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行政訴訟中,證據交換是在什麼時候進行的
在答辯期抄滿開庭前。參照:襲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行政訴訟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十一條 對於案情比較復雜或者證據數量較多的案件,人民法院可以組織當事人在開庭前向對方出示或者交換證據,並將交換證據的情況記錄在卷。
『貳』 證據交換的制度構成
證據交換制度的構成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
⑴證據交換制度的啟動。證據交換被認為是法院的訴訟管理的事項,因此證據交換在中國是由法院組織進行的。當然,當事人可以在舉證時限內向法院提出申請要求交換證據。當事人沒有提出證據交換申請的,法院認為證據較多或者復雜疑難案件的,應當進行證據交換。對於簡單案件當事人雙方同意進行證據交換的,法院應當允許。
⑵考慮中國的具體情況和訴訟觀念,證據交換須在審判人員的主持下進行。由審判人員對證據進行整理,沒有異議的證據將記錄在卷。這些證據在開庭中可免予質證。通過證據交換,確定雙方當事人爭議的主要問題。
⑶證據交換的期間和時間。一對於證據較多或者復雜疑難的案件,證據交換的期間應當在答辯期間屆滿後,開庭審理前。如果將證據了證據交換的意義。
應當注意的是證據交換與舉證時限有密切的關系。即證據交換期間受證據時限期間的限制。證據交換期間不能長於舉證時限期間。因此,當人民法院組織當事人交換.證據的,交換證據之日就是舉證期限屆滿之日。當事人申請延期舉證,經法院准許的,證據交換就要相應順延。
關於證據交換時間的確定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當事人協議;一種是法院指定。當事人協商的需要經過法院認可。當事人可以協商在證據交換期間中的任何時間進行證據交換。
當事人收到對方交換的證據後提出反駁並提出新證據的,人民法院應當指定新證據的交換時間並通知當事人在指定的時間內進行交換。
⑷證據交換的次數。一般不超過兩次,法院認為確有必要的,可再次進行證據交換。
⑸與舉證失權的關系。如果當事人沒有在舉證時限內進行證據交換,則會因為在該期間內沒有提出證據,而導致舉證失權,無正當理由的,該證據將不能作為裁判的依據。
(句)證據交換是為了做好開庭前的准備,因此,開庭以後提出的新證據不需要再交換,法院可根據審理情形進行質證和認證。第二審程序中也不需要進行證據交換。
『叄』 訴訟中,證據交換是將證據交給對方看嗎
訴訟中,證據交換是在審判人員的主持下將證據交給對方看。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相關規定:
第三十九條 證據交換應當在審判人員的主持下進行。
在證據交換的過程中,審判人員對當事人無異議的事實、證據應當記錄在卷;對有異議的證據按照需要證明的事實分類記錄在卷並記載異議的理由。通過證據交換確定雙方當事人爭議的主要問題。
第四十條 當事人收到對方交換的證據後提出反駁並提出新證據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當事人在指定的時間進行交換。
證據交換一般不超過兩次。但重大、疑難和案情特別復雜的案件,人民法院認為確有必要再次進行證據交換的除外。
(3)舉證期限證據交換擴展閱讀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相關規定:
第三十四條 當事人應當在舉證期限內向人民法院提交證據材料,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不提交的,視為放棄舉證權利。
對於當事人逾期提交的證據材料,人民法院審理時不組織質證。但對方當事人同意質證的除外。
當事人增加、變更訴訟請求或者提起反訴的,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提出。
第三十六條 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提交證據材料確有困難的應當在舉證期限內向人民法院申請延期舉證,經人民法院准許可以適當延長舉證期限。當事人在延長的舉證期限內提交證據材料仍有困難的可以再次提出延期申請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決定。
