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請問怎樣查詢養老保險繳費年限
一、可以持本人身份證到當地社保局服務大廳查詢列印繳費清單。
二、打當地社保內局電話報個人身份容證號查詢個人養老保險金繳費情況。
三、可以用到社保號或身份證號,進入當地社保局網站,查詢個人養老保險金繳費情況。
四、也可以通過支付寶APP查詢,步驟如下:
1、打開支付寶,在菜單中選擇「城市服務」。
注意:
如果被保險人領滿10年固定年金後仍健在,則可繼續領取養老金直至身故,保險責任方告終止;如果被保險人在保險費繳費期內身故,可按規定領取死亡退保金,保險責任終止。
借款金額不得超過保險單現金價值的70%,借款期限不得超過7個月。借款本息在借款到期時一並歸還,逾期不還,借款本息達到退保金額時,保險效力終止。
2. 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是多少
養老保險是一個相對比較長遠的險種,它不像其他保險那樣,一旦出險就會按規定得到賠付,而是在未來某段時間內才能發揮其功效,這里就涉及到養老保險繳費年限的問題。那麼,養老保險繳費年限是多少呢?其實,很多人在繳費年限問題的認識上還存在很多不足,為方便大家了解養老保險,我就來介紹幾個相對難以理解的養老保險繳費年限的相關問題。
55-75歲專享的中老年人壽險方案,無需體檢,保證承保領取養老金對於養老保險繳費年限的要求對於買保險體檢的問題,我剛好整理了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買保險前,到底要不要體檢?
國家相關政策規定,要想領取養老保險金,需滿足兩個條件:第一是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第二是連續繳費年限達到或超過最低繳費年限,即15年。只要符合這兩個條件的參保人,可持養老手冊和身份證,到當地養老部門,按月領取養老金。其中,連續繳費年限包括實際繳費年限和視同繳費年限兩部分。實際繳費年限指參保人連續繳納養老保險費的時間;視同繳費年限是指沒有實行個人繳納養老保險費之前的工作時間,也看作養老保險繳費年限,在計算養老保險繳費年限時,應將實際繳費年限和這個時間合並計算。
養老保險繳費年限與養老金的關系
很多人都知道領取養老金的最低繳費年限是15年,那麼,是不是退休前按規定交納夠15年後,就沒有必要再交了呢?國家養老保險相關政策規定,繳費年限已滿15年的,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參保人,仍需繼續繳納保費,履行養老義務。也就是說,只要參保人未到法定退休年齡,不管繳費保費時間長短,都需繼續交納養老保險。
那麼,如果繳費的年限多於15年,是不是就浪費了呢?其實,這也是很多參保人的認識誤區。按養老政策,養老保險待遇的確定與參保人的養老保險繳費年限長短和繳費基數的高低都有直接的關系,這個養老待遇直接體現在基礎養老金上,它以退休時上年度全省在職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納工資的平均值作為繳費基數,以個人繳費年限長短來確定領取比例。如個人交納15年領取的養老金,其基礎養老金為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乘以15%,以後繳納每滿一年,增加1%,如果繳費20年,剛基礎養老金為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乘以20%,交費的年限越長,獲得的養老待遇越高,所以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參保人可盡量早些繳費,延長自己的繳費年限,以改善退休後的養老待遇。
致癌因素不可避免,「周全保」防癌險讓您從容應對未知風險3. 養老保險繳費年限
社保養老繳費最低15年,才可以享受最低退休金待遇,繳費基數分低、中、高三檔,繳費年數越長,將來退休月領取的越多。
計算公式:
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C1÷12×[20%+(H-15)×0.6%]
個人帳戶養老金=退休時個人帳戶累計儲存額÷120
過渡性養老金=X×建立個人帳戶前的繳費年限×1.2%+調劑金
X=C1÷12n×(A1/C1+A2/C2+A3/C3+……An/Cn)
公式中:
X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
A1、A2……An 為職工退休前1年、2年……n年的繳費工資
C1、C2……Cn為職工退休前1年、2年……n年的全市職工年平均工資
n為企業和職工共同繳費的實際繳費年限
H為全部繳費年限
4. 養老保險需要交多少年
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保險費要累用計繳滿15年。
但多繳多得,少繳少得。繳費基數越高,繳費年限越長,退休時領取的養老金就越多。
1、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參保人員的繳費年限滿15年時,就可以辦理退休手續並按月領取養老金。
