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債權債務原始憑證保管期限

債權債務原始憑證保管期限

發布時間:2021-08-16 13:38:03

1. 會計憑證保管年限

會計憑證保管年限從10年到永久保存;

一:會計憑證裝訂後的注意事項以及保管時間

1、每本封面上填寫好憑證種類、起止號碼、憑證張數、會計主管人員和裝訂人員簽章;

2、在封面上編好卷號,按編號順序入櫃,並要在顯露處標明憑證種類編號,以便於調閱。

以財政部、國家檔案局令第79號發布了新的《會計檔案管理辦法》規定將會計檔案的定期保管期限由原3年、5年、10年、15年、25年五類調整為10年、30年兩類,並將原附表1、2中保管期限為3年、5年、10年的會計檔案統一規定保管期限為10年,將保管期限為15年、25年的會計檔案統一規定保管期限為30年。其中會計憑證、會計賬簿等主要會計檔案的最低保管期限已延長至30年,其他輔助會計資料的最低保管期限延長至10年。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從會計年度終了後的第一天算起。

各類會計檔案的最低保管期限如下:

二:會計憑證保管要求

根據財政部《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第五十五條的規定:會計憑證登記完畢後,應當按照分類和編號順序保管,不得散亂丟失。

記帳憑證應當連同所附的原始憑證或者原始憑證匯總表,按照編號順序,折疊整齊,按期裝訂成冊,並加具封面,註明單位名稱、年度、月份和起訖日期、憑證種類、起訖號碼,由裝訂人在裝訂線封簽外簽名或者蓋章。

對於數量過多的原始憑證,可以單獨裝訂保管,在封面上註明記帳憑證日期、編號、種類,同時在記帳憑證上註明「附件另訂」和原始憑證名稱及編號。

各種經濟合同、存出保證金收據以及涉外文件等重要原始憑證,應當另編目錄,單獨登記保管,並在有關的記帳憑證和原始憑證上相互註明日期和編號。

2. 財務原始憑證檔案應該至少保存多少年

1.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分為永久、定期(一般分為10年和30年)兩類;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從會計年度終了後的第一天算起。
2.會計檔案的內容和保管期限的具體規定(以企業和其他組織為例)
序號 會計檔案的內容 保管期限
一 會計憑證
1 原始憑證 30年
2 記賬憑證 30年
二 會計賬簿
3 總賬 30年
4 明細賬 30年
5 日記賬 30年
6 固定資產卡片 固定資產報廢清理後保管5年
7 其他輔助性賬簿 30年
三 財務會計報告
8 月度、季度、半年度財務會計報告 10年
9 年度財務會計報告 永久
四 其他會計資料
10 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 10年
11 銀行對賬單 10年
12 納稅申報表 10年
13 會計檔案移交清冊 30年
14 會計檔案保管清冊 永久
15 會計檔案銷毀清冊 永久
16 會計檔案鑒定意見書 永久
【提示】保管期限必須記!可以適當找規律記,例如:
(1)30年:「憑證」、「賬簿」(固定資產卡片除外)、「(會計檔案)移交清冊」;
(2)10年:「月季半年報」+「表單」。

3. 記賬憑證的保存年限

15年。

根據《會計檔案管理辦法》規定了我國企業和其他組織、預算單位等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該辦法規定的會計檔案保管期限為最低保管期限,具體規定如下:

1、需要永久保存的會計檔案有:

年度決算財務會計報告; 資本金、股金及股權明細; 開銷戶登記簿; 客戶掛失申請書、掛失登記簿、補發憑單(卡)收據。

賬銷案存的清單或資料; 會計檔案保管登記簿、銷毀清冊; 7有價單證、業務公章銷毀清冊; 機構變動交接清冊; 有權機關查詢、凍結及扣劃書。

己用憑證、賬簿登記簿; 會計系統數據移植日的所有會計檔案; 會計初始環境文本、 基礎數據維護修改有關記錄、 文件; 其他需要永久保管的檔案。

2、保管期限為25年的會計檔案有:

現金和銀行存款日記賬;稅收日記賬(總賬)和稅收票證分類出納賬。

3、保管期限為15年的會計檔案有:

會計憑證類;總賬、明細賬、日記賬和輔助賬簿(不包括現金和銀行存款);會計移交清冊;行政單位和事業單位的各種會計憑證;各種完稅憑證和繳退庫憑證;財政總預算撥款憑證及其他會計憑證;農牧業稅結算憑證;會計移交清冊。

4、保管期限為10年的會計檔案有:

國家金庫編送的各種報表及繳庫退庫憑證;各收入機關編送的報表;財政總預算保管行政單位和事業單位決算、稅收年報、國家金庫年報、基本建設撥貨款年報;稅收會計報表(包括票證報表)。

5、保管期限為5年的會計檔案有:

下級行上報的中期財務會計報告(月度、季度、半年度 報表及附件、說明);聯行往來清單及查詢查復書; 密押代號表使用保管登記簿。

存、貸款單位余額對賬回單; 固定資產卡片、固定資產報廢清理後卡片;客戶申請辦理電子支付業務的基本資料、協議; 其他需要保管五年的會計檔案。

(3)債權債務原始憑證保管期限擴展閱讀:

