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葡聚糖真的安全嗎
葡聚糖是指以葡萄糖為單糖組成的同型多糖,葡萄糖單元之間以糖苷鍵連接。
其中根據糖苷鍵的類型又可分為alpha-葡聚糖和beta-葡聚糖。
比較安全的
Ⅱ 什麼是β-葡聚糖
燕麥由於富含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膳食纖維以及多種微量營養素,近年來,用於食品的比例大大增加。
國內外許多研究證明⋯:燕麥具有重要的營養保健作用,經常食用可有效降低血清膽固醇、甘油三酯和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燕麥也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燕麥還具有改善腸道功能、抗腸癌等多種功能。燕麥的這些保健作用,主要是由於其中富含生物活性多糖B一葡聚糖。燕麥p-葡聚糖主要存在於糊粉層和亞糊粉層的細胞壁中,是一種由均一的D.吡喃葡萄糖單位通過p-(1—3)和B.(1—+4)糖苷鍵連接成的線性大分子黏性非澱粉多糖。近年來國內外對燕麥B.葡聚糖的提取、結構、理化性質、生理功能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對了解燕麥B一葡聚糖的營養功能和進行燕麥B-葡聚糖功能食品研發都起著主要作用。
B.葡聚糖在人體內的許多生理功能均與其黏度的大小有關,而其黏度取決
於相對分子質量、分子結構和B一葡聚糖的濃度。Micheal等人(1997)的研究表明,
B一葡聚糖的分子量隨品種,產地,提取方法和測定方法的不同而不同,一般從
4.4x 104到3.0x t06不等。並且燕麥13.葡聚糖的相對分子質量大於大麥。當用水
提取時,提取溫度對其相對分子質量的影響不大,但用氫氧化鈉水溶液提取的13·
葡聚糖相對分子質量明顯低於水提的葡聚糖。Katarina等人指出,在濃度一致的
條件下,燕麥麩皮中的B.葡聚糖的黏度大於胚乳中的B一葡聚糖黏度,因此可以
推測燕麥麩皮中的13.葡聚糖相對分子質量高於胚乳中B一葡聚糖的相對分子質量。
Ⅲ β-葡聚糖的用途
β-葡聚糖活性結構是由葡萄糖單位組成的多聚糖,它們大多數通過β-1,3結合,這是葡萄糖鏈連接的方式。它能夠活化巨噬細胞、嗜中性白血球等,因此能提高白細胞素、細胞分裂素和特殊抗體的含量,全面刺激機體的免疫系統。那麼,機體就有更多的准備去抵抗微生物引起的疾病。
β-葡聚糖能使受傷機體的淋巴細胞產生細胞因子(IL-1)的能力迅速恢復正常,有效調節機體免疫機能。大量實驗表明,β-葡聚糖可促進體內IgM抗體的產生,以提高體液的免疫能力。這種葡聚糖活化的細胞會激發宿主非專一性防禦機制,故應用在腫瘤、感染病和治療創傷方面深受矚目。
經特殊步驟萃取且不含內毒素的β-1,3葡聚糖在美國FDA已認定是一種安全的物質,可添加在一般食品,許多報導顯示老鼠口服酵母β-1,3葡聚糖,可增加強腹膜細胞抗菌之吞噬作用。
此外,葡聚糖尚有清除游離基、抗輻射、溶解膽固醇,預防高脂血症作用及抵抗濾過性病毒、真菌、細菌等引起的感染。故廣泛用於醫葯、食品、化妝品等行業。時下酵母葡聚糖已實現產業化,
葡聚糖製成的凝膠常用來進行生化分離,如柱層析。
用蔗糖發酵,得到一種化學改性的葡聚糖,商品名為交聯葡聚糖。這種葡聚糖的分子中有交聯網狀結構,可作分子篩使用,使低分子量的化合物與高分子量的化合物分開。
(3)葡聚糖有效期擴展閱讀:
葡聚糖以β-葡聚糖最具生理活性。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Pillemer博士首次發現並報道酵母細胞壁有一種物質具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之後,經過圖倫大學Diluzio博士進一步研究發現,酵母細胞壁中提高免疫力物質是一種多糖——β-葡聚糖,並從麵包酵母中分離出這種物質。
酵母葡聚糖是存在於酵母細胞壁中一種具有增強免疫力活性的多糖——β-葡聚糖。β-葡聚糖廣泛存在於各種真菌與植物,如香菇和靈芝、燕麥中,是它們發揮保健作用主要功效物質。而酵母葡聚糖免疫增強活性更強,並具有改善血脂和抗輻射、改善腸道功能的作用。
Ⅳ 什麼是葡聚糖
葡聚糖是指以葡萄糖為單糖組成的同型多糖,葡萄糖單元之間以糖苷鍵連接。其中根據糖苷鍵的類型又可分為alpha-葡聚糖和beta-葡聚糖。alpha-葡聚糖中研究及使用較多的為dextran ,又稱右旋糖酐。為一種多糖。存在於某些微生物在生長過程中分泌的粘液中。葡聚糖具有較高的分子量,主要由D-葡萄吡喃糖以α,1→6鍵連接,支鏈點有1→2、1→3、1→4連接的。隨著微生物種類和生長條件的不同,其結構也有差別。
Ⅳ 百度了一下,葡聚糖是個好東西,但為什麼之前我都沒聽說過葡聚糖這種東西
葯廠都把眼光著重在維生素跟抗生素上,直到1940年Pillemer博士率先「酵母細胞壁裡面有一種能夠增強抵抗力的物質」,經過深入研究,葡聚糖的神秘面紗,漸漸被揭開,葡聚糖(glucan),是一種多糖物質,存在於某些微生物在生長過程中分泌的粘液中,分為α-葡聚糖跟β-葡聚糖,後來圖倫大學Diluzio博士在麵包酵母里分離出了這種能夠增強抵抗力的物質確認為β-葡聚糖。先後發現燕麥葡聚糖,香菇葡聚糖跟靈芝葡聚糖的用途,開啟了今天人類補充葡聚糖的前景。
最近,美國癌症協會的一項研究表明,大約有10%的癌症患者在不接受任何治療或接受少量治療的情況下出現自愈,而且癌症一經自然消退很少復發。這一研究結果極大地增強了人們與癌症抗爭的信心和勇氣。其實疾病很多時候是因為缺乏免疫或者免疫不平衡所導致的,可能由於先天遺傳缺陷或後天外界因素引起,癌症也不例外。
1970年代,葡聚糖開始在動物和人體中被廣泛研究,更是由於下列這些研究成果使補充葡聚糖漸漸成為另一種增強免疫保衛健康減少疾病的方法。
1.葡聚糖補充品並不會被轉化為葡萄糖所吸收,而是轉入小腸刺激免疫,所以不會引起血糖增高,因此糖尿病人也可以補充葡聚糖來提高免疫。(有效抑制和預防糖尿病)
2.β葡聚糖具有一定粘度,在人體消化器官中難以被消化,故作為膳食纖維而發揮作用。它可以促進腸道蠕動,吸收腸內有害物質,促進腸內有用菌的活化,從而改善因食物纖維攝入不足引起的便秘,胃腸虛弱引起的消化不良。(調節腸胃增強免疫)
3.β葡聚糖的功能之一,便是可以增強巨噬細胞的能力。酵母葡聚糖 能提高巨噬細胞吞噬能力達數倍以上,通常具有很強的對變異細胞的抑制率,它在保護和增強免疫細胞作戰能力的同時,能夠進一步鎖定休眠期、耐葯性及亞臨床病 灶的「殘存腫瘤細胞」,進行靶向殺毒。(刺激免疫細胞)
4.美國空軍放射生物學研究中心Patchen博士報道β葡聚糖能有效清除體內自由基,從而保護巨噬細胞在遭受輻射後能免受自由基的攻擊,使這些巨噬細胞繼續正常發揮作用。(抗氧化作用)
