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訴訟中止、中斷、延長的區別
訴訟時效中止指訴訟時效完成之前,因發生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礙,使權利人不能行使權利,因而暫停計算訴訟時效期間,待中止事由消除後,繼續計算訴訟時效期間。
訴訟時效中斷指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使已經經過的時效期間歸於無效。
訴訟時效延長指權利人由於客觀的障礙在法定訴訟時效期間不能行使請求權的,由法院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延長訴訟時效期間。
訴訟時效延長與訴訟時效中止、中斷都是法律保護權利人的措施,但前者與後者有所不同:
一、發生的時間不同。
時效中止、中斷都發生在時效期間完成前,而時效延長則發生在時效期間完成後。
二、依據的事由不同。
時效中止、中斷根據法律明文規定的事由,而時效延長的事由法律無明文規定。
三、對於「20年」最長保護期限,可適用時效延長,但不使用時效中止、中斷
Ⅱ 訴訟時效的中止
1、訴訟時效的中止:
你提起訴訟後,在訴訟時效將要結束的最後六個月內(只能在最後六個月之內),因為客觀原因,如天災人禍,無法進行訴訟。
案例:
甲於2010年6月1日因交通事故受傷(訴訟時效為一年),欲起訴侵權人賠償人身損失。訴訟時效至2011年5月31日屆滿。5月29日當地發生水災,全縣道路被水浸,無法通行,直至6月2日才恢復正常,那麼5月29日至6月2日(共5天)訴訟時效中斷,從6月3日開始繼續計算訴訟時效,訴訟時效從6月3日起計多5天,即至6月7日。
2、訴訟時效的中斷:
訴訟時效的中斷是指在訴訟時效期間進行中,因發生一定的法定事由,致使已經經過的時效期間統歸無效,待時效中斷的事由消除後,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起算。
案例:
甲欠乙10萬元,承諾2010年6月1日還。那麼訴訟時效為兩年,至2012年5月31日。2012年4月1日,乙起訴要求甲還10萬元,法院立案後,乙致電甲說還款,要求甲撤訴。甲撤訴了,但乙沒有還款。那麼這10萬元的借款訴訟時效就重新計算2年啦。
3、訴訟時效的延長:
訴訟時效的延長是指人民法院查明權利人在訴訟時效期間確有法律規定之外有正當理由而未行使請求權的,適當延長已完成的訴訟時效期間。
案例:
因侵權行為而發生的賠償請求權,從受害人知道或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或損害發生時起計算,損害事實發生時,受害人知道的從損害時起算;損害事實發生後,受害人才知道的,從知道時起算;在人身損害賠償中,侵害當時即發現受傷的,從侵害當日起算;侵害當時未曾發現的,事後經檢查確診並證明是由該侵害引起的,從傷勢確診之日起算。
(2)訴訟中止的期限擴展閱讀:
訴訟時效中止,中斷和延長相關法律條例:
《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六條 下列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
(一)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
(二)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
(三)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四)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損毀的。
《海商法》第二百六十三條 有關共同海損分攤的請求權,時效期間為一年,自理算結束之日起計算。
《拍賣法》第六十一條第三款 因拍賣標的存在瑕疵未聲明的,請求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計算。
《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五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現《民法通則》有關訴訟時效的內容已失效,已經開始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有關訴訟時效的規定)
Ⅲ 民事訴訟中止期限是多少
人民法院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下列的訴訟時效期版間為一年:
(一)身權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
(二)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
(三)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四)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損毀的
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 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後六個月內,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訴訟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訴訟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Ⅳ 被法院中止了還有訴訟時效嗎
訴訟時效從你起訴之日開始中斷,後來的情況你沒有說明白,那麼這里沒辦法給你解答
如果後來撤訴了,從法院給你送達法律文書的時間開始重新計算訴訟時效,如果是判決或者調解,糾紛就不存在了
還有,如果哪一方因不符判決或對調解書有有異議,一直在申訴的話,什麼時候有申訴結果(不予立案),那糾紛也就不存在了,如果申訴一直沒有結果,也就是說法院收了你的申訴材料之後沒有給你答復,訴訟時效一直中斷。
Ⅳ 民事訴訟中止審理有時效期嗎
民事訴訟中止審理是沒有具體時間規定的,依據《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五十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訴訟:
(一)一方當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表明是否參加訴訟的;
(二)一方當事人喪失訴訟行為能力,尚未確定法定代理人的;
(三)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
(四)一方當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參加訴訟的;
(五)本案必須以另一案的審理結果為依據,而另一案尚未審結的;
(六)其他應當中止訴訟的情形。
中止訴訟的原因消除後,恢復訴訟。
Ⅵ 中止訴訟的時間是否有明確的法律規定
你好,《民法通則》第139條規定:「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後六個月內,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訴訟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訴訟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適用時效中止應當注意以下問題:
(1)訴訟時效的中止,必須發生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後6個月內,包括障礙在最後6個月前發生延續到最後6個月時的情形。否則,不發生時效中止。
(2)訴訟時效的中止,須有法定事由:1)不可抗力。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並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2)其他障礙。指不可抗力以外的,並非權利人的意志所決定的,足以阻礙權利人行使權利的情況。按照《民法通則》第172條規定,包括權利被侵害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沒有法定代理人、或法定代理人死亡、喪失代理權、或者法定代理人喪失行為能力的情形。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定》(2008年8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450次會議通過,法釋 [2008]11號)第20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九條規定的『其他障礙』, 訴訟時效中止:(一)權利被侵害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沒有法定代理人、或法定代理人死亡、喪失代理權、喪失行為能力;(二)繼承開始後未確定繼承人或者遺產管理人;(三)權利人被義務人或者其他人控制無法主張權利;(四)其他導致權利人不能主張權利的客觀情形。」希望能幫助到你望採納
Ⅶ 訴訟中止中的「 法定事由發生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後6個月內」如何解釋謝謝
訴訟時效的中止,必須發生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後六個月內。包括障礙在最後六個月前發生延續到最後6個月時的情形。否則不發生時效中止。
法定事由:(1)不可抗力。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並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2)其他障礙。指不可抗力以外的,非由權利人的意志所決定的,足以阻礙權利人行使權利的情況。
同時也包括權利被侵害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沒有法定代理人或法定代理人死亡、喪失代理權和喪失行為能力等。
Ⅷ 訴訟時效的中止的訴訟期間中止
訴訟期間中止的效力:
時效期間中止的效力,在於使時效期間暫停計算,待中止的原因消滅後,亦即權利人能夠行使其請求權時,再繼續計算時效期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