價格影響:
1、價格水平低不利於刺激生產,從而使產品長期存在短缺現象
2、價格水平低不利於抑制需求,從而會在資源缺乏的同時又造成嚴重的浪費
3、限制價格之下所實行的配給制會引起社會風尚敗壞,會產生黑市交易,會出現「走後門」現象
4、此外,生產者也可能粗製濫造,降低產品質量,形成變相漲價
H. 最高限價實施時間過長會產生什麼後果
供不應求,從供需曲線可以看出,最高限價的價格是處在需求大於供應的情況。過長時間的實施,會導致供應方因為無法獲得較高的利潤失去積極性,很可能退出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