5.當酵母葡聚糖進入人體後,其螺旋結構決定其不會在胃腸道內被水解成葡萄糖等單糖(因此對糖尿病人服用β-1, 3和1, 6-葡 聚糖無影響),而是與特異性受體相結合,通過胞吞作用(或胞飲作用),最終穿過腸上皮而進入淋巴系統,並從淋巴系統進入血液系統而發揮作用。肝臟中的膽固 醇會轉變成膽酸,到達小腸能幫助消化脂防,然後膽酸會被小腸吸收回肝臟再轉變成膽固醇,由於酵母葡聚糖作為膳食纖維在小腸中能形成膠狀物質將膽酸包圍,膽 酸便不能通過小腸壁被吸收回肝臟,而是通過消化道被排出體外,於是當腸道內食物再進行消化需要膽酸時,肝臟只能靠吸收血液中的膽固醇來補充消耗的膽酸,從 而降低了血液中的膽固醇。β葡聚糖有吸收膽汁酸和促使膽汁酸排出體外的作用,促進膽固醇向膽汁酸轉化,維持膽固醇固有 的正常代謝,有效抑制血清中膽固醇的升高。(降壓降脂)
6.各種癌症、遷延不愈性乙肝、復發性口腔潰瘍、過敏體質、自身免疫疾病、各種傳染病,甚至人老齡化過程,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免疫反應衰弱或功能不全,β-1,3-D葡聚糖的作用正是能使衰弱的或不健全的免疫反應得到加強,恢復正常。(口服也能有效刺激免疫)
臨床證實,β-1,3-D葡聚糖使用在皮膚上,能增加皮膚彈性,並使皮膚柔嫩白皙,提高膠原蛋白和彈力纖維素的合成,供應多種細胞生長因子,使皺紋消除,肌膚潔凈,並修復敏感現象。
Ⅵ 葡聚糖是什麼
聚糖是指以葡萄糖為單糖組成的同型多糖,葡萄糖單元之間以糖苷鍵連接。其中根據糖苷鍵的類型又可分為alpha-葡聚糖和beta-葡聚糖。alpha-葡聚糖中研究及使用較多的為dextran
,又稱右旋糖酐。為一種多糖。存在於某些微生物在生長過程中分泌的粘液中。葡聚糖具有較高的分子量,主要由D-葡萄吡喃糖以α,1→6鍵連接,支鏈點有1→2、1→3、1→4連接的。隨著微生物種類和生長條件的不同,其結構也有差別。
基本特徵:
1、為細菌性多糖之一,又稱右旋糖酐,是由在蔗糖溶液中培養的細菌[腸膜明串珠菌,葡聚糖明串珠菌的葡聚糖蔗糖酶催化下列反應而生成的:n蔗糖→葡聚糖+n果糖。在氧化葡糖桿菌工業亞種[以前將含有這種物質的菌稱為粘稠醋桿菌和莢膜醋桿菌中,由糊精合成葡聚糖。葡聚糖的種類很多,僅由D-葡萄糖組成,主鏈是α(1,6)鍵,也有α(1,4)或α(1,3)鍵的支鏈。葡萄糖為白色粉末,在水中加一點點即可產生很強的右旋性。醫葯上用作代用血漿。
2、是以葡萄糖為組成糖的多糖的總稱。由於D-葡萄糖殘基彼此間結合樣式的不同而分為多種,廣泛分布於微生物、植物、動物界。其中代表性的有細菌的多縮葡萄糖,褐藻類的海帶多糖,地衣類的木聚糖(β-1,4和β-1,3鍵),高等植物的纖維素、(β-1,4結合),直鏈澱粉(α-1,4鍵),支鏈澱粉(由α-1,4鍵的主鏈上支出α-1,6鍵的側鏈),動物的糖原等。
拓展資料:
β-葡聚糖是白色念珠菌細胞壁含量最高的多糖。根據β-葡聚糖溶解性可以分為不溶性和可溶性β-葡聚糖,其中可溶性β-葡聚糖包括鹼溶性和酸溶性的葡聚糖。根據糖鏈結構差異可分β-(1→3)-葡聚糖和β-(l→6)-葡聚糖。甲基化作用和CNMR分析研究證明,酸溶性葡聚糖來源於酵母,菌絲體和菌絲形成細胞,是一種高度分支的1→4鏈連接的聚合物。酵母細胞和菌絲細胞壁中的不溶性葡聚糖由30%~40%的β-(1→3)-葡聚糖和43%~53%的β-(1→6)-葡聚糖的混合物組成。
通過急性毒性試驗發現,白色念珠菌β-葡聚糖對小鼠各臟器除肝臟以外,未見明顯的毒性作用,而且急性毒性試驗表明,不溶性β-葡聚糖的安全范圍大於可溶性β-葡聚糖,值得進一步研究其葯效學作用。葡聚糖—網路
Ⅶ 葡聚糖 β-Glucan 有那些作用