2、繳費年限已滿15年但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參保人員仍將繼續參保繳費,履行繳費義務。養老金待遇的確定與參保人的繳費年限的長短以及繳費基數的高低有很大的關系,所以應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盡量延長自己的繳費年限。
法律依據:
《社會保險法》
第十六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5. 關於養老保險和繳費年限
一、養老保險繳費年限是以月計算的。你繳多少個月,在退休之前一累計即可,斷檔是允許的。只要退休之前累計超過180個月。
二、繳費年限越長,退休待遇就越高。理論上,繳30年的人,養老金是繳15年的人2倍。當然,繳費金額也影響養老金待遇。
6. 養老保險年限多長,要交夠多少年
以前一直有人認為交納養老保險要15年就夠了,其實相關規定是對繳費滿15年但未達到退休年齡的人員,仍應繼續參加社會保險,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
如中斷繳費,在達到退休年齡確定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時,基礎養老金的計算基數只能按本人中斷繳費上年全市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確定;多次中斷繳費的,扣減中斷繳費的全部年份,推算出累計繳費年限,並按推算後的繳費年限和上年全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確定基礎養老金。
(6)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擴展閱讀:
第十一條 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由用人單位和個人繳費以及政府補貼等組成。
第十二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
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
第十三條國有企業、事業單位職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前,視同繳費年限期間應當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由政府承擔。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出現支付不足時,政府給予補貼。
第十四條 個人賬戶不得提前支取,記賬利率不得低於銀行定期存款利率,免徵利息稅。個人死亡的,個人賬戶余額可以繼承。
第十五條 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第十七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遺屬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在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因病或者非因工緻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可以領取病殘津貼。所需資金從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支付。
參考資料:網路_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7. 養老保險繳費年限怎麼計算
養老保險金繳費時間計算:
社會養老保險繳費年限(含視同年繳費年限)必須達到15年到達法定退休年齡時才能按月領取退休金,如果超過15年則繳費年限越長退休金就越多。如果經濟允許的話還是交納到退休為好,辦理退休按月領取退休金。
其中失業人員在領取失業金期間,可以免繳養老保險費,其個人帳戶暫予保留,待重新就業時辦理續保手續,繳費年限連續計算。
目前我國實行的是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養老保險制度,需要企業與職工個人共同繳納。
1998年1月1日,我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其中規定對養老保險辦法實施後參加工作的職工,個人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退休後按月發給養老金;累計不滿15年的,退休後不享受基礎養老金待遇,只是將個人賬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
對於1995年底以前參加工作,1998年1月1日辦法實施後退休,個人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發給過渡性養老金和過渡性調節金。其中,對於1997年底前參加工作,辦法實施後退休,繳費年限累計滿10年不滿15年的,也可按月發給基本養老金;不滿10年的,個人賬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
