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固定資產變更折舊年限 納稅調整
1、固定資產折舊時間的差異
在會計處理上,
固定資產應當按月計提折舊, 當月增加的固定資產, 當月不得計提折舊, 從下月起計提折舊; 當月減少的固定資產, 當月仍計提折舊,
從下月起不計提折舊。固定資產提足折舊後, 不論能否繼續使用, 均不再計提折舊; 提前報廢的固定資產,
也不再補提折舊。已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但尚未辦理竣工決算的固定資產, 應當按照估計價值確定其成本,並計提折舊; 待辦理竣工決算後,
再按實際成本調整原來的暫估價值, 但不需要調整原已計提的折舊額。
在稅務處理上,
企業應當從固定資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計算折舊; 停止使用的固定資產, 應當從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計算折舊。對已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但尚未辦理竣工決算的固定資產,
按照估計價值確定其成本計提折舊, 不符合稅法的確定性原則, 不得稅前扣除, 應進行納稅調整; 必須在辦理竣工決算後, 再按實際成本確定其計稅基礎,
計提折舊在稅前扣除。
2、固定資產折舊年限的差異
在會計處理上,
按照新會計准則規定折舊年限是由企業根據固定資產的性質和使用情況合理確定的, 應考慮使用過程中的維護、修理,
以及有形、無形損耗等相關因素。因此會計上折舊年限的估計, 應當按以下方式進行設定: 一是使用時間; 二是工作時間、時效; 三是生產產品產量。
在稅務處理上,
稅法就每一類固定資產的最低折舊年限作出了規定: 房屋、建築物為20 年; 火車、輪船、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 年;
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以及與生產經營有關的器具, 工具等為5 年;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電子設備,為3年。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第三十二規定,
企業的固定資產由於技術進步等原因, 確需加速折舊的可以縮短折舊年限。
❷ 固定資產折舊年限的變更
1、已經確定折舊年限的固定資產,按原折舊年限計提比較好,不要變更,如果要變更,需要向稅務局備案。
2、新購入的固定資產可以按新的折舊年限計提折舊。
3、電腦是電子設備,軟體一般不做固定資產處理,而是做為無形資產入賬。
❸ 固定資產改變折舊年限需要什麼手續
視情況而定,如果是小范圍調整,而且改變後,有利於反映資產價值、考核經專營業績,並且是在企屬業財務制度規定允許之內,無須任何手續。如果是較大范圍或是全部改變,比如原來是執行的直線法,要變換為加速折舊率等,則首先要修訂本企業的財務制度,然後在稅務局的企業財務信息中作備案(批准)後方可改變,年末要在年度財務報告中進行披露。
如果你企業生產規模不大或企業所得稅徵收方式執行的核率徵收話,其手續就簡單了,僅需在稅務局備案一下應可以了。
另外,改變折舊方法,應在年初進行。
❹ 固定資產折舊年限變更是會計估計還是政策
一、固定資產折舊年限變更是會計估計變更。
二、解釋
1、會計估計,是指企業對結果不確定的交易或者事項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為基礎所作的判斷。由於商業活動中內在的不確定因素影響,許多財務報表中的項目不能精確地計量,而只能加以估計。估計涉及以最近可利用的、可靠的信息為基礎所作的判斷。
2、會計估計有如下特點之一是會計估計的存在是由於經濟活動中內在的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在會計核算中,企業總是力求保持會計核算的准確性,但有些經濟業務本身具有不確定性(例如,壞賬、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固定資產殘余價值、無形資產攤銷年限、收入確認,等等),因而需要根據經驗做出估計。進行會計估計並不會削弱會計確認和計量的可靠性。
3、會計估計的判斷,應當考慮與會計估計相關項目的性質和金額。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和折舊方法、棄置費用的確定屬於會計估計。
4、企業應當以變更事項的會計確認、計量基礎和列報項目是否發生變更作為判斷該變更是會計政策變更,還是會計估計變更的劃分基礎。
固定資產折舊年限變更前後都是以歷史成本作為計量基礎,對該事項的會計確認和列報項目也未發生變更,只是固定資產折舊、固定資產凈值等相關金額發生了變化。因此,該事項屬於會計估計變更。
❺ 固定資產折舊年限變更 以前年度的折舊需要調整嗎
不需要調整。
固定資產折舊年限變更屬於會計估計變更。《企業會計准則28 號——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差錯更正》第九條規定: 企業對會計估計變更應當採用未來適用法處理。
即不需要計算會計政策變更產生的累積影響數,也無須重編以前年度的會計報表,只需要在會計估計變更當期和未來期間確認會計估計變更影響數。
(5)變更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擴展閱讀:
會計估計,不改變以前期間的會計估計,也不調整以前的報告結果。
為了使不同期間的財務報表能夠可比,如果以前期間的會計估計變更的影響數計入了日常經營活動損益,則以後期間也應計入日常經營活動損益;如果以前期間的會計估計變更的影響數計入特殊項目,則以後期間也應計入特殊項目。
會計估計變更僅影響變更當期的,其影響數應當在變更當期予以確認。如,企業原按應收款項余額的5%提取壞賬准備,由於企業不能收回應收款項的比例已達 10%,則企業改按應收款項的10%提取壞賬准備。既影響變更當期又影響未來期間的,其影響數應當在變更當期和未來期間予以確認。
