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企業百科對於公司成立年限有要求嗎
沒有,不寫可以,但是法人一定要寫
⑵ 開辦費的攤銷年限是多少
企業的來開辦費用,可源作為「長期待攤費用」。 1、首先應參照執行「國稅函[2009]98號」文件: 九、關於開(籌)辦費的處理 新稅法中開(籌)辦費未明確列作長期待攤費用,企業可以在開始經營之日的當年一次性扣除,也可以按照新稅法有關長期待攤費用的處理規定處理,但一經選定,不得改變。 企業在新稅法實施以前年度的未攤銷完的開辦費,也可根據上述規定處理。 2、並請參閱企業所得稅法實施細則第七十條的相關規定: 企業所得稅法第十三條第(四)項所稱其他應當作為長期待攤費用的支出,自支出發生月份的次月起,分期攤銷,攤銷年限不得低於3年。
⑶ 開辦期間
在會計處理方面,題中開辦費的處理應當根據企業實際執行的企業會計准則(制度)版本而定。
根據原企業會計准則(制度)(2005前)的有關規定,企業在籌建期間內發生的費用(即開辦費,不包括應計入存貨、固定資產等資產成本的費用),應當在發生時,計入「長期待攤費用——開辦費」科目,並在開始生產經營的當月起一次計入開始生產經營當月的損益,借記「管理費用」科目,貸記「長期待攤費用——開辦費」科目。
如果執行新的企業會計准則體系(2006)的,則,開辦費在實際發生時,直接計入當期損益(管理費用)。
在稅務方面,根據稅法的有關規定,新稅法中開(籌)辦費未明確列作長期待攤費用,企業可以在開始經營之日的當年一次性扣除,也可以按照新稅法有關長期待攤費用的處理規定處理(其他應當作為長期待攤費用的支出,自支出發生月份的次月起,分期攤銷,攤銷年限不得低於3年),但一經選定,不得改變。
因此,在稅務方面,企業有兩種方法可供選擇:
1、發生的開辦費,在開始經營之日的當年一次性扣除。
2、發生的開辦費,在開始經營之日的次月起,在不短於3年的期限內分期攤銷。
另外,對於開辦期間的截止期問題,題中企業以開始進行生產(包括試生產)之日為止。
⑷ 怎樣更改公司的成立年限
這方面的資源海是尋求代注冊的公司,一般他們那裡有許多年份很久的公司在等待注銷的。可以把他們的資料更改成自己公司的資料!
⑸ 企業開辦期可以有多久,稅法有規定嗎
開辦期是指企業籌建期間,具體是指企業正常生產經營前的一段時間
⑹ 會計中什麼是開辦期運營期開辦期與運營期賬務處理區別
企業開辦期的時間范圍 :
對開辦期的起止時間目前存在不少誤解,最常見的就是認為「開辦期是指從企業被批准籌建之日起至開業之日,即企業取得營業執照上標明的設立日期止。」其主要依據是《國家稅務總局關於新辦企業所得稅優惠執行口徑的批復》(國稅函[2003]1239號)。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國家稅務總局97年頒布《關於企業所得稅若干業務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7]191號)文件規定「對新辦企業、單位開業之日有多種提法,為便於各地具體執行和掌握,對新辦企業、單位開業之日的執行口徑,統一為納稅人從生產經營之日起開始計算。生產經營之日,是指從納稅人開始從事生產經營的當天算起,包括試營業。」很明顯03年的文件和97年的文件差異很大,97年規定「從生產經營之日起開始計算」開辦期,03年改為「企業取得營業執照上標明的設立日期」,這主要是因為企業經濟情況差異很大,很難有一個統一的標准來判斷那天才是「生產經營之日」,為了防止企業騙取優惠政策,稅務總局不得不採取使用營業執照這個易於掌握的標准,而且由於這些優惠政策是針對第三產業的企業,相對於工業企業來說,這些第三產業的企業開辦期較短,這樣規定對其影響基本不大。但是如果是工藝復雜的工業企業或者大型商業企業,以營業執照為標准就不合適了。即使一般的工業企業,蓋造廠房也需要半年以上的時間,何況還要安裝設備等其他的准備時間,所以以營業執照作為開辦期的截止日期是不妥的。同時稅務總局的上述文件只是對一個優惠政策的界定,不能隨意擴大到開辦費的計算上來。因此,05年8月稅務總局頒布了關於印發《稅收減免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國稅發[2005]129號)對《國家稅務總局關於新辦企業所得稅優惠執行口徑的批復》(國稅函[2003]1239號)文件的規定進行了修證,國稅發[2005]129號規定「規定新辦企業減免稅執行起始時間的生產經營之日是指納稅人取得第一筆收入之日。」
運營期:就是開始產生收入的階段。
開辦期主要通過「管理費用-開辦費」,沒有收入和成本。
⑺ 關於開辦期的期限和費用
1、算是開辦期,因為沒有開始使用該土地也就相當於沒有正式生產、經營。回
2、如果有收入就答不算是開辦期了,所有計入管理費用--一開辦費,(財務費用也可以的,如果有利息收入的話,用紅字沖減開辦費),也就是一次性計入當期損益,因為新稅法規定不計入長期待攤費用了。虧損也沒辦法現狀就是如此啊,更何況也不就交稅。
⑻ 開辦費的時間界定
開辦費指企業在企業批准籌建之日起,到開始生產、經營(包括試生產、試營業)之日內止的期間(即籌建期容間)發生的費用支出。包括籌建期人員工資、辦公費、培訓費、差旅費、印刷費、注冊登記費以及不計入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購建成本的匯兌損益和利息支出。
執行舊版的《企業會計准則》以及《企業會計制度》的企業,會計處理上還是需要考慮開辦期間的認定,凡是開辦期間的損益均進入「長期待攤費用——開辦費」,在正常生產經營開始的當月全額轉入當期「管理費用」。
至於開辦期間的認定一般是針對工業企業而言的,試生產階段後,生產出第一批合格產品的當月常被當作正常生產經營開始的月份。
(8)開辦年限擴展閱讀:
國稅函[2009]98號文件第九條規定: 新稅法中開(籌)辦費未明確列作長期待攤費用,企業可以在開始經營之日的當年一次性扣除,也可以按照新稅法有關長期待攤費用的處理規定處理,但一經選定,不得改變。
《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七十條企業所得稅法第十三條第(四)項所稱其他應當作為長期待攤費用的支出,自支出發生月份的次月起,分期攤銷,攤銷年限不得低於3年。
⑼ 工商對籌建期有沒有規定一定的時間,六個月還是兩年或是其他年限,急求救。
六個月。剛復才我在上海工商局網制站上辦理公司的網上企業年檢,要求「企業存在下述違法行為及相關情況的,應在中打 √,並作詳細表述。」其中就有一條「公司注冊於超過6個月未開業,或開業後自行停業連續6個月以上」的。 我公司是2010年5月份注冊的,雖然一直未能有營業收入,但沒辦法,只能在年檢申報欄里填寫企業狀態為「投資開業」,而非「籌建」。希望能幫到你哦。
⑽ 關於開辦期時間認定
開辦期即為所說的籌建期,是指從企業被批准籌建之日起至開始生產、經營(包括試生產,試營業)之日的期間。
而不是以第一筆收入為期,與營業收入無關。
開辦費是指企業在籌建期發生的費用,包括人員工資,辦公費,培訓費,差旅費,印刷費,注冊登記費以及不計入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成本的匯兌損益和利息等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