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人工膝關節假體材料能夠使用多少年使用壽命到了怎麼辦
幾乎每一個接受人工膝關節置換的患者都會關心一個相同的問題:我接受的人工膝關節是什麼材料的?到底能夠使用多久?「省著使」是不是能夠延長壽命啊?如果假體壽命到了,接下來該怎麼辦?這個問題要從人工膝關節的材料說起,現代人工膝關節是高科技鈷鉻鉬合金和超高分子聚乙烯襯墊製作的。有一個人工假體壽命的分析實驗,美國哈佛大學的生物工程實驗室曾經做過一個研究:他們將模擬安裝在屍體上的人工關節放在生物溶液中,在60公斤的重力負荷下模擬人體的運動,在相當於10年的運動中,聚乙烯襯墊的磨損僅僅是0.2毫米。這就是說,要達到磨損5毫米使襯墊損壞的程度需要100年!當然,實驗室的測試不等於真正的人體運動,人類的關節運動是多方位、多樣化的;而且,任何醫生和病人也不可能像測試儀一樣精確。當去除這些客觀的影響因素後,假體在真正的人體中有效存活是實驗室結果的25-30%,即便這樣,假體的有效壽命也是25-30年!因此,使用人工關節就像駕駛汽車一樣,正常情況下如果不發生意外,可以使用很多年,甚至超過二、三十年都沒有問題。如果超負荷駕駛汽車,可能到不了使用年限汽車就會報廢。我們隨訪十幾年前置換的國產人工關節,到現在仍有90%以上的病人還在繼續使用。因此按照用當今高科技理念和材料製作的人工關節, 如果安裝合理,理論上應該至少有超過20年的使用壽命。最後一個問題,也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如果假體安裝20年後,假體出現各種並發症怎麼辦?就目前的醫療技術而言,關節翻修是唯一的選擇,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20年後,甚至10年後,可能會有更加微創,更方便的治療手段,這是值得期待的。
⑵ 膝關節置換可以用多少年
現在的膝關節置換術很成熟。正常使用就可以了,手術類型,還有就是患者的平時活動的程度,一般可以保持十幾二十年取決於患者置換的膝關節的材料
⑶ 人工膝關節能用多少年
人工關節就象人們穿鞋一樣,在行走時也會產生磨損。但人工膝關節材料的版強度和耐磨性是經過上權百次的磨損實驗的,一般可以滿足患者1015年以上的需要。成功的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後可以使您無痛地生活並滿足日常活動,對於已發生破壞的膝關節來說,其它治療方法均不能達到同等療效。當然,人工關節的使用壽命還和許多因素相關,如患者的運動量、人工假體的選擇、醫生的手術技術以及自身條件等。目前,骨科界正在與工程師和材料學家等一道,不斷改進人工關節材料、工藝和手術技術。對於那些選擇關節置換來改善生活質量並希望健康無痛地活動的患者來說前途是光明的。
⑷ 人工髖關節置換能使用多少年效果如何
江蘇省人民醫院骨科王青:人工髖關節置換是目前治療終末期髖關節疾病專相當有效的方法,技術已屬經非常成熟。病人可以恢復到基本正常生活狀態。人工關節有一定使用年限,一般來說十年假體使用壽命超過90-95%,二十年也能達到80%以上,這與假體質量、手術水平、病人的使用等多方面因素有關。對於某一特定病例很難回答能夠確保使用多少年。根據您的年齡,如果您現在就做手術估計今後很有可能需要再做手術翻修。如果等到五六十歲再做手術雖然手術翻修的可能降低,但您今後的二三十年需要忍受病痛的折磨。因此這是一個生活理念問題:是現在手術在人生最精華的二三十年恢復正常的工作生活,還是因為懼怕手術翻修而忍受幾十年的痛苦等年老了再手術?這需要您自己拿主意。
⑸ 人工關節能用多長時間哪些因素會影響使用壽命
人工關節的使用時間是和自己的身體和磨損有關系的,像一些普通的金屬塑料片可以用15年到25年左右,五到十年會磨損一毫米。像是陶瓷表面的塑料墊片可以使20到40年,也是15年之內磨損一毫米。陶瓷的高交墊片可以使40到50年左右,20到30年才會磨損一毫米。像是我們一般經常深蹲,或者盤腿、壓腿這些動作都會導致假肢的磨損。當假肢如果出現聲響的時候,一定要查明原因,要維修,但是自己不能維修,要到正規的醫院去進行維修,如果不維修的話,就會使自己的身體受到傷害。也不要讓旁人動自己的膝關節,如果動膝關節的話,位置扭曲了,也是不好調整過來的。為安全的使用假秩,也要每年都去醫院進行檢查,如果要是有問題的話,就及時送去醫院維修。
⑹ 國產膝蓋可以用多久
最長25年,人工關節使用壽命如何?
