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想問下建設項目一般試生產多久後申請環保驗收監測,怎麼申請的呀
新建項目一般都有3個月的試生產,在這3個月之內你必須把所有手續辦理完畢,其中也包括環保方面的。
所以建議你,只要你環保方面的做好了,你就可以向主管你的環保局進行申請。一般的話是先做監測,監測結果出來合格之後環保局的專家才會來進行最後的驗收(也就是評審會)
『貳』 環評批復有有效期嗎
1.根據環評法,建設項目環評批准後五年內沒有開工建設的,開工前應報原批准環版評的環保部門審核。
2.項目權建設過程中,若建設地點、規模等發生變化,應重新辦理環評手續。
根據你的情況,項目規模發生變化,屬於重新辦理環評手續的范圍。建議你首先去環保部門咨詢,該如何開展下一步工作。
3.編制環評應委託有資質的環評單位。建議直接找原來的那家環評單位。或者重新找也可以。只要環評單位的業務范圍可以承接就可以了。環評編制費用的問題,當然要雙方協商,在按照國家規定測算出的環評費用基礎上,可上下浮動些。
『叄』 試生產期限多長時間
試生產期,是以工藝流程走順,完全達到規模生產要求,最起碼達到設計產能的60%以上,試生產期才算結束,當然這個並沒有強制性的規定。這里主要涉及到稅收和項目驗收,比如環保安全方面的驗收。
『肆』 環評「三同時」驗收工作一定得試生產三個月之後嗎
建設單位試生產應在環評審批通過後三個月內並申請報環評驗收。
環境影響評價簡稱環評,英文縮寫EIA,即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是指對規劃和建設項目實施後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進行分析、預測和評估,提出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進行跟蹤監測的方法與制度。通俗說就是分析項目建成投產後可能對環境產生的影響,並提出污染防治對策和措施。
『伍』 單位的試生產期一般是多久
試生產期,是以工藝流程走順,完全達到規模生產要求,最起碼達到設計產能的60%以上,試生產期才算結束吧,當然這個並沒有強制性的規定。這里主要涉及到稅收和項目驗收,比如環保安全方面的驗收。
『陸』 環評報告有期限嗎
有期限,有效期五年,即五年之內建設項目要按設計要示完成,建設項目的環保項目要按環評批復完成,然後提出試生產申請,試生產三個月,自檢合格提出申請驗收。如果建設項目五年內沒能完成,則當初的環評需重做。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第二十四條「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自批准之日起超過五年,方決定該項目開工建設的,其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應當報原審批部門重新審核。」
(6)環保試生產的期限擴展閱讀:
環評報告作用:
環評報告,即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是新建、擴建、改建項目對環境造成的影響的預見性評定。根據對項目所在地的地下水、土壤的監測,對項目所用原材料、可能產生的廢棄物、項目的環保設施的設計的評價,從而評估項目建成對環境的影響。
「環評」是政府要求的,各項目需完成環評報告並上報至環保局。環評通過環保局審核後會公示在網站上(但是,國家規定需要保密的情形除外。),最後再組織專家評審,評審通過後項目才能開始建設。
環評報告對企業很重要,環評通過環保局評審、批復後,後續日常生產、環保管理中還要用到。沒有環評也沒法進行環保竣工驗收。
環評報告是針對該項目生產過程中污染發生情況、治理措施是否可行,生產過程和產品是否符合清潔生產要求,以及最終排放的污染物對周圍環境的影響進行的評價。對方要這個東西是要了解己方公司環保治理、產品環保性能等情況是否符合現行國內或國外環保要求,如果沒有的話,一般認為生產企業從環保角度講是有問題的,大項目招標一般不會考慮的。
參考資料:網路-環評報告書
『柒』 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申請試生產需要哪些程序
(一)提出試生產申請 建設單位準備開始試生產前,如建設項目的環境保護設施已建成,按照已審批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要求,向審批該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提出試生產書面申請,編制環評登記表的項目,不執行此規定,由局辦公室按公文程序處理。 (二)環境保護部門現場檢查 對市局審批的環境影響評價報告表和報告書的項目,由分管領導指定項目監管部門會同環境監察部門等或委託項目所在地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在一周內對該項目的建設情況和環境保護措施的落實情況等進行現場檢查,並項目監管部門形成檢查報告。 對國家環保總局和省局審批的項目,可由建設單位直接報送,需要市局轉報的,由監督管理科在5個工作日內轉報省環保局。 (三)對試生產申請報告予以確認 檢查報告及時報建設項目管理領導小組會議研究,對符合試生產條件的,做出同意試生產的書面確認意見。對暫不具備試生產條件的提出書面整改意見,整改工作完成後,由建設單位重新提出試生產申請。 (四)建設項目試生產的期限 建設項目試生產的期限為3個月,對試生產3個月內確不具備環境保護驗收條件的,由項目建設單位向有審批權的部門提出延期驗收的申請(屬省局和國家局審批的,由市局轉報),並說明理由,經確認後方可繼續進行試生產,試生產最長不超過1年。
『捌』 建設項目試生產超過期限,環保部門仍未同意項目驗收監測,怎麼辦
未同意的原因是什麼,環保設施未完善還是其他原因。企業的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報告(表)編制完成沒有,監測結果是否達標。若均符合環保驗收條件,環保部門必須在提交申請30日內作出驗收決定。
『玖』 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申請試生產需要哪些程序
(一)提出試生產申請
建設單位準備開始試生產前,如建設項目的環境保護設施已建成,按
照已審批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要求,向審批該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
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提出試生產書面申請,編制環評登記表的項目,
不執行此規定,由局辦公室按公文程序處理。
(二)環境保護部門現場檢查
對市局審批的環境影響評價報告表和報告書的項目,由分管領導指定
項目監管部門會同環境監察部門等或委託項目所在地的環境保護行政
主管部門,在一周內對該項目的建設情況和環境保護措施的落實情況等
進行現場檢查,並項目監管部門形成檢查報告。
對國家環保總局和省局審批的項目,可由建設單位直接報送,需要市
局轉報的,由監督管理科在5 個工作日內轉報省環保局。
(三)對試生產申請報告予以確認
檢查報告及時報建設項目管理領導小組會議研究,對符合試生產條件
的,做出同意試生產的書面確認意見。對暫不具備試生產條件的提出書
面整改意見,整改工作完成後,由建設單位重新提出試生產申請。
(四)建設項目試生產的期限
建設項目試生產的期限為3 個月,對試生產3 個月內確不具備環境保
護驗收條件的,由項目建設單位向有審批權的部門提出延期驗收的申請
(屬省局和國家局審批的,由市局轉報),並說明理由,經確認後方可
繼續進行試生產,試生產最長不超過1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