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港股在停牌期間,如果相關的渦輪到期了,將會如何處理到期渦輪
正股停牌如何影響認股證結算價
認股證有到期日這個特點,相信大部分買賣認股證的投資者都知道。亦因為這個原因,除非所持有的認股證已是極度價內的認股證,不然投資者一般都不應持有認股證直至到期。不過,最近市場上就因為幾只中資電訊股受重組消息影響而停牌,令不少持有如中電信(728)、聯通(762)及網通(906)相關認股證的投資者被迫繼續持有;更甚者,如所持有的認股證將在短期內到期的話,這些已持有上述停牌股份相關認股證的投資者,更可能要持有這些認股證至到期。
不少認股證投資者都可能有一個誤解,以為認股證的結算價是以相關資產的最後交易日或到期日收市價計算,其實不然。一般股份認股證的結算價,是以相關資產於到期日前五天(不計及到期日當天)的平均收市價計算。舉例說,某認購證的行使價為10元,換股比率為1:1,而在到期日前的五個交易日,收市價分別為:10元、10.3元、10.5元、10.8元、11元。那麼,結算價便是該五天收市價的平均數,也就是10.52元,而每份認購證可取回的金額為:(10.52-10)╱1=0.52元。又如某相同的認沽證,行使價為12元,換股比率是10:1,每份認沽證可取回金額為:(12-10.52)/10=0.148元。
發行人可順延收市價作代替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結算價取五個交易日的平均價,若期間遇上半日市或停市時,應取哪個收市價為准呢?首先,本港股市每年最多有三個法定的半日市收市價,可同樣計入平均收市價之內;但若其他時間遇上突發事件而停市,就如上述幾只電訊股停牌等情況時,又如何決定呢?按現在一般以港股作相關資產的認股證的條款,發行人將順延以緊隨一個交易日的收市價,代替暫停買賣交易日的收市價。
舉例說明,假設某中電信認股證的到期日為6月10日,理論上,計算其正股結算價的日子應為6月2日至6日這五個交易日。但假如正股中電信要在6月4日才復牌買賣,則6月4日正股的收市價便會計算三次,連同6月5日及6日的正股收市價,計算出其五天的平均價。如是者,如正股在6月5日才復牌,則6月5日的收市價便會被計算四次,連同6月6日的正股收市價一同計算出其五天平均價,以用作為該在6月10日到期的中電信認股證計算最後的結算價值。
市場過往做法無約束力
那麼,如在到期日前正股也未能復牌買賣的話,發行人又如何計算出正股的結算價呢?再以上述在6月10日到期的中電信認股證為例,如中電信在6月10日前也未能復牌買賣,按目前認股證的條款,發行人有權自行為認股證的相關資產定出一個合理的價格水平,以作計算該認股證最後結算價值之用。不過,條例就無列明任何明確的計算程式供發行人參考如何在相關資產停牌時計算其價格水平,但從過往類似事件的經驗中,發行人一般都會以相關資產停牌時的造價作為相關認股證的結算價格。
不過,投資者須清楚,這只是市場過往的做法,並無任何實際約束力。因此,投資者如真的持有上述幾只停牌電訊股的相關認股證,而該認股證又在這幾只股份停牌期間到期的話,可以考慮致電相關發行人,問清楚所持有認股證最後的結算價值為何。
招商證券國際業務部,提供專業港股咨詢服務
聯系人:丁俊 電話:021-68407971;13764523411
http://..com/question/46558257.html?si=4
② 港股渦輪與權證有什麼區別
窩輪與內地權證有什麼區別?窩輪與內地權證的6大區別
1、發行主體不同
現時國內A股最初上市的權證全部都是公司性質的認股權證,即股本認股證。其發行人主體為公司本身,作為一種集資或激勵員工的手段,是目前較為流行的企業管理方式,各類企業都可以運用。一般為認購證,大多數是不能上市交易的,個別情況如上市公司以派發認購證代替股息分紅時,這樣的認購證就可在市場上交易,獲分配者可選擇在到期前任何時間將其賣出。國內A股市場,發行的認股證令公司認股證多了一種「解決股權分置改革」的功能,並可在交易所進行買賣。