全網發布:2011-06-23 20:48 發表者:史占軍(訪問人次:2537)
股骨頭壞死唯一有效治療手段人工關節置換手術是人體器官移植中最成熟的手術,也是目前治療晚期關節嚴重病變的終極也是唯一有效的治療手段,在國內外廣泛應用,被譽為20世紀骨科發展史重要的里程碑之一。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關節外科中心史占軍最早的人工關節置換歷史可以追溯到埃及古文明時代,但世界上第一例真正的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則是英國人做的。到了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國內的一些醫院、專家才開始嘗試對晚期股骨頭壞死患者做人工關節置換。其中,301醫院的盧世壁院士當屬其中先驅。其他一些骨科強勢醫院,如中日友好醫院,上海長征醫院等也逐步開展起來。當然,南方醫院也是其中代表。「不過,那時候的手術質量與現在想去甚遠。」史占軍教授介紹,國內人工關節置換手術的興盛是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的。90年以後,人工關節從國外進口到國內,做人工關節置換的醫生如同雨後春筍、遍地開花。發展到現在,人工關節置換年手術量已達到10萬台以上。二期就可以開始做關節置換醫學上的很多疾病,最好的「治療」方法是預防,其次就是早發現、早治療,但似乎股骨頭壞死不吃這一套。要預防,找不到病因;要早發現早治療,早期保守治療效果不肯定。很多人由於保守治療過度,反而給後面的手術治療增加了難度。針對於此,史占軍教授提出了一個大膽的建議:從第二期就做全髖關節置換手術。「對於年輕人,如果從第二期開始做,可能大家會覺得有點不甘心。畢竟髖關節置換手術是一種不可逆的終極治療手段。他們中的大多數還是想在這之前嘗試一下別的辦法,但效果普遍都不好。」史教授強調,保守治療無可厚非,但沒必要利用太大的手術方式,如血管植入——術中要分離血管和肌肉,創傷大、花費多。而且從大宗病例來看,血管植入的效果比較一般。如果要嘗試,可以做做鑽孔減壓,雖然不能從根本上改變病理結構,但止痛效果卻相當確切。排斥反應?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當某個異體的物質植入到體內,不可避免的一個問題就是排斥反應。但具體到關節置換,這個「問題」卻不是問題。史占軍教授介紹,雖然西方國家的某些人有金屬過敏現象,但依照國內之前做過的病例來看,因人工關節與自體骨的排斥反應而導致手術需要重做的病例基本沒有。骨水泥和非骨水泥、純鈦或者鈦合金的生物相容性很好,和骨的反應非常之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25年使用壽命在90%以上年輕的股骨頭壞死患者做全髖關節置換,最關注的就是術後人工關節的使用壽命。其實,經過20年的發展,不僅人工關節技術有了長足的進步,關節外科的專家們的手術技巧也可以比肩甚至是超越國外知名的骨科專家了。史占軍教授指出,選擇一個合適的人工關節,再選擇一位技術水平相對穩定的主刀專家,做出來的人工關節,25年的使用壽命普遍在90%以上。「換句話,也就是說在100個人當中,可能只有不到10個人需要做翻修。