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抵押權的行使期限是多久,實現抵押權的條件是什麼
《擔保法解釋》第抄12條,一方面肯定了當事人約定的或者登記部門要求登記的抵押期間,對抵押的存續不具有法律效力,另一方面也對主債權在訴訟時效過後抵押權的行使給予了一定的限制,即要在主債權的訴訟時效結束後的二年內行使抵押權。《物權法》第202條,對抵押權的行使作出了進一步的限制,即要在主債權的訴訟期間內行使抵押權。
實際 中,對於這塊不明白, 直接快速在 「http://tieba..com/p/4836564474」——可去 追問至其中 律 師 專家的啊,親。
B. 抵押期限可否自行約定
抵押合同約定:抵押期限至借款期屆滿後二個月止,逾此期間,則抵押人A不負擔保責任。後A無力清償借款,B在超過約定的抵押期限後向法院提起訴訟。A認為抵押期屆滿不負擔保責任,B認為依法可行使抵押權。 [律師評析] 一、抵押權概念及特徵。 抵押權是指債權人對債務人或第三人提供的,作為債務履行擔保的財產,在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可以就標的物賣得價金優先受償的權利。其中,提供擔保財產的債務人或第三人為抵押人;債權人為抵押權人,擔保財產為抵押物。法律特徵有:1、從屬性。即從屬於主債權而存在。沒有主債權,也就沒有抵押權;債權轉移,抵押權隨同轉移;債權消滅,抵押權隨同消滅。2、不可分性。指在擔保債權未受全部清償前,可對抵押物的全部行使權利。3、物上代位性。指抵押物因毀損、滅失而得賠償金時,該賠償金就是代替物,可對賠償金行使權利。 二、從以上概念和特徵分析,筆者認為抵押與保證不同,不宜約定抵押期限。理由如下: 保證人是以自己的信用作為擔保,易言之,保證要以自己所有的全部財產而不是特定財產來承擔償債風險。是故,保證人首先要考慮債務人的清償能力,而清償能力又與時間有密切聯系,是相對變動的。債務人可能在一段時間里償債能力較強,但過一段時間,如經營運作出現變數,財產就可能減少甚或滅失。出於降低保證人風險目的,《擔保法》規定:「一般保證的保證人與債權人未約定保證期間的,保證期間為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6個月。」同時為了保護債權人權益,體現意思自治原則,又規定保證期間可以約定,約定優先於法定。 但已如上述,抵押權是擔保物權的一種,具有物權的法定特徵。根據《擔保法》規定,抵押期為「不特定隱性期限」,該期限從主債務履行期屆至起計算至主債務全部清償之日止,即便主債務已部分履行,也不導致抵押權期限屆滿。並且,抵押擔保期間只能由法律直接規定而不能由抵押雙方自行約定,也符合物權法定原則。否則,《擔保法》設立抵押權的立法目的將無法實現,故抵押權具有為主債務充分履行而「保駕護航」的功能。 從本案來看,A與B正是混淆了《擔保法》上保證期間與抵押期間的概念才自行約定抵押期間。該約定不僅違法,而且對債權人B來說條件也過於苛刻,有失公平。並且,該約定同樣會對抵押人A不利。
C. 抵押權期限的法律規定
當人們做某件事而錢不夠用的時候,他們大多數會選擇向親戚朋友們借或者向銀行貸款,隨著典當行的出現,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向典當行抵押房子車子等物品來借貸。但是當你在借貸的時候,有沒有仔細看過法律條文,有沒有想過抵押權的期限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用法律解答這個問題吧。 抵押是指債務人或第三人不轉移財產的佔有,而以該財產作為債權人債權的擔保,在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債權人有權就該財產依法變價並優先受償。
據此定義,抵押權具有以下兩個特徵:
1、抵押權是在他人之物上設定的權利,是擔保物權,屬於物權的范疇,不受擔保期間的限制。我國法律明確規定:當事人約定或者登記部門要求登記的擔保期間,對擔保物權的存續不具有法律約束力。 2、抵押權具有從屬性,以主債權的成立為前提,因主債權的轉移而轉移,因主債權的消滅而消滅。因此,抵押權並不是無期限地永久存續,除因主債權的消滅而消滅外,還要受主債權訴訟時效的限制。我國現行法律規定:「抵押權人應當在主債權訴訟時效期間行使抵押權;未行使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據此規定,抵押權存續期間為主債務訴訟時效期間。如果主債務的訴訟時效一直沒有完成,一直在中斷或中止,則擔保物權就一直存續;如果主債務訴訟時效完成,在時間完成前抵押權人未依法行使抵押權的,抵押權則因法定期限屆滿而消滅。 而且擔保法第五十二條規定:抵押權與其擔保的債權同時存在,債權消滅,抵押權也消滅;最高法院據此作出解釋。當事人約定的擔保期限,對擔保物權的存續不具有法律約束力。有關立法資料表明,作出上述規定的理由是:1.抵押權是物權,其內容只能法定,不允許約定。2.抵押權具有絕對的附從性,只要被擔保的債權存在,抵押權就不消失。
