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國際買賣中的索賠期限

國際買賣中的索賠期限

發布時間:2021-08-17 05:10:43

㈠ 國際貿易中索賠期限是如何規定的

在國際貿易合同中,交易雙方一般是通過檢驗條款和索賠條款明確規定索賠期限的。在索賠期限內,買方才可就品質、數量、包裝等與合同規定不相符合之處向賣方索賠。另外,對於某些商品,特別是需經過一段時間的存放和使用後才能發現質量和性能方面問題的商品,合同中還規定有品質保證期。這里的品質保證期是指,買方接受賣方提交的貨物後,在保存和使用期發生質量問題向賣方提賠的期限。索賠期限以及品質保證期的長短,一般都由合同雙方根據商品特點、運輸方式和驗收條件協商確定。此外,索賠時效(索賠期和品質保證期)應正確選定起算日期,通常應訂為「貨到目的地卸完之日起」或「貨到買方最終目的地之日起」,而不是「從進口之日起」或「到岸之日起」,更不能是從「發運之日起」。
在合同約定了索賠期的情況下,買方應抓緊檢驗驗收,一旦發現貨物有不符合合同規定的情況,因立即請檢驗機關復驗出證,並嚴格按約定的期限提賠。而在對貨物訂有品質保證期的情形下,只要所出現的質量問題是出在保證期內,買方都可向賣方索賠。

㈡ 國際貿易 索賠期限

有2年和4年的

㈢ 根據《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的規定,買方向賣方提出索賠的最後期限是什麼時候

根據《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的規定,買方向賣方提出索賠的最後期限是:買方實際收到貨物起兩年。

公約適用於營業地在不同國家的當事人之間所訂立的貨物銷售合同:

第一,公約只適用於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即營業地在不同國家的雙方當事人之間所訂立的貨物買賣合同,但對某些貨物的國際買賣不能適用該公約作了明確規定。

第二,公約適用於當事人在締約國內有營業地的合同,但如果根據適用於「合同」的沖突規范,該「合同」應適用某一締約國的法律,在這種情況下也應適用「銷售合同公約」,而不管合同當事人在該締約國有無營業所。對此規定,締約國在批准或者加入時可以聲明保留。

第三,雙方當事人可以在合同中明確規定不適用該公約。(適用范圍不允許締約國保留)

(3)國際買賣中的索賠期限擴展閱讀:

《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的主要內容

1、公約的基本原則。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的原則、平等互利原則與兼顧不同社會、經濟和法律制度的原則。這些基本原則是執行、解釋和修訂公約的依據,也是處理國際貨物買賣關系和發展國際貿易關系的准繩。

2、合同的訂立。包括合同的形式和發盤(要約)與接受(承諾)的法律效力。

3、買方和賣方的權利義務。

第一,賣方責任主要表現為三項義務:交付貨物;移交一切與貨物有關的單據;移轉貨物的所有權。

第二,買方的責任主要表現為兩項義務:支付貨物價款;收取貨物。

第三,詳細規定賣方和買方違反合同時的補救辦法。

第四,規定了風險轉移的幾種情況。

第五,明確了根本違反合同和預期違反合同的含義以及當這種情況發生時,當事人雙方所應履行的義務。第六,對免責根據的條件作了明確的規定。

㈣ 何謂國際貨物運輸保險實務中索賠的時效中國保險條款的索賠時效期長多少

所謂索賠時效,是指當保險合同約定的保險事故發生或者被保險人達到保險合同約定的年齡、期限等條件時,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有權請求保險人賠付保險金,但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的此項請求權應當在法定的期間內行使,否則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將失去此項請求權。法律之所以設定索賠時效,目的在於督促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及時行使權利,促使保險人盡早賠付保險金,有利於穩定社會關系。原《保險法》第二十七條雖對非人壽保險和人壽保險的索賠時效分別作出了規定,即非人壽保險的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對保險人請求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權利,自其知道保險事故發生之日起2年不行使而消滅;人壽保險的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對保險人請求給付保險金的權利,自其知道保險事故發生之日起5年不行使而消滅。但對於上述索賠時效的性質,即該索賠時效是否為訴訟時效,一直存在爭議。新《保險法》第二十六條將索賠時效明確規定為訴訟時效,從立法上解決了上述分歧,即非人壽保險的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向保險人請求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訴訟時效期間為兩年,自其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保險事故發生之日起計算;人壽保險的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向保險人請求給付保險金的訴訟時效期間為5年,自其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保險事故發生之日起計算。作為訴訟時效,可以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關於訴訟時效延長、中止、中斷的規定,對被保險人、受益人的利益保護得更加充分。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㈤ 國際貨物買賣合同中的違約金條款

國際貨物買賣合同中違約 一般不稱違約金 而是損害賠償

因為在國際貨物買賣中一方違約 另一方的救濟措施主要有實際履行,損害賠償和宣告合同無效三種。

損害賠償的范圍較違約金要廣

一般的損害賠償方法可表述如下:(直接財產損失十可得利益損失十減損支付的費用)一(應該避免的損失十避免的成本或因違約損害而獲取的收益十屬於受害方自己過錯造成的損失)=違約方應該支付的損害賠償數額(≤受害方的實際損失)。

㈥ 國際貨物合同糾紛的訴訟期限是幾年

國際貨物合同糾紛的訴訟期限為四年。
根據《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九條「因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和技術進出口合同爭議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期限為四年,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計算。因其他合同爭議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期限,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訴訟時效為四年。

㈦ 2.《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對貨物的索賠期限的規定

在異議與索賠條款中,一般都是規定守約方向違約方索賠的時限,如超過約定時限索賠,違約方可不予受理。在約定索賠時限時,對該時限的起算時間,也應一並作出具體規定。

閱讀全文

與國際買賣中的索賠期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