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行政訴訟中,一審法院審理案件的期限是多長
適用普通程序,是從立案之日起6個月,適用簡易程序,是從立案之日45天。
具體可專以參看行屬政訴訟法
第八十一條 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作出第一審判決。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高級人民法院批准,高級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案件需要延長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第八十三條 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行政案件,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理,並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四十五日內審結。
Ⅱ 一審案件的審理期限是多久
1、民事訴訟復案件一審期限:簡制易程序是三個月,普通程序是六個月,特殊情況可以延長六個月。
2《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一條 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
第一百四十九條 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
Ⅲ 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審理期限有多長
民訴訟審限
1、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
2、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
Ⅳ 法院審理一審案件正常情況下需要多長時間
法院審理民事案件的期限有兩種,一是適用普通程序審理,期限是6個月;二是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期限是3個月。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九條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一條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
Ⅳ 民事一審案件審理期限有什麼規定
民事審判審限指從民事訴訟案件從立案的次日起至裁判宣告、調解書送達之日止的期間,是人民法院審理案件必須遵守的期限。無論是法院直接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還是由簡易程序轉為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審限一律從法院正式立案的次日算起。1991年《民事訴訟法》首創民事案件審理期限制度,2000年出台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嚴格執行案件審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規定》標志著這一制度完成了體系化和精細化。
嚴格遵守審限規定,有利於提高司法效率,減少當事人訟累,防止案件久拖不決,久審不判,有重要意義。現將有關期限整理如下:
一審審限一般6個月
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一審民事案件的審限為6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6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法院批准;
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的審限為3個月,不能延長,若3個月內不能審結,轉為普通程序繼續審理。
二審審限一般3個月
人民法院審理二審民事案件一律適用普通程序,針對判決的上訴案件,審限為3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針對裁定的上訴案件,審限為30天,不能延長。依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案件的審限依據適用的程序確定,按照一審程序再審的適用一審普通程序的審限,按照二審程序再審的適用二審程序的審限。
3種情況不計入審限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適用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的規定,下列事項耽誤的期間不計入審限:
1.公告期間,即從法院在報紙上正式發出公告之日起至公告期滿的時間。
2.鑒定期間,即從當事人提出書面鑒定申請至鑒定機構出具正式的鑒定結論之間的時間。
3.處理管轄問題的期間,即從當事人提出書面管轄異議至二審法院就管轄問題作出終審裁定書的時間以及處理人民法院之間的管轄爭議的期間。
再審期限 原先是一審的,適用一審,二審的適用二審,注意這和刑事審判的再審不一樣。
Ⅵ 對於一審刑事案件法院審判期限是多久
您好:
一、 收案立案審查(7日)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一條規定:「人民法院對提起公訴的案件進行審查後,對於起訴書中有明確的指控犯罪事實的,應當決定開庭審判。」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以下稱《刑訴解釋》)第一百八十一條第二款規定:「對公訴案件是否受理,應當在七日內審查完畢。」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嚴格執行案件審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規定》第六條規定:「第一審人民法院收到起訴書(狀)或者執行申請書後,經審查認為符合受理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立案」,第八條規定:「案件的審理期限從立案次日起計算」 。
根據上述法律及司法解釋的規定,人民法院對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案件需要在七日內進行審查以確定是否符合立案條件,而這個立案審查的時間是不計算在審限之內的。
