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商業銀行長期次級債務的債權人與銀行一般存款人具有相同的本息要求權嗎
次級債券是商業銀行發行的、本金和利息的清償順序列於「銀行存款負債之後;銀行股權資本之前;銀行其他普通債權人之後」的債券。
次級債務
次級債務(subordinated debt/ junior debt) 是指固定期限不低於5年(包括5年),除非銀行倒閉或清算,不用於彌補銀行日常經營損失,且該項債務的索償權排在存款和其他負債之後的商業銀行長期債務。 次級債務在大多數國家已成為銀行附屬資本的重要來源,對銀行提高流動性、降低融資成本、加強市場約束力等具有重要作用。
(1)限制較少、靈活性高:僅對次級債務機構投資者提出要求、借貸雙方同意即可,不需要監管層審批、手續簡便;沒有規模上的明確限制;
(2)期限在3 年以上,屬於中長期融資工具;
(3)可以計入凈資本,提升證券公司的資本充足水平和流動性,且由於凈資本將是證券公司監管的核心指標,業務准入、融資等資格的獲得都將直接取決於凈資本。
⑵ 混合資本債券與長期次級債務有哪些區別
一、利息遞延:在約定情況下,混合資本債券可以延期支付利息;
二、暫停索償權:債券到期時,若出現約定情況,發行人可延期支付債券本金和利息。現已發行的長期次級債務不具備上述特徵,因而無法為商業銀行在虧損或出現流動性危機時的持續營運提供支持;
三、可計入附屬資本的比例:長期次級債務的上限僅為一級資本的50%
,而混合資本債券可達到一級資本的100%,但所有附屬資本之和不能超過一級資本的100%。簡言之,對於發行人而言,混合資本債券具有股本的某些特徵,可以計入附屬資本;對於購買者(債權人)而言它又則是一種特殊的債券,發行人須依約定還本付息。
⑶ 關於「次級債」
次級債危機是指銀行針對信用記錄較差的客戶發放的房貸。正常情況下,這樣的客戶很難從銀行貸款。前幾年,美國樓市火熱的時候,很多按揭公司或銀行為擴張業務,介入次級房貸業務。一般發放次級房貸,銀行能收取更高的利率。 最近,由於美國樓市往下走、利率不斷升高,次級房貸借款人不能按時還款,次級房貸大比例的轉化為壞帳,就形成了美國次級房貸危機。匯豐銀行為次級房貸提取壞帳准備超過100億美國,引起全行利潤下降。
其具體演變進程如下:
2007年3月13日 全美第二大次級抵押貸款機構——新世紀金融公司宣布瀕臨破產,
4月2日 新世紀金融申請破產保護,成為美國地產業低迷時期最大的一宗抵押貸款機構破產案。
6月 美國第五大投資銀行貝爾斯登公司旗下兩只基金,傳出因涉足次級抵押貸款債券市場出現虧損的消息。
7月10日 標普和穆迪兩家信用評級機構分別下調了612種和399種抵押貸款債券的信用等級。信貸危機使大量企業和基金被迫暫停發債。
8月7日 美國第十大貸款公司American Home Mortgage Investment申請破產保護。從去年11月到現在,全美共有約80多家次級抵押貸款公司宣布停業,其中11家已經宣布破產。
8月9日 法國巴黎銀行宣布暫停旗下三隻涉足美國房貸業務的基金的交易。
8月9日-13日 為了防止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危機引發嚴重的金融市場動盪,美聯儲、歐洲央行、日本央行和澳大利亞央行等向市場注入資金。
(中國證券報 黃繼匯)
⑷ 「次級債」是什麼意思
什麼是次級債?