如,應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其有效使用年限或預計凈殘值的估計發生的變更,常常影響變更當期資產以後使用年限內各個期間的折舊估計變更。如果不易區別是會計政策變更,還是會計估計變更,則應視為會計估計變更,並按會計估計變更的核算方法進行處理。
❻ 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可以變更嗎
1、固定資產折舊年限錯誤,不能隨便直接修改;固定資產折舊年限一經確定,專不可更改。
2、新增屬固定資產的時候,務必確定好折舊年限。設置步驟如圖:
3、如果確實需要更改,屬於會計估計變更。會計估計變更應當採用未來適用法,即在會計估計變更當期及以後期間,採用新的會計估計變更會計估計,不改變以前期間的會計估計,也不調整以前的報告結果。
❼ 固定資產變更折舊年限後折舊怎麼處理
一、固定資產定義
企業所得稅法第十一條所稱固定資產,是指企業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出租或者經營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時間超過12個月的非貨幣性資產,包括房屋、建築物、機器、機械、運輸工具以及其他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設備、器具、工具等。
二、固定資產折舊考慮因素
企業在固定資產的預計使用壽命時,應考慮以下因素:
(1)該固定資產的預計生產能力或實物產量。
(2)該固定資產的有形損耗,如因設備使用中發生磨損,房屋建築物受到自然侵蝕等。
(3)該固定資產的無形損耗,如因新技術的進步而使現有的資產技術水平相對陳舊、市場需求變化使產品過時等。
(4)有關固定資產使用的法律或者類似的限制。
三、固定資產折舊計提方式及年限規定
企業應當自固定資產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計算折舊;停止使用的固定資產,應當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計算折舊。
企業應當根據固定資產的性質和使用情況,合理確定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一經確定,不得變更。
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築物,為20年;
(二)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三)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
(四)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
(五)電子設備,為3年。
四、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完善固定資產加速折舊企業所得稅政策的規定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務局: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完善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政策精神,現就有關固定資產加速折舊企業所得稅政策問題通知如下:
一、對生物葯品製造業,專用設備製造業,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製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儀器儀表製造業,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等6個行業的企業新購進的固定資產,可縮短折舊年限或採取加速折舊的方法。
對上述6個行業的小型微利企業新購進的研發和生產經營共用的儀器、設備,單位價值不超過100萬元的,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不再分年度計算折舊;單位價值超過100萬元的,可縮短折舊年限或採取加速折舊的方法。
二、對所有行業企業新購進的專門用於研發的儀器、設備,單位價值不超過100萬元的,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不再分年度計算折舊;單位價值超過100萬元的,可縮短折舊年限或採取加速折舊的方法。
三、對所有行業企業持有的單位價值不超過5000元的固定資產,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不再分年度計算折舊。
四、企業按本通知第一條、第二條規定縮短折舊年限的,最低折舊年限不得低於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十條規定折舊年限的60%;採取加速折舊方法的,可採取雙倍余額遞減法或者年數總和法。本通知第一至三條規定之外的企業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所得稅處理問題,繼續按照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和現行稅收政策規定執行。
❽ 固定資產改變折舊年限需要什麼手續,賬務,稅務怎樣處理
企業選擇的折舊年限一經確定,不能隨意變更。企業所得稅法和實施細則也對縮短年限的條件作了明確,只要不出現細則規定的兩條,是不能變更的;即使需要變更,也要到主管稅務備案批准。
1.會計方面
