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古代太子皇子的選妃制度
各朝選太子妃程序與選皇妃程序相當,偶有皇帝直接賜婚,各朝禮制尤以明朝為甚。
唐代「舉言求汝」:在開元、天寶年間,大約有宮嬪4萬人。唐玄宗為太子挑選妃子,曾下令百官各自「舉言十歲以來的嫡女及妹、侄、孫女」,專「求汝,鄭間衣冠子女為新婦」(《新唐書・宦者傳》)
明代欽命而行。
1、報名:民間13-19歲的天下淑女,司聘以銀幣,父母送之,正月集京師,5000者眾。
2、初選:內監挑選美女,每百人以齒序立,內監巡視之,淘汰1000人。
3、復選:
內監諦視耳、目、口、鼻、發、膚、領、肩、背,有一不合法者去之,再淘汰1000人。
內監問籍、姓、年歲、聽聲音,再淘汰1000人。
內監執量器,量秀女手足,然後看步伐儀態,觀其豐度,去其腕稍短、趾稍巨者,舉止輕躁者,再淘汰1000人。
4、決選
剩餘的1000人皆召入宮。由宮娥老者引至密室,探其乳,嗅其腋,捫其肌理,淘汰700人。
5、試用
剩餘300人在內宮呆一個月,由年長宮娥熟觀察性情、言論及風評,最後選出50人封妃嬪。其餘淪為宮婢或僕役。
6、「選三」
選皇妃時,這一階段由皇太後或皇太妃從50人中選出三個供皇帝欽定。而太子妃選拔則由皇帝或皇後欽定,太子幾乎沒有發言權。
清朝與明的選妃大同小異,主要區別在於秀女為13-16歲的滿蒙人。
② 古代選妃都是怎麼選的,什麼樣的條件才能選上
古代選妃主要有三種選取方式,第一種是參加皇帝的選秀,第二種是被人推薦,第三種是偶然被皇帝看上,因此得到了成為後妃的機會。而皇帝選妃嬪的條件主要有三項,第一、出身高貴,如貴族之後或功臣之女;第二、賢良淑德或學識豐富的女子;第三、能討皇帝喜歡。
(三)、討得皇帝歡心
能夠獲得皇帝喜歡是古代女子都十分渴望的事情,但是因為皇帝的欣賞標准不一樣,所以也很難定出一套詳細的標准來。有的皇帝喜歡面容美麗的,有的皇帝又偏好身材曼妙的;總之,無論是具備怎樣的優點或才能,只要能夠討皇帝喜歡,那就能得到當妃嬪的機會。通常來說,那些出身低微的女子,例如宮女或宮外的女子等,就只有靠著自身魅力來吸引皇帝這一條出路。
③ 歷朝歷代,後宮的選妃流程和要求都是什麼
在漫長的中國封建社會中,後妃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從歷代選妃及宮廷韻事這些側面,可以推倒高大的宮牆,撩起厚重的帷幕,揭示出封建社會君主專制下的後妃宮女們悲歡離合的命運。
清入關後時興選秀女,其制很嚴,做後妃的要求更高。秀女一般從滿蒙八旗中遴選,少數從漢族中挑選。咸豐時選過幾個漢族小腳秀女,叫牡丹春、杏花春、武林春和海棠春,人稱四春娘娘。滿蒙人年齡在13~16歲,身體健康無殘疾的旗籍女子,均須參加閱選。女13歲曰“及歲”,超過16歲曰“逾歲”,逾歲者一般不參選。適齡女因故未參選,則要求在下屆參選,否則二十餘歲尚不準出嫁,違者將遭到嚴懲。私結姻者由該旗都統參查治罪。如果是殘疾的,則須層層上報戶部,經皇帝允許後方可免選。
戶部掌管閱選大權,由他通告各旗具備清冊,准備入選。閱選地點一般在紫禁城御花園舉行。引看之日,秀女排列入園,由專人目測閱選,其方式與明代天啟年選美大同小異。入選秀女除了備選補充皇妃外,還要賜給一些旁近宗室。凡獲得皇帝賜予封號的人,至死不得出宮另嫁。選為皇後者則應通過大婚禮,由大清門、午門入宮,至坤寧宮完婚。
④ 古代選妃幾年一次