根據《會計檔案管理辦法》:

第十條單位的會計機構或會計人員所屬機構(以下統稱單位會計管理機構)按照歸檔范圍和歸檔要求,負責定期將應當歸檔的會計資料整理立卷,編制會計檔案保管清冊。

第十一條 當年形成的會計檔案,在會計年度終了後,可由單位會計管理機構臨時保管一年,再移交單位檔案管理機構保管。因工作需要確需推遲移交的,應當經單位檔案管理機構同意。

單位會計管理機構臨時保管會計檔案最長不超過三年。臨時保管期間,會計檔案的保管應當符合國家檔案管理的有關規定,且出納人員不得兼管會計檔案。

第十二條單位會計管理機構在辦理會計檔案移交時,應當編制會計檔案移交清冊,並按照國家檔案管理的有關規定辦理移交手續。

紙質會計檔案移交時應當保持原卷的封裝。電子會計檔案移交時應當將電子會計檔案及其元數據一並移交,且文件格式應當符合國家檔案管理的有關規定。特殊格式的電子會計檔案應當與其讀取平台一並移交。

單位檔案管理機構接收電子會計檔案時,應當對電子會計檔案的准確性、完整性、可用性、安全性進行檢測,符合要求的才能接收。

第十三條單位應當嚴格按照相關制度利用會計檔案,在進行會計檔案查閱、復制、借出時履行登記手續,嚴禁篡改和損壞。

單位保存的會計檔案一般不得對外借出。確因工作需要且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必須借出的,應當嚴格按照規定辦理相關手續。

會計檔案借用單位應當妥善保管和利用借入的會計檔案,確保借入會計檔案的安全完整,並在規定時間內歸還。

第十四條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分為永久、定期兩類。定期保管期限一般分為10年和30年。

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從會計年度終了後的第一天算起。

第十五條各類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原則上應當按照本辦法附表執行,本辦法規定的會計檔案保管期限為最低保管期限。

單位會計檔案的具體名稱如有同本辦法附表所列檔案名稱不相符的,應當比照類似檔案的保管期限辦理。

4. 原始憑證的保管期限是幾年

會計憑證包括原始憑證、記賬憑證,作為一項重要的會計資料,我們要對其版進行歸檔。會計檔案權的保管期限分為永久、定期兩類。

定期保管期限一般分為10年和30年。原始憑證、記賬憑證、會計賬簿、總賬、明細賬、日記賬需要保存30年,月度、季度、半年度財務會計報告保存10年。所以,一般情況下原始憑證的保管期限是30年。

(4)債權債務原始憑證保管期限擴展閱讀:

原始憑證的基本內容:

1,原始憑證名稱;

2,填制憑證的日期和編號;

3,填制憑證單位名稱或者填制人姓名;

4,對外憑證要有接受憑證單位的名稱;

5,經濟業務所涉及的數量、計量單位、單價和金額;

6,經濟業務的內容摘要;

7,經辦業務部門或人員的簽章。

5. 判斷題,保管期滿但尚未結清的債權債務原始憑證,不得銷毀,應獨立出卷,永久保存

不對。應單獨抽出,另行立卷,由檔案部門保管到結清債權債務時為止,而並非永久保存。
根據《會計檔案管理辦法》第十條,會計檔案保管期滿,需要銷毀時,由本單位檔案部門提出銷毀意見,會同財務會計部門共同鑒定,嚴格審查,編造會計檔案銷毀清冊。機關、團體和事業單位報本單位領導批准後銷毀;國營企業經企業領導審查,報經上級主管單位批准後銷毀。對於其中未了結的債權債務的原始憑證,應單獨抽出,另行立卷,由檔案部門保管到結清債權債務時為止。建設單位在建設期間的會計檔案,不得銷毀。

6. 總帳的保管期限是什麼

總帳的保管期限是10年。

財會帳目、單據等(下列檔案的保管期限,應按財政部規定標明)

(1)年度預算決算 永久

(2)固定資產卡片 永久

(3)總帳、現金帳、明細帳、分戶帳、序時帳 10年

(4)原始憑證、記帳憑證、工資清冊 10年

(5)會計移交清冊 7年

(6)月報、季報 3年

(6)債權債務原始憑證保管期限擴展閱讀:

一、《會計檔案管理辦法》

修訂後《會計檔案管理辦法》已於2015年12月11日公布,2016年1月1日正式施行,1998年頒布的《會計檔案管理辦法》同時廢止。修訂後的《辦法》,會計憑證、會計賬簿等主要會計檔案的最低保管期限延長至30年。

新《辦法》將會計檔案定期保管期限由原3年、5年、10年、15年、25年五類調整為10年和30年兩類,其中會計憑證及會計賬簿等主要會計檔案的最低保管期限延長至30年,其他輔助會計資料最低保管期限延長至10年。

