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加班費追訴時效是多久
很難用語言表述,舉例說明:
賈某在職十年,都沒拿過加班費,辭職後,兩年內可以追訴所有加班費。但,按勞動法規定,員工離職,企業保留員工工資考勤表兩年。也就說,超過兩年的加班考勤要自己舉證。無法舉證即無法拿到加班費。
易某在職一年,都沒拿過加班費,跳槽後,每半年向原企業要求加班費一次(要有證據證明),企業都沒有支付。則,時效以易某最後一次問原單位要求加班費算起,的兩年。
打官司打證據!越早越好!加班費仲裁難贏,在於舉證難,兩年內由公司舉證,超過的個人舉證非常難。
② 加班工資追訴時效
如果是申請仲裁,那麼只有一年的時效,就是說發生爭議之日起向前推一年的時間,如果仲裁後去法院是兩年時間,一般你可以全都都申請,有多少要多少,這是你的權利,仲裁時會先調解,一般是按兩年(適當的來算,不會是滿兩年)來調解,如果調解不成,裁決的話,只裁一年的。
③ 請問加班費訴訟時效
勞動爭議的仲裁時效是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六十日。
拖欠工資爭議,勞動者申請仲裁時勞動關系仍然存續,用人單位以勞動者申請仲裁超過六十日為由主張不再支付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用人單位能夠證明勞動者已經收到拒付工資的書面通知的除外。單位違法解除你的勞動關系,說明你勞動關系仍然存續.所以沒過仲裁時效。
④ 拖欠加班費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司法解釋二對索要加班費的解釋是只要勞動關系存續期間,以企業明確拒絕(有證據證明)為訴訟時效的開始時間,以一年為期限。如果企業沒有證據證明明確拒絕支付,以解除勞動關系或者勞動者主張之日為時效的起算時間,時效為一年。
⑤ 加班費訴訟時效多久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第4款)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加班工資屬於「勞動報酬」,適用特殊仲裁時效,勞動者在職期間或勞動關系終止後一年內提出加班工資的請求都是符合仲裁時效規定的。
⑥ 加班費補償可追訴期多久
各省規定不同。
勞動者主張加班費的爭議,屬於勞動爭議,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規定,仲裁時效為勞動關系解除或者終止次日起一年。
勞動者主張勞動關系存續期間的加班費,應當就加班的存在承擔舉證責任,追索期各地規定不同,部分省市對兩年前的不予支持,部分省市予以支持但由勞動者承擔舉證責任。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條 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最高人民法院
《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
(法釋〔2010〕12號)
第九條勞動者主張加班費的,應當就加班事實的存在承擔舉證責任。但勞動者有證據證明用人單位掌握加班事實存在的證據,用人單位不提供的,由用人單位承擔不利後果。
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
《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
浙法民一(2009)3號
第十三條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因加班工資發生爭議的,其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二年,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但勞動關系終止的,其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從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計算。
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
《印發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若干問題意見的通知》
魯高法〔2010〕84號
36.勞動者主張加班費,應當提供加班事實的相關證據。用人單位否認勞動者加班的,用人單位應當對勞動者未加班的事實負舉證責任。用人單位以已經勞動者確認的考勤記錄證明勞動者未加班的,對用人單位的考勤記錄應予採信。
勞動者追索兩年前的加班費,舉證確實充分的,應予支持,但法律法規等另有規定的除外。
⑦ 加班費補償金可以追訴到幾年,根據是什麼
追訴加班費補償金如果通過仲裁的方式進行具有期限的限制,一般為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一年。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條 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⑧ 加班費追溯期法律規定是有多久
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⑨ 加班工資訴訟時效是多久
訴訟時效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遭受侵害時計算,勞動關系存續期間發生的爭議也可以在勞動關系終止後一年以內向法院起訴。
1.應正確理解關於加班工資的訴訟時效的法律規定。
2.關於工資支付憑證保存期為兩年的規定,不能簡單地理解為限制勞動者主張加班工資的訴訟時效。
3.時效問題不能混同於勞動者對加班事實的舉證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