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效力待定合同的催告權和撤銷權的行使期限是幾個月
一個月來.
合同法的規定源:
第四十七條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經法定代理人追認後,該合同有效,但純獲利益的合同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而訂立的合同,不必經法定代理人追認。
相對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一個月內予以追認。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合同被追認之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通知的方式作出。
第四十八條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的合同,未經被代理人追認,對被代理人不發生效力,由行為人承擔責任。
相對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在一個月內予以追認。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為拒絕追認。合同被追認之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2. 關於代理的追認權和撤銷權的問題
1、追認權是被代理人的權利,可以在沒有被催告的情況下行使,催告只是對追回認的一種限制。即相對人可答以催告被代理人在1個月內予以追認,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當然,追認權應該在第三人撤銷合同之前行使。
2、撤銷權並沒有固定的期限,在被代理人追認之前行使即可。
3、撤銷權是一種權利,是為保護善意相對人的利益而設定的,不是義務,當然不得強制第三人行使。同時,「善意第三人」是根據為民事法律行為時判定的,而不是事後判定的。
3. 撤銷權的時效,為什麼贈與人的代理人期限是6個月
行使撤銷權的主體不同,導致撤銷權的期限也不同。如果贈與人自己行使撤銷權,期限是1年;如果是贈與人的繼承人或法定代理人行使撤銷權,期限是6個月。這是規定啊
4. 民法中撤銷權的行使期限有多久
民法中撤銷權的行使期限是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五十二條對此作了規定,可變更或者可撤銷的民事行為,自行為成立時起超過一年當事人才請求變更或者撤銷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
撤銷權人行使撤銷權的期限為1年,也就是說在這1年期限內,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必須行使其撤銷權,否則,該當事人就失去了撤銷合同的權利,那麼當事人就必須接受合同的約束,履行合同中規定的義務。
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1年為可撤銷合同的撤銷期限,也就是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開始計算撤銷權的行使期間。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五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銷權消滅:
(一)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重大誤解的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三個月內沒有行使撤銷權;
(二)當事人受脅迫,自脅迫行為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
(三)當事人知道撤銷事由後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放棄撤銷權。
當事人自民事法律行為發生之日起五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的,撤銷權消滅。
本條中的「1年」是除斥期間,而不是訴訟時效。也就是說,在此期間內,不存在期間的中斷或者中止的問題,這「1年」是一個不變的期間,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不能要求延長該期間。
5. 如何取消代理授權,取消後以後還可以授權不
1、取消代理權。
A:如果是正事書面合同的代理。那就按合同所擬定的要求,取消。多半是以違約算,處罰代理違約金,最後取消。
B:如果是網上一般的代理,直屬代理或所有代理,點擊取消授權,最後由項目方來審核,一切按程序走。
總結:取得代理權的一方取消代理權,都要項目方來審核,最後按書面合同或者網上規定程序走。反之是項目方取消取得代理權一方資格,也是按書面合同或者網上規定,審核對方違約後處理。
2、取消後是否還可以授權。
至於再次取得授權,也是要看書面合同或網上規定,是否第一次取消後有無規定限制時間?
但是一切來說,都是為了賺錢的事。所以有錢,這些規定都不是事,雙方都可以打破規定繼續合作。只是看哪一方佔主動權!
祝好這位朋友
6. (無權代理的)追認、拒認、催告、撤銷權的期限(除斥期間)多長
相對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在一個月內予以追認。合同被追認之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一個月期滿,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