所謂次級債務是指固定期限不低於5年(包括5年),除非銀行倒閉或清算,不用於彌補銀行日常經營損失,且該項債務的索償權排在存款和其他負債之後的商業銀行長期債務。次級債務計入資本的條件是:不得由銀行或第三方提供擔保,並且不得超過商業銀行核心資本的50%。商業銀行應在次級定期債務到期前的5年內,按以下比例折算計入資產負債表中的「次級定期債務」項下:剩餘期限在4年(含4年)以上的,以100%計;剩餘期限在3-4年的,以80%計;剩餘期限在2-3年的,以60%計;剩餘期限在1-2年的,以40%計;剩餘期限在1年以內的,以20%計。
次級債務發行的程序是,商業銀行可根據自身情況,決定是否發行次級定期債務作為附屬資本。商業銀行發行次級定期債務,須向銀監會提出申請,提交可行性分析報告、招募說明書、協議文本等規定的資料。募集方式為由銀行向目標債權人定向募集。
2003年12月,中國銀監會發出《關於將次級定期債務計入附屬資本的通知》,決定增補我國商業銀行的資本構成,將符合規定條件的次級定期債務,計入銀行附屬資本。這使各商業銀行有望通過發行次級定期債務拓寬資本籌措渠道,增加資本實力,有助於緩解我國商業銀行資本先天不足、資本補充渠道單一的狀況。
次級債相對於上市銀行前期喜歡發的可轉債來說,後者屬於股權融資,而前者屬於債權融資。次級債到期不會轉成股票,也就是說不是通過證券市場來融資,而是向機構投資者定向募集資金,從而補充銀行的資本金。對於銀行來說,發行可轉債沒什麼風險可言,到期後轉成股票,不用還本,還會增加每股凈資產;而次級債到期有還本付息的壓力,凈資產也不會增加,因此銀行通過次級債融資就必須要考慮還本付息的壓力,從而增強自身的盈利能力。相反,對於投資人來說,購買可轉債的風險當然要比次級債大得多,次級債主要是針對機構投資者,對二級市場投資者的影響並不大。
市場人士則認為,銀監會此舉是近期銀行業最實質性的利好,可補充銀行資本不足,並緩解了銀行一味向二級市場投資者伸手的現狀。2003下半年銀行股由於頻頻發出再融資的計劃,而遭到市場的巨大拋盤。次級債准予發行,則可緩解銀行與二級市場的矛盾。
⑸ 證券公司次級債券和次級債務的區別
區別如下自
1.性質不同
次級債券,是指償還次序優於公司股本權益、但低於公司一般債務的一種債務形式。次級債務是指銀行發行的,固定期限不低於5年,除非銀行倒閉或清算,不用於彌補銀行日常經營損失,且該項債務的索償權排在存款和其他負債之後的商業銀行長期債務。
2.分類不同
次級債券根據有無償還期限還可分為高級附屬資本和低級附屬資本兩類。次級債務的分類為一般債務 > 次級債務 > 優先股 > 普通股。
3.應用不同
次級債券的發行主體在國內主要是各大商業銀行,發行資金用於補充資本充足率。次級債務的索償權排在存款和其他負債之後的商業銀行長期債務。
⑹ 什麼是次級債
各種證券的求償權優先順序為:一般債務 次級債務 優先股 普通股,求償權優先順序越高的證券,風險越低,期望收益也越低,反之亦然。機構往往基於自身情況,根據CAPM模型按一定比例配置資產,以均衡自身承擔的風險和獲取的收益。潘大要特別說明的是,次級債里的「次級」,與銀行貸款五級分類法(正常、關注、次級、可疑、損失)里的「次級貸款」中的「次級」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次級債券里的「次級」僅指其求償權「次級」,並不代表其信用等級一定「次級」;而五級分類法里的「次級」則是與「可疑」、「損失」一並劃歸為不良貸款的范圍。
次級貸款 貸方在提供貸款前首先要對申請貸款者的信用度進行審查,只有符合要求的申請人才能得到貸款。但是許多沒有信用紀錄,或者信用紀錄不佳(如曾有違約或拖欠紀錄)的人同樣有借款的需求,次級抵押貸款正是為了滿足這種需求而出現的。所謂次級,是針對貸款利率而言,而不是次級人、低等人的意思。次級抵押貸款的利率要高於普通抵押貸款的利率,以此彌補貸款方所承擔的更大違約風險。
⑺ 次級定期債務的介紹
保險公司次級債務。2004年9月29日,中國保監會發布了《保險公司次級定期債務管理暫行辦法》。保險公司次級定期債務是指保險公司經批準定向募集的、期限在5年以上(含5年)、本金和利息的清償順序列於保單責任和其他負債之後、先於保險公司股權資本的保險公司債務。
⑻ 請教:什麼是次級債務次級債務是不是有多個概念
美國次貸危機是因為市場經濟的自由化,很多人超前消費,從而導致通貨膨脹,紙幣貶值。錢變得不值錢了,也就是說他們的購買力變低了,供過於求,市場便停滯不前,這必然導致整體經濟下滑。
⑼ 什麼是次級債務
什麼叫次級債務?