二、期滿銷毀規定

(1)會計檔案保管期滿,需要銷毀時由本單位檔案機構會同會計機構共同提出銷毀意見,會同財務會計部門共同鑒定、嚴格審查,編造會計檔案銷毀清冊。

(2)機關、團體、事業單位和非國有企業會計檔案要銷毀時,報本單位領導批准後銷毀;國有企業經企業領導審查,報請上級主管單位批准後銷毀。

(3)會計檔案保管期滿,但其中未了結的債權債務的原始憑證,應單獨抽出,另行立卷,由檔案部門保管到結清債權債務時為止;建設單位在建設期間的會計檔案,不得銷毀。

(4)銷毀檔案前,應按會計檔案銷毀清冊所列的項目逐一清查核對;各單位銷毀會計檔案時應由檔案部門和財會部門共同派員監銷;各級主管部門銷毀會計檔案時,應由同級財政部門、審計部門派員參加監銷;財務部門銷毀會計檔案時,應由同級審計部門派員才加監銷。

會計檔案銷毀後經辦人在「銷毀清冊」上簽章,註明「已銷毀」字樣和銷毀日期,以示負責,同時將監銷情況寫出書面報告一式兩份,一份報本單位領導,一份歸入檔案備查。

7. 會計題:根據《會計檔案管理辦法》規定,保管期滿但未結清的債權債務原始憑證,也要銷毀,這又是為什麼啊

根據《會計檔案管理辦法》第十一條 保管期滿但未結清的債權債務原始憑證和涉及其他未了事項的原始憑證,不得銷毀,應當單獨抽出立卷,保管到未了事項完結時為止。單獨抽出立卷的會計檔案,應當在會計檔案銷毀清冊和會計檔案保管清冊中列明。你上面的說法本身就是錯誤的

8. 會計檔案保管期限是多久

各種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根據其特點,分為永久、定期兩類。

永久檔案即長期保管,不可以銷毀的檔案;定期檔案根據保管期限分為:3年、5年、l0年、l5年、25年5種。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從會計年度終了後的第一天算起。

《會計檔案管理辦法》規定了我國企業和其他組織等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該辦法規定的會計檔案保管期限為最低保管期限,具體可以分為:

1.永久:會計檔案保管清冊、會計檔案銷毀清冊以及年度財務報告;

2.25年的:現金和銀行存款日記賬;

3.5年的:固定資產卡片賬於固定資產報廢清理後保管5年、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銀行對賬單;

4.3年的:月度、季度財務報告;

5.l5年的:其他。含所有會計憑證,總賬,明細賬,日記賬和輔助賬簿(不包括現金和銀行存款日記賬),會計移交清冊。

(8)債權債務原始憑證保管期限擴展閱讀

《會計法》規定,「各單位對會計憑證、會計帳簿、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會計資料應建立檔案,妥善保管。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和銷毀辦法,由國務院財政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因此,法律主要依據是《會計檔案管理辦法》,由國務院財政部門和國家檔案局會同制定。

會計檔案是指會計憑證,會計賬簿和財務報告等會計核算專業資料,是記錄和反映企事業單位經濟業務發生情況的重要史料和證據,屬於單位的重要經濟檔案,是檢查企事業單位過去經濟活動的重要依據,也是國家檔案的重要組成部分。

需要永久保存的會計檔案有:

年度決算財務會計報告; 資本金、股金及股權明細; 開銷戶登記簿; 客戶掛失申請書、掛失登記簿、補發憑單(卡)收據; 賬銷案存的清單或資料。 會計檔案保管登記簿、銷毀清冊; 7有價單證、業務公章銷毀清冊; 機構變動交接清冊;

有權機關查詢、凍結及扣劃書; 己用憑證、賬簿登記簿; 會計系統數據移植日的所有會計檔案; 會計初始環境文本、 基礎數據維護修改有關記錄、 文件; 其他需要永久保管的檔案。

會計檔案是會計活動的產物,是記錄和反映經濟活動的重要史料和證據,其重要作用表現在以下方面:

1.會計檔案室總結經驗、揭露責任事故、打擊經濟領域犯罪、分析和判斷事故原因的重要依據。

2.利用會計檔案提供的過去經濟活動的史料,有助於各單位進行經濟前景的預測進行經營決策,編制財務,成本計劃。

3.利用會計檔案資料,可以為解決經濟糾紛,處理遺留的經濟事務提供依據。

4.會計檔案在經濟學的研究活動中,發揮著重要史料價值的作用。

9. 對於保管期滿但未結清債權債務的會計檔案,不得銷毀

對於保管期滿但未結清債權債務的會計檔案,不得銷毀。
是的是錯的,因為不是「對於保管期滿但未結清債權債務的會計檔案,不得銷毀。」而是「保管期滿但未結清的債權債務原始憑證和涉及其他未了事項的原始憑證,不得銷毀,應當單獨抽出立卷,保管到未了事項完結時為止。單獨抽出立卷的會計檔案,應當在會計檔案銷毀清冊和會計檔案保管清冊中列明。正在項目建設期間的建設單位,其保管期滿的會計檔案不得銷毀。」抄自《會計檔案管理辦法》1998年8月21日 財會字【1998】32號第十一條。

閱讀全文

與債權債務原始憑證保管期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