β-葡聚糖是葡聚糖家族中最具有生理活性的一種。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Pillemer博士首次發現並報道酵母細胞壁中有一種物質具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之後,經過圖倫大學Diluzio博士的進一步研究發現,酵母細胞壁中提高免疫力的物質是一種多糖——β-葡聚糖,並從麵包酵母中分離出這種物質。β-葡聚糖是優良的免疫激活劑,能夠提高皮膚自身的免疫力,有清除自由基的功效,協助受損組織加速恢復產生細胞素,在敏感肌膚修復方面有獨特的生物活性。β-1 ,3-葡聚糖在化妝品中的應用增強肌膚免疫力
β-葡聚糖 在老齡皮膚和皺紋皮膚上增加表皮生長因子( EGF),將促進皮膚中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增加,從而改善皮膚外觀和祛除皺紋。紫外線照射對皮膚內的朗格罕氏細胞具有抑製作用,如肌膚長時間暴露在陽光下,朗格罕氏細胞數量會大大減少,活性降低,削弱了皮膚的防禦免疫能力。而β-葡聚糖除自身具有防曬作用並能減少疼痛炎症外,它還能促進朗格罕氏細胞增殖,能增強皮膚的免疫能力。
修復受損細胞,加速角質層再生
β-葡聚糖能激活免疫系統中的基礎細胞---巨噬細胞,巨噬細胞產生表皮生長因子( EGF),從而促進傷口癒合所必需的膠原蛋白產生,同時血管生成因子(AF) 可促進傷口癒合必需的新血管形成。β-葡聚糖可增加受損皮膚細胞的再生能力,提高角質層的再生速率,具有幫助傷口復原的特性。
良好的經皮滲透功能
β-葡聚糖提供了一個令人興奮的新應用:非注射式(肉毒桿菌注射) 天然治療皮膚皺紋的一個全新選擇,研究還證明β-葡聚糖在醫葯領域,還能夠應用到透皮給葯系統中來給皮膚喂葯或者其它混合物。
抗敏消炎作用
臨床研究也表明β-葡聚糖還具有顯著的消炎、抗過敏活性,並能有助於皮膚抵禦外源性的各種機械和化學刺激。實驗證明β-葡聚糖在0 . 2 %濃度時與含有1. 0 %氫化可的松的化妝品中可具有同樣的消炎作用,同時也證明β-葡聚糖可以明顯降低由果酸等有刺激性的活性成分所引起的皮膚發炎。
目前我所知道使用葡聚糖 β-Glucan 的護膚品,研樂的葡聚糖系列還不錯。
Ⅷ 葡聚糖有多少種
β-葡聚糖
網路名片
β-葡聚糖是用獨特的工藝開發的一種新的產品,其來源於新鮮的食品啤酒酵母。它是一種多糖,主要化學結構β-1,3 葡聚糖和β-1,6葡聚糖,其中前者具有抗腫瘤性質,而且能夠極大地提高人體自然免疫力。
目錄
簡介
特點
性狀
用途
測定方法
技術指標
應用領域
展開
簡介
特點
性狀
用途
測定方法
技術指標
應用領域
展開
編輯本段
簡介
Glucan(Glucosan),為D-葡萄糖單體藉由糖苷鍵的鍵結所形成的多糖。由於D-葡萄糖殘基彼此間結合樣式的不同而分為多種,廣泛分布於微生物、植物、動物界。其中異碳頭糖苷鍵是以β方式連接的為β-葡聚糖,如褐藻類的海帶多糖(laminarin,主要以β-1,3鍵),地衣類的木聚糖(β-1,4和β-1,3鍵),高等植物的纖維素、(β-1,4結合)等[1]。
編輯本段
特點
1. 優良免疫激活劑
2. 強大的自由基清除劑
3. 激活巨噬細胞、噬中性細胞等清除由輻射造成細胞分解碎片
4. 能夠使巨噬細胞辨別和破壞變異細胞
5. 協助受損組織如淋巴組織細胞加速恢復產生細胞素(IL-1)
6. 促使包括抗生素,抗真菌,抗寄生葯在內的其他葯物更好地發揮效用
7. 減低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肪,提高高密度脂肪,減少高血脂的發生
編輯本段
性狀
無色或略黃色粘稠溶液、略特性的的氣味
編輯本段
用途
1.健康食品營養補充
2.膠囊類
3.功能飲料、口服液等
4.醫葯及化妝品配料
5.其他抗衰老、抗輻射等功能性食品
編輯本段
測定方法
β-葡聚糖含量的測定方法,大致可歸納為如下幾類:
(1)粘度法:其原理是大麥抽提液的粘度主要由β-葡聚糖產生(Burnett,1966;White等,1983)。這種方法可靠性較差,因為不同來源的β-葡聚糖的分子量不同;而在葡聚糖含量相同時,分子量較大者產生的粘度較大,這樣β-葡聚糖粘性的大小並不完全取決於其含量,也取決於分子量大小(Sanlinier等,1994)。另外,抽提條件對其粘度有明顯的影響。
(2)沉澱法:其原理是利用特定的鹽或有機溶劑沉澱抽提液中的β-葡聚糖(Wood,1986)。該方法的局限性在於抽提不能完全排除其它物質的干擾。在高溫下抽提時,抽提液中含有其它成分如澱粉等,因而干擾測定的結果。
(3)酶法:Anderson等(1978)採用特定的β-葡聚糖內切酶得到寡糖,經酸解後採用葡萄糖氧化酶/過氧化酶試劑測定葡萄糖的含量。此法後經Henry等(1988)修改為測定還原糖的含量,這樣雖然精確性和可靠性有所降低,但因測定更為迅速而實用性明顯提高。另外,Martin等(1981)和鄭祥建等(1995)用纖維素酶測定穀物中β-葡聚糖的含量。這主要根據纖維酶不能分解微晶纖維素,而穀物中的纖維素多為微晶狀,因而不至於干擾β-葡聚糖的測定結果。由於酶法不需要抽提,選用的酶為特定的,因而精確性和可靠性較高。
(4)熒光法:主要是利用熒光物質(Calcoflour)可與β-葡聚糖特異性結合,而與其它多糖如纖維素、戊聚糖的親和力很弱這一特性進行測定。Wood等(1984)利用此法測定了燕麥的β-葡聚糖含量。Sendry等(1989)則利用改進的Calcoflour-FIA法測定了啤酒和麥芽汁的β-葡聚糖含量。由於此法操作簡單,可進行大批量的樣品測定,因此有較好的實際應用價值
(5)剛果紅法:根據剛果紅與β-葡聚糖結合具有高度專一性,將剛果紅加入樣品溶液中,在一定溫度下准確反應一定時間後,測定其吸光度,根據β-葡聚糖標准曲線可知樣品中β-葡聚糖的含量。[2]
編輯本段
技術指標
技術指標
Analytical Tests
Specifications
PH
6.2-8.2
Viscosity(40℃)
340-410cps
Heavy Metals
max.20ppm
Arsenic
max.2ppm
Total plate count
less than 1×10²CFU/g
編輯本段
應用領域
β-葡聚糖的活性結構是由葡萄糖單位組成的多聚糖,它能夠活化巨噬細胞、嗜中性白血球等,從而提高白細胞素、細胞分裂素和特殊抗體的含量,全面刺激機體的免疫系統。大量實驗表明,β-葡聚糖可促進體內IgM抗體的產生,以提高體液的免疫能力。此外,β-葡聚糖尚有清除游離基、抗輻射、溶解膽固醇,預防高脂血症及抵抗濾過性病毒、真菌、細菌等引起的感染等作用,故廣泛用於醫葯、食品、化妝品等行業。研究發現,β-葡聚糖可以作為生命活動中起核心作用的遺傳物質,能夠控制細胞分裂和分化,調節細胞生長,在治療腫瘤、肝炎、心血管、糖尿病和降血脂、抗衰老等方面有獨特的生物活性。在日本、美國、俄羅斯等多個國家對β-葡聚已經被廣泛應用於食品保健、美容護膚等行業。
1.酵母葡聚糖——殺滅病毒細胞的激光制導炸彈
酵母葡聚糖主要存在於酵母細胞壁中,占酵母細胞壁乾重的29%,其特殊的三重超微螺旋結構具有獨特的靶向性特點,能鎖定休眠期、耐葯性及亞臨床病灶的「殘存病毒細胞」,從而"同步"減毒增效,極大限度的保障臨床治療效果。同時,酵母葡聚糖可以快速激活機體自身的免疫監管和識別機制,從而增強它們的戰鬥力,使自身免疫系統達到最佳平衡狀態,這兩方面同時作用,從而在最短時間內迅速提高人體抗病能力,保持肌體的健康。
2.酵母葡聚糖—-與靈芝媲美的健康食品
