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企業辦理環評後多長時間不驗收作廢
一般是在收到你的試生產申請之後20個工作日內驗收完畢;不過如果你的資料不全的,可能讓你補材料,這樣日期重新開始計,一般如果滿足驗收條件的話,也需要1~2個月左右。可以分期驗收、或者達不到驗收要求的可以申請延期驗收。
法規相關規定:
根據《建設項目環保管理條例》第20條第2款:
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應當與主體工程竣工驗收同時進行。需要進行試生產的建設項目,建設單位應當自建設項目投入試生產之日起3個月內,向審批該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或者環境影響登記表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申請該建設項目需要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
根據《建設項目環保管理條例》第22條:
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申請之日起30日內,完成驗收。
根據《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管理辦法》第7條:
建設項目試生產前,建設單位應向有審批權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提出試生產申請。
根據《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管理辦法》第8條:
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自接到試生產申請之日起30日內,組織或委託下一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申請試生產的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施及其他環境保護措施的落實情況進行現場檢查,並做出審查決定。
對環境保護設施已建成及其他環境保護措施已按規定要求落實的,同意試生產申請;對環境保護設施或其他環境保護措施未按規定建成或落實的,不予同意,並說明理由。逾期未做出決定的,視為同意。(前面在建設項目重新審核時有類似規定)
試生產申請經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同意後,建設單位方可進行試生產。
三、環保驗收的程序:(熟悉建設項目試生產環境保護的有關規定)
1、試生產申請與審查:
建設項目的主體工程完工後,需要進行試生產的,其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投入試運行。(《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第18條)
(1)試生產申請:建設項目試生產前,建設單位應向有審批權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提出試生產申請。由國家環保部負責審批的非核設施建設項目,由項目所在地省級政府環保部門受理申請,並將審查決定報國家環保部備案。核設施項目試運行前,建設單位應向國家環保部報批首次裝料階段的環境影響報告書,經批准後,可進行試運行。(《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管理辦法》第7條)
(2)試生產審查: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自接到試生產申請之日起30日內,組織或委託下一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申請試生產的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施及其他環境保護措施的落實情況進行現場檢查,並做出審查決定。
對環境保護設施已建成及其他環境保護措施已按規定要求落實的,同意試生產申請;對環境保護設施或其他環境保護措施未按規定建成或落實的,不予同意,並說明理由。逾期未做出決定的,視為同意。
試生產申請經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同意後,建設單位方可進行試生產。(《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管理辦法》第8條)
(3)試生產環境監測:《建設項目環保管理條例》第19條:建設項目試生產期間,建設單位應當對環境保護設施運行情況和建設項目對環境的影響進行監測。
2、環保驗收的申請:
(1)時間:建設項目竣工後;試生產之日起3個月內
(2)程序:環境保護部《建設項目「三同時」監督檢查和竣工環保驗收管理規程(試行)》的通知(環發[2009]150號)
建設項目依法進入試生產後,建設單位應及時委託有相應資質的驗收監測或調查單位開展驗收監測或調查工作。驗收監測或調查單位應在國家規定期限內完成驗收監測或調查工作,及時了解驗收監測或調查期間發現的重大環境問題和環境違法行為,並書面報告環境保護部。
驗收監測或調查報告編制完成後,由建設單位向環境保護部提交驗收申請。對於驗收申請材料完整的建設項目,環境保護部予以受理,並出具受理回執;對於驗收申請材料不完整的建設項目,不予受理,並當場一次性告知需要補充的材料。
驗收申請材料包括:
①建設項目竣工環保驗收申請報告,;
②驗收監測或調查報告;
③由驗收監測或調查單位編制的建設項目竣工環保驗收公示材料;
④環境影響評價審批文件要求開展環境監理的建設項目,提交施工期環境監理報告。
(3)驗收與批准
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申請之日起30日內,完成驗收。具體而言:
①環保部門驗收時應組織驗收組:由項目所在地環保部門和行業主管部門組成
②驗收組提出驗收意見
③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以及環評單位應當參加
④符合條件的,環保部門批准投入生產、使用。
Ⅱ 試生產期限多長時間
試生產期,是以工藝流程走順,完全達到規模生產要求,最起碼達到設計產能的60%以上,試生產期才算結束,當然這個並沒有強制性的規定。這里主要涉及到稅收和項目驗收,比如環保安全方面的驗收。
Ⅲ 環評報告有期限嗎
有期限,有效期五年,即五年之內建設項目要按設計要示完成,建設項目的環保項目要按環評批復完成,然後提出試生產申請,試生產三個月,自檢合格提出申請驗收。如果建設項目五年內沒能完成,則當初的環評需重做。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第二十四條「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自批准之日起超過五年,方決定該項目開工建設的,其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應當報原審批部門重新審核。」
(3)取消環保試生產驗收有期限嗎擴展閱讀:
環評報告作用:
環評報告,即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是新建、擴建、改建項目對環境造成的影響的預見性評定。根據對項目所在地的地下水、土壤的監測,對項目所用原材料、可能產生的廢棄物、項目的環保設施的設計的評價,從而評估項目建成對環境的影響。
「環評」是政府要求的,各項目需完成環評報告並上報至環保局。環評通過環保局審核後會公示在網站上(但是,國家規定需要保密的情形除外。),最後再組織專家評審,評審通過後項目才能開始建設。