「次級」來源於英文subordinated一詞,意思是從屬的、居於次要地位的,在銀行術語中一般用來表示債務的償還次序。次級債務是指對於債務人資產的要求權次於其他債權人的債務。也就是說,債務人只有在滿足了其他債權人的債權要求之後,如果還有剩餘財產的話,才用來滿足次級債權人的債權要求。因此,次級債務實際是一種受償權利受到約束的債務,對於債權人來說次級債務比普通債務的風險更大。但是,對於債務人(即發行該債務或債券的銀行)來說,這種權利受到約束的債務能給他一種接近權益性資本的保證。即他的性質介於普通負債和權益性資本之間。這也是長期次級債務只能被算作附屬資本,而不能算作核心資本的原因。
⑽ 「長期次級債務可以按一定比例計入凈資本」,這里凈資本是什麼意思
凈資本就是凈資產的意思。
券商再引"活水":長期次級債務可入凈資本
信息來源:中國債券信息網(港澳資訊) 日期:2010-09-09 作者:[張雲]
凈資本規模一直是證券公司向監管部門申請創新業務牌照的一道門檻,這類創新業務包括直投、融資融券、股指期貨等,而今證券公司又獲得一涌"活水"。
證監會昨日公布《證券公司借入次級債務規定》(下稱《規定》),長期次級債務可以按一定比例計入凈資本,到期期限在5、4、3、2、1年以上的,原則上分別按100%、90%、70%、50%、20%比例計入凈資本。《規定》出台後,證券公司可將長期次級債務計入凈資本,換句話說,借入次級債可以充實凈資本規模。
《規定》對次級債的定義,是指證券公司經批准向股東或其他符合條件的機構投資者定向借入的清償順序在普通債務之後,先於證券公司股權資本的債務。在償債順序上為:一般債務>次級債務>優先股>普通股。
傳統意義上的次級債券首先發生在銀行身上,銀行需要混合資本工具用以分擔銀行的風險,銀行的次級債券不可用於沖銷壞賬,只在銀行破產清算時沖減銀行的損失。
證券公司的次級債券也有相似作用。但《規定》也指出,長期次級債務計入凈資本的數額不得超過凈資本(不含長期次級債務累計計入凈資本的數額)的50%。
同時,《規定》允許證券公司間相互拆借次級債券。作為債權人的證券公司在計算自身凈資本時應當將借出資金全額扣除。但證券公司不得向其實際控制的子公司借入次級債務。
有了上述條文,證券公司可以"犧牲"自身凈資本規模,以"幫助"其他證券公司凈資本"達標"並獲得更多的業務牌照。而身為債權人的證券公司可以通過這一手段獲得債務公司的股權,這或將預示著券商間相互拉攏並劃分勢力范圍的開始。
《規定》還規范了證券公司次級債務的披露方式,"證券公司應自借入次級債務獲批之日起3個工作日內在公司網站公開披露借入次級債務事項。"
上市證券公司借入和償還次級債務的,除應當遵守《規定》要求外,還應按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的規定,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記者翻閱若幹上市券商的年報發現,有券商在凈資本計算表中列示出"借入的次級債券"一項,而大部分券商都只在"建立凈資本補足機制"中提及發行次級債的手段,但付諸實施的少之又少。
《規定》自9月1日起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