如果低於這個標准,主刀專家就是一位不稱職的專家了。」史教授表示,自己從醫二十餘年,從90年到現在,經手的人工關節置換手術至少有3000多台。20年間,需要做手術翻修的病例只有3個。其中一位是感染,僅有兩位可能和處理不當有關。據了解,這個失敗案例數量、比例之低,在國內、甚至在國際上都是領先的。人工關節,材質決定磨損系數要了選擇適合自己的人工關節,就應當了解它的材質。人工關節的組合主要有四種:金屬和金屬、陶瓷和陶瓷、金屬和陶瓷、金屬和塑料。材料不同,磨損系數也有所不同。史教授介紹:「金屬和塑料的組合磨損的最快,平均5年就可以磨掉1mm的塑料;其次是陶瓷和塑料,平均10年磨1mm;而金屬和金屬、陶瓷和陶瓷兩種組合的磨損系數就非常微小了。」雖然磨損系數小,但人們對於金屬和金屬的組合顯然還有另一種隱憂——運動導致的磨損下來的金屬顆粒。「雖說磨損下來的重金屬顆粒可以通過血液循環排出來,並且世界性的報道都沒有發現其毒副作用。但沒有報道不等於沒有。而且,成人時期沒有發現影響,誰也不敢保證在胚胎或者受精卵時期不會發生影響,如果有影響,將會直接導致非常嚴重的後果。」所以,史教授建議,對於有經濟條件的,尤其是有生育意願的未生育女性,堅決不主張做金屬對金屬的磨損。寧可多花一點錢做陶瓷對陶瓷,這種組合的毒性反應以及對骨的溶解作用都會更小一些。一次全髖關節置換,費用5W左右除了手術效果,手術費用是經濟收入水平比較低的家庭最大的難題。相比較而言,髖關節置換的手術費用不算便宜,平均下來可能需要4-5W元。史占軍教授介紹,一個人工關節,從廠家拿回來就需要3W多元,加上住院費、手術費、輸血、治療,總費用基本達到5W左右。「如果是陶瓷對陶瓷的磨損,這個數字可能還不夠。尤其是第4代陶瓷,由於耐磨性和耐裂性更好,一個關節的費用就要6到7w。但並非每一個人都需要用最好的材料。」史教授強調,醫生應該提供合理的、個性化的建議給病人。他認為,對於40歲以下的年輕人,應強烈建議做陶瓷對陶瓷,尤其是30--40歲的病人,一次手術可以終身使用。如果對40歲以下病人做金屬對塑料,肯定要做第二次手術。反之,如果是70歲以上的患者,堅決不主張做陶瓷對陶瓷,這樣是對社會資源的一種浪費。
人工膝關節假體壽命有多長
全網發布:2012-01-13 13:50 發表者:宋文泉(訪問人次:653)
對於膝關節,各種關節炎晚期,最佳治療就是進行「人工膝關節表面置換」,或「人工膝關節單髁置換」。因為植入的是人工材料,所以,患者及家屬經常會問我,關節假體壽命有多長?能使用多少年?回答這個問題,要考慮幾點影響人工關節壽命的因素:蚌埠市第一人民醫院骨科宋文泉骨質疏鬆,骨頭(部分)塌陷,下肢力線變化,就會使假體磨損加速,壽命縮短。 b* 外傷。明顯外傷後,韌帶、骨質損傷,可能使關節不穩定,影響假體壽命。 c* 過度運動。就像汽車的軸承一樣,負載過大,磨損也大。 d* 不正確的關節姿態。比如經常深蹲、盤腿、壓腿等,會造成假體局部的過度受力而磨損。 e* 術後康復不良,肌肉萎縮,關節不穩,易損傷。 f* 選擇合適的運動,不要劇烈活動,避免擺動、扭傷膝關節。2、假體材料因素: a* 材料分為:股骨(大腿部分)與脛骨(小腿部分)之間的墊片材料,決定摩擦系數大小,決定了磨損程度。 b* 金屬--普通塑料墊片--金屬:大部分是這樣的,機械測試15-25年左右。5-10年磨損1mm。 c* 金屬--高交聯墊片--金屬:機械測試20-40年左右。