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財務會計制度及核算軟體備案報告有效期怎麼填
《財務會計制度及核算軟體備案報告書》填寫說明:
1.本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第二十條設置。
2.適用范圍: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自領取稅務登記證件之日起15日內將其財務、會計制度或財務、會計處理辦法報送稅務機關備案時使用。採用電子計算機記賬的,應當在使用前將其記賬軟體的名稱和版本號及有關資料報送稅務機關備案。
3.填表說明:
(1)低值易耗品攤銷方法:包括一次攤銷法、分期攤銷法、五五攤銷法;
(2)折舊方法:包括直線折舊法(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加速折舊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年數總和法、盤演算法、重置法、償債基金法和年金法等);採用加速折舊法的,在備注欄註明批準的機關和附列資料;
(3)成本核算方法:納稅人根據財務會計制度規定採用的具體的存貨計價方法或產成品、半成品成本核算方法;
(4)會計核算軟體:採用電子計算機記賬的,填寫記賬軟體的名稱和版本號,並在備注欄註明批准使用的機關和附列資料;
(5)會計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及各種附表,在「名稱」欄按會計報表種類依次填寫。
來源於網路
『貳』 財務報表有效期限六個月是什麼意思
財務報表有效期限六個月指的是,在報表編制的日期後,超過六個月的,就得重新提交財務報表。
財務報表是以會計准則為規范編制的,向所有者、債權人、政府及其他有關各方及社會公眾等外部反映會計主體財務狀況和經營的會計報表。
財務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或財務狀況變動表、附表和附註。財務報表是財務報告的主要部分,不包括董事報告、管理分析及財務情況說明書等列入財務報告或年度報告的資料。
『叄』 國稅網上申報--財務報表年報期限是那一日
企業所得稅年報報的是上年度1月1日到12月31日的數據,申報期限是下一年度的五月31日之前
『肆』 年度財務審計法定有效時間
審計報告的有效期是6個月,該6個月指的是審計截止日距協議簽署日不得超過6個月。
『伍』 財務賬目保留多少年
二 會計帳簿類
4 總賬 15年 包括日記總賬
5 明細賬 15年
6 日記賬 15年 現金和銀行日記賬25年
7 固定資產卡片 固定資產報廢清理後5年
『陸』 對《財務報告》的有效期有什麼要求
財務報表有效期限六個月指的是,在報表編制的日期後,超過六個月的,就得重新版提權交財務報表。
財務報表是以會計准則為規范編制的,向所有者、債權人、政府及其他有關各方及社會公眾等外部反映會計主體財務狀況和經營的會計報表。
財務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或財務狀況變動表、附表和附註。財務報表是財務報告的主要部分,不包括董事報告、管理分析及財務情況說明書等列入財務報告或年度報告的資料。
『柒』 審計報告有效期是6個月還是一年啊
審計報告的有效期是6個月,該6個月指的是審計截止日距協議簽署日不得超過6個月內。
財務審計報告是具有審容計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的注冊會計師出具的關於企業會計的基礎工作即計量,記賬,核算,會計檔案等會計工作是否符合會計制度,企業的內控制度是否健全等事項的報告,是對財務收支、經營成果和經濟活動全面審查後作出的客觀評價。
審計工作涉及實施審計程序,以獲取有關財務報表金額和披露的審計證據。選擇的審計程序取決於注冊會計師的判斷,包括對由於舞弊或錯誤導致的財務報表重大錯報風險的評估。
在進行風險評估時,注冊會計師考慮與財務報表編制相關的內部控制,以設計恰當的審計程序,但目的並非對內部控制的有效性發表意見。審計工作還包括評價管理層選用會計政策的恰當性和作出會計估計的合理性,以及評價財務報表的總體列報。
『捌』 納稅人財務報表報送期限
小規模納稅人按季申報財務報表每季一次,只報國稅,金稅三期,財務報表國稅申報與地稅共享。
『玖』 會計文檔保存期限
根據《會計管理辦法》:
第十四條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分為永久、定期兩類。定期保管期限一般分為10年和30年。
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從會計年度終了後的第一天算起。
第十五條各類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原則上應當按照本辦法附表執行,本辦法規定的會計檔案保管期限為最低保管期限。
單位會計檔案的具體名稱如有同本辦法附表所列檔案名稱不相符的,應當比照類似檔案的保管期限辦理。
(9)財務數據有效期擴展閱讀:
會計檔案的內容一般指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表以及其他會計核算資料等四個部分。
(1)會計憑證。會計憑證是記錄經濟業務,明確經濟責任的書面證明。它包括自製原始憑證、外來原始憑證、原始憑證匯總表、記賬憑證(收款憑證、付款憑證、轉賬憑證三種)、記賬憑證匯總表、銀行存款(借款)對賬單、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等內容。
(2)會計賬簿。會計賬簿是由一定格式、相互聯結的賬頁組成,以會計憑證為依據,全面、連續、系統地記錄各項經濟業務的簿籍。它包括按會計科目設置的總分類賬、各類明細分類賬、現金日記賬、銀行存款日記賬以及輔助登記備查簿等。
(3)會計報表。會計報表是反映企業會計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總結性書面文件,主要有主要財務指標快報,月、季度會計報表,年度會計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損益表、財務情況說明書等。
(4)其他會計核算資料。其他會計核算資料屬於經濟業務范疇,與會計核算、會計監督緊密相關的,由會計部門負責辦理的有關數據資料。
如:經濟合同、財務數據統計資料、財務清查匯總資料、核定資金定額的數據資料、會計檔案移交清冊、會計檔案保管清冊、會計檔案銷毀清冊等。
實行會計電算化單位存貯在磁性介質上的會計數據、程序文件及其他會計核算資料均應視同會計檔案一並管理。
『拾』 會計電子數據的保存期限和方法
每年會計結算後,列印紙質報表、帳冊留檔。全部電子資料備份一次專,主要備份到除系統屬盤以外的盤上。另外備份到光碟或磁碟上,防止電腦病毒破壞備份盤就可以了。(如果電腦中病毒,立即用光碟或磁碟恢復)。
根據會計檔案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企業會計檔案保管期限如下:
一、會計憑證
1、原始憑證:15年
2、記賬憑證:15年
3、匯總憑證:15年
(10)財務數據有效期擴展閱讀:
會計賬簿保管期限:
1、總分類賬:15年
2、明細分類賬:15年
3、現金、銀行存款日記賬:25年
4、其他日記賬:15年
5、固定資產卡片:固定資產報廢清理後5年
6、輔助賬簿:15年
財務報告保管期限:
1、月、季度財務報告:3年
2、年度財務報告: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