第三十七條 經當事人申請,人民法院可以組織當事人在開庭審理前交換證據。
人民法院對於證據較多或者復雜疑難的案件,應當組織當事人在答辯期屆滿後、開庭審理前交換證據。
第三十八條 交換證據的時間可以由當事人協商一致並經人民法院認可,也可以由人民法院指定。
人民法院組織當事人交換證據的,交換證據之日舉證期限屆滿。當事人申請延期舉證經人民法院准許的,證據交換日相應順延。
『肆』 民事訴訟證據的交換時間
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後,經當事人申請,人民法院可以組織當事人在開庭審理前交換證據。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的規定,人民法院組織當事人交換證據的,交換證據之日舉證期限屆滿。交換證據的時間可以由當事人協商一致並經人民法院認可,也可以由人民法院指定。證據交換一般不超過兩次。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
第三十七條經當事人申請,人民法院可以組織當事人在開庭審理前交換證據。
人民法院對於證據較多或者復雜疑難的案件,應當組織當事人在答辯期屆滿後、開庭審理前交換證據。
第三十八條交換證據的時間可以由當事人協商一致並經人民法院認可,也可以由人民法院指定。
人民法院組織當事人交換證據的,交換證據之日舉證期限屆滿。當事人申請延期舉證經人民法院准許的,證據交換日相應順延。
第三十九條證據交換應當在審判人員的主持下進行。
在證據交換的過程中,審判人員對當事人無異議的事實、證據應當記錄在卷;對有異議的證據,按照需要證明的事實分類記錄在卷,並記載異議的理由。通過證據交換,確定雙方當事人爭議的主要問題。
第四十條當事人收到對方交換的證據後提出反駁並提出新證據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當事人在指定的時間進行交換。
證據交換一般不超過兩次。但重大、疑難和案情特別復雜的案件,人民法院認為確有必要再次進行證據交換的除外。
『伍』 民事舉證期限有多久,證據交換的時限規定是怎樣的
你好,如:1、被告應當在答辯期屆滿前提出書面答辯,闡明其對原告訴訟請求內及所依據的事實容和理由的意見。
2、人民法院應當在送達案件受理通知書和應訴通知書的同時向當事人送達舉證通知書。舉證通知書應當載明舉證責任的分配原則與要求、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調查取證的情形、人民法院根據案件情況指定的舉證期限以及逾期提供證據的法律後果。
3、舉證期限可以由當事人協商一致,並經人民法院認可。
4、由人民法院指定舉證期限的,指定的期限不得少於30日,自當事人收到案件受理通知書和應訴通知書的次日起計算。
5、當事人應當在舉證期限內向人民法院提交證據材料,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不提交的,視為放棄舉證權利。
源自至 : http://tieba..com/f?kw=%C2%C9%CA%A6%D7%C9%D1%AF&fr=index 律師咨詢吧 ,更多這方面的 內容請去詳細的 咨問。
『陸』 如果法院指定的舉證期限與證據交換日不是同一天,該怎麼認定舉證期限
一般是開庭前證據交換,認定舉證期限當然以法院指定的為准啊
『柒』 證據交換的適用范圍
證據交換的適用范圍包括案件適用范圍和證據適用范圍。證據交換的案件適用范圍是指何種案件需要進行證據交換。在英美法系,證據庭前交換是一般原則,不交換則是例外。而在中國根據《若干規定》,舉證時限制度是對所有案件普遍適用的,但庭前證據交換是作為一種例外來規定的,僅適用於證據較多或疑難復雜案件及當事人申請的案件。對於那些案情簡單或證據不多的案件,除當事人申請,僅通過指定舉證期限,一般就能固定證據和爭議焦點,不必適用證據交換。《若干規定》未把證據交換作為民事訴訟普遍適用的規則,其出發點顯然在於縮小證據交換適用的范圍,達到提高訴訟效率的目的,但這種以案件簡單或復雜為標准,確定證據交換適用的規定似有不妥。實踐中案件的簡單與復雜,證據的多與少,在證據交換前根本就無法確定,即使是適用簡易程序的案件也有可能轉為按普通程序審理。如果以此為界限,由審判人員在證據交換前就決定案件的簡單與復雜,隨意性太大。因此證據交換的適用應交由法律來管理,而不應由法官來管理。也即是說應當採用法定型的證據交換,而非申請型或法官裁量型的證據交換。應當將證據交換作為一般原則,而由法律明確規定不適用的案件范圍。因此,《若干規定》對此的規定在司法實踐中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