工齡計算:
工齡計算是指職工以工資收入為生活資料的全部或主要來源的工作時間的計算。工齡的計算即工齡的長短,標志著職工參加工作時間的長短,也反映了它對社會和企業的貢獻大小和知識、經驗、技術熟練程度的高低。
1、連續計演算法,也叫工齡連續計算。例如,某職工從甲單位調到乙單位工作,其在甲、乙兩個單位的工作時間應不間斷地計算為連續工齡。如果職工被錯誤處理,後經復查、平反,其受錯誤處理的時間可與錯誤處理前連續計算工齡的時間和平反後的工作時間,連續計算為連續工齡。
2、合並計演算法,也叫合並計算連續工齡。是指職工的工作經歷中,一般非本人主觀原因間斷了一段時間,把這段間斷的時間扣除,間斷前後兩段工作時間合並計算。如精簡退職的工人和職員,退職前和重新參加工作後的連續工作時間可合並計算。
3、工齡折演算法。從事特殊工種和特殊工作環境工作的工人,連續工齡可進行折算。如井下礦工或固定在華氏32度以下的低溫工作場所或在華氏100度以上的高溫工作場所工作的職工,計算其連續工齡時,每在此種場所工作一年,可作一年零三個月計算。在提煉或製造鉛、汞、砒、磷、酸的工業中以及化學、兵工等工業中,直接從事有害身體健康工作的職工,在計算其連續工齡時,每從事此種工作一年,作一年零六個月計算。
在計算一般工齡時,應包括本企業工齡在內,但計算連續工齡時不應包括一般工齡(一般來說,因個人原因間斷工作的,其間斷前的工作時間只能計算為一般工齡)。確定職工保險福利待遇和是否具備退休條件時,一般只用連續工齡。所以一般工齡已經失去意義。實行基本養老保險個人繳費制度以後,以實際繳費年限作為退休和計發養老保險待遇的依據,之前的連續工齡視同繳費年限。工作年限或連續工齡計算應按國發[1978]104號文件的規定計算,即「滿」一個周年才能算一年。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8. 養老保險繳費年限怎麼規定的
視同繳費年限的計算
國家機關、人民團體和由財政供給的事業單位的職工在《基本醫療保險辦法》實施前的工作年限,可計算為視同繳費年限;國有企業、股份制企業、股份合作制企業職工和外商投資企業中方職工1993年12月31日以前的連續工齡以及1994年1月1日至《基本醫療保險辦法》實施前的養老保險繳費年限,可計算為視同繳費年限;
集體所有制企業職工1995年6月30日以前的連續工齡以及1995年7月1日至《基本醫療保險辦法》實施前的養老保險繳費年限,可計算為視同繳費年限;私營企業職工、城鎮個體經濟從業人員1996年7月1日至《基本醫療保險辦法)實施前的養老保險繳費年限可計算為視同繳費年限。職工原在國有企業、集體企業、股份制及股份合作制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工作期間的連續工齡或養老保險繳費年限或原在國家機關、人民團體和由財政供給的事業單位工作期間的工作年限,可以按照上述有關規定計算為視同繳費年限;
城區街道所屬集體所有制企業職工1998年6月30日以前的連續工齡以及1998年7月1日至《基本醫療保險辦法》實施前的養老保險繳費年限,可計算為視同繳費年限;軍人退出現役後,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其退役前的軍齡可計算為視同繳費年限。從地方直接招收的軍官、文職幹部和士官,服役前的連續工齡(或工作年限)、養老保險繳費年限均可計算為視同繳費年限;
(三)國家法律、法規另有規定應予計算和不予計算的繳費年限。
(四)職工的連續工齡和工作年限的具體認定,按國家、省、市有關規定執行。
(五)《基本醫療保險辦法》實施後退休的職工,退休時男性繳費年限累計不滿30年,女性繳費年限累計不滿25年,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按規定一次性補足醫療保險費的,可認定為繳費年限屆滿。
一次性補足基本醫療保險費計算公式為:一次性繳費金額=繳費基數x10%x[(1+8%)n-1]/8%。其中,n=30年(25年)--職工累計繳費年限,10%為繳費比例,8%為每年繳費遞增率。
繳費遞增率可根據經濟發展水平,由市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管理部門作出相應調整。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繳費年限由市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管理部門根據有關規定進行審核認定。
實施統帳結合的養老保險辦法後,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未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的,其工作年限不能計算為視同繳費年限;《基本醫療保險辦法》實施後至按市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管理部門的安排正式參加基本醫療保險期間,職工的工齡或工作年限、養老保險繳費年限均可計算為視同繳費年限;但未按規定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不能計算為視同繳費年限。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