酵母葡聚糖這種特殊的超微螺旋型分子結構能是免疫活性最強且最易被人體吸收的形式。當酵母葡聚糖進入人體後,其螺旋結構決定其不會在胃腸道內被水解成葡萄糖等單糖(對糖尿病人無影響),而是與特異性受體相結合,通過胞吞作用(或胞飲作用),最終穿過腸上皮而進入淋巴系統,並從淋巴系統進入血液系統而發揮作用。 中醫中稱可以起死回生、長生不老的聖葯仙草——靈芝,其有效成分靈芝多糖,大部分都是葡聚糖。但由於靈芝富含纖維、不容易食用,而且靈芝有著堅實的細胞壁,很難被人體吸收。實驗證明,酵母中提取的葡聚糖具有95%以上的腫瘤抑制率,是生物活性最強的葡聚糖,因此可以說酵母葡聚糖是不折不扣的「超級靈芝」。
天添酵母
·天然安全 天添酵母葡聚糖主要成分為來自天然酵母細胞壁的β-1,3-葡聚糖和各種維生素。
·生物活性高 實驗表明,酵母中提取的葡聚糖生物活性最強,它具有95%以上的腫瘤抑制率。
·吸收迅速,產品質量有保障。
適宜人群
·經常出差、生活無規律、交際應酬多的白領人士;
·中老年人、體質虛弱者、病人特別是重症患者(放、化療患者);
·其它亟需調節免疫力者。
β-葡聚糖是白色念珠菌細胞壁含量最高的多糖。根據β-葡聚糖溶解性可以分為不溶性和可溶性β-葡聚糖,其中可溶性β-葡聚糖包括鹼溶性和酸溶性的葡聚糖。根據糖鏈結構差異可分β-(1→3)-葡聚糖和β-(l→6)-葡聚糖。甲基化作用和CNMR分析研究證明,酸溶性葡聚糖來源於酵母,菌絲體和菌絲形成細胞,是一種高度分支的1→4鏈連接的聚合物。酵母細胞和菌絲細胞壁中的不溶性葡聚糖由30%~40%的β-(1→3)-葡聚糖和43%~53%的β-(1→6)-葡聚糖的混合物組成。通過急性毒性試驗發現,白色念珠菌β-葡聚糖對小鼠各臟器除肝臟以外,未見明顯的毒性作用,而且急性毒性試驗表明,不溶性β-葡聚糖的安全范圍大於可溶性β-葡聚糖,值得進一步研究其葯效學作用。
編輯本段
作用機制
材料與方法
1.1 試 劑
RPMI1640、胎牛血清購自Gibco公司;Fura?2 AM 購自中國科學院葯物所;β?葡聚糖和EGTA購自Sigma公司;其餘試劑均為進口分裝或國產分析純。
1.2 細胞培養
小鼠巨噬細胞RAW264.7購自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於37℃,5%CO2濕潤環境中培養, 每3天更換1次培養液, 細胞生長匯合成單層細胞時及時傳代, 常規培養液為含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
1.3 細胞生長曲線和蛋白質含量的測定
取對數生長期的細胞按3×103 個/孔接種於96孔板(Cellstar),共接種16板。待細胞貼壁後,吸出孔內的培養液和未貼壁的細胞。各給葯組分別給予含12.5,25,50,100,200和400 μg/ml β?葡聚糖的培養液200 μl,進行培養。每板上作對照,每個β-葡聚糖濃度作3個平行孔。每天定時取上述培養板2塊, 於倒置相差顯微鏡下觀察細胞生長情況, 然後將其中1塊板以中性紅比色法檢測細胞生長情況,另1板用lowry法測定蛋白質含量。以培養時間(d)為橫坐標, 中性紅比色法測得的D值和蛋白質含量為縱坐標, 分別繪制細胞生長曲線和蛋白質變化曲線。
1.4 胞內游離鈣濃度測定
細胞內游離鈣濃度的測定按文獻方法進行。
1.5 cAMP濃度測定
於100 ml培養瓶內接種RAW264.7細胞, 待細胞生長接近匯合時給予不同濃度β?葡聚糖刺激, 分別於刺激後1,5和15 min 3個時間點取樣。取樣時棄培養液, 立即向瓶內加入1 ml 預冷的0.24 mol/L 高氯酸溶液, 用橡皮刮收集細胞,冰浴下超聲破碎細胞, 離心取上清, 以KOH中和至pH 6.3左右, 去除沉澱的高氯酸鉀, 取上清液冷凍乾燥後於-20℃保存備用。cAMP濃度測定按試劑盒(上海中醫葯大學)說明書進行。