10-15年磨損1mm。 d* 陶瓷表面--普通塑料墊片--金屬:機械測試20-40年左右。10-15年磨損1mm。 e* 陶瓷表面--高交聯墊片--金屬:機械測試40-50年左右。20-30年磨損1mm。 (以上數據,並非假體在機體內的實際使用時間,還要綜合其它的因素。)3、手術醫生對假體的選擇、技術操作因素: a* 是否根據病人實際情況,個性化選擇假體。不一定貴的就是好的、對的。有的醫院僅僅招標一種假體廠家,限制了醫生的選擇,會使假體與關節不匹配。(這點很重要!如果一個醫院只有1-2種型號不全的假體是很難有高質量手術效果的。) b* 術前角度測試誤差,術中是否糾正。 c* 術中的「點、線、面、角」等關系。 d* 術中截骨、假體安裝、型號選擇是否准確。十分重要。 e* 有沒有韌帶、骨、肌腱等付損傷 f* 術後監測墊片磨損情況 所以,人工關節的壽命,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如果一切完美,20-30年是沒有問題的,甚至更長,終身受益。15年使用壽命在90%以上。 如果某些因素不良,則有短時間內(1-5年)就有返修的(重新做)。 因此,做膝關節置換,一定要找專業化醫生、有經驗醫生(每年50台)以上、個性化選擇假體的。記住: 「貴的人工關節,不一定是最適合你的」。胖的、瘦的,男的、女的,OA的、RA的.....都不一樣 「骨科專家,不一定是關節專家」。 選擇好醫生、負責任的醫生很重要。 「醫生手術超快的,不一定做的就好」。膝關節置換是精細手術,點、線、面、角等,1-2度的偏差,會影響5-10年的壽命。 「出院快的,不一定恢復的就快」。有的醫院要住院周轉率,很多醫院把「康復」省掉了。
「康復,就像買好汽車後的早期走合,磨合好了,壽命久長。」 「效果不好,就任天從命吧」。其實復診十分重要。手術結束不是一勞永逸了,關節的保養很重要。人工關節置換術後疼痛,及時就診復查。這樣,它為你服務的時間才會更長。所以,我要為患者施行「終身復查制」,一管到底。
⑺ 人工關節使用壽命如何
人工關節的使用年限是多久?這個問題可真的是大哉問。我們永遠無法預測買一台車可以開多久,買一支手機可以撐多久,一棟房子可以住多久。
跌落樓梯或出車禍,無論是自己的關節或是人工關節都可能脫臼。長期卧床或行動不便的人,因為周圍肌肉及軟組織條件較差,比較沒有力氣維持張力,也是脫臼的高危險群。維持適度活動量,是健康的不二法門。
人工關節的位置放得不好,角度不對,再加上病人有角度過大的活動(例如蹲下,坐矮凳,或者腳交叉),也有可能會脫臼。手術後有哪些動作不適合做,應該詢問手術醫師或者專業的物理治療師。
人工關節損壞有三大原因。感染、松脫、脫臼。有一大半都是「機率」的問題,無法預防。我們可以做的就是保持個人衛生,以及咨詢專業意見,將風險降到最低。
⑻ 人工置換的膝關節是怎樣做的能夠使用多少年
北京朝陽醫院骨科曲鐵兵: 所有需要接受人工膝關節置換的患者都會關心一個相同的問題:我接受的人工膝關節是什麼材料做的?到底能夠使用多久?是不是需要「省著使」啊?這個問題要從人工膝關節的材料說起,現代人工膝關節是高科技鈷鉻鉬合金和超高分子聚乙烯襯墊製作的。有一個人工假體壽命的分析實驗,美國哈佛大學的生物工程實驗室曾經做過一個研究:他們將模擬安裝在屍體上的人工關節放在生物溶液中,在60公斤的重力負荷下模擬人體的運動,在相當於10年的運動中,聚乙烯襯墊的磨損僅僅是0.2毫米。