時間不定的。選妃又叫「選秀女」是近代的說法,古代叫「采選」。采選的制度是東漢首開其端。在此之前,歷代朝廷充實後宮,或強奪,或挑選,時間不定,規矩不一,隨意性很強。所以你懂的
東漢 東漢制定法令,命令每年挑民間良家女子入宮。其過程大體是:每年農歷八月,朝廷派遣專人領著精通相術的人員,一起到洛陽鄉間,閱視良家童女。挑選的標準是,年齡在十三歲以上、二十歲以下,姿色秀麗、容貌端莊,面相符合相法「吉利」的女子。
三國 三國時期吳主孫皓荒淫無道,他令人在各地選取文武官員家中的女兒,尤其是那些高官的女兒,凡十五六的姑娘都得參加「簡閱」,一個不得落下,「 簡閱」不中,才許出嫁。
其他朝代類似
清朝 清代選秀女制度,可謂是中國後妃制度的一大特色。
清朝規定,八旗官員家中年滿14歲至16歲的女子,必須參加三年一次的秀女挑選,17歲以上的女子不再參加。
這個說不準的哦
⑤ 古代選妃標准
在古代,皇帝選妃有著相當嚴格的標准。采遷時有對女孩的年齡要求,容貌和人品也是評判的兩個主要尺度。容貌指的是生理條件,人品則是主觀的東西。皇帝對妃子的生理條件特別在意,入選對象不僅僅要出身名門,還要沒有麻子,沒有口臭,沒有鼻炎,沒有腋臭,沒有痔瘡,沒有腳氣,沒有任何婦科疾病,對於入選對象的身體各個部位都有著嚴格的尺寸觀念。
⑥ 古代皇帝選妃的標準是什麼具體點~
古代皇帝選妃的標准大致分為「八級」,逐級加以篩選淘汰。
1:海選
在皇帝屆大婚年齡時,派遣宦官到全國各地挑選十三至十六歲之間的良家美少女,從中海選出五千名。這五千人相當於拿到了一張選美「准考證」。皇家則支付若干銀幣作為聘金與路費,令被選少女父母按規定時限送女兒京城應選。
2:初選
這初選得選擇一個大場子,由太監們把少女每百人排成一行,按年齡大小排序,逐一察看後,把那些或稍高、或稍矮、或稍胖、或稍瘦的少女淘汰。這初選便會淘汰掉一千人。
3:復選
一般於初選的第二天,這些初選過關的少女繼續列隊,太監們用十分挑剔的標准,仔細察看每人的五官、頭發、皮膚,當然也包括「三圍」,只要有一項不合規定,即令「靠邊站」。
然後就是讓大家自報門第、姓名、年齡等,以考察音色、儀態,淘汰掉嗓音粗濁、口齒不清、儀態欠雅者。如此又篩掉二千人。
4:精選
太監們用尺子細量少女的手足,再讓她們走上幾十步「台步」,看看步姿與風韻。於是,那些腳稍大的,手腕稍粗的,舉止不端的,又遭淘汰。最終留下一千名美女召入宮中繼續參加「考級」。而太監們的使命也至此打上了句號。
5:留宮
分頭安排宮中的老宮娥,將美女們逐一「引至密室,探其乳,嗅其腋,捫其肌理」。其體檢的嚴格程度不亞於選「航天員」。通過體檢,確定其中的三百人成為入選留宮的宮女。
6:晉嬪
這三百名留宮的美女,由皇帝的特派專員詳細觀察一個月,依據她們的性情言語,判斷是否性格溫柔敦厚,是否具有智慧並且賢惠。據此,再篩掉二百五十人,剩下的五十人便自動晉級為嬪妃。
7:選三
所謂「選三」,就是由皇太後或太妃從五十人中選出三個供皇帝欽定。這倒有點類似科舉廷試後張榜的「一甲三名」。
8:欽定
由皇帝親自召見三人,直接進行面試。最後由皇帝欽定。
參考資料來源:鳳凰網-揭秘古代皇帝選妃的各項身體標准
⑦ 古代皇帝選妃標准
皇帝有權精選全國女孩中的精華入宮為其服務。被選中的女孩入宮前都要接受嚴格的身體檢查。皇家會對其年齡、生理、心理等各方面情況進行了解、測試。
體檢時,每一道程序都十分仔細。容貌嬌好,身材秀長,生理上更容不得有半點瑕疵,即便皮膚上長了一顆小黑痣,都會被淘汰掉。
對采選進宮的女子,首先在年齡上有明確的要求。東漢時要求,13歲以上,20歲以下。