1.6 數據處理
實驗結果用±s表示, 以方差分析作統計學處理。
結 果
2.1 β-葡聚糖對RAW264.7細胞生長的影響
在相差顯微鏡下觀察, β-葡聚糖對RAW264.7細胞形態無明顯影響。對生長曲線和培養液內蛋白質含量的作用均呈雙相性。低濃度β-葡聚糖對RAW264.7細胞具有促進作用, 隨著β-葡聚糖濃度的逐漸增大, D值也不斷升高, 至β-葡聚糖濃度100 μg/ml時達最高峰, 與對照組(不加β-葡聚糖)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但β-葡聚糖濃度進一步增高, D值反而下降, 當濃度為400 μg/ml時幾乎完全抑制細胞增殖。
2.2 β-葡聚糖對RAW264.7細胞游離鈣的影響
加入β-葡聚糖刺激後胞內游離鈣迅速上升, 在5 min時反應達高峰, 游離鈣上升幅度與β-葡聚糖濃度有關。以EGTA螯合培養環境中鈣離子的結果顯示,細胞外鈣離子存在與否對β-葡聚糖刺激引起的細胞游離鈣波動有明顯影響。提示升高的游離鈣來自細胞外Ca2+的內流。
2.3 β-葡聚糖對RAW264.7細胞內cAMP含量的影響
β-葡聚糖刺激1 min時細胞內cAMP明顯增高(P<0.01), 刺激後5~10 min 則cAMP含量開始下降,但仍較基礎水平高。
討 論
巨噬細胞是機體免疫系統專職吞噬細胞之一,源自血液單核細胞,廣泛分布於所有組織中,成為機體抗入侵微生物的第一道防線,在機體抗真菌感染中也起著重要作用。它通過免疫球蛋白受體和補體受體識別並吞噬受調理素作用的微生物;對於未經調理作用的微生物,則通過一組胚系編碼的蛋白-模式識別受體(PRRs)迅速識別表達於微生物表面的稱作病原相關微生物模式(PAMPs)的保守微生物分子,如主要存在於革蘭陰性菌的脂多糖、革蘭陽性菌的磷脂酸以及真菌的葡聚糖等 。β-葡聚糖是真菌細胞壁含量最高的多糖, 具有廣泛的生物學效用。已有研究表明, β?葡聚糖可促進多種細胞活化。我們注意到微量β-葡聚糖雖可促進RAW264.7細胞增生, 但對細胞結構形態無明顯作用。通過對細胞內第二信使傳遞系統的觀察發現,β-葡聚糖可明顯增加細胞內游離鈣和cAMP。胞內游離鈣和cAMP是細胞內重要的信使分子, 介導許多重要的生理功能。通過觀察細胞游離鈣和cAMP的變化, 可以了解β-葡聚糖信號在靶細胞內的傳導機制。
本實驗結果表明,β-葡聚糖刺激可在2~5 min內使細胞內游離鈣迅速升高, 而且在一定范圍內其上升幅度與β-葡聚糖劑量相關。細胞外Ca2+存在與否對β-葡聚糖刺激後胞內游離鈣波動有明顯影響, 提示胞內游離鈣的升高主要來源於細胞外Ca2+的內流而非細胞內鈣庫的動員。β-葡聚糖使細胞內cAMP濃度升高是否與β-葡聚糖促細胞增生作用有關, 尚有待進一步研究, 但我們的實驗結果提示, cAMP含量變化與細胞蛋白合成的量相關。[3]
β-葡聚糖含量最高的植物
青稞β-葡聚糖是青稞籽粒胚乳細胞壁的主要成分,占細胞壁乾重的75%左右。經研究發現,具有降血脂、降膽固醇、調節血糖、提高免疫力、抗腫瘤和預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
