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十三五末期是指哪幾年
十三五末期是指2019年-2020年。
「十三五」規劃的全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
「十三五」規劃的起止時間:2016--2020年。
2015年是「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2016年迎來「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中國經濟發展五年一個規劃,總結經驗的同時謀劃未來。
拓展資料:
「十三五」規劃的目標要求是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在提高發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續性的基礎上,到二〇二〇年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二〇一〇年翻一番,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明顯加大,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加快提高。
農業現代化取得明顯進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普遍提高,我國現行標准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
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高。
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
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取得重大進展。
② 十三五是哪幾年十三五是什麼意思
十三五一般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簡稱「十三五」規劃,時間是(2016-2020年)。
十三五是指第十三個五年計劃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五年規劃,是中國國民經濟計劃的重要部分,屬長期計劃。主要是對國家重大建設項目、生產力分布和國民經濟重要比例關系等作出規劃,為國民經濟發展遠景規定目標和方向。
中國是從1953年開始制定以五年一個時間段來做國家的中短期規劃的,第一個「五年計劃」,簡稱「一五」,然後以此類推。這是中國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決勝階段。「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中國實現國家現代化和民族復興之路上的一座里程碑。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必須認真貫徹黨中央戰略決策和部署,准確把握國內外發展環境和條件的深刻變化,積極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全面推進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要召開以下會議,第十二屆四次會議、第十二屆五次會議、第十二屆六次會議、第十三屆一次會議和第十七屆五次會議列入提案五年計劃中(2016-2045,2046-2099),第十三和第十六個五年遠景規劃,建成第十三和第十六個五年規劃(2016-2020,2046-2050)。
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在提高發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續性的基礎上,到二〇二〇年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二〇一〇年翻一番,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明顯加大,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加快提高。
農業現代化取得明顯進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普遍提高,我國現行標准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高。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取得重大進展。
③ 十三五是哪幾年
十三五是指2016-2020年這源五年。十三五最主要的任務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2017年1月5日,農業部印發了《全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第十三個五年發展規劃》,提出在「十三五」期間,農業綜合機械化率要達到70%,其中三大主糧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穩定到80%以上。
(3)十三五quot規劃的年限是擴展閱讀: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胡祖才,充分發揮重大工程項目牽引作用,推動十三五規劃綱要全面實施」進行交流。大家都知道,今年(2016年)3月16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查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下一步的工作重點,就是推動規劃藍圖變為美好現實,將綱要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落到實處,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十三五內容涉及經濟社會發展方方面面,既包括重大建設項目,也包括重大行動、重大計劃、重大改革等重大任務,都關乎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在各領域發展中具有基礎性、關鍵性、引領性、戰略性作用。
參考資料:十三五-網路
④ 十三五計劃是從哪一年到哪一年
十三五計劃是從2016年到2020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2016-2020年)規劃綱要,根據《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編制。
主要闡明國家戰略意圖,明確經濟社會發展宏偉目標、主要任務和重大舉措,是市場主體的行為導向,是政府履行職責的重要依據,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願景。
(4)十三五quot規劃的年限是擴展閱讀
十三五計劃的確立時間:
2015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聽取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稿,決定根據這次會議討論的意見進行修改後將建議稿提請十八屆五中全會審議。
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2015年11月3日發布,自2015年11月3日起實施。
⑤ 十三五時期是指什麼時候
「十三五」時期是指2016-2020年,是全面落實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推進期,是經濟增長模式轉換的攻堅期,是落實全面科學發展的戰略機遇期。
這一時期,我國將全面深化十八屆三中全會各項改革、十八屆四中全會依法治國的重大方略;繼續深化對外經濟開放,更廣泛地參與國際治理;繼續鞏固和深化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把經濟增長建立在綠色增長、創新增長、包容式增長的軌道上;不斷優化收入分配格局,推動產業結構、需求結構的不斷優化,把經濟發展建立在協調發展、公平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發展道路上。
十三五時期目標要求:
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在改善發展平衡,包容性和可持續性的基礎上,到2020年,城鄉居民的GDP和人均收入將翻一番,行業將在明年走向。在中高端,消費顯著增加了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登記人口的城市化率也在加快。
農業現代化取得重要進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普遍提高。
按照現行的中國標准,農村貧困人口擺脫了貧困,貧困縣都為了解決地區整體貧困而脫帽。人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高。生態環境的整體質量有所提高。該體系的各個方面都變得更加成熟和更加千篇一律,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
⑥ 十三五規劃起止時間
「十三五」規劃的起止時間:2016--2020年。
「十三五」規劃的全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
「十三五」 規劃要求規劃編制必須強化全球視野和戰略思維,正確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科學設定規劃目標指標,積極推進市縣規劃體制改革,堅持開放民主編制規劃,使更加適應時代要求,更加符合發展規律,更加反映人民意願。
中國已站在新的更高的起點上,「十三五」時期要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勝利實現,確保全面深化改革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決定性成果,確保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取得實質性進展。編制好「十三五」規劃意義重大而深遠。
⑦ 十三五期間是指什麼時候
1、「十三五」規劃的起止時間:2016--2020年。「十三五」規劃的全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
2、中國是從1953年開始制以五年一個時間段來做國家的中短期規劃的,第一個「五年計劃」,我們就簡稱為「一五」,然後以此類推。「十三五」規劃的全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十三五」規劃的起止時間:2016--2020年。關於十三五的規劃還沒有正式出台,要等到十二五末才能進行規劃。
(7)十三五quot規劃的年限是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
十三五要求:
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在提高發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續性的基礎上,到二〇二〇年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二〇一〇年翻一番,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明顯加大,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加快提高。農業現代化取得明顯進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普遍提高,我國現行標准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高。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取得重大進展。
⑧ 十三五規劃是哪年至哪年
十三五規劃是2016年-2020年。今年2017點是十三五規劃的第二年。
我國從1953年開始制以五年一個時間段來做國家的中短期規劃的,第一個「五年計劃」,我們就簡稱為「一五」,然後以此類推。「十三五」規劃的全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十三五」規劃的起止時間:2016--2020年。
⑨ 十三五是哪幾年到哪幾年
十三五是2016年到2020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簡稱「十三五」規劃,規劃綱要依據《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編制。
主要闡明國家戰略意圖,明確政府工作重點,引導市場主體行為,是2016-2020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藍圖,是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動綱領,是政府履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責的重要依據。
五年規劃,是中國國民經濟計劃的重要部分,屬長期計劃。主要是對國家重大建設項目、生產力分布和國民經濟重要比例關系等作出規劃,為國民經濟發展遠景規定目標和方向。
十三五期間的成就:
「十三五」期間,「天眼」啟用,「蛟龍」入海,「悟空」號入軌運行,「墨子號」飛向太空,C919大型客機飛向藍天,量子計算機研製成功,嫦娥四號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登陸月球背面。
重大創新成果競相涌現,一些前沿領域開始進入並跑、領跑階段,科技實力正從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轉向系統能力的提升。
西班牙IE大學中國研究中心主任巴爾迪維索表示,「十三五」期間,中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在科技創新領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中國的智能手機和移動支付,幾乎覆蓋和滿足所有日常生活需求,方便且先進。隨著中國產品附加值不斷增加,『中國製造』正向『中國智造』轉變,加速向科技創新強國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