香港市場以衍生認股證居多:發行人主體為第三方,主要是投資銀行發行,其發行的目的是為投資者提供一種以小搏大的工具,並透過交易所進行買賣。行使股證時,以現金結算方式進行,投資者獲得的差價將由發行人負責派送,跟相關企業沒有任何關系。發行人的責任及股證的條款會詳列於上市文件內。
2、發行的權證品種及數量不同,市場投資選擇范圍差異大。
國內A股市場,權證品種單一,給投資者選擇餘地少,大部分是公司性質認股權證,即股本認股證:認股證的投資參照物是以股票(正股)作為其相關資產。
而香港市場權證品種繁多,給投資者豐富的投資選擇。除了股本認股證外,有指數認股證:認股證投資的參照物是以指數作為其相關資產,另外還有牛熊證:牛熊證可分為牛證和熊證兩大類,若投資者預期相關資產價格上升,可選擇牛證;若預計其價格下跌,則選擇熊證。
而且國內權證數量少,只有十幾只權證可選擇炒作;港股權證數量多,據香港交易所資料顯示,自2001年12月香港交易所重新修訂認股證上市規則後,認股證發行量明顯增加,僅在2004年就發行認股證就達1259隻,到2008年市面上流通認股證更是達到5000隻以上。由於港股權證數量眾多、品種齊全,從而使港股權證投資具有更多選擇、更多機會。
3、發行定價相差巨大
國內A股權證的定價模式:
定價過程中並沒有公認的定價模型,市場上也沒有一套成型的理論來衡量權證定價的高低。上市之後,市場也沒有對權證的定價高低有什麼反映,反而一開市就連續漲停,完全不在乎權證的內在價值以及與正股的相關性。導致的結果是持有大量流通股的基金公司以及QFII在權證的定價過程中起到了主導作用,實際上也證明了基金公司和QFII成為權證交易的大贏家。
香港權證發行商定價需要考慮眾多因素:
市場競爭方面的因素:由於發行商眾多,在發行條款方面特別是價格方面當然越有競爭性越好。
相關企業盈利前景的因素:
正股股價的走勢對認股證價格的影響是最深遠的,如果正股的股價預測的好,無論是日後的大升或大跌,能夠准確判斷對認股證定價都會有幫助,發行商也會變得主動,減少風險。
認股證的年期對定價的影響:
以認購證來說,行使價越低,期限越長,認股權證的定價會越高,反映在價格上便越高,相反,時間越短,時間價值便越低,認股權證的發行價也會越低。
認股證的兌換率對定價的影響:
兌換率就是以多少份認股證換取一份正股的比例,市面上較多的比例是1:1和10 :1,剔除行使價等其它因素的影響,1:1關系的兌換率,其發行價一定會比10:1關系的定價高,因為後者是要用10股認股證才能換取一股正股。
4、權證暴利空間不同
而國內市場對權證漲跌幅存在限制,權證漲跌幅是以漲跌幅的絕對價格來限制的,計算公式如下:
權證漲(跌)幅價格=權證前一日收盤價格±(標的證券當日漲幅價格-標的證券前一日收盤價)×125%×行權比例
另外,有時內地管理層在權證價格大幅波動的情況下,即使價格未達到漲跌幅限制也出手干預,強制停牌。
香港權證市場沒有漲跌幅限制,對價格波動不會隨意加以限制。看準後市,准確預測某隻股票會上升,買入其認購證,權證高杠桿作用,以小博大,爆發力極強隨時可以賺取30%—70%的利潤甚至翻幾倍,這並非A股權證升幅可相比。例如:權證末日輪的實際杠桿比率都非常高,當正股拉升的時候,低價輪會隨著正股的拉升而爆發驚人的漲幅。
例如2008年7月24日,港交所(00388)今年上半年業績符合預期,雖然下半年仍將受全球和A股市場波動影響,但港交所股息收益率達4%,料股價下跌風險有限。港交所現日均成交額仍維持約600-700億港元。大市反彈,人氣略有回升,帶動港交所持續造好,其輪7173大漲270%。
5、正股價格與權證價格相關性差別
國內權證市場中公司權證的條款透明度不高,並沒有固定的發行價,升跌幅度較難控制,往往會脫離相關資產的理論走勢,有時甚至出現過度的炒作,目前國內市場新發行的公司權證都存在這種問題。而香港權證市場中衍生權證由於存在莊家制度,透明度比較高,各種條款均可在有關渠道查到,並維持較好的流通量,漲跌幅度基本依據相關資產的走勢進行,比較容易操作。
6、權證炒家的風險意識不同
