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紅景天的種植條件
紅景天一般野生於向陽山坡、石隙、高山草甸、高山岩石縫、山坡草地、灌叢邊緣以及高山乾燥的沙質土壤中。
其適應性較強,喜稍冷涼而濕潤的氣候條件,耐寒耐旱,對土壤要求不十分嚴格,應選擇海拔較高、氣候冷涼、無霜期較短、夏季晝夜溫差較大的山區栽培。
栽培地應選擇含腐殖質多、土層深厚、陽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壤土或沙壤土,可以利用山地的森林採伐跡地或生荒地栽培。
育苗地最好選土質肥沃疏鬆、離水源較近的地塊。移栽地盡量選擇排水良好、土壤含沙略多的山坡地、荒山坡地和非耕地,不宜於黏土、鹽鹼土、低窪積水地栽培。
(1)紅景天採收年限擴展閱讀:
紅景天的繁殖技術
1、種子繁殖:紅景天種子細小,適宜發芽溫度15~20℃,貯存1年喪失發芽力。育苗可用溫室或塑料大棚、室外陽畦,春播4月,秋播10月,尤以秋播為佳,條播或撒播,播後覆細土及蓋草,經常保持苗床濕潤,防止人畜踐踏床面,陽光過強時要適當遮蔭。培育1年於4月下旬至5月初或9月中、下旬移栽。
2、根莖繁殖:紅景天根莖繁殖通常結合收獲時選取較大根莖,剪成3~5厘米的小段,稍晾1~2天,使傷口癒合。春栽4~5月,秋栽9~10月,以秋裁為宜,按行珠距20~25厘米×10~15厘米,斜栽,覆土,稍加鎮壓。
㈡ 紅景天栽後多久才能收獲
用種子繁殖的,播後3~4年採收,用根莖繁殖的栽後2~3年採收。收獲季節,春秋都可以,以秋季為好。當地上部枯萎後,割去莖葉,挖出地下部,去掉泥土,將較大的根莖切下作繁殖材料。其餘部分洗刷干凈,在日光下曬干或在70℃乾燥室內烘乾即可。每667米2可產干品180~200千克。
㈢ 紅景天要怎樣採收
紅景天的採收與加工:紅景天以種子繁殖生長4年後,根莖繁殖生長2年後進行採收。在春季返青之前或秋季地上部分枯萎以後,先除去地上莖葉,將根挖出,去掉泥土,在60~70℃條件下快速烘乾,或將葯樹用水洗去表面泥土,上鍋蒸8~10分鍾後再烘乾或陽光下曬干。
因紅景天根和根莖耐乾旱,採收後直接在陽光下晾曬長時間不能完全乾燥,而且有效成分大大降低,因此要避免直接在陽光下曬干。根部乾燥至七八成干時,將須根取直,數個根莖捆成小把,用線捆住,再烘(曬)至全乾。種子繁殖生長4年,每667米2產干品200~300千克以上;根莖繁殖生長2年,每667米2產干品150~250千克以上。
㈣ 對於紅景天了解的人請進
這葯不錯,糖尿病是無法治癒的,但是你說的這個葯不錯,紅景天主要的功能是抗缺氧,這個葯方曾經作為蘇聯特種部隊高原訓練的強壯劑(主要用來抗缺氧耐受),也曾經是清朝皇帝的保健食品。因為糖尿病最終是損害血管導致缺氧所以這個葯物對老人家還是很好的。
糖尿病可以爭取辦理醫療保險特殊病種(平時門診口服葯物可以報銷),有一種醫保范圍內的成葯叫諾迪康--成分就是紅景天,療效可以。我是醫生,我也給我自己家的老人用這個葯。但要擺正心態,是輔助用葯,現在沒有什麼葯物是可以治癒糖尿病的。
我回答我有興趣的問題,分不多沒關系,但希望你不是那種 "提問後不管" 或 "炒作分數" 的人,分無所謂但起碼要對得起給你提供幫助的人,他們也是花了時間的。
㈤ 野生紅景天的保質期是多久哦,,
保存好的話數十年不會過期。
㈥ 紅景天有保質期嗎
你好,存放五年時間就太長了,建議不要用了,以免變質傷了身體
㈦ 塊的紅景天有保質期嗎
有保質期,一般常規儲存兩年,如果真空冷凍保存會保存的更久一點。植物動物類的都有保質期。目前發現可以無限保存的只有純的蜂蜜。據說發現個三千年前的蜂蜜,依然沒有變質,可以食用。其它的都會變質,也就有保質期。
㈧ 紅景天什麼時候採摘
現在正是它生長的旺盛期,它還在較快速的生長是當然的;根據圖片上的植株來看,僅幾個稀少的優勢枝佔主導,還未達到合理多分櫱走向最理想的半圓枝葉冠的要求。
此時趁正值生長旺盛期的極好機會,可以進行剪枝促使萌發更多些的分櫱枝(也趁此讓你爺爺食用翠綠而極有保健作用的「養心草」)。
做法是:留下端10-15厘米的枝葉,剪去陡長的上部優勢枝條。僅保留上方三對嫩葉,將其餘的葉子摘下爆炒斷生即食,把剩下留有三對嫩葉的莖再去做扦插,多繁殖幾盆。
如果剪下的莖太長,可再剪下一段超過5厘米的無葉莖也可插活。
把留下的10-15厘米主枝做好水肥管理,無需一月又可以萌發許多的新枝條,第三個月後就會重現比早先多無數倍的茂盛枝條。
而扦插入富含腐殖質盆土裡的枝條,一個月後就會萌芽成許多新的植株了。
㈨ 在西藏買了一盒紅景天,保質期倆年,已過期還能不能服用
對於食品我們更推薦使用最佳食用期的方法來代替保質期。如果在確信沒有變質的情況下可以服用。如果是經過加工的葯品,因為非專業人士難以確認其是否變質,應該丟棄。
㈩ 紅景天多長時間開一次花
紅景天(學名:Rhodiola rosea L.),別名:薔薇紅景天,掃羅瑪布爾(藏名)等;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0-20厘米。根粗壯,圓錐形,肉質,褐黃色,根頸部具多數須根,根莖短,粗狀,圓柱形,被多數覆瓦狀排列的鱗片狀的葉。[1] 生長在海拔1800—2500米高寒無污染地帶,其生長環境惡劣,因而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和特殊的適應性。可作葯用,能夠補氣清肺,益智養心,是一味作用廣泛的中葯。亦有很大的美容效果,可作護膚品,也可食用。
多年生草本植物。
根粗壯,直立。根頸短,先端被鱗片。花莖高20-30厘米。葉疏生,長圓形至橢圓狀倒披針形或長圓狀寬卵形,長7-35毫米,寬5-18毫米,先端急尖或漸尖,全緣或上部有少數牙齒,基部稍抱莖。
花序傘房狀,密集多花,長2厘米,寬3-6厘米;雌雄異株;萼片4,披針狀線形,長1毫米,鈍;花瓣4,黃綠色,線狀倒披針形或長圓形,長3毫米,鈍;雄花中雄蕊8,較花瓣長;鱗片4,長圓形,長1-1.5毫米,寬0.6毫米,上部稍狹,先端有齒狀微缺;雌花中心皮4,花柱外彎。
蓇葖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直立,長6-8毫米,喙長1毫米;種子披針形,長2毫米,一側有狹翅。花期4-6月,果期7-9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