這就是說,要達到磨損5毫米使襯墊損壞的程度需要100年!當然,實驗室的測試不等於真正的人體運動,人類的關節運動是多方位、多樣化的;而且,任何醫生和病人也不可能像測試儀一樣精確。當去除這些客觀的影響因素後,假體在真正的人體中有效存活是實驗室結果的25-30%,即便這樣,假體的有效壽命也是25-30年!因此,使用人工關節就像駕駛汽車一樣,正常情況下如果不發生意外,可以使用很多年,甚至超過二、三十年都沒有問題。如果超負荷駕駛汽車,可能到不了使用年限汽車就會報廢。我們隨訪十幾年前置換的國產人工關節,到現在仍有90%以上的病人還在繼續使用。因此按照用當今高科技理念和材料製作的人工關節, 如果安裝合理,理論上應該至少有超過20年的使用壽命。 但是年輕、體重過高、活動量較大和骨質疏鬆的患者,容易過早發生人工關節的磨損與松動。其中,骨質疏鬆是 人工關節置換 的最大敵人。我經常告訴患者:人工關節置換就像製作房門一樣,醫生是很好的工匠,能夠製作完好的房門;假體就像進口的高級合頁,壽命很長,但是,如果幾年後做門的木頭腐朽了,門就會變形,合頁沒有到有效壽命就會脫落。因此,接受了人工關節置換的病人一定要預防骨質疏鬆,要在醫生的不斷指導下進行鍛煉與維護。 在我所主持的科室接受人工膝關節置換的病人實行的終身隨訪制度:每年都要復查,檢查假體的情況,檢查骨密度狀況,根據病人的情況進行針對性的指導與治療。
⑼ 膝關節置換能用多少年
膝關節置換也要根據年齡的不同和職業的不同,會有不同的側重點。我們把它定義為老年手術的時候也考慮到磨損的問題,現在隨著醫學進步以及醫生的日趨成熟,使用期限大幅度延長了。
最早做膝關節置換的時候,人工膝關節的使用期限大概是十到十五年,因為磨損的界面是金屬的。現在隨著材料的發展,對於比較年輕的病人,要求比較高,會使用金屬對金屬或者陶瓷對陶瓷的,磨損要降低很多,同時可以把關節直徑做得比較大,因為耐摩,不用考慮摩擦多少厚度,可以做得薄,頭做得比較大,關節穩定性就更大了,不太容易出現並發症。
如果有的年輕人從事劇烈的運動,陶瓷對陶瓷也要注意,因為比較容易碎。這也是一直在鞭策我們醫院和醫生進行工藝方面改進的原因之一。最早的陶瓷發生碎裂的可能性很高,膝關節置換第一代、第二代人工膝關節陶瓷碎裂發生率是1%-2%,這是非常高的,基本上沒有辦法接受的。但隨著陶瓷工藝的提升,質量控制都發生了改變,很多醫院現在用的是第三代陶瓷,臨床上碎裂的發生率也在千分之零點五,還有第四代陶瓷的使用,其碎裂發生率是十萬分之一,不太容易碎了。像年紀很輕的病人進行表面置換,是用金屬對金屬的,一般來說不會出現碎裂,這也是材料上做的很多改進。其實人工膝關節置換技術的進步不僅代表了技術進步本身,更重要的是在很大程度上給予了患者充分的活動自由度。
人工關節置換手術被評為20世紀最有價值的手術,不管是對於老年患者還是比較年輕的患者,不管是費用還是得到的結果,膝關節置換手術都是很有價值的
⑽ 全膝關節置換術,一般術後使用多少年,年限到了之後
這個沒有準確的使用抄年限,需要看患者的活動量和假體安裝的情況。
一般來說,合格的產品正常手術情況下,應該能夠使用10年到15年左右,更好的情況有15年以上的。
在使用一定年限後,建議進行復查,如果醫生認為假體已經不適宜繼續使用,可以安排進行翻修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