由於國內權證市場剛發展,炒家投資知識缺乏及投資心態不成熟,導致由於權證價格的暴漲暴跌,投機極為嚴重。如武鋼認購及認沽權證亦在2005年11月23日上市交易,開盤首日投機氣氛同樣異常濃烈,連續三天直封漲停,其後又大跌,武鋼認沽權證被大賣單打壓連續兩日跌停,市場暴露出極度的非理性。
香港資者經驗豐富,投資更顯理性;二十年來,香港權證投資者積累了豐富的權證知識和實戰經驗。投資者會以權證條款和流通性做為重要指標去挑選有價值的權證。如果發現所買權證的條款變壞時,會勇於止損,而不會盲目補倉。由此可見,權證投資者對自己的投資行為是相當負責和理性的。
③ 港股渦輪 杠桿啥意思
港股說的渦輪抄 類似襲我們之前曾經出現過的權證。
香港渦輪是由投資銀行而非上市公司本身發行,具有發行資格的投行能針對任何一支正股創設渦輪,看好或者看衰正股是買賣渦輪的原動力,其實很簡單,香港的許多個人投資者,已經不把認股權證看成是復雜的金融衍生產品,而是最普通、最平常的一種投資工具。歸根結底還是還是看正股的基本面和盈利能力。渦輪的期限一般為3個月至18個月,一旦存續期滿將因行權而消失。
杠桿就是放大資金盈虧比例,比如一元買股票,賺錢虧錢都是一毛。而杠桿就如同一元變成了兩用,就能賺兩毛,當然也可能要虧兩毛。
④ 如何炒港股渦輪
1、炒港股渦輪的方法:由於投資認股證是一種杠桿式的投資,由於利率上升,購買相關資產的機會成本增加,致使一些較為穩健的投資者將擺放更多的資金去收取利息,反而會將少量的資金去購買認購證,令認購證的買方力量加強,而認購證的價格會因此而上升;認沽證的價格則因為無風險利率的上升而下跌。
2、"渦輪",是香港股票市場上一種風險極高的投資產品,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權證,實際上是英文"WARRANTS"的譯音。其專業的名稱應該是"認股證",而新聞媒體上常提到的是備兌認股證和股票認股證,同時也是香港市場上最為常見的兩種,備兌認股證是衍生認股證的其中一種,而衍生認股證是則是認股證的一種,認股證還包括股票認股證,而它本身則是期權的一種.股票認股證是由上市公司所發行的認股證,例如代號2303的認股證,是由華豐紡織(364)所發行的,其特點是期限比較長,例如2303的期限為3年。另一個特點是,如果擁有該認股證的投資者到期要兌換股票的話,由上市公司發行新股以供兌換。
⑤ 港股渦輪的盈利和虧損是否和對應的港股指數或個股有關系還有認購了渦輪權證,比如半年到期,能否在認購
建議你找 炒股即修佛 吧,都是實戰知識
⑥ 請問一下港股中的渦輪組是什麼意思,我不明白
你是在哪裡看到的呢,如果是在港股模擬大賽中看到,那是因為這個渦輪組只是交易渦輪的組別,而不是交易香港股票的組別,渦輪是廣東話權證的英文譯音,你查一下權證的英文就知道了。
⑦ 請問一下有關交易港股渦輪期貨方面的詳細資料嗎交易模式,市場的供求等與A股有哪些區別呢
渦輪的玩法
香港投資者相當熟悉的「渦輪(權)」,即權證,(也有譯作窩輪,中金在線注),音譯是也。即使念起來可能有些古怪,但如果你打算順著火爆的港股市場在認購權證上玩玩投機的話,香港的渦輪玩法將是你的必修課。事實上,這個英譯名相當妥貼,即保留了英文發音,又帶出了另一層意思,渦輪就像turbo那樣帶給你刺激的速度――賺錢的速度。
權證有權證的玩法,渦輪有渦輪的玩法
如果把A股市場上的權證還叫權證,而把香港權證稱為渦輪的話,這二者存在著的一些差別應引起投資者的重視――畢竟玩法不大一樣。
其中最大的區別之處是,香港渦輪是由投資銀行而非上市公司本身發行,具有發行資格的投行能針對任何一支正股創設渦輪,比如2005年建設銀行(發行價2.35)甫一上市,包括瑞士第一波士頓、法國興業證券、瑞士銀行等13家渦輪發行商一共同推出24隻建行渦輪,其中有22隻為認股證,行使價在2.38港元至2.88港元之間;瑞士銀行及法國巴黎銀行各推出一隻認沽證,發行價分別為0.33港元與0.26港元,行使價分別為2.68港元與2.63港元。用手運算下認沽證的行使價與發行價就能獲得這樣的信息,即使看空建行的投行也認為其不會跌破2.35港元的底線。而在當日以12.9%的溢價購入建行認股權的投資者則相當看好――這個數字意味著認股證行使價格的加上認購證的發行價已經高於建行當時價格12.9%。