抵押權和主債權相關密切,可謂是一體的。所以只要主債權在,抵押權就不用擔心了。看了小兔今天對抵押權期限的介紹,有沒有對抵押這回事有更進一步的了解呢?了解法律知識對於我們至關重要,法律在我們的生活中起著非常大的作用。希望朋友們多多了解法律知識,明白自己手中的各種權利的使用。
D. 抵押權有期限限制嗎,抵押權消滅的情形有哪些
抵押權和其他民事權利一樣,在特定的條件下產生,在特定的條件下也會消滅。抵押權的消滅雖然在《擔保法》及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中均未明確提出,但根據有關法律的規定和實際運用中的情況來看,抵押權的消滅有以下幾種方式:
以實現的方式消滅
抵押權實現後原有的抵押合同終止,各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關系解除,抵押權自然消滅。
因抵押權人的放棄而消滅
在抵押合同簽訂後,在履行過程中抵押權人自動放棄抵押權,自動的退到一般債權人的地位,放棄其享有的優先受償權,這時抵押權因抵押權人的放棄而消滅
因抵押合同的無效而消滅
抵押合同的無效包括多種形式的無效,合同無效,抵押權自然無效,抵押權因合同無效而消滅,抵押合同的無效包括因主體不合格而造成的無效,因客體不合格而造成的無效和因內容不合格而造成的無效等。
參考來源:http://china.findlaw.cn/ask/ke/42603.html
E. 抵押權行使期限是多久
對於抵押權行使期限,《擔保法》、《擔保法解釋》、《物權法》都曾作版出相應的規定。《擔保法》權第12條規定:「抵押權與其擔保的債權同時存在,債權消滅的,抵押權也消滅。」《擔保法解釋》第12條規定:「當事人所擔保的債權的訴訟時效結束後,擔保權人在訴訟時效結束後的二年內行使擔保物權的,人民法院應予以支持。」《物權法》第202條規定:「抵押權人應當在主債權訴訟時效期間行使抵押權;未行使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
F. 抵押權是行使期限要求是什麼
抵押權就是債務人將自己所有的財產作為擔保,因為自己可能有拖欠的款項未還清,在債權人催告需要還清欠款之時,利用抵押物作為還款的保證,如果債務人在約定的時間內還是沒有將拖欠的款項還清,那麼債權人按照相關的法律規定可以享有抵押物的優先受償權。所以抵押權不僅僅是對債務人在資金周轉不急情況下的一種緩解手段,也是債權人在遲遲未收到欠款之時吃下的一顆定心丸。
債權人履行抵押權的時間也有一定的限制,在主債權期限未及時的行使自己的權利,那麼抵押權將會消滅,人民法院對於抵押權的主張將會不予採信。相關的法律對抵押權的履行期限有明確的規定,一是為了保護債權人在履行債務的時間有一定的期限,不會因為抵押權一直持續,可能會導致抵押權一直無法履行,故即使存在抵押物也是無濟於事,長期出於不確定狀態的抵押權形同虛設,二是債務人在此不確定狀態中也不清楚自己履行權利的期限和具體的內容,所以抵押權的期限設定是出於保護雙方的合法權利的角度出發。
那麼主債務的訴訟時效的屆滿的節點需要注意哪些呢,一般來說在權利人知道或者應該知道的時候起算3年;或者還存在某些特殊的情況,也就是債務人可能會脅迫或者是威脅債權人,致使債權人無法去行使自己的權利,權利人可以在脅迫或者是威脅終了之日申請形式自己的抵押權。抵押權的主張和行使也是有區別的,抵押權可以主張但是不一定主張就一定會優先受償,一個抵押物可能會存在多種狀態,所以要根據不同的情形進行考慮,同時行政機關的強制要求等,也不一定會消滅抵押權。
舉個例子,甲做生意,因為資金緊張需要籌借資金100萬元,乙借給了甲,並約定了還款時間,但是在約定的時間期滿後甲還是未還款,那麼乙可以向其主張還款,但是甲沒有足夠的資金還錢,此時甲可以自己修建的房屋作為抵押物,沖抵部分借款,並另行約定還款的時間,此時甲確實也沒有其他的資金,那麼乙可以同意這個提議,並要求與甲簽訂抵款協議,最好小產權房做公證。
此時也是對甲還款壓力的降低,給予其充分的時間去籌錢,也是給乙一定的保障。但是當乙在主債權,也就是100萬元欠款到期且訴訟時效屆滿後仍未向甲主張債權,那麼抵押權也就消滅了,乙即使去法院主張自己的抵押權也是得不到法院支持的。同時現實生活中還存在一種情況,就是甲乙在之前借款的是夠就已經簽訂了所謂的抵款協議,也就是甲若到期不還欠款,那麼就以修建的房屋作為抵押物沖抵借款,這種情況法院不能認定為以物抵債,一般認定為溜之條款,是不被法律所認可的,所以一般在簽訂抵押條款的時候要注意時間節點。
延伸閱讀:
房產二次抵押的抵押權有哪些規定?