青稞是藏族群眾的基本口糧和西藏最大的特殊作物,進入新世紀後,總產穩定在62-63萬噸,扣除基本的生活生產需求55萬噸,年實際余糧6-8萬噸,農牧民人均積壓青稞達30公斤左右。由於流暢不通,加工滯後,轉化增值困難,增產不增收,富糧窮戶比較普遍。2001-2004年全區農牧民人均收入僅1404-1861元,在全國墊底。政府積極推動的安居工程,子女教育及家庭非自產生活生產消費等都要靠國家補貼,生活水平和質量改善極慢。故而,加快農業產業化發展,實現農產品轉化增值,進而增加農民收入成為農業生產的基本目標。1,2 人類富貴病上升引起國內外對西藏青稞高β-葡聚糖含量優勢的特別青睞。中美兩國食葯監部報告透漏:二十年來,隨著人類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少年肥胖症普遍增加1-2倍,引致各類慢性病發病率提高50%以上,心,腦血管疾病成為人類死亡率最高的第一大疾病。我國高血壓發病率達到18.8%,血脂異常人群超過2億,診斷糖尿病患者達到4000多萬人。WHO.FAO專家一致認為:動物類食品比重提高,肉類攝入過多,營養過剩特別是膽固醇,脂肪,糖分等攝入積累過量,果蔬攝入量低,維生素,纖維素,鈣,鐵質嚴重不足,是導致上述疾病高發的關鍵因素。高蛋白,高纖維,高維生素,高礦物和低脂肪,低膽固醇,低糖,低納的「四高四低」食品概念也就應該應運而生了,富含β-葡聚糖等膳食纖維成分的燕麥,大麥及其青稞食品受到特別青睞。美,法等國食葯監局不但允許在大麥和含大麥的產品包裝上標明該類食物能減少患冠心病的風險,還強制規定「一般成人日均攝入食品中的β-葡聚糖絕對不低於3克」的指標。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瑞典等過科學家以及國內浙江大學,天津商學院,天津軍事醫學科學院的學者研究證實:1,燕麥和大麥中的β-葡聚糖具有突出的降血脂,調劑血糖,清腸毒和提高免疫力及防癌等生理功效;2,中國西藏高原及其周邊區域種植的裸大麥即青稞品種的β-葡聚糖含量普遍高於世界其它地區種植的大麥品種。基於以上理由,我們從西藏青稞品種β-葡聚糖含量普查篩選入手,逐步開展了青稞β-葡聚糖的生理功效,提前與利用技術等系統實驗研究,以為發展青藏高原的特色青稞加工提供技術支撐,對促進該區域農產品的發展給以幫助支持。
Ⅸ 聚葡萄糖與葡聚糖的區別
1、性質不同:聚葡萄糖是一種水溶性的膳食纖維。葡聚糖是以葡萄糖為單糖組成的同型多糖,葡萄糖單元之間以糖苷鍵連接。
2、成分不同:聚葡萄糖是以葡萄糖、山梨醇和檸檬酸為原料,按特定比例調配加熱成熔融態混合物後,經真空縮聚而成的一種D-葡萄糖多聚體。葡聚糖主要由D-葡萄吡喃糖以α,1→6鍵連接,支鏈點有1→2、1→3、1→4連接的。
3、特點不同:葡聚糖利用右旋糖酐劃分液,回收相對分子質量5000-7500的作原料。聚葡萄糖經真空縮聚而成的一種D-葡萄糖多聚體。聚葡萄糖為D-葡萄糖無規則縮聚物,以1,6-糖苷鍵結合為主,平均分子量約3200,極限分子量小於22000。
(9)葡聚糖有效期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聚葡萄搪沒有甜味,可與高甜度低熱量的甜味劑共用製作低熱量食品。當其濃度高時會存不良風味,可通過減少用量、添加調味料或風味修飾劑來消除。
2聚葡萄糖粉末於130℃開始溶化,冷卻後為透明玻璃狀物質,與硬糖的脆性結構相似,但不會形成晶體。
3、聚葡萄糖的冰點比同濃度的庶糖溶液高,用KOH中和過的聚葡萄糖溶液的冰點比未經中和的低很多。冰點值越低,食品的口感越硬,適用於冰棒和某些甜點。使用高甜度甜味劑製造低熱量冷凍甜食時,可添加聚葡萄糖調整產品的基體,補償由於砂糖減少造成的基體喪失,改善不良質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