港產渦輪的風險稍低
撇除權證本身的風險,香港的渦輪市場的非系統性風險可能會比國內低?你相信嗎?首先,只要是渦輪投資就有風險,比如一隻認購權到期時正股價格儼然位於行權價之下,那麼你只能自認倒霉買到了一文不值的渦輪。但從溢折價率來說,香港渦輪一般不會與理論價格相差太多,百分之二三百的溢價率大約只現於A股市場――假如一隻渦輪的溢價率是100%,那麼它的實際價格高於理論價格一倍,以杠桿為5計算,正股要漲20%才能讓這支渦輪不至於「報廢」。由於香港採用坐市商制度,如果權證估價過高,發行商就會無限發行增加供給來平抑價格,但如果太低,投資銀行就會買進並且把它注銷掉。在國內大多數是首發式權證,比如招商銀行的權證,可能總市值就幾千萬,極有可能被炒家控制。
渦輪其實很簡單
在全球資本市場上,權證是一個極其風靡的交易工具,以德意志交易所最為典型,截止今年4月底,上市公司只有797家,但同期掛牌的衍生權證數量卻高達32276隻。
看好或者看衰正股是買賣渦輪的原動力,其實很簡單,香港的許多個人投資者,已經不把認股權證看成是復雜的金融衍生產品,而是最普通、最平常的一種投資工具。歸根結底還是還是看正股的基本面和盈利能力。比如神華已經在兩三個禮拜之內上漲了30%,你可能感覺能繼續表現,或者後繼乏力,在這兩種判斷之下投資者分別選擇了認購權和認沽權,
數日後,神華表現勇猛,則後者就屬於「把渦輪炒沒了」的那撥。
渦輪的期限一般為3個月至18個月,一旦存續期滿將因行權而消失。而股票只要不退市可以一直存續,即使退市到三板,也可能有每股幾角或幾分錢,而渦輪到期不行權或不結算就分文不值了。最吸引投資者的莫過於渦輪的收益,在極強的杠桿效應作用下,權證盈利時有可能達到成百上千倍。
⑧ 港股里的渦輪是什麼意思
你好,「窩輪」的定義:其專業的名稱應該是「認股證」,而新聞媒體上常提到的是備兌認股證和股票認股證,同時也是香港市場上最為常見的兩種,備兌認股證是衍生認股證的其中一種,而衍生認股證是則是認股證的一種,認股證還包括股票認股證,而它本身則是期權的一種。
股票認股證是由上市公司所發行的認股證,例如代號2303的認股證,是由華豐紡織(364)所發行的,其特點是期限比較長,例如2303的期限為3年。另一個特點是,如果擁有該認股證的投資者到期要兌換股票的話,由上市公司發行新股以供兌換。
衍生認股證是由其所代表的「資產」所衍生出來的認股證,這些資產可以是股票、股票指數、黃金、外匯等等。而上述的股票認股證一般是只代表一個公司的股票,而衍生認股證所代表的股票可以是一個公司的股票,也可以是同時代表多個公司的股票,如9554,只代表中石化(386)一家的股票,而9394(石化摩根0406購)則同時代表著石化行業中的中石化、上海石化、中石油及儀征化纖,所以它也稱作一籃子。
衍生認股證;指數的衍生認股證包括的「資產」有恆生指數、H股指數、紅籌指數,甚至包括道瓊斯指數在內的國際市場指數等等;外匯的衍生認股證代表的資產是外匯的匯率。衍生認股證是由持有該相關資產的第三者發行,並非由相關的上市公司本身發行,一般都是國際性投資銀行發行(一般稱其為發行商)。所以如果投資者需要兌換股票的話,那隻能是舊股的轉移,而不涉及到上市公司發行新股。而衍生認股證分為兩類(見圖),包括非備兌認股證和備兌認股證,而現在市場上的主流是備兌認股證(簡稱備兌證),而兩者的區別是:非備兌認股證是指發行商手上沒有足夠的相關「資產」供認股證持有者兌換,而備兌認股證則相反。
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⑨ 港股的渦輪和牛熊證可以是T+0交易嗎
是的,港股的所有衍生品種,都是T+0。這正是我最喜歡的地方,交易的自由。但是渦輪不適合日內交易,發行商的買賣報價差就夠你虧的了,買賣點也難把握。你可以了解一下飛哥細說渦輪牛熊證,有關於渦輪投資者與發行商的關系這個知識點的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