企業會計准則第4 號——固定資產第十五條和第十七條規定:企業應當根據固定資產的性質和使用情況,合理確定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和預計凈殘值。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但是,符合本准則第十九條規定的除外。固定資產第十九條規定如下:
企業至少應當於每年年度終了,對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和折舊方法進行復核。使用壽命預計數與原先估計數有差異的,應當調整固定資產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預計數與原先估計數有差異的,應當調整預計凈殘值。與固定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預期實現方式有重大改變的,應當改變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固定資產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和折舊方法的改變應當作為會計估計變更。
2.稅法方面
將於2008年1月1日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12號)第五十九條和第六十條規定:固定資產按照直線法計算的折舊,准予扣除。企業應當自固定資產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計算折舊;停止使用的固定資產,應當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計算折舊。企業應當根據固定資產的性質和使用情況,合理確定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一經確定,不得變更。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築物,為20年;
(二)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三)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
(四)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
(五)電子設備,為3年。
企業所得稅法第三十二條:企業的固定資產由於技術進步等原因,確需加速折舊的,可以縮短折舊年限或者採取加速折舊的方法。
而所得稅法實施條例規定第九十八條:企業所得稅法第三十二條所稱可以採取縮短折舊年限或者採取加速折舊的方法的固定資產,包括:
(一)由於技術進步,產品更新換代較快的固定資產;
(二)常年處於強震動、高腐蝕狀態的固定資產。
採取縮短折舊年限方法的,最低折舊年限不得低於本條例第六十條規定折舊年限的60%;採取加速折舊方法的,可以採取雙倍余額遞減法或者年數總和法。
❾ 固定資產折舊年限變更以前年度的折舊需要調整嗎
一、固定資產折舊年限變更,以前年度的折舊不需要調整。
二、理由:
1、會計估計,是指企業對結果不確定的交易或者事項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為基礎所作的判斷。有些經濟業務本身具有不確定性(例如,壞賬、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固定資產殘余價值、無形資產攤銷年限、收入確認,等等),因而需要根據經驗做出估計。
會計估計變更,是指由於資產和負債的當前狀況及預期經濟利益和義務發生了變化,從而對資產或負債的賬面價值或者資產的定期消耗金額進行調整。固定資產折舊年限的變更屬於」會計估計變更「。
2、《企業會計准則28 號——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差錯更正》第九條規定: 企業對會計估計變更應當採用未來適用法處理。
3、未來適用法,是指將變更後的會計政策應用於變更日及以後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或者在會計估計變更當期和未來期間確認會計估計變更影響數的方法。
在未來適用法下,不需要計算會計政策變更產生的累積影響數,也無須重編以前年度的財務報表。企業會計賬簿記錄及財務報表上反映的金額,變更之日仍保留原有的金額,不因會計政策變更而改變以前年度的既定結果,並在現有金額的基礎上再按新的會計政策進行核算。
4、固定資產折舊年限變更的具體處理例:
ABC公司有一台管理用設備,原始價值為84 000元,預計使用壽命為8年,凈殘值為4000元,自20×4年1月1日起按直線法計提折舊。20×8年1月,由於新技術的發展等原因,需要對原預計使用壽命和凈殘值做出修正,修改後的預計使用壽命為6年,凈殘值為2000元。公司所得稅稅率為25%,假定稅法允許按變更後的折舊額在稅前扣除。
ABC公司對上述會計估計變更的會計處理如下:
1.不調整以前各期折舊,也不計算累積影響數。
2.變更日以後發生的經濟業務改按新估計使用壽命提取折舊。
按原估計,每年折舊額為10 000元,已提折舊4年,共計40000元,固定資產凈值為44 000元,則第5年相關科目的期初余額如下表:
固定資產84 000減:累計折舊40 000=固定資產凈值44 000
改變估計使用壽命後,20×8年1月1日起每年計提的折舊費用為21 000元[(44000-2000)÷(6一4)]。20×8年不必對以前年度已提折舊進行調整,只需按重新預計的尚可使用壽命和凈殘值計算確定的年折舊費用,編制會計分錄如下:
借:管理費用21000
貸:累計折舊21000
3.附註說明。
本公司一台管理用設備,原始價值為84 000元,原預計使用壽命為8年,預計凈殘值為4000元,按直線法計提折舊。由於新技術的發展,該設備已不能按原預計使用壽命計提折舊,本公司於20×8年初變更該設備的使用壽命為6年,預計凈殘值為2000元,以反映該設備的真實耐用壽命和凈殘值。此估計變更影響本年度凈利潤減少數為8250元[(21 000一10 000)×(1一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