但各朝要求不盡一致。三國時吳主孫皓要求,「十五六歲簡閱」;南北朝時北齊要求年14歲以上,20歲以下;明太祖朱元璋時則要求15歲以上,20歲以下,最小不能低於13歲。
中國男人似乎都有一種處女情結,這就是過去常說的「老牛(蟹)吃嫩草」性心理。一般說來,13歲以上是女孩子月經初潮前後,正是花季年齡,這個年齡段的女孩符合皇帝的心態。
但也有把采選女孩的年齡下限定在11歲的,明世宗朱厚熜便干過這種事情。[/size]
[size=3] 雖有朱元璋的「15歲以上」祖令限制,但是變態的朱厚熜根本不考慮。《明會要》記載,明穆宗朱載垕在隆慶三年(公元1569年)便選300名13歲至16歲民間淑女進宮,這還算正常的。朱載垕的前任、明世宗朱厚熜則征選11歲至16歲淑女入宮,而且選過多次。據說,朱厚熜是聽信道士之言,目的是采女孩初潮時經血煉制壯陽丹服用。有的女孩未到自然來月經的時候,便施催經術,強行采經血。
需要說明的是,采選宮妃是大面積的。但具體到個別的現象,年齡則不必考慮。只要有姿色的,皇帝看上的,連寡婦都可選入後宮。如對接收、籍沒而來的宮妃,就不會有年齡的限制,「情人眼裡出西施」,只要皇帝喜歡就行。
正式進宮前進行「全面體檢」
很顯然,采選時對女孩的年齡要求,僅是最基本的條件,但不是主要條件。容貌和人品才是評判的兩個主要尺度。容貌指的是生理條件,而人品則是主觀的東西。通常情況下,皇帝對妃子的生理條件特別在意。
東漢光武帝劉秀當政時,派朝中大臣下去幫他物色後宮。《後漢書·皇後紀》(卷10)記載:
(劉秀)遣中大夫與掖庭丞及相工,於洛陽鄉中閱視良家童女,年十三以上,二十以下,姿色端麗,合法相者,載還後宮,擇視可否,乃用登御。
這里的「擇視可否」,就包含體檢程序。當時,凡是被相中的女孩都是有姿色的,最後統統用車子拖到後宮里進行挑選。挑選後,還要再來一番擇選,主要進行生理檢查,看其是否是處女,生理上是否有缺陷,挑出最最漂亮的女孩供皇帝御幸。
體檢要不要脫衣服?答案當然也是肯定的。裸體檢查要檢查哪些方面?從史料記載來看,低俗作品請刪除的大小,對稱情況應該是一個常規項目,而陰道的形狀、陰毛的濃淡、腋毛的多少,肛門是否有痔瘡,也是不可忽視的環節。古代男人認為,腋下無毛或少毛的女孩是上品,這樣的女孩最受寵。而如果生有痔瘡,肯定是要被淘汰的。
或許有讀者會問,負責體檢的是不是太監?是的,是有經驗的女太監,即宮中女官。
在我國古代的醫學書里,認為鑒定一個女人的好壞,首先要詳細調查她陰戶與腋下的毛發。如果毛發軟軟地,靜靜地,則那個女人就屬於上品。同時,如果她的發色是紅的,這是表示會損壞男身的象徵。
古說:「好淫者,牝上不長毛。」這就是說好淫的女人,陰部不長毛。據計陰毛的數量,跟眉毛和手腳的體毛幾乎成正比。在中國稱女人的同**為「磨鏡」,這是由於無毛被視為當然而引起的。
所以,紅發是被男人所忌諱的。「白、鼓、軟、紅、緊」五字的排列順序,也就是表示被男人喜愛的情況。
此外,聲音要細,也就是說女人的哽聲是好的象徵。假如男人獲有這種條件的女人,他不但會樂此不疲,而且還能飽養精氣,延年益壽。
⑧ 中國古代皇帝選妃是在什麼季節
皇帝選秀一般是從春季開始:春節的正月過後,各地先按照秀女的初選條件在當地進行初選,再從縣、郡、州府這樣一級級地篩選下來,等到春暖花開的時候才會將最出色的女子送到皇宮進行最後的選拔。此時天氣溫暖,女子的衣著輕盈,更利於觀察她們的身材和體態。有些朝代的皇帝還會讓這些秀女在皇宮內接受宮廷女官們的訓練,又要過去一段時間,這樣皇帝拍板決定最終人選就得是暮春時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