二、一審法院的正常審理期限(一般為2個月,至遲不超過3個月,特殊情況例外)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二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後二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對於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上一級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長三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六條規定:「下列案件在本法第一百五十四條規定的期限屆滿不能偵查終結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檢察院批准或者決定,可以延長二個月:
「(一)交通十分不便的邊遠地區的重大復雜案件;
「(二)重大的犯罪集團案件;
「(三)流竄作案的重大復雜案件;
「(四)犯罪涉及面廣,取證困難的重大復雜案件。」
根據上述規定,人民法院審理一審案件常見的審限應當在三至六個月。
三、不計入審理期限的期間(累計可達三個月以上)
《刑訴解釋》第一百七十四條規定:「審判期間,對被告人作精神病鑒定的時間不計入審理期限。」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嚴格執行案件審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規定》第九條規定:「下列期間不計入審理、執行期限:
「(一)刑事案件對被告人作精神病鑒定的期間;
「(二)刑事案件因另行委託、指定辯護人,法院決定延期審理的,自案件宣布延期審理之日起至第十日止准備辯護的時間;
「(三)公訴人發現案件需要補充偵查,提出延期審理建議後,合議庭同意延期審理的期間……
「(五)因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辯護人申請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證據、申請重新鑒定或者勘驗,法院決定延期審理一個月之內的期間……」
在我們辦理的案件中,不乏出現法院向我們表示由於案件復雜而無法在審限內作出判決,因此建議我們以「調查新的證據」為由向法院申請延期審理一個月的情況,而為被告人作精神病鑒定、另行委託辯護人、審查控方延期審理建議等情況所需要的時間往往在十天以上,長的甚至可達數月,因此保守估計各類不計入審理期限的情形所需要的時間累計可達三個月以上。
四、重新計算審理期限的延期審理(八個月)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八條第二項規定:「在法庭審判過程中,檢察人員發現提起公訴的案件需要補充偵查,提出建議的,影響審判進行的,可以延期審理」;第一百九十九條:「依照本法第一百九十八條第二項的規定延期審理的案件,人民檢察院應當在一個月以內補充偵查完畢」;第二百零二條第三款規定:「人民檢察院補充偵查的案件,補充偵查完畢移送人民法院後,人民法院重新計算審理期限。」
《刑訴解釋》第二百二十三條規定:「審判期間,公訴人發現案件需要補充偵查,建議延期審理的,合議庭應當同意,但建議延期審理不得超過兩次。」
根據上述規定,人民檢察院在已經提起公訴之後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補充偵查的建議,而這一個月的補充偵查的時間不僅不計算在審限之內,而且還會中斷人民法院的審理期限,案件在控方補充偵查完畢移送人民法院之後,將重新計算審理期限。
換言之,如果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利用」上述審理階段進行補充偵查的規定,可以在原審理期限的基礎上多得八個月的審理期限((1+3)*2=8)。
綜上所述,如果不考慮「特殊因素」而導致案件審理期限的極端延長,在現行法律及司法解釋的規定下,人民法院審理一審刑事案件時,自收到起訴書到作出最終的判決,其間可以有十七個月(6+3+8=17)以上的審理期限。換言之,人民法院按普通程序審理一審刑事案件可以「依法」在接到起訴書之後的十七個月之後才作出一審判決,而且這十七個月還是保守估算而得,法院事實上擁有的審理期限往往會更多。
Ⅶ 法院的審判期限有多長
有一定期限要求的,具體案件類型具體分析:
民事案件:簡易程序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結案,普通程序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結案(特殊情況院長批准可延長六個月也就是一年內必須結案)。
刑事案件:簡易程序立案之日起二十日內結案(對可能判處的有期徒刑超過三年的,可以延長至一個半月),公訴案件二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月(特殊情況報請最高院可延長三個月)。
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六十一條 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
第一百四十九條 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
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一十四條 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在受理後二十日以內審結;對可能判處的有期徒刑超過三年的,可以延長至一個半月。
第二百零二條 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後二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對於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上一級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長三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7)一審法院審理期限擴展閱讀:
簡易程序適用范圍:
一、簡易程序只適用於第一審程序。發回重申和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的案件,不得適用簡易程序審理。
二、簡易程序僅限於基層人民法院和它的派出法庭適用。中級以上的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民事案件,目前只能適用普通程序。
三、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必須是事實清楚、情節簡單、證據充分的案件。重大、疑難、復雜的案件以及涉外案件.起訴時被告下落不明的案件不宜適用簡易程序審理。
四、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在審理過程中發現案情復雜的,或者一方當事人就適用簡易程序提出異議的,法院認為其異議成立的,可以轉為普通程序,由合議庭審理;但是,已經按照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在審理過程中無論是否發生情況變化,都不得改用簡易程序審理。
參考資料: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參考資料: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