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醫保卡欠費補交後,多長時間可以享受報銷待遇
一、職工醫保的參保人繳費後何時開始享受醫保待遇?單位繳費的參保人,從繳費的次月 1 日起按規定享受職工醫保待遇。如新就業的大學生,9月份在就業單位參加職工醫療保險,10月份能享受醫保待遇。以個人身份繳費的參保人,從繳費的3個月後(即第4個月1日起)按規定享受職工醫保待遇,如李生從1月起以個人身份自願繳費參加職工醫保,則從4月1日起開始享受職工醫保待遇。
二、參保單位和個人發生欠費的,還可以享受職工醫保待遇嗎?參保單位和個人發生欠費的,參保人從欠費的次月起,停止享受職工醫保待遇。補繳欠費後,還可以享受欠費期間的醫保待遇嗎?連續欠費3個月內(含3個月),補繳欠費後,欠費期間發生的職工醫保待遇,可由統籌基金按規定的標准予以支付。連續欠費超過3個月的,補繳欠費後,欠費期間發生的職工醫保待遇,統籌基金不予支付。單位繳費的參保人,從重新繳費的次月1日起按規定享受職工醫保待遇;以個人身份參保的,視為中斷,並從重新繳費的 3 個月後才可重新按規定享受職工醫保待遇。
三、城鄉醫保參保人繳費後何時開始享受醫保待遇?城鄉醫保參保人於每年10月至12月,按繳費標准一次性足額繳納全年城鄉醫保費後,在次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內可按規定享受城鄉醫保待遇。 除新生兒、就業轉失業人員、非本地戶籍新入學或轉學在校生以外的城鄉居民,當年沒有按規定期限繳費的,不能補繳,只能在下一年度參保繳費。就業轉失業人員、非本地戶籍新入學或轉學在校生當年中途參保的,按全年繳費標准繳納,並從繳費的次月1日起可享受醫保待遇。新生兒參保人,出生後3個月內參保的則可從出生之日起享受醫保待遇,如小周的小孩是今年1月出生的,小周只要在4月底前為其參保並成功繳費,那麼她的小孩就可以從出生之日起享受醫保待遇。
特別要說的,各地對以上政策有一定的差異,因此以上僅供參考!
2. 請問醫保欠費多久就不能報銷了
中止享受醫療保險待遇60天以上至180天(含180天)補繳醫療保險的,從繳費當月開始計算,3個月後方可享受統籌基金支付的待遇;
醫保斷交有如下規定:
1、參保人員未按規定及時足額繳納醫療保險費的,從未按時足額繳納的當月起,終止享受醫療保險待遇;中斷後繼續繳費的,必須按規定以補繳時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為繳費基數,將中斷期間的全部欠費補齊。補繳時間計入連續繳費時間,但補繳期間不能享受統籌基金支付的待遇。
2、參保人員中止享受醫療保險待遇60天內(含60天)補繳醫療保險費的,從繳費次月起享受統籌基金支付的待遇;
3、中止享受醫療保險待遇60天以上至180天(含180天)補繳醫療保險的,從繳費當月開始計算,3個月後方可享受統籌基金支付的待遇;
4、中止享受醫療保險待遇180天以上補繳醫療保險費的,從繳費當月開始計算,6個月後方可享受統籌基金支付的待遇。
5、中斷後未補繳的,視同重新參加醫療保險,中斷前的繳費時間不計入連續繳費時間。
3. 請教,單位醫保欠費了,但報銷期限即將到期,請問該怎麼處理找那些相關的部門可以解決
你的醫療費用是在欠費期間產生的嗎,如果是,那麼即使單位把醫保欠費給還上,你的錢還是報銷不了,因為有一條原則叫補繳不補支。這種情況下你只能找本單位了,要求你的醫療費有單位承擔,如果單位不承擔就得找仲裁委員會解決了。
4. 單位拖欠社保醫保報不了有沒有時間期限
單位欠繳醫保來社保從欠繳當日源起,按日加收0.5‰的滯納金。
針對一些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情況,規定明確,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責令其限期繳納或者補足,並自欠繳之日起按日加收0.5‰的滯納金;逾期仍不繳納的,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處欠繳數額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