關於證據交換適用的證據范圍,《若干規定》未作明確規定。依據民事訴訟法及相關法規的規定,凡是與案件在事實上和法律上有關聯的,將在法庭上使用的證據資料,原則上都應提交和交換。對一些不易復制,不能搬遷的證據,也要採取相應的固定證據的措施。對於證人則可以採取庭前雙方相互詢問證人,交換詢問筆錄等方式固定證人證言。對於涉及國家機密和商業秘密的證據資料,一般不適用證據交換,但應告知當事人該證據的名稱及要證明的案件事實。
『捌』 行政訴訟證據交換是在什麼時候
交換證據的時間應當確定在答辯期屆滿後,開庭審理前這一段時間。我國民事訴訟證據規則規定,交換證據的時間可以由當事人協商一致並經人民法院認可,也可以由人民法院指定。人民法院組織當事人交換證據的,交換證據截止之日舉證期限屆滿;當事人申請延期舉證,經人民法院准許的,證據交換日相應順延。而行政訴訟中的交換證據,沒有採用當事人申請的方式,所以,基本上排除了當事人協商認定交換證據時間的可能性。
證據交換制度是舉證時限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將證據交換的時間確定在庭審之前,符合舉證時限的一般要求。人民法院組織當事人交換證據的,交換證據截止之日舉證期限屆滿。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對於被告而言,應當在收到起訴狀副本之日起10日內提供據以作出被訴具體行政行為的全部證據。被告不提供或者無正當理由逾期提供證據的,視為被訴具體行政行為沒有相應的證據。被告因不可抗力或者客觀上不能控制的其他事由,不能在上述規定的期限內提供證據的,應當在收到起訴狀副本之日起10日內向人民法院提出延期提供證據的書面申請。人民法院准許延期提供的,被告應當在正當事由消除後 lO日內提供,逾期提供的,視為被訴具體行政行為沒有相應的證據。這是我國行政訴訟制度對於被告舉證的特別規定。沒有將原告與被告作同等的舉證時間上的限制,實際上加大了被告的舉證時間負擔。由於在舉證時間與開庭審理之間存在一定的時間差,人民法院可以在此階段選擇交換證據的時間。但是,如果當事人因正當事由申請人民法院延期舉證並且經人民法院准許的,證據交換日期可以順延。這與民事訴訟證據的規定是相似的。如果在證據交換之日當事人仍然未能舉證或者沒有充分舉證的,應當承擔逾期不能舉證以及未充分舉證的法律後果。
『玖』 民事訴訟上證據交換期間與舉證期間有什麼關系 怎樣區別還有什麼是預決效力
舉證期間是指當事人向法院提交證據的時間限制,商定或法院指定,指定不得少於30天.不明白證據交換的期間什麼意思,證據交換時間可以法院指定或商定,交換證據之日起舉證期屆滿.
預決力就是法院已經生效的裁判認定的事實無需證明.
『拾』 民事訴訟簡易程序中雙方當事人的舉證期限是一樣的嗎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
第十二條版的規定,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權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證據和申請證人出庭作證,只要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提出即可,不受舉證期限屆滿前7日和10日的限制。
第二十二條:「當事人雙方同時到基層人民法院請求解決簡單的民事糾紛,但未協商舉證期限,或者被告一方經簡便方式傳喚到庭的,當事人在開庭審理時要求當庭舉證的,應予准許;當事人當庭舉證有困難的,舉證的期限由當事人協商決定,但最長不得超過十五日;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決定。」
因此,只要有一方當事人當庭舉證有困難的,無論是雙方協商還是法院決定,原被告的舉證期限都是一樣的.