環評報告對企業很重要,環評通過環保局評審、批復後,後續日常生產、環保管理中還要用到。沒有環評也沒法進行環保竣工驗收。
環評報告是針對該項目生產過程中污染發生情況、治理措施是否可行,生產過程和產品是否符合清潔生產要求,以及最終排放的污染物對周圍環境的影響進行的評價。對方要這個東西是要了解己方公司環保治理、產品環保性能等情況是否符合現行國內或國外環保要求,如果沒有的話,一般認為生產企業從環保角度講是有問題的,大項目招標一般不會考慮的。
參考資料:網路-環評報告書
Ⅳ 建設項目試生產超過期限,環保部門仍未同意項目驗收監測,怎麼辦
未同意的原因是什麼,環保設施未完善還是其他原因。企業的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報告(表)編制完成沒有,監測結果是否達標。若均符合環保驗收條件,環保部門必須在提交申請30日內作出驗收決定。
Ⅳ 竣工驗收中環保驗收的承諾時限有多長
環境保來護設施竣工驗收,自應當與主體工程竣工驗收同時進行。需要進行試生產的建設項目,建設單位應當自建設項目投入試生產之日起3個月內,向審批該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或者環境影響登記表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申請該建設項目需要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
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申請之日起30日內,完成驗收。
Ⅵ 環評「三同時」驗收工作一定得試生產三個月之後嗎
建設單位試生產應在環評審批通過後三個月內並申請報環評驗收。
環境影響評價簡稱環評,英文縮寫EIA,即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是指對規劃和建設項目實施後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進行分析、預測和評估,提出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進行跟蹤監測的方法與制度。通俗說就是分析項目建成投產後可能對環境產生的影響,並提出污染防治對策和措施。
Ⅶ 危險廢物處置單位如果試生產期間,進行了三同時驗收,在未取得許可證之前能試生產嗎
危險廢物處置單位如果試生產期間,進行了三同時驗收,在未取得許可證之前能試生產,因為環保局已經在同意你試生產給你發的有是生產許可文件,這個文件是有一個規定的期限,只要是在這個規定的期限內就沒有問題。如果超出了這個期限,你也經過了 正式三同時驗收,那就盡快辦理批復手續和正式的經營許可證,如果沒有正式的經營許可證,那你是收不來危險廢物的(其他單位是不敢供給你的。
Ⅷ 環境保護設施的驗收期限有多久
根據《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暫行辦法》,其中規定:
除需要取得排污許可證的水和大內氣污染防治設施外,容其他環境保護設施的驗收期限一般不超過 3 個月;
需要對該類環境保護設施進行調試或者整改的,驗收期限可以適當延期,但最長不超過 12 個月。
驗收期限是指自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施竣工之日起至建設單位向社會公開驗收報告之日止的時間。
排污單位應在規定時限內完成自動監測設備安裝並與生態環境部門的監控設備聯網,並應對自動監測設備進行定期檢定或校準,保證正常運行;自行開展污染源自動監測的手工比對,及時處理異常情況,確保監測數據完整有效。
Ⅸ 請問已經取得環評批復,項目建成後還非得要環保局在驗收嗎,如果不驗收會有什麼後果。
肯定要環保驗收,環保驗收時在項目建成後,試生產3個月內提交環保驗收申請,如果不驗收會被要求停止生產,並且罰款。
《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
第二十七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建設項目投入試生產超過3個月,建設單位未申請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的,由審批該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或者環境影響登記表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辦理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手續。
逾期未辦理的,責令停止試生產,可以處5萬元以下的罰款。
(9)取消環保試生產驗收有期限嗎擴展閱讀:
根據國家建設項目環境保護分類管理的規定,對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實施分類管理。
建設單位申請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應當向有審批權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提交以下驗收材料:
(一)對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的建設項目,為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申請報告,並附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報告或調查報告;
(二)對編制環境影響報告表的建設項目,為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申請表,並附環境保護驗收監測表或調查表;
(三)對填報環境影響登記表的建設項目,為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登記卡。
對主要因排放污染物對環境產生污染和危害的建設項目,建設單位應提交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報告(表)。
對主要對生態環境產生影響的建設項目,建設單位應提交環境保護驗收調查報告(表)。
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報告(表),由建設單位委託經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批准有相應資質的環境監測站或環境放射性監測站編制。
環境保護驗收調查報告(表),由建設單位委託經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批准有相應資質的環境監測站或環境放射性監測站,或者具有相應資質的環境影響評價單位編制。
承擔該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單位不得同時承擔該建設項目環境保護驗收調查報告(表)的編制工作。 承擔環境保護驗收監測或者驗收調查工作的單位,對驗收監測或驗收調查結論負責。
Ⅹ 環評批復有有效期嗎
1.根據環評法,建設項目環評批准後五年內沒有開工建設的,開工前應報原批准環版評的環保部門審核。
2.項目權建設過程中,若建設地點、規模等發生變化,應重新辦理環評手續。
根據你的情況,項目規模發生變化,屬於重新辦理環評手續的范圍。建議你首先去環保部門咨詢,該如何開展下一步工作。
3.編制環評應委託有資質的環評單位。建議直接找原來的那家環評單位。或者重新找也可以。只要環評單位的業務范圍可以承接就可以了。環評編制費用的問題,當然要雙方協商,在按照國家規定測算出的環評費用基礎上,可上下浮動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