反擔保人可以獲得債權人的抵押權嗎?
抵押人和抵押權人是指什麼?有什麼區別?
G. 抵押是否可以約定期限
抵押期限應由法律作出明文規定 按照物權法定主義原則來考察抵押擔保期限。
擔保法第五十二條關於「抵押權與其擔保的 債權同時存在, 債權消滅的, 抵押權也消滅」的規定對抵押權效力存續期限作了明確規定。 依此規定,只要債權存在,抵押權就存在;債權消滅,抵押權才消滅。抵押擔保的債權因清償、提存、抵銷、免除、混同等原因全部消滅時,抵押權隨之消滅。
抵押權除因主債權消滅而消滅外,依擔保法規定,還可因抵押權實現、抵押物滅失、抵押合同解除、 抵押物轉讓價款提存而消滅。換言之,只要債權尚未消滅、抵押物尚未滅失等法律規定的抵押權效 力終止情形尚未出現,抵押權自抵押合同生效後始終存在,而不依當事人的意思為轉移。
如當事人排除擔保法第五十二條的適用,另行約定抵押擔保期限,或者登記機關違反上述法律規定,擅自設 定抵押擔保續展期限,都違背了物權法定主義原則,應認定無效。
相關法律知識抵押擔保登記期限雖屆滿並不表示抵押權消滅抵押是否可以約定期限擔保期限有多長擔保人擔保期限有沒有過債權人與抵押人約定的抵押期限是否有效關於抵押期限抵押權的期限不應由當事人約定 首先抵押權是一種它物權,它的擔保性就決定它是從屬於主債權的,與主債權不可分的,如果 當事人可以約定抵押期限,那麼就意味著抵押權的擔保功能同時受到了當事人尤其是債務人的制約。
H. 抵押權人行使抵押權有時間限制嗎
我國《物權法》第202條規定:「抵押權人應當在主債權訴訟時效期間行使版抵押權;未行使的,人權民法院不予保護。」據此可知,抵押權的行使是有一定的期限限制的,抵押權人必須在所擔保的債權的訴訟時效期間內及時行使,否則過期沒有行使的,人民法院就不再保護抵押權人的利益,當時的抵押權就白設定了。
I. 抵押權期限和抵押期限的區別
類似於抵押權期限和抵押期限這樣的約定沒有實際意義,抵押擔保不能約定抵押擔保的期限,即使有約定、也不具有法律效力。這是因為:
在由第三人為債務人提供的保證擔保中,為了防止債權人長期不行使擔保權利、使保證人的擔保責任處於長期不確定狀態,《擔保法》規定當事人可以約定保證期間。在合同約定或者法律規定的保證期間,債權人不依法行使權利的,將會免除保證人的擔保義務。
抵押擔保屬於物權擔保,既有《擔保法》的規定、也有《物權法》的規定。根據「物權法定的原則」,涉及物權的形式、內容,只能由法律規定,當事人無權自行設立和改變。《抵押合同》法律規定的必備內容中,只明確要求約定債務人履行債務的期限,並沒有抵押物擔保的期限。所以,約定抵押擔保期間、不能免除抵押擔保責任;要免除抵押物的擔保責任,只有使抵押擔保物權依法消滅。
法律規定抵押擔保物權消滅的情形主要包括:《擔保法》規定,抵押權與擔保的債權同時存在,債權消滅的,抵押權也消滅;《物權法》規定:1、主債權消滅;2擔保物權實現;3、債權人放棄擔保物權;4、法律規定擔保物權消滅的其他情形。就是說抵押權的消滅,只能是在法律規定的情形下有效,除此之外的約定或者規定,不發生免除抵押擔保的責任。即使發生抵押物損毀、滅失的情況,抵押物已經不存在,由此獲得的保險金、賠償金或者補償金,也將作為抵押債權的財產擔保,繼續承擔擔保責任。
綜上所述,無論是當事人約定的抵押期限、或者辦理抵押登記時填寫的抵押期限,都不能作為免除擔保責任的依據。即使超過約定的抵押擔保期限,抵押權人還是可以要求用抵押物清償擔保的債務。
需要特別提示的是,雖然約定抵押擔保期限沒有法律依據,但不是說抵押權人行使抵押權不受任何時間限制。《物權法》第202條規定抵押權人應當在主債權訴訟時效期間內行使抵押權;未行使的,不受法律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