《社會保險費申報繳納管理規定》要求,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30日內為其職工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並申報繳納社會保險費。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其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
規定中所稱社會保險費,是指由用人單位及其職工依法參加社會保險並繳納的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費、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費、工傷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和生育保險費。
規定提出,用人單位應當按月將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明細情況告知職工本人,每年向本單位職工代表大會通報或者在本單位住所的顯著位置公布本單位全年社會保險費繳納情況,接受職工監督。用人單位代職工申報的繳費明細以及變動情況應當經職工本人簽字認可,由用人單位留存備查。
5. 醫保報銷有限制有效期嗎
有時間限制,當年發生的醫療費原則上在次年的1月底前必須結清。
報銷范圍:
1、門診報銷:
(1)村衛生室及村中心衛生室就診報銷60%,每次就診處方葯費限額10元,衛生院醫生臨時補液處方葯費限額50元。
(2)鎮衛生院就診報銷40%,每次就診各項檢查費及手術費限額50元,處方葯費限額100元。
(3)二級醫院就診報銷30%,每次就診各項檢查費及手術費限額50元,處方葯費限額200元。
(4)三級醫院就診報銷20%,每次就診各項檢查費及手術費限額50元,處方葯費限額200元。
(5)中葯發票附上處方每貼限額1元。
(6)鎮級合作醫療門診補償年限額5000元。
2、住院報銷范圍:
A、葯費:輔助檢查:心腦電圖、X光透視、拍片、化驗、理療、針灸、CT、核磁共振等各項檢查費限額200元;手術費(參照國家標准,超過1000元的按1000元報銷)。
B、60周歲以上老人在鎮衛生院住院,治療費和護理費每天補償10元,限額200元。
3、大病報銷:
(1)鎮風險基金補償:凡參加農村合作醫療保險的住院病人一次性或全年累計應報醫療費超過5000元以上分段補償,即5001-10000元補償65%,10001-18000元補償70%。
(2)鎮級合作醫療住院及尿毒症門診血透、腫瘤門診放療和化療補償年限額1.1萬元。
(5)市醫保單位欠費報銷有沒有期限擴展閱讀:
《湖南省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實施辦法》
第二十七條 參保居民在統籌地區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發生的政策范圍內住院醫療費,起付標准以上的部分,由城鄉居民醫保基金按比例支付:
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不低於80%;縣級醫療機構不低於70%;市級醫療機構不低於60%。各統籌地區根據城鄉居民醫保基金收支情況合理確定具體支付比例。
第二十八條 參保居民在省級定點醫療機構住院,起付標准按照上年度各省級定點醫療機構住院次均費用的10%左右確定,且不低於1500元,政策范圍內住院醫療費支付比例不低於50%。
具體支付標准由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會同省財政廳根據各統籌地區城鄉居民醫保基金運行和參保居民就醫情況合理確定。
第三十條 城鄉居民醫保基金設置住院最高支付限額。一個結算年度內,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不含城鄉居民大病保險)累計最高支付限額統一為15萬元。
6. 醫保報銷有沒有期限就是說有沒有規定出院後要在一個期限內報銷
醫療報銷有時間限制。應在診療後半年之內報銷。一般是下半年報銷上半年的,此年上半年報銷上一年度下半年的。
社會統籌醫療保險組成:繳費基數為M:員工工資性收入+津貼。單位每年交納8%M;員工個人每年交納2%M;
單位繳費8%M:6.6%M至7%M進入統籌賬戶(1%M至1.4%M進入個人賬戶)---住院費用;
個人繳費工資的2%M:2%M進入個人賬戶(加上單位繳費1%M至1.4%M)---門診費用。
註:住院費用從統籌賬戶中報銷,金額每人都一樣;門診費用從個人賬戶(即醫保卡)中扣除,每人不一樣。
2017年5月2日報道,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財政部發布通知要求2017年居民醫保各級財政人均補助標准在2016年基礎上新增30元,平均每人每年達到450元。2017年城鄉居民醫保人均個人繳費標准在2016年基礎上提高30元,平均每人每年達到480元。
(6)市醫保單位欠費報銷有沒有期限擴展閱讀:
結算程序
(一)住院及特殊病種門診治療的結算程序
定點醫療機構於每月10日前,將上月出院患者的費用結算單、住院結算單及有關資料報醫療保險經辦機構,醫療保險經辦機構審核後,作為每月預撥及年終決算的依據。醫療保險經辦機構每月預撥上月的住院及特殊病種門診治療的統籌費用。
經認定患有特殊疾病的參保人員應到勞動保障部門指定的一家定點醫療機構就醫購葯,發生的醫葯費用直接記帳,即時結算。
(二)急診結算程序
參保人員因急診搶救到市內非定點的醫療機構及異地醫療機構住院治療,發生的醫療費用,先由個人或單位墊付,急診搶救終結後,憑醫院急診病歷、檢查、化驗報告單、發票、詳細的醫療收費清單等到醫療保險經辦機構按規定辦理報銷手續。
(三)異地安置人員結算程序
1、異地安置異地工作人員由其所在單位為其指定1-2所居住地定點醫療機構,並報醫療保險經辦機構備案。
2、異地安置異地工作人員患病在居住地定點醫療機構就診所發生的醫療費用,由本人或所在單位先行墊付,治療結束後,由所在單位持參保人員醫療證及病歷、有效費
用票據、復式處方、住院費用清單等在規定日期到社會醫療保險經辦機構進行結算。
(四)轉診轉院結算
1、參保人員因定點醫療機構條件所限或因專科疾病轉往其它醫療機構診斷治療的,需填寫轉診轉院審批表。由經治醫師提出轉診轉院理由,科主任提出轉診轉院意見,醫療機構醫保辦審核,分管院長簽字,報市醫保中心審批後,方可轉院。
2、轉診轉院原則上先市內後市外、先省內後省外。市內轉診轉院規定在定點醫療機構間進行。市外轉診轉院須由本市三級以上定點醫療機構提出。
3、參保人員轉診轉院後發生的醫療費用,由個人或單位先用現金墊付,醫療終結後,由參保人或其代理人持轉診轉院審批表、病歷證書、處方及有效單據,到醫保經辦機構報銷屬於統籌基金支付范圍的住院費用。
7. 報銷醫保有時間限制嗎
保險小編復幫您解答,更多疑制問可在線答疑。
有時間限制,必須在次年1月前報銷。
一、門診
(一)使用醫保卡到門診看病,實時結算,無需報銷。
(二)無醫保卡到門診看病,請使用《北京市醫療保險手冊》(醫療藍本)。
1、報銷范圍:參保人員在個人選擇的醫療保險定點醫院或專科醫院,中醫醫院和A類醫院發生的普通門診、急診費用。
2、門診起付線:一個自然年度內發生的普通門診急診費用累計超過1800元。
3、報銷比例:1800元以上的部分,醫院70%,社區90%,封頂線:2萬元。
4、所需材料:
身份證原件;
醫學診斷證明書原件;
門診病歷、檢查、檢驗結果報告單等就醫資料原件;
普通門診、急診收費的收據原件、
門診費用明細清單或處方的原件(處方按日期粘貼在收據後面)。
5、提交時間:每月1-10日,當月費用次月提交,當年費用需在次年1月前提交。
6、經辦流程:一個自然年度內累計超過起付標准,單位經辦人將所有單據錄入企業版軟體,將生成的電子信息及報表申報到醫保中心,醫保中心在30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核,結算,支付報銷費用。
8. 醫保報銷有時間限制嗎
醫療報銷有時間限制。應在診療後半年之內報銷。
一般是下半年報銷上半年的,此年上半年報銷上一年度下半年的。
實行出院時及時報銷的,在出院時繳納不報銷部分即可
另外各個地方比例不一樣。
報銷規定:
一、門診、刀傷跌打、工傷、交通事故、兇殺、打架斗毆、醫療事故、自殺、自殘等產生的醫療費用不在農村醫療保險的報銷范圍,只有住院治療才能進行費用報銷。此外,住院也不是所有費用都能報銷的,只有部分檢查項目、手術項目和葯物的費用能報銷。只有正規醫院住院才能報銷,一般的門診部的費用不報銷。
二、在參保地鄉鎮醫院住院治療,費用報銷比例最高,參保地縣級醫院報銷比例次之,地級醫院報銷比例更低。有的地方要求必須在參保的地級市內醫院治療才能報銷,如果要到參保地的地級市以外的醫院治療,需要參保地鄉鎮、縣級、地級的三級相關醫院出具轉診證明,再到其他地方去治療,才能報銷費用。
三、住院治療時,要跟醫生聲明自己已經辦了農村醫療保險,需要進行農村醫保報銷,這樣醫生會給你辦理相關手續,否則,他們就按普通病人處理,最後報銷的時候你再去重新開各種單證就很麻煩的。出院的時候,必須索要病歷本、醫葯費清單、住院發票、出院記錄等報銷所需的憑證,並妥善保管。
四、要找對報銷的部門。負責費用報銷的單位在參保人戶籍地的鄉鎮,很多地方是鄉鎮醫院或鄉鎮衛生院負責費用報銷;有一些地方是鄉鎮衛生院出具單證,然後參保人憑單證到鄉鎮財政所去進行費用報銷;還有的地方是鄉鎮醫院出具單證,參保人再持單證到鄉鎮財政所蓋章,然後再到鄉鎮的信用社或是銀行去領取報銷費用;還有的地方農保報銷在縣級報銷中心。如果在參保地鄉鎮醫院治療,無需專門辦理報銷,在辦理出院的時候,醫院就會辦妥醫保報銷。如果是在參保地鄉鎮以外的醫院治療,則出院後攜帶病歷本、醫葯費清單、住院發票、出院記錄、身份證、戶口本等單證到參保地鄉鎮醫院辦理報銷。外出工作或是經商旅行等,在外地住院治療的報銷,除提供病歷本、醫葯費清單、住院發票、出院記錄、身份證、戶口本等單證外,還需要提供工作證明(可由工作單位開具,或是工作單位所在地的村委會或居委會開具),經商的需要提供務商證明(可有經商地的工商所開具)。如果不能提供這些證明,回參保地很可能無法報銷。
9. 一般醫保欠交多長時間就不能報銷
一般是一年以上,
醫保補繳欠費方式:
醫保機構征繳部門根據醫療保險欠費情況,建立欠費數據信息,填制《社會保險費補繳通知單》,通知參保單位補繳欠費;
對因籌資困難,無法一次足額繳清欠費的參保單位,醫保機構征繳部門與其簽訂社會保險補繳協議;
參保單位根據《社會保險費補繳通知單》或補繳協議辦理補繳,醫保機構征繳部門予以受理,並通知醫保機構財務管理部門收款;
破產單位無法完全清償的欠費,醫保機構征繳部門受理單位破產清算組提出的申請,審核後送稽核監督部門處理;
醫保機構征繳部門依據財務管理部門傳來的補繳欠費到賬信息和稽核監督部門傳來的核銷信息,調整參保單位欠費信息。
如欠費單位發生被兼並、分立、破產等情況時,按下列方法簽訂補繳協議:
欠費單位被兼並的,與兼並方簽訂補繳協議;
欠費單位分立的,與各分立方簽訂補繳協議;
欠費單位進入破產程序的,與清算組簽訂清償協議;
單位被拍賣出售或租賃的,與主管部門簽訂補繳協議。
10. 1.單位醫療保險欠費了,一般要多久才能恢復醫保卡實時結算2.單位欠費期間員工發生的葯費如何報銷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你好!單位欠費將影響單位職工享受待遇,所以欠費單位應及時補繳所欠醫保費,一般情況下單位補繳後要得到社會保險費征繳部門的認可,方可恢復醫保卡實時結算。欠費期間單位職工發生的醫療費用,可在單位補繳醫保費到帳後,給予報銷,但有的地方是有時間限制的,一般情況三個月內補繳所欠醫保費的給予報銷欠費期間的醫療費用,超過三個月的,由用人單位承擔職工欠